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帝-朱元璋传》作者:陈梧桐_第126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126/129页 下─页
民兵制度,寓兵于农。十二月,宋中路军攻破元上都开平,后转略辽阳,进入高丽。朱元璋自将攻占婺州,设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分省。延聘许元(存仁)等十三人会食省中。召宋濂为五经师,开办郡学。命籍户口,给民颁发户由。遣使招谕方国珍。是年,大都大饥疫,死者二十万,朱元璋命徽州清丈土地,令民自实田。

龙凤五年(至正十九年,359年) 三十二岁

正月,胡大海、谢再兴攻克诸暨。三月,朱元璋下令赦大逆以下罪囚。方国珍遣使向朱元璋献温、台、庆三郡,却不受。四月,宋将毛贵为赵均用所杀,部将赵继祖又杀赵均用。五月,宋小明王授予朱元璋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六月,朱元璋返回应天。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攻破汴梁,刘福通护小明王退守安丰。朱元璋遣使与察罕通好。九月,常遏春攻克衢州。朱元璋遣使授方国珍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方国珍以疾辞。十一月,胡大海、耿炳文攻破处州,胡深归降。十二月,陈友谅自称汉王,迁都江州。是年,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地发生旱、蝗灾,民大饥;大都发生大饥荒,饿死者无数。

龙凤六年(至正二十年,360年) 三+三岁

三月,朱元璋征召浙江名士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应天,备顾问。闰五月,陈友谅在采石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汉。寻即顺流东下,进攻应天。朱元璋用刘基之计,设伏败之。胡大海攻占言,11。朱元璋下令废除寨粮。置儒学提举司,以宋濂为提举。七月,徐寿辉旧将于光以浮梁降于朱元璋。九月,徐寿辉旧将欧普祥亦以袁州降。自是年起,方国珍与张士诚连续四年海运粮食以济元大都。

龙凤七年(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三十四岁

正月,宋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二月,朱元璋立盐法、茶法与钱法。三月,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以亲侄朱文正为大都督。六月,察罕帖木儿大举进攻山东、江南震动。八月,朱元璋遣使与察罕"结援"。寻率舟师溯江而上,亲征陈友谅。先克安庆,陈将丁普郎、傅友德迎降。再至江州,陈友谅败退。继而分兵攻略南康、东流、蕲、黄、广济、饶州。九月,陈友谅建昌守将王溥归降。十月,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十一月,邓愈进克抚州。十二月,陈友谅龙兴守将胡廷瑞、祝宗遣使请降。

龙风八年(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 三十五岁

正月,朱元璋亲至龙兴接受胡廷瑞(后改名胡美)投降,改龙兴路为洪都府,设江西等处行中书省。陈友谅吉安守将曾万中、孙本立及龙泉守将彭时中相继归降。二月,朱元璋返回应天。苗军降将蒋英、刘震在婺州、李秸之、贺仁等在处州反叛,杀胡大海、王恺及耿再成、孙炎等。三月,陈友谅降将祝宗、康泰亦叛,袭据洪都,万思诚、叶琛遇害。四月,邵荣、胡深收复处州,徐达收复洪都。五月,朱元璋命朱文正率赵德胜、邓愈等镇守洪都。六月,宁海儒士叶兑上书进言天下大计。七月,邵荣、赵继祖在应天谋杀朱元璋,谋泄被诛。十月,朱元璋设关市批验所官,征收商税,定盐货十分税一,其余商品十五税一。十一月,元将扩廓帖木儿攻占益都。后与孛罗帖木儿为争地盘,长期攻杀不休。十二月,元廷遣户部尚书张昶等经庆元至应天招降朱元璋,遭拒绝。

龙凤九年(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三十六岁

正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国号大夏。二月,朱元璋申明将士屯田之令。张士诚遣吕珍、张士信助元进攻安丰。三月,朱元璋率徐达、常遏春出援安丰。时安丰已破,刘福通战死。朱元璋击败吕珍,救出小明王安置滁州。小明王封赠朱元璋三代。四月,陈友谅亲率大军围攻洪都。朱元璋诸暨守将谢再兴叛降张士诚,被李文忠平定。七月,朱元璋率军往救洪都,寻与陈军大战于鄱阳湖。八月,陈友谅中箭而亡,部将张定边护友谅子陈理逃归武昌,立之为帝。九月,朱元璋还归应天,寻率军攻武昌。张士诚自立为吴王。十二月,朱元璋留常遇春督诸军围攻陈理,自还应天。是年,命端木复初为徽州经历,令民自实田,以定科徭。

龙凤十年(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三十七岁

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就吴王位,置百官,以李善长、徐达为右、左相国。二月,朱元璋至武昌督兵攻城,陈理出降。三月,命中书省征召文武人才。四月,定商税三十税一。立部伍法。七月,徐达、常遇眷攻克庐州。八月,命徐达率师按行荆、湖等处。九月,徐达、杨臻等攻取江陵。傅友德攻克夷陵。十一月,置慈利军民安抚司,以元授土官为安抚使,因其俗而治之。此后元时所授土官凡来归者,皆以原官授之。十二月,徐达攻克辰州,傅友德攻克衡州。朱元璋致书与扩廓帖木儿通好。

龙风十一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 三十八岁

正月,常遇春、邓愈攻克赣州。陈友谅韶州、南雄守将降。大都督朱文正获罪免官。二月,元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进攻处州。胡深击败之,进克浦城。六月,朱亮祖入闽,会胡深攻克崇安、建阳,至建宁为陈友定将阮德柔所败,胡深被俘遇害。六月,朱元璋令课种桑、麻、棉花。七月,遣使与扩廓帖木儿通好。九月,置国子学。元廷授予方国珍淮南行省左丞相。十月,朱元璋命徐迭、常遏春等率师规取淮东。闰十月,徐、常攻克泰州。是年,朱元璋遣使与明玉珍通好。

