轻弩——”
他背后的山峦中有浓烟滚滚升起,树木燃烧倾倒的声响远远传来。瞬间腾起的火舌似乎燃点了天际,半边天空都被映得血红。
姬恪转过身,面向那处林火,大笑道:“是那只火鸦。”
姬初落双眼失了神采,只有些火影在瞳中跃动。
——
“你骗得寄扬信任,果然是为了刺探乌衣族所在!如今心愿得偿,理应得意才对!”
从空中传来的声音怨毒,是那日见过的郑回。
刚才集聚这里的乌鸦大半向着起火处飞回,只有数十只仍在天空徘徊。
它们不住的向姬氏父女撞来,却好似被什么格挡在外,不得近身。
姬初落仰起头,茫然地看着那许多飞动的黑点。
“身体残缺,心肠却也歹毒,只有他才会信你!”
声音笑了起来:“你在找什么?他不知你在这里。即便知道,难道还指望他会放你们一条生路?你们父女二人毁了乌衣生息之地,只会死得更为凄惨罢了!”
原来寄扬并不在这里。
那封信自然也不是他所写。
郑回诱她至此,想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父亲暗中随着自己来到这里,一把已经火烧掉了她所有可以辩驳的理由和机会。
——
那方姬恪眼见着巢山被焚,心中狂喜。
心愿达成后,之前支撑着老弱之躯的意志便涣散起来。一阵晕眩袭来,他晃了晃,仆倒于地。
姬初落抢身上前,将他扶起。
姬恪嘶声道:“我既入了巢山,便也没想着可以回去。我以木石在四周设的阵势,只可支撑片刻。你速速随他们离去——”
他正想指向那两个家仆,才发现二人早起逃得无影无踪。
姬恪一边骂着无用的东西,一边推搡女儿:“快走!路上还有两人接应。入了马车,千万不要停留!”
姬初落仍自不动,凄凉笑道:“如今爹要我去哪里?我还能去哪里?”
姬恪拼力将她推开:“裴家!你终身有托,怎说无处可去!”
那数十只乌鸦,不断冲向阵眼。
姬恪力竭气衰,阵势微弱,渐渐现出些破绽来。
父女二人争执间,已有一只乌鸦冲进阵内。
姬初落瞥见黑影袭来,情急之下横身挡在姬恪身前。
箭一般的黑鸦带着劲风俯冲而下,不是冲向姬恪,却是恰恰向她飞来。
姬初落不及举臂遮挡,乌鸦的长喙已经刺入她的右眼之中。
她厉叫一声,捂住了眼眶。
左眼中,却看见那只乌鸦衔着一样东西飞离。
粘腻温热的液体从指缝中溢出,顺颊而下,又滴落在地上。
姬初落颤唞着将右手伸到眼前,才看见满手的鲜血。
那乌鸦掉转过头,松开嘴,那样东西便落在了一株松树下。滚了一滚,终于停下。
“他赞过你眼睛明亮,我便要一只只挖出来!”
姬初落惊恐地探向自己的右眼,眼窝中空空荡荡。
此时,深入骨髓的疼痛才巨浪一般波波袭来。她蜷着身体,躺倒在地。
姬恪见女儿身受重创,狂怒中又支撑着站起身。他拿起轻弩,射尽了最后的几只羽箭,随后便握紧弩箭胡乱挥舞,口中狂叫不止。
更多的乌鸦冲进阵来,很快,他身上的衣衫尽破,伤痕交错。一些血痕横在脸上,扭曲的面容愈加狰狞。
终是耗尽了力气倒地,姬恪慢慢爬向女儿,以身体覆住了她。
姬初落气息奄奄,松开了捂住右眼的手,安静地看着那只乌鸦再次冲来。
此时,斜拉里突然掠出一抹黑影,将那只乌鸦撞开。
“我说过,我与姬恪的恩怨与她无关。”
声音冷硬,却是寄扬。
声音中透着难掩的怒意,自有威严。
姬初落闭上了眼睛,却想起了他散着羽毛被她踩在脚下的样子。那种模样当真好笑,可不知为何却有泪水从她的眼角沁出。
郑回恨声道:“你终究是来了!可真是情深意重!”
寄扬道:“巢山失火,需人扑救,郑回可以速回!“
郑回只是自说自话:“我心中清楚,你待她大不相同。看着你的眼神便可知道……”
寄扬喝道:“郑回!”
郑回已是力竭声嘶:“是姬恪杀死了郑留!是他火烧了巢山!我今日偏要看看,你究竟如何处置这二人!”
声音远远传来,姬初落死死地闭着眼睛。
若真是两不相识便好了。
寄扬不曾落在她的面前,她也不曾送他回巢山。那么,她便不必被推上前,面对这最艰难的一幕。
良久,寄扬方才开口,却是对着姬恪:“你女儿既是代你受难,今日我便放了你。只是待得巢山火息,我定会寻你报这血海深仇!”
