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1370年) 四十三岁
正月,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为副,分兵两路北征。二月,诏求可任六部之贤才。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不久复设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司。三月,蠲免应天、徽州等十六府州及河南、北平、山东三省当年税粮。郑州知府苏琦上书言屯田积谷等三事,开始大规模开展民屯、军屯。四月,封皇子挟为秦王、桐晋王、棣燕王、稿吴王、桢楚王、搏齐王、梓潭王、杞赵王、檀鲁王、从孙守谦靖江王。徐达大败扩廓帖木儿于沈儿峪,扩廓逃奔和林。元顺帝病死应昌,子爱猷里达腊继立,仍称元号,史称北元。五1,徐达攻取兴元,分遣邓愈招谕吐蕃。李文忠攻克应昌,元嗣君北逃。六月,命有司访求儒术深且明治道的人才。采纳济南知府及司农司官建议,招无田乡民垦辟北方郡县近城荒地,皆免三年租税。徙苏、松、嘉、湖、杭五府无产业之民于凤阳屯田,给资粮牛种,免征赋役三年。在山西首行以粮易盐的开中法,后各行省与边境也多仿照施行。元吐蕃宣尉使何锁南普、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以吐蕃诸部降。七月,令直隶等十八府州及江西饶州、九江、南康等三府编制《均工夫图册》。诛杀中书左丞杨宪。九月,礼书编成,赐名《大明集礼》。十月,设朵甘卫。十一月,大封功臣。命户部清查户口,编制户帖,岁计登耗以闻。十二月,赐勋臣田地。是年,江南地区实行里甲正役。中都开始动工营建。
洪武四年(1371年) 四十四岁
正月,左丞相李善长退休,命汪广洋为右丞相。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前将军,分兵两路伐蜀。修治广西兴安灵渠,灌田万顷。诏开科取士,连举三年,嗣后三年一举。命全国郡县编制赋役黄册,推行里甲制度。二月,元平章刘益以辽东降,置辽东卫。刘基再次退休。三月,徙北方沿边民一77::千余户屯种北平。四月,命朱亮祖为右副将军,助汤和征蜀。五月,蠲免江西、浙江秋粮。六月,汤和进兵重庆,明异投降。徐达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余户散处卫府屯种,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余户屯田北平。七月.置辽东都卫,总辽东诸卫兵。傅友德攻克成都,蜀地悉平。八月,蠲免中都、淮、扬及泰、滁、无为田租。九月,谕各部大臣:"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东南沿海诸省实行粮长制。十一月,命官吏犯赃者罪勿贷。蠲免陕西、河南被灾田租。十二月,禁濒海民私自出海。
洪武五年(1372年) 四十五岁
正月,遣翰林待制王讳往云南招谕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被扣留,翌年不屈而死。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征西将军,分兵三路北征。二月,建申明亭。三月,蓝玉在土刺河击败扩廓帖木儿。诏令全国举行乡饮酒礼。四月,册封乌思藏帕木竹巴藏僧章阳沙加监藏为灌顶国师。五月,徐达在岭北败于元兵。颁布《正礼仪风俗诏》。六月,定宦官禁令及宫官女职之制。冯胜攻克甘肃,追败元兵于瓜、沙。定《六部职掌》。李文忠与元兵激战于阿鲁河畔,曹良臣等战死。作铁榜申戒公侯。赈济山东饥民,蠲免受灾郡县田租。七月,汤和在断头山被元兵击败。八月,元兵攻入云内州城。十月,蠲免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田租。十一月,元将纳哈出入犯辽东。十二月,以农桑学校考课有司官员。
洪武六年(1373年) 四十六岁
正月,贬谪汪广洋为广东行省参知政事。二月,在藏区置乌思藏卫和二个宣慰司、一个元帅府、四个招讨司、十三个万户府、四个千户所。阿里地区藏族首领搠思公失监归附,又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册封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后又陆续册封一批藏僧为国师、大国师。设太仆寺以掌马政。暂罢科举,令有司察举贤才。命御史及按察使考察有司官员。二月,征调松江、嘉兴.民夫,开挖上海县胡家港,并疏浚海盐县澉浦河。三月,颁布《昭鉴录》训诫诸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为副,备边山西、北平。命指挥使于显为总兵官,朱寿为副,出海巡倭。五月,初次编成《祖训录》,朱元障亲为之作序。六月,蠲免北平、河间、开封、延安、汾州受灾地区田租。七月,命胡惟庸为右丞相。九月,禁止表笺奏疏使用骈俪四六文体。徙山西北部州县民八千二百余户至中立府屯种。十二月,疏浚河南开封府一十八闸,计役工二十五万。
洪武七年(1374年) 四十七岁
正月,命吴祯为总兵官,于显为副,巡海捕倭。二月,蠲免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租税。颁行《大明律》。徙山西河曲府山谷民二千余户于塞内屯田。五月,蠲免真定等四十二府受灾州县田租。赈济苏州三十万户饥民米、麦、谷三十九万余石,并贷给谷种、农具。减免苏、松、嘉、湖官田一半之租。六月,蠲免陕西?凉、延安、靖宁、廓州及山西、山东、北平、河内受灾州县田租。七月,升朵甘、乌思藏二卫为行都卫。八月,申定兵卫之政,正式建立卫所制度。九月,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司。在藏区置朵甘思宣慰司与六个招讨司、四个万户府、十七个千户所。是年,徙江南民十四万人于凤阳。
