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作者:施拉姆_第11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11/50页 下─页
可以进行分析的。

乍一听,认为这些符号是各不相关的看法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在传播方面的共同经验之一--邮寄一封信或一部手稿,然后又但愿我们能把它拿回来作某些修改,或者可能重新考虑一下是否要把它寄出去,我们就能理解这种说法。话说出来以后就不可能是没有说过。当一个句子印出来之后,就不可能是没印过。当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传达了某种情绪时,一个人就不能把它收回。但是,假若参加这种传播关系中的另一个人并没有注意到这种表情或者在声波行进之前的一刹那没有听到讲出来的话,或者印在纸上的句子还没有被读到,或者是"死海羊皮纸卷轴"正在洞穴里等着某人去发现它们。在这个间隔时间里,不管是长还是短,只有光波、声波、或纸上的墨迹,它们是完全脱离参加这种关系的任何人的。

有时,传播过程看来就象训练一个足球队,然后派它去参加比赛而教练却不随行,或者好比训练和装备一支军队。然后派它去打仗而将军却不同去。相似的东西总是相差不太远的。传播者尽其所能来准备他们将发出的符号。如果他们试图发表讲话或认真仔细地写东西的活,他们就将利用他们学到的所有战略和技术。但是,他们在符号方面所能做到的也就到此为止。符号被发出去以后,发符号者就管不着了。而许多讯息发出去之后--例如,仔细认真地写好并邮寄出去的许多信--发出讯息的人就只有等待知道讯息的遭遇的份了。象这位将军一样,他们会很想知道他们的士兵将会凯旋而归还是躺在盾牌上,这些士兵是否会按要求去做,他们甚至是否会攻击了预定的目标。

当然,足球教练能够派一个替补队员或一个新的球队去参加比赛。将军们能够下令增援或提供空中支援。而这种情况也和传播者的实际情况相符。传播者能够在头几个字旬发出之后再发出一些字句来改变他们的战术。他们能够再写一封信。他们能设法表示出他们的面部表情或面部种态显然并设有传达出的感情。正如记分牌和场上的得失分的数据向教练表明了他们的比赛计划是否是成功一样,正如将军们从战地情报中了解到他们的战术是否奏效一样,传播者从参加这种关系中的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那里得到"反馈"。

反馈是由工程传播理论中吸收的另一个概念。它的意思是从讯息产生的回流。在人类传播中,讲话的人在讲话时与听讲话的另一方同时听到自己讲的话,或者几乎是同时。他们然后能够判断他们讲得如何。此外,他们甚至在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正式的反应之前,他们就能从其他行为得到某种信息。如果他们是对听众讲话,他们很快就能判断出听众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并且在此基础上决定是讲一个故事呢,还是举一个例子,或者以某种其他方式改变他们的战十。然后,当另一方作出回答时,就很容易分辨出这一讯息究竟是被理解了,或者是有说服力的。如果他们问路,而有人回答说,"啊,天多好呀!"他们就有理由认为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们最好发出另一个讯息来加强第一个汛息。如果他们用英语问路,而得到的答复是法语:"我不会讲英语",他们最好换其他语言讲话。如果一位丈夫在吃早餐时对他妻子讲话,而她仍在玩她的填字谜的话,他就有证据得出结论,他的传播井不象原来认为的那样使人感兴趣。

因此,反馈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果不存在反馈,或者迟迟才作出反馈,或反馈是微弱的话--例如,在大众传播中,当传播对象离得很远而且不为传播者亲自看到,或者要求一个班级听一次演讲而没有机会提问题时--那么,这种局面就会引起传播者的疑惑和不安,并会使传播对象感到失望,有时在传播对象中会产生对立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大众媒介和出钱用这些媒介作广告的人花那么多钱来弄清楚传播对象是些什么人和他们对这些节目有什么想法的原因所在;为什么几封信或几个电话可能会对一家广播电台或广播网会产生与其数量大大不相称的影响;为什么在必须举行大班级讲课时还要作出巨大努力,用一些小型讨论和利用办公时间以及其他一些能提出问题进行澄清或表示反对的机会来补充这些大班级课程。

请注意,反馈活动和其他任何传播过程一样:它仅仅是一种倒流,是使传播者很快地对由于他们已发出的符号而引起的符号作出反应的机会。换言之,在完成一个A型传播行为之后,给予他们进行B型传播行为的机会。他们能把从听他们自己讲的话、重新阅读他们自己的文字、观察他们与之谈话的人、或调查他们的节目受欢迎的程度而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第六节 电路和行为

研究传播行为就象研究大海一样,研究工作可以在任何水平上进行。但超过一定深度之后,研究工作就只能在黑暗中进行了。但是,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事情,不一定都是神秘莫测的,也不需要用图表来说明。

让我们用一个电灯电路的情况来作譬喻。

拨动一个开关,电路接通了。这样就接通能源,电顺着电线流到了一个电灯泡上。电进入了灯丝,把灯丝加热,灯丝放射出我们认为是光亮的能源。

这是传播行为吗?它是一种顺着电线流动的讯息吗?