——
蝉鸣噪耳,暑热阵阵。
青年仍执拗地站在帘外不肯离开。
“真的不想再见我一面么。”
“我特意带了几块蜀绣的软缎给你……”
“我那时说另有心上人,却是骗你的。只因……洛阳重见后,我时时记挂着你,你却冷冰冰,好像半点也不把我放在心上。”
姬初落于枕上侧过头,艰难地用一只眼看过去。
青年挺秀的身形,映在纱帘之上,周身通透明亮的光晕。
他站在阳光之下,双手必定干燥而温暖。
她那时确是一心一意等他前来。
她计较在意的也不过是身体病弱,不堪佳配。所以才费尽心力,要寄扬答应她使用星辰汤。
又怎会料到,所有心无旁骛的等待和思念却早在那只乌鸦落在脚边时便被斩断。
是自己偏了方向,所以即便他仍等在原地,两个人也难再遇上。
青年轻声道:“即便初落你失了一只眼又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确是别人多了一只眼罢了……”
姬初落心中突然涌起无限欢喜,她坐起身,看着纱帐上的影子。
细风吹过,纱帘微微晃动。
掀开它,或许就是一生的平安喜乐。
她却听见自己颤唞着说:“周南,是我对你不起……你走罢……”
姬初落只觉自己被困在了一个谜题之中。
答案昭然若揭,却好似永难参透。
无论如何,不能将周南拖入其中。
蝉声此时却也渐渐止息,站在帘外的人已悄然离去。
姬初落叹了口气,不知是不是幻觉,耳旁突然好似响起了鼓翅之声。
作者有话要说:乌龟的名誉不容玷污,所以不能说龟速。很慢,只能说我很慢。
♂本♂作♂品♂由♂♂網♂提♂供♂下♂載♂與♂在♂線♂閱♂讀♂
☆、黄壤客(一)
夕阳在山,荒滩上成片的蒿草随风起伏,茎叶间蓝紫的细碎花朵披着残光,现出一种难以辨认的秾艳色泽。
远远地已经可以看见临沼城绵延的城郭。
绕过临沼的洗脂川至此水流渐缓,再无湍流击石之势,但水底暗流奔涌翻滚不止,仍有汨汨水声不绝于耳。
再这样四处流连,恐怕就要错过宿头。
姬羽眯着眼,自那块被日光晒得温暖的青石上起身。
他本是匆匆赶往孤照山,但自从牛拽湫见过雷夫人,听她说镜中人仿佛是母亲封隐娘后,姬羽不知为何竟放慢了脚步。行至此处,恰巧瞥见了河岸上凸出的一块平坦青石,他顿感周身疲惫,想也不想便倒头躺下,头枕包袱,竟也睡得十分香甜。
一身长衫就这样压出了许多褶皱,他也不甚在意,举步向临沼城走去。
北方天地辽阔,举目四顾,一时心中畅快非常。
城门前枝叶繁茂的老槐下,有一个贩卖冷淘的摊子。一个妇人远远便招呼道:“公子可要一碗槐叶冷淘,清凉败火,汤水就是取自这野狐泉的!”
槐树后堆叠的青石间,确有涌泉之声。
本是寻常的吃食,这样炮制倒有几分雅趣,姬羽不禁生出一试之心,便应道:“劳烦阿嫂盛上一碗来尝鲜。”
树下安置着两张方桌并几条长凳。一张桌旁已坐下了两个布衣荆裙的农妇,脚边的竹筐中尽是些瓜果菜蔬,想是一早入城贩卖剩下的。
姬羽便在空桌旁坐下,只片刻功夫,那妇人便将一碗冷淘端了上来。碗中的面片极薄,透出些青碧色,应是揉了槐叶进去。他尝了一口,竟是细滑清爽,口齿留香。与老板娘攀谈后得知,原来她夫家姓胡,这手艺竟是祖辈相传的。
他只顾细尝,却没留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不知何时侧着头伏在了桌边。等他察觉,那孩子却已凑近坐了下来。
那孩子头上用红绳扎了两个角辫,眼睛黑亮,生得很是机灵。
姬羽饶有趣味地看着他,他却也毫不惧怕,只是伸出手来放了一样东西在桌上。定睛看去,姬羽不禁失笑,他献宝般拿出的只是一只奄奄一息的黄蝶。
孩子将那蝴蝶向前推了推,口中很有些得意:“黄皮仙只有这个时候才从枯草中飞出,寻常人捉不到的!”一双滴溜溜的眼睛,却只是盯着姬羽碗中的冷淘。
姬羽笑了笑,又要来一碗放到他的面前。孩子也不客气,端起碗几口便喝下肚去。末了抹了抹嘴,又问道:“你明日还来么,我再捉一只送你!”
见姬羽摇头,孩子有些失望。正绞尽脑汁,想寻个法子哄他再来,忽地住了嘴,一双眼瞪得浑圆,随后竟滑下凳子,头也不回地跑了。
姬羽眼见他一溜烟钻进了一片矮树林,心中有些诧异,回过头才发现一个人已经走到了近前。邻桌的两个农妇刚刚还东家长西家短的高声谈笑,此时也收了声,瞪着眼一径向这边探看。
那人身材瘦削,一件青色长袍下显得很是空荡,如同挂在一副枯骨之上。最为怪异的是,他的面上覆着一张银质面具,枯瘦的脸上只看得见淡色嘴唇和幽深的双目。
刚刚那个孩子应是见了这副形容,受了惊吓。
那人恰恰在姬羽身侧坐下,摸出几个钱放在桌上:“一碗冷淘。”他声音低沉暗哑,气息又虚弱,虽然只有几个字,却说得很是费力。
卖冷淘的妇人也颇有胆识,端碗上前时脸上仍带着殷勤笑意,又开口询问可要加些卤菜。
那人低低笑了两声,摆了摆手,手指细瘦而青白。
姬羽此时恰好食毕,正准备起身离去,身后却突然响起一串脚步声,接着便有人从身后紧紧抱住了他。
他吃了一惊,扭过头却只看见一头花白的头发。
环抱着他的身体温暖,身后人凄凉道:“有春,你回来啦。娘早知道,你定会回来的……”
挣脱本也容易,但或会伤了拼尽全力抱住他的老妇。姬羽只好缓声道:“阿婆应是认错人了。”
老妇却笑道:“只是胡说,天下哪有娘会认错自己的儿子的?”
姬羽艰难地侧过头,那老妇正抬头看他,虽然眉目慈祥,但眼神混沌,一派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