洪武八年(1375年) 四十八岁
正月,在藏区置帕木竹巴万户府。遣邓愈、汤和等十三人领兵屯戍北平、陕西、河南。命有司赈济穷民无告者以衣食屋舍。诏各地设立社学。二月,宥杂犯死罪以下及官犯私罪者,谪凤阳输作屯种赎罪。三月,立钞法。广西浔州大藤峡瑶民起义。廖永忠坐事赐死。四月,胡惟庸派人毒死刘基。朱元璋巡视中都。中都工匠以"厌镇法"反对营建工役,令尽杀之。蠲免彰德、大名、临洮、平凉、河州受灾地方田租。罢中都营建。五月,派宦官赵成往河州以丝织品、巴茶与藏民交换马匹。六月,册封撒里畏兀儿之故元宁王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置安定、阿端二卫,后在八年至九年间又置曲先卫,此为明代关西七卫中最早设立的三个卫所。七月,蠲免应天、太平、宁国、镇江及蕲、黄诸府受灾地方的田租。八月,元将扩廓帖木儿卒。九月,改建南京大内宫殿,令"但求安固,不事华丽"。十月,诏举富民素行端洁、达时务者。改都卫为都司,行都卫为行都司,计有北平、陕西、山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广、辽东、广东、广西、河南十三个都司,陕西、山西、福建三个行都司。耿炳文浚陕西泾阳县洪渠堰,灌溉附近五县之田。十二月。遣使赈济苏州、湖州、嘉兴、松江、常州、太平、宁国、杭州水灾。元将纳哈出入犯辽东,叶旺击败之。是年,空印案发。
洪武九年(1376年) 四十九岁
正月,遣汤和、傅友德、蓝玉、王弼、丁玉备边延安。二月,定诸王公主岁禄。三月,以蓄储有余,悉免淮、扬、安、徽、池五府及山西、陕西、河南、福建、江西、浙江、北平、湖广租赋。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为省,计有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布政司。七月,免苏、松、嘉、湖水灾地方咖租。以布赈济滦州、昌黎、卢龙、迁安、抚宁等县受旱灾民。闰九月,因"灾异"诏求直言。平遥训导叶伯巨应诏上书,指责皇上"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速",后被瘐死狱中。怀庆知府方征、宁海人郑士利上书为空印案鸣冤,后方被贬职,郑被罚作苦役。十月,右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汪广洋等修订《大明律》十三条。十一月,徙山西及真定无产业之民屯田凤阳。十二月,赈济畿内、浙江及湖北水灾。
洪武十年(1377年) 五十岁
正月,宋濂退休。赈游苏、松、嘉、湖灾民四万五千九百余户,每户钞一锭。二月,赈济苏、松、嘉、湖灾民十三万一千二百余户,每户米一石。免除现任官员徭役,著为令。四月,赈济太平、宁国及宜兴、钱塘诸县水灾。五月,命李善长、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议军国重事。户部主事赵乾赈济湖广水灾迟缓被诛。六月,诏臣民言事皆实封直达御前。命政事启皇太子裁决奏闻。七月,置通政司。始遣御史巡按州县。九月,命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十月,踊百官公田,以其田租充当俸禄。南京大内官殿改建完工。十一月。蠲免河南、陕西、广东、湖广田租。°°網°文°檔°下°載°與°在°線°閱°讀°
洪武十一年(1378年4 五十一岁
正月,封皇子椿为蜀丑、柏湘王、桂豫王、模汉王、植卫王。改封吴王捕为周王。诏改南京为京师,罢北京,仍称开封府。三月,命六部诸司奏事毋廪报中书省。命吏部考核入京朝觐之布政使及知府。四月,元嗣君爱猷识里达腊卒,弟脱古思帖木儿继立。庆州屯田百户山丹等起义,寻被镇压。五月,命在京工匠赴工者月给薪米盐蔬,休工者停给,听其自由营业。赈济苏、松、嘉、湖灾民六万二千八百余户,每户给米一石,并蠲免逋赋六十五)余石。六月,湖广五开峒(侗)族吴勉起义,遣杨仲明率兵镇压。八月,蠲免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诸府州县秋粮。十一月,命沐英为征西将军,率王弼领兵讨伐西番叛乱。
洪武十二年(1379年) 五十二岁
正月,西番洮州十八族三副使等叛,命沐英移师讨之。二月。命李文忠往河州、岷州、临洮、巩昌、梅川等处整治城池,督理军务。命有司以钞赈济困于饥寒之贫民,又以盐赈济京中贫民。七月,丁玉镇压四川眉县彭普贵起义。命李文忠掌大都督府事。八月,立案牍减繁式。诏永免退休官员之家徭役。九月,沐英大破西番,擒其部三副使。福建都事镇压龙岩江志贤起义。十二月,占城入贡,中书省未及时奏闻皇帝,遭斥责。汪广洋坐事贬海南,追敕赐死。征召各地博学老成之士入京。是年,河州卫指挥使宁正兼领宁夏卫事,修筑汉唐旧渠,灌溉田地数万顷。
洪武十三年(1380年) 五十三岁
正月,胡惟庸、陈宁、涂节等以"谋反"罪被诛。罢中书省,废丞相,更定六部官秩。改大都督府为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命吏部改洪武初年的官员南北更调之法为三大区域更调之法。置军器局。二月,诏郡县荐举聪明正直、孝弟力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及精通术数者。三月,削减苏、松、嘉、湖重赋十之二。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沐英进兵亦集乃路,擒获故元国公脱火赤。四月,命群臣荐举所知人才。实行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