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帝-朱元璋传》作者:陈梧桐_第104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104/129页 下─页
厚赏赉。如洪武四年(1371年)赐何琐南普文绮帛十匹,银碗一个,后又赐文绮三十匹。三十年赐乌思藏灌顶国师银一百五十两,文绮帛十匹,赐白列工国师察里巴、乌思藏都指挥仰卜罗沙鲁、万户列思巴端竹、都指挥答里巴远毋尔监卒银一百两,文绮帛各十匹,并赐给其使者衣纱不等。此外,与其他地区的土官一样,藏族官员入贡时亦可兼行贸易。藏族僧俗官员于是争相入贡,修贡惟谨。

第二节严明以驭吏,宽裕以待民

朱元璋对少数民族实行恩怀和德惠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针对边疆地区民未熟化,况兵戈凋瘵之余,未遂生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严明以驭吏,宽裕以待民的主张,将中原地区整肃吏治、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精神贯彻到边疆地区,以缓和民族矛盾,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朱元璋认为,边疆地区的土民不懂礼法,非中原之民可比,设置卫所的地方,统兵戍守者,非德望素重,不足以镇其地而抚其人,而设置郡县的地方,更应择贤守令以抚辑之。因此,他对派往边疆的各级军政官员一般都非常慎重,尽可能挑选才德兼美、廉洁正直、奉公守纪的人去担任,并注意副手的搭配,以便取长补短,互相兼顾。如云南金齿卫指挥李观处事宽厚,当地少数民族对他很有好感,但他治军不严,部下常常违反纪律,朱元璋就派严于治军的储杰、严武做他的副手,说:尔指挥李观处事宽厚,名播蛮中,为诸蛮所爱,然其下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多恃功放肆,有乖军律。故朕特命尔储杰、严武辅之,盖以观之宽可以绥远人,必杰、武之严然后可以驭群下。

边疆官吏赴任后,朱元璋严禁他们随意征敛,扰害当地的少数民族。克复大都后,他在洪武元年(1368年)十月的诏令中规定:新附州城军民官吏,非奉朝省明文,毋得擅科取索,骚扰百姓,以妨农业。99第二年,徐达率领明军进至甘肃会州,发现有的部将准备搜刮所下州县羊马以供军用,即下令禁止,说;西北之民,素以畜牧为生。今奉命吊伐,本以安民,若尽括其所资,彼将何以为生

朱元璋还注意对边疆官吏的考核和监督。他叮嘱巡视边疆地区的监察官员说:如果发现当地官吏有奸贪强暴、虐害百姓的,应该就地逮捕,鞠问审决,然后奏闻。如果等到奏闻朝廷才做处理,路途遥远,就会误事。边疆吏员如有善政,深得民心者,他即予旌赏,加以提拔。张统任云南布政司左参政五年,后来升任云南左布政使,他能抚绥夷人,言出则诸蛮听服,令布则四野欢欣。洪武二十年(1387年)秩满入朝,朱元璋赞扬其功出乎天下十二牧之首,赐玺书嘉奖,复命仍治黔南(滇)。二十六年考满入朝,以其绥辑荒裔有治绩,命吏部不必考核,即遣复任,并赐宴及道里费。边疆吏员如果扰民致乱,必从重惩处。贵州都指挥使马晔为开创贵阳功居第一,是开拓贵州的元勋。洪武十四年奢香承袭丈夫霭翠的贵州宣慰使之职后,他认为奢香对自己不那么驯服,恶之,思尽灭诸罗(彝族)而郡县其地,欲辱香激诸罗怒,俟其反而后加之以兵。他把奢香找来,用言词横加凌辱,并让几个壮汉扒光奢香的衣裳,把她痛打一顿。罗罗四十八部听到消息,纷纷赶来,以手击额,表示愿尽死力助香反。奢香说:反非吾愿。且反则人得借天兵以临我,中歹计矣!我之所以报歹者,别有在也。她找宣慰同知宋钦的妻子刘淑贞商量,让刘淑贞到京师上诉。朱元璋赐以绮纱,让刘淑贞回贵州招慰奢香。第二年,奢香和儿媳妇奢助率部属人京朝贡,控诉了马哗的罪状,表示愿世世职诸罗,令不敢为乱,并愿率部修通从黔东北到四川的驿道。朱元璋即给予奢香大量赏赐,并下令召回马晔,数其罪而下之狱,一。南宁卫指挥佥事左君弼籍无籍之民为军,又纵所部军士人山伐木,诱发了一场叛乱。事平后,朱元璋命大都督府治左君弼罪,而禁戢其卒。广西都指挥使耿良在任多不法,以科敛激变良民,贬之为驯象卫指挥佥事。

