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笺疏》作者:余嘉锡_第70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70/128页 下─页
“王敬仁是超悟人。”文字志曰:“脩之少有秀令之称。”

  124 刘尹先推谢镇西,谢后雅重刘曰:“昔尝北面。”按谢尚年长于惔,神颖夙彰,而曰北面于刘,非可信。

【校文】

 “谢后雅重” 景宋本及沈本俱无 “后”字。

  125 谢太傅称王修龄曰:“司州可与林泽游。”王胡之别传曰:“胡之常遗世务,以高尚为情,与谢安相善也。”〔一〕

【笺疏】

〔一〕 嘉锡案:文馆词林一百五十七有谢安与王胡之诗一首,其五章曰:“往化转落,运萃句芒。仁风虚降,与时抑扬。兰栖湛露,竹带素霜。药点朱的,薰流清芳。触地舞雩,遇流濠梁。投纶同咏,褰褐俱翔。”又六章曰:“朝乐朗日,啸歌丘林。夕玩望舒,入室鸣琴。五弦清激,南风披襟。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者谁?在我赏音。”可想见二人同游之乐。

  126 谚曰:“杨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嘉宾。”续晋阳秋曰:“超少有才气,越世负俗,不循常检。时人为一代盛誉者,语曰:‘太才槃槃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盛德日新□嘉宾。’” 其语小异,故详录焉。

【校文】

 “□” 景宋本作“郗”。

  127 人问王长史江●兄弟群从,王答曰:“ 诸江皆复足自生活。”●及弟淳,〔一〕从灌,并有德行, 知名于世。

【校文】

 “●” 沈本作“虨”。

【笺疏】

〔一〕 程炎震云:“‘淳’,当据晋书作‘惇’。”

  128 谢太傅道安北:“见之乃不使人厌,然出户去,不复使人思。”安北,王坦之也。续晋阳秋曰:“谢安初携幼释同好,养志海滨,襟情超畅,尤好声律。然抑之以礼,在哀能至,弟万之丧,不听丝竹者将十年。及辅政,而修室第园馆,丽车服,虽期功之惨,不废妓乐。王坦之因苦谏焉。”按谢公盖以王坦之好直言,故不思尔。

【校文】

 注“幼释” 景宋本作“幼稚”。案“释”当是“稚”字之误。

  129 谢公云:“司州造胜遍决。”宋明帝文章志曰:“胡之性简,好达玄言也。”

  130 刘尹云:“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一〕充饮酒能温克。

【笺疏】

〔一〕 晋书何充传亦载此语。然书钞一百四十八引郑子,乃作何幼道。并有注云:“何唯,字幼道也。” 嘉锡案:“郑子”当作“郭子”。“ 唯”当作“准”。何准字幼道,见栖逸篇注引中兴书及今晋书外戚传。郭子为晋郭澄之所撰,见隋志。其注则齐贾渊所作,见南齐书文苑传。时代早于二刘,而所记不同,盖传闻异辞也。考中兴书言:“准散带衡门,不及世事,于时名德皆称之。”而政事篇注引晋阳秋曰: “何充与王濛、刘惔好尚不同,由此见讥于当世。”则刘尹此言,似当为幼道而发,岂后人以准名不如充,遂移之次道耶?

    老学庵笔记十曰:“晋人所谓‘见何次道饮酒,令人欲倾家酿’,犹云:‘欲倾竭家赀,以酿酒饮之也。’故鲁直云:‘欲倾家以继酌。 ’” 嘉锡案:唐李翰蒙求曰:“刘恢倾酿,孝伯痛饮。”详其文义,则所谓倾酿者,乃欲倾倒其家酿,而非倾家赀以酿酒也。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十一曰:“倾家酿何等直捷,乃增成倾家赀以酿酒,迂曲少味矣。山谷诗翦截为句,亦非务观之意。”

  131 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修龄,王胡之小字也。刘曰:“亦名士之高操者。”胡之别传曰:“胡之治身清约,以风操自居。”

  132 王子猷说:“世目士少为朗,我家亦以为彻朗。”〔一〕晋诸公赞曰:“祖约少有清称。”

【笺疏】

〔一〕 刘盼遂曰:“‘我家’似指其父右军也。本篇‘谢公问孙僧奴,“君家道卫君长云何”。’排调篇‘嘉宾谓郗仓曰:“人以汝家比武侯,复何所言?”’皆以家为父。” 嘉锡案:谢问孙语,见品藻篇,非本篇也。

  133 谢公云:“长史语甚不多,可谓有令音。”王濛别传曰:“濛性和畅,能清言,谈道贵理中,简而有会。商略古贤,显默之际,辞旨劭令,往往有高致。”

  134 谢镇西道敬仁“文学镞镞,无能不新” 。语林曰:“敬仁有异才,时贤皆重之。王右军在郡迎敬仁,叔仁辄同车,常恶其迟。后以马迎敬仁,虽复风雨,亦不以车也。”

  135 刘尹道江道群“不能言而能不言”。江灌已见。

  136 林公云:“见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终日忘疲。”王胡之别传曰:“ 胡之少有风尚,才器率举,有秀悟之称。”