龙凤十二年(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三十九岁

二月,夏明玉珍卒,子明羿继立。三月,徐达会冯胜克高邮。四月,朱元璋令民间税粮军需差役的征发"务从宽简"。自应天还濠州故里祭扫父母墓。五月,返回应天,发布讨伐张士诚之《平周榜》。七月,遣使与扩廓帖木儿通好。八月,令拓展应天府城,择地营建新宫。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率大军围攻张士诚。元廷授予陈友定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九月,元廷叉授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相。十一月,徐达克湖州,李文忠克杭州,进围平江。十二月,命廖永忠自滁州迎小明王归应天,至瓜步沉之于江中。命以明年为吴元年,建庙社宫室。是年,元将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张良弼搏怨,屡相攻战。
↘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四十岁

正月,朱元璋下令免太平府租赋二年,免应天、宣城等处租赋一年。三月,下令设文武科取士。五月,免除徐、宿、濠、泗、寿、邳、东海、安东、襄阳、安陆诸郡及此后新附地区税粮徭役三年。六月,设礼、乐二局,议礼制乐。因久旱免除各地田租一年。九月,命朱亮祖率师挺进浙东,攻方国珍。徐达攻克平江,执张士诚送应天处死。十月,命吴琳、魏观持币帛求遗贤于四方。徙苏州富民实濠州。命百官礼仪由尚右改为尚左。置御史台,中央三大府(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至此全部建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吴祯为副,攻打方国珍所据之庆元。命中书省制定律令。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遏春为副,率师由淮入河,北伐中原。命胡美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入闽攻打陈友定。命杨臻、周德兴等攻取广西。十一月,命廖永忠为征南副将军,会汤和攻打方国珍,遂下庆元。十二月,颁行吴律令。方国珍降。徙方氏官属居濠州。汤和、廖永忠攻克福州。置太仓黄渡市舶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 四十一岁

正月,朱元璋于初四日在应天即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遣周铸等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定其赋税。定天下卫所之制。汤和攻克延平,执陈友定送京师处死,福建平定。立善世院、玄教院。二月,元顺帝削夺扩廓帖木儿爵邑,令秃鲁、李思齐等讨伐之。朱元璋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朱亮祖为副,由海道攻取广东。以太牢祭孔子于国子学。定衣冠如唐制。命中书省议定役法。三月,命儒臣修《女诫》,诫后妃毋干预政事。命户部及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廖永忠师至潮州,元江西、福建行省右丞何真率所部归降。徐达奏平山东,寻徇汴梁。廖永忠进兵广州,元守将出降。四月,朱元璋下令免除山东田租三年。徐达、常遇春在洛水之北击败元将脱因帖木儿。禁宦官预政典兵。冯胜攻克潼关。五月,浙江昌国州兰秀山民攻入象山,执县官。廖永忠、朱亮祖攻至梧州,元守将出降。朱元璋至汴梁,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六月,与徐达议取大都之策。杨碌、朱亮祖攻克静江、旋下南宁、象州,平定广西。命冯胜为征虏右副将军。七月,朱元璋自开封返回应天。闰七月,徐达渡河北上,规取河北。元顺帝诏复扩廓帖木儿官爵,命与诸将各自统兵,阻挡明军的攻势。月底,明军进抵通州。元顺帝率后妃弃大都北逃。朱元璋征召天下贤才为守令。八月,诏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徐达率师进入大都。定六部官制。刘基因得罪胡惟庸,退休还乡。颁布《大赦天下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朱元璋至开封,命徐达、常遇春攻取秦晋。是月,蠲免吴江水灾田粮四万九千余石,广德、太平、宁国三府及滁、和等州旱灾田粮七万六千余石。九月,下诏求贤。常遇春攻克保定。十月,朱元璋返回南京。颐布《克复北平诏》。十一月,遣文原吉、詹同等分赴各地访求贤才。召还刘基。十二月,徐达攻克太原,平定山西。遣楔斯出使高丽,易济出使安南,随后陆续遣使出访周边诸国,与各国建交。是午,修治和州铜城堰闸,周百余里。

洪武二年(1369年) 四十二岁

正月,诏免北平、燕南、河东、山西、河南及应天、太平、镇江、宣成、广德及无为州租税一年。常遇眷攻取大同。倭寇山东滨海郡县。自此,倭寇几乎年年入寇,有时甚至一年数次入寇。二月,诏爹《元史》。三月,徐达进兵奉元,元守将张良弼逃遁。赈济陕西巩民。常遇春攻至凤翔,李思齐逃奔临洮。四月,诏常遇春还师北平。诏中书省编纂《祖训录》,定封建诸王及官属之制。冯胜进兵临洮,李思齐降。徐达在西安州击败元豫王。五月,徐达攻克平凉,进围庆阳,元守将张良臣降而复叛。六月,常遇春、李文忠攻取开平,元顺帝逃奔应昌。七月,常遇春卒于军中,诏李文忠代领其部。八月,元兵入攻大同,李文忠击败之。定内侍诸司官制。徐达攻克庆阳,杀张良臣,平定陕西。命儒臣修纂礼书。九月,诏以临濠为中都。十月,诏天下郡县并设学校。十一月,扩廓帖木儿自甘肃引兵袭破兰州,俘杀明将于光。

洪武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