由于朱元璋注意官员的遴选,并严明以驭吏,被派到边疆地区的文武官吏大都能奉公守职,兢兢业业,对安抚少数民族、开发边疆地区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广东行省首任参知政事周祯,赴任之初州县正员多缺,他用心体察,推举能吏供朝廷选任,并预聘名儒兴办学校,以待开科考试,从而为日后治理广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也因而升任刑部尚书。王真任广西都指挥使,在镇七年,军民辑睦,以称职见称,死后被追封为临沂侯。朱元璋的义子沐英留镇云南,百务具举,简守令,课农桑,岁较屯田增损以为赏罚,垦田至百余万亩。滇池溢,浚而广之,无复水患。通盐井之利以来商旅,辨方物以定贡税,视民数以均力役。疏节阔目,民以便安。袁义随沐英平滇,留镇楚雄,以功迁楚雄卫指挥使,历二十年,垦田筑堰,治城廓,修桥梁,规画甚备,军民德之。梅思祖任云南布政使,善抚辑,民夷安之。叶旺与马云留镇辽东,翦除荆棘,置立军府,抚辑军民,垦田万余顷,遂为永利。叶旺任职尤长,先后凡十七年,辽人德之。
│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边疆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生产比较落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比较困苦。朱元璋体恤民情,多次下令减免边疆少数民族的赋役。广西田州府知府岑伯颜在洪武六年十一月上奏:安州、顺龙州、候州、阳县、罗博州和龙威寨的人民没有耕牛可以耕地,而且缺乏口粮,希望给予救济。朱元璋即命有关部门发给耕牛和粮食,并蠲免当地二年的赋税。洪武九年三月,又诏免贵州思南宣慰等司当年夏、秋的全部税粮。川西松州从洪武十二年设卫,因当地各族人民生活困苦,此后四年一直未征税,直到洪武十六年正月才确定每三户或四户共交马一匹。川南播州扬氏归明后,洪武七年三月中书省奏称:播州宣慰使司土地既人版图,即同王民,当收其贡赋。请令自洪武四年开始,岁纳粮二千五百石以为军储,贵州金筑、程番等十四长官司,每岁纳粮二百七十三石,著为令。境内所有自实田赋,亦请一并征收。朱元璋没有同意,说:播州西南夷之地,自昔皆人版图,供贡赋,但当以静治之,苟或扰之,非其性矣。朕君临天下,彼率先来归,所有田税随其所入,不必复为定额以征其赋。剐『南永宁宣抚使禄肇,洪武十八年正月遣其弟入朝,说往年所赋之马匹都已如数交纳,但因大军南征,居民惊逃,耕种失时,加上战后疾疫流行,许多人染疾死亡,岁粮无法如数输足。朱元璋下令悉数蠲免,洪武二十七年九月又诏免其积年拖欠税粮一千三百三十余石。,茂州汶山知县于洪武二十二年三月入京考绩,奏称当地羌民二十八寨因语言不通,自设县治至今,七年不听差役,朱元璋说:蛮俗素与中国(指中原内地)异,岂可拘其徭役能善抚之,久则自然服从。贵州宣慰使霭翠、金筑安抚使密定的租税累年逋欠,洪武二十一年二月户部要求派人督征。朱元璋说:蛮夷僻远,其知畏朝廷、纳赋税,是能遵声教矣,其速负岂故为耶必其岁收有水旱之灾,故不能及时输纳耳。所逋租悉行蠲免。今宜定其常数,务从宽减。户部根据务从宽减的精神,确定从洪武十九年起,霭翠岁纳三万石,密定岁纳三千石。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户部奏言四、贵州、芒部、马湖土官积年所欠税粮很多,也诏皆蠲免。洪武二十六年十一月,户部转奏霭翠后裔安的申诉,说境内水东地区(今贵州贵阳东北)所统异种蛮民。言语不通,虽承纳租赋,而近年逋欠益多,逃徙邻境,无从征纳,西平侯沐春也反映原定霭翠所纳的税粮,连年递减至二万石,但仍不能如数缴纳。朱元璋认为蛮夷之人,其性无常,不可以中国治之,但羁縻之足矣,下令:其贡赋之逋负者悉免征,逃徙者招谕复业。云南平定不久,乌蒙知府亦德奏称该地刀耕火种,比年霜旱疾疫,民人饥窘,岁输之粮,无从征纳,他也下诏悉免。洪武十七年五月,确定云南乌撒、乌蒙、东川、芒部的赋额:乌撒岁输粮二万石,毡衫一千五百领;乌蒙、东川、芒部皆岁输粮八千石,毡衫八百领。到洪武二十八年,因所征皆不及数,又下诏免征。但郡县衙门没有执行命令,继续向当地百姓追征赋税。朱元璋得到户部的报告,再次下诏重申免征之令。