要在五十年前,许多人本来是会以这种方式来描绘传播的。他们相信一种"皮下注射"式的传播理论--老练的传播者,特别是如果他们能使用全能的大众媒介,他们就能把概念和信仰"注射给"传播对象来直接控制行为。这种老早就被抛弃掉的看法反映在"思想传递"这个词中,美国教育局教育资源信息中心采用这个词来解释它索引中的传播这个词的意思。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理应知道,"思想传递"恰恰并不是在传播中发生的。一个人的思想是属于个人并且是内在的。思想的某些部分已被抽象来变成符号,另一个人可能会被这些符号刺激自己的思想。

如果我们对人类传播有所了解的话,那这就是,任何事情都不会通过这一过程,也就是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而不发生变化。想一下电灯电路和当两个人使用一部电话时所发生的事情这两者
之间的区别吧。

当我们拨开电灯电路时,从能源到灯丝就全部连贯起来了。这里不存在编码或破译、不存在翻译解释的问题,物理本质也没有发生变化。流经电线的能源并没有携带一个信息,它是直接行动的。电灯泡是一个被动的伙伴。直到灯泡用坏之前,每当有足够规模和质量的电流到达它时,它都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但是,不能这样来描绘人类传播。它确实可能发出很大声音,或者是突出炫耀的。它可能具有令人惊讶的效果。但它的作用与电流不同。从原因到效果这一顺序并不是意向从一个身体到另一个身体的简单传送。相反,它是一种触发性效果、一种催化过程。一个小小的传播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反之,所有全国性的宣传也可能被作为这些宣传的对象的人所忽视。

冲击力和接受的有机体中产生的行动之间不成比例的状况是那样引人注目,以至于某些物理学家已对是否能把一般的因果法则运用到诸如传播所引起的那样的行为反应中去表示怀疑。这些⊥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科学家中有关于物理变化中能量不灭定律的发现者之一朱利叶斯·罗伯特·迈耶。他觉得,被触发的行动是通常的物理定律的一个例外,并且提出"真的"因果关系和另一种"原因与效果不相等"的因果关系之间是有区别的。苏珊娜·兰格援引富有哲学思想的德国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的话说,"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触发的行动,从有机体而不是从接受者那里得到它的能量;而物理效果尽管可能是激烈的,却表明生物体内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和不稳定的结构,在这些结构中,由于化学原因束缚了巨大的能量,可以由小小的催化剂接触释放出来。"他暗示,有一种特殊种
类的能量,它服从未知的因果律.

认为在人类传播中从发出者到接受者有某种不会变化的"流"的想法,是已被人们遗忘的过时知识。最好是把一个信息看作是一种催化剂,它除了能激发接受信息的人身上的力量以外,本身并没有什么力量。 让我们拿一个日常生活事例作比拟。在印度,有一个男子清晨起来烤制糕饼,然后他在市场上出售这些糕饼。当然,他要烤制出那种人们喜欢吃的糕饼。他设法把这些糕饼摆列得引人注意。他把这些糕饼摆列在过路人很可能看得到的地方。然后就等主顾上门。一群群人过去了。某些人看到了这些糕饼,某些人没看到。某人感到饿了,寻找食物;某人并不感到饿。某些人将专门寻找糕饼,而另一些人则不想吃糕饼。某些人过去曾从这个糕饼商手里买过糕饼,结果将是更可能再买他的糕讲;而某些人并没有这种经验。某些人将会看到糕饼,发现刺激了自己的食欲,因此把手伸进口袋里拿零钱;他们也许有零钱,也许没有。而且即使他们买了糕饼的话,他们可能会吃这些糕饼,也可能不吃。例如,他们也许突然被人邀请去吃午饭,也许把这些糕饼给了别人。

任何比拟都是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但是在上一段叙述中所描绘的行为确实有点象两种不同的传播行为。象糕饼必须要烤制和拿出来卖一样,信息也必须加工,并且以符号的形式发出来。象买主必须决定买不买一样,接受者也必须权衡一下想不想买和想不想吃。还有买主是否喜欢这块糕饼的问题,如果他们确实吃这块糕饼,将取决于糕饼商在糕饼里拌了什么佐料和他们喜欢什么味的糕饼。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要论述。但是,让我们用另外几个有关传播行为本质的注解来结束这一章。辨别传播行为的最明显的特征是这些行为是信息加工行为,朝别人下颌揍一拳可能传播了信息,但并不是信息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叫喊一声"着火了"可能要与右拳一击用同样多的能量,但是叫喊并不象揍一拳一样起作用。

此外,传播行为是整个人的行为。苏珊娜·兰格在她的不朽著作《理智:论人类感觉》一书中说,这种行为导致一个人寻根究底,而最终导致对那些属于化学和电化学并且涉及整个生物体的事件寻根究底。一个人用整个身体进行传播,并且动用全部力量来解释收到的信息。

最后,传播行为有一种对称,有某种完整性。关于这一点,兰格博士还根据她通常的观察写道:建立一个必须要用掉的张力库,开始和加速给予这种张力,一个转折点,然后是一个将要结束的阶段,或者是收束,在这个收束中张力得到了缓解。因此.甚至在一种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