  137 世称:“苟子秀出,阿兴清和。”苟子已见。阿兴,王蕴小字。

  138 简文云:“刘尹茗柯有实理。”〔一〕 柯,一作打,又作仃,又作打。

【校文】

 注 “一作打” “打”,景宋本及沈本俱作“朾”。

【笺疏】

〔一〕 李详云:“详案黄生义府引此,谓此种语言当即襄阳人歌山简之茗艼。茗艼即酩酊,后转声为懵懂,皆一义。此云‘茗柯有实理’,言当其醉中亦无妄语。传写讹误,其义遂晦。” 嘉锡案:黄说是也。考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三十曰:“□懵,考声云:精神不爽也。字书:惛昧也。”卷四十二又曰:“ □懵,上邓登反,下墨崩反。字书:失志貌也。”□懵即茗艼,亦即懵懂。此言真长精神虽似惛懵,而发言却有实理,不必是醉后始可称茗艼也。黄氏必并山简事言之,微失之拘。焦循易余籥录十九曰:“世说赏誉篇‘ 刘尹茗柯有实理’,刘峻注‘柯一作打,一作仃’,按作打、仃是也。任诞篇载山季伦歌云:‘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茗仃即茗艼。言无所知而有实理,如酒醉无所知称酩酊。打,撞也。今俗写作钉(原注去声),而读打为大上声,而以打撞为顶撞,乃钉字古为金银之称,今俗作锭,即钉字也。茗打、茗艼则皆当日方言,而假借为文耳。或解作茶茗之枝柯则戾矣。” 嘉锡又案:本书注中凡一作某,皆宋人校记,说详凡例。焦氏以为刘峻注者,非也。茗艼为叠韵,乃形容之词,本无定字。故焦 氏以为作打、作仃皆可。宋本云一作朾。说文:“朾,橦也。从木,丁声。宅耕切。”盖即打之本字。原本当作朾,其作柯者,传写误耳。

    通雅卷六曰:“酩酊一作茗艼。茗艼,晋山简传作酩酊,世说作茗艼。升庵引简文帝曰:刘尹茗仃有实理,今本一作茗柯误。”

  139 谢胡儿作着作郎,〔一〕尝作王堪传。 晋诸公赞曰:“
堪字世胄,东平寿张人,少以高亮义正称。为尚书左丞,有准绳操。为石勒所害,〔二〕赠太尉。”不谙堪是何似人,咨谢公。谢公答曰: “世胄亦被遇。堪,烈之子,晋诸公赞曰:“烈字阳秀,蚤知名。魏朝为治书御史。”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诗所谓‘子亲伊姑,我父唯舅’。是许允婿。”岳集曰:“堪为成都王军司马。岳送至北邙别,作诗曰:‘微微发肤,受之父母。峨峨王侯,中外之首。子亲伊姑,我父唯舅。’”〔三〕

【校文】

 景宋本于“堪烈之子”下,另析为一条。

【笺疏】

〔一〕 晋书职官志:着作郎一人,谓之大着作郎,专掌史任。又置佐着作郎八人。着作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

〔二〕 程炎震云:“晋书怀纪:‘ 永嘉四年二月,石勒袭白马,车骑将军王堪死之。’” ﹌﹌網﹌文﹌檔﹌下﹌載﹌與﹌在﹌線﹌閱﹌讀﹌

〔三〕 嘉锡案:类聚二十九有晋潘岳北芒送别王世胄诗,只八句。文馆词林一百五十二载其全篇,题作赠王胄,凡五章。见于类聚者,乃其末章。本注所引,则首章也。尚有二句曰:“昆同瓜瓞,志齐执友。”

  140 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一〕。晋阳秋曰:“邓攸既弃子,遂无复继嗣,为有识伤惜。”

【笺疏】

〔一〕 嘉锡案:伯道弃子事,详见德行篇“邓攸始避难”条。晋书九十史臣曰:“攸弃子存侄,以义断恩。若力所不能,自可割情忍痛,何至预加徽纆,绝其奔走者乎?斯岂慈父仁人之所用心也?卒以绝嗣,宜哉!勿谓天道无知,此乃有知矣。”

  141 谢公与王右军书曰:“敬和栖讬好佳。 ”中兴书曰:“
洽于公子中最知名,与颍川荀羡俱有美称。”

  142 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吴录士林曰:“吴郡有顾、陆、朱、张,为四姓。三国之间,四姓盛焉。”

【校文】

 “旧目” “目”,景宋本及沈本作“日”。

  143 谢公语王孝伯:“君家蓝田,举体无常人事。”按述虽简,而性不宽裕,投火怒蝇,方之未甚。若非太傅虚相褒饰,则世说谬设斯语也。

  144 许掾尝诣简文,尔夜风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语。襟怀之咏,偏是许之所长。辞寄清婉,有逾平日。简文虽契素,此遇尤相咨嗟。不觉造□,共叉手语,达于将旦。既而曰:“玄度才情,故未易多有许。 ”续晋阳秋曰:“询能言理,曾出都迎姊,简文皇帝刘真长说其情旨及襟怀之咏。每造□赏对,夜以系日。”

【校文】

 “□” 景宋本作“膝”。

  145 殷允出西,郗超与袁虎书云:“子思求良朋,讬好足下,勿以开美求之。”中兴书曰:“允字子思,陈郡人,太常康第六子。恭素谦退,有儒者之风。历吏部尚书。”世目袁为“开美 ”,故子敬诗曰:“袁生开美度。”

  146 谢车骑问谢公:“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答曰:“
是不见耳!〔一〕阿见子敬,尚使人不能已。”语林曰:“羊驎因酒醉,抚谢左军谓太傅曰:‘此家讵复后镇西?’太傅曰:‘汝阿见子敬,便沐浴为论兄辈。 ’”推此言意,则安以玄不见真长,故不重耳。见子敬尚重之,况真长乎?

【笺疏】

〔一〕 程炎震云:“刘惔卒时,谢玄才六七岁,故不见也。”

  147 谢公领中书监,王东亭有事应同上省,〔一〕王后至,坐促,王、谢虽不通,〔二〕太傅犹敛 □容之。王、谢不通事。别见。王神意闲畅,谢公倾目。还谓刘夫人曰:“向见阿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