为了减轻边疆各族人民的负担,朱元璋有时还下令裁减当地亲王的禄米,缓建亲王的宫室。洪武二十二年,蜀王府长史司奏:亲王之国,岁用米五万石,已收万石,余米例于十月收受,请定拟拨给。朱元璋考虑到自洪武十八年爆发平缅麓川宣慰使思伦发的叛乱,明军连年用兵麓川,所需粮饷全靠四川供给,四川各族人民负担很重,便指示户部侍郎杨靖说:四川粮饷供给云南,民甚艰苦。蜀王禄米宜且停五年。若王欲有赏赉,朝廷运钞与之。岷王原定封镇岷州,后以云南新附,宜用亲王镇抚,改封云南。云南布政司于是在当地征调大批民工,兴建岷王宫殿。洪武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又命工部臣下令停工,说:边境土木之工,必度时量力,顺民情而后为之。今云南土旷民稀,军饷转输,民力甚劳,若复加以兴造之役,非惟时力不可,于民情亦有所不欲。岷府姑为棕亭以居,俟十五年后民富力纾,作之未晚。(参洪武二十八年四月,还下令停造辽王宫室,敕谕镇守辽东的武定侯郭英:辽东军务物情,来者多言其艰苦。况边境营缮,朕尝为卿言,不宜尽力以困之。今营缮造作暂宜停止,且令立营屋以居,十年之后再为之。同年九月,岷王就国,朱元璋又令户部尚书郁新再减其禄米,岁与米六百石,不足之数以金银钱钞代之。

此外,朱元璋还采取许多措施,推动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一,兴修水利。规模较大的工程有:洪武四年正月,修复广西兴安灵渠,可灌溉万顷田地;十二年,河州卫指挥使宁正兼领宁夏卫事,修筑汉唐旧渠,引黄河水灌田数万顷;二十三年九月,四川永宁宣慰使司反映:所辖水道有九十滩,江门大滩等八十二处,皆石塞其流,诏景川侯曹震督工疏浚,将二百七十多处石滩全部凿通;二十七年十二月,采纳广西郁林州民李友松的建议,凿通相隔二十余里的南北二江,设石陡诸闸,以通舟楫;二十九年九月,命御史严震直再次整修兴安灵渠,烧凿陡涧之石,把渠道拓宽挖深,既可灌溉万顷田地,亦可通行小舟,输送粮饷。在其他地方,也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如沐英镇守云南期间,因滇池年久失修,泥沙淤积,池水外溢,淹没附近大片良田,他组织军民进行整治,浚而广之,消除了水患。后来,他又整修近郊的南坝,甏石为闸而扃以木,视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