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雷达行为通常是在一种不言明的契约的指导下做出来的。这就是说,当我们问路时,我们指望得到一个简明有益的答复。另一方面,给我们指路的人希望我们认真地听他讲和对他告诉我们的情况表示感谢。当我们阅读报上的新闻时,我们希望报道充分而又准确,并且选择了一些我们感兴趣的,或许是重要的题材。另一方面,报纸的工作人员希望我们买他们的报,并且对他们的报纸有足够的了解,以便能领会他们的编辑技巧的常规--例如,大标题的制作。我们最近看到的一个大标题肯定会使那些不熟悉大标题风格的读者迷惑不解。这个大标题是:CONTRACT PLAN REPORT EYED(意为"看到了关于合同计划的报告")。那些把英语作为外国语来研究的人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突然碰到了另外一种他们不懂的语文。
或许,要想认识这些不成文的契约的重要性的最好办法是,看一看人们对已经确定的服务于我们在前一章谈到的传播功能的关系所寄予的期望。在信息关系中,不成文契约要求一方是一个好记者,而另一方则有谋求和验证现实的心情。但是,娱乐却要求一方甘愿"暂停不相信的态度"。寻求娱乐的人不要求他们的传播伙伴报道充分准确;他们不会对于任何与他们头脑中关于现实的构象极不相符的事情持怀疑态度。反之,他们准备接受一则故事、或一篇讽刺诗文或一个笑话,以便识别一个从未有过的、也许决不可能象所说的那样生活的人物。他们不希望看简单明了和毫不含糊的著作,而是希望有某种艺术上的模棱两可的东西、并且准备接受一些潜在的含义。例如,诗歌常常用一些在新闻中永远不会被接受的修辞手段和插曲,因为这些东西能够而且需要被不同的读者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果诗象路标一样,那么诗就没有任何味道了。
人们希望写新闻的人写得清楚准确;至于他们采取什么形式是写或讲,是次要的要求。但是,人们却希望表演者的写和讲的方式本身就应当使人感到愉快。他们应当是富于想象力而不是讲求效率,应该写得华丽多采,而不是清楚明白,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措词考究和写景精妙。表演者在这一契约中所承担的责任要求他们充当与他们本身的水平相称的艺术家。甚至午餐俱乐部的说故事的人都必须是艺术家--善于模仿方言土语,清楚地知道该把故事拉多长,并且非常懂得如何运用妙语。
参与这种娱乐关系的其他方面则需要对虚构的人物给予某种程度的同情,赞同电影和广播的手法,欣赏模棱两可之处和不完善的地方,而不是让他们自己感到失望。旧时小学里提的问题是"作者的意思是什么?"这种提问已过时了,恐怕也根本不符合有经验的读者或老师的时式。这个问题应该这样向,"你认为它对你有什么意义?"事实上,正是在人们最容易欣赏的艺术作品中,传播符号与制作这些艺术品的人是各不相干地存在的。近三千年来,人们一直喜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但不很了解作者荷马。四百年来,看《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人一直喜欢这幅画,并且按他们自己的理解解释这幅画,而不知道这幅画的画家达. 芬奇画这幅画时意味着什么。
让我们考虑一下以说服为主要目标的传播关系吧。这里,劝说者并不象传播信息者或演员一样在受到一些契约性限制的情况下进行活动。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能选择适合他们目的的信息和以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式加以组织。他们能使用令人赏心悦目的东西来吸引人们对他们的讯息的注意。(例如,电视节目中的商业广告);他们能以大型号、高嗓门、游行、集会、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来设法先占领人们的感观。他们可以争论、发山威胁和作出许诺。他们有时甚至能酬劳人们所发挥的作用,就象某些事业的支持者给符合他们观点的文章发奖一样。他们可以自由地提出他们的主张和出售他们的产品。货物出门,概不退换!
但是,这种关系中的其他各方要作出他们自己的反应。他们过去曾遇到过别人的劝说,因此思想要准备他们会感到怀疑。要估计到他们会就向他们宣传的东西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特别是这些东西对他们有什么作用。他们甚至对这些说法不予注意。如果另一方是某位受到他们尊敬的人物,他们很可能会赞同一项要求他们注意这些论点的社会契约;例如,我们的社会规范鼓
励我们去倾听反对党总统候选人的论点。但是,如果我们不愿意,我们就没有义务去倾听门口一位推销员的讲话。或去倾听用电话募捐的人的话,或去阅读邮寄宣传品。契约性的安排规定,说服是买方市场,要随买主的便。
劝说由于事实上主要是一种传播过程而有别于诸如使用武力或一种象激励疗法一样的们练过程。这种劝说只是包括介绍某种情况,目的是使用户改变他们头脑中某些构象,最后也许是改变他们的某些行为。因此,劝说和任何其他的传播一样,是一种影子游戏,而商人和广告商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花费巨额款项以求了解到有关他们的传播对象的更多的情况,表明他们对于参加这一传播过程的其他人的认识实际上是多么模糊。
让我们考虑一下还有一种关系:指导。这显然是预先假定在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一个契约。对教师来说,根据契约他们有义务向小学生传授系统的有益知识,并且向孩子们提供机会和指导让他们去实践他们需要学会的东西。近来,这一契约无疑将指的是"有关的"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根据契约,他们有义务使这种关系加上对教师的指导的某种程度的信任和尊重,并且愿意从事
某种学习活动。假设小学生来就是想学习。但是,教师的责任之一是鼓励孩子们的求知欲。如果小学生们没有求知欲,或教师不能鼓励孩子们的求知欲,这一方或另一方就已废除了这一契约。
因此,对这些关系中的每一种来说,比赛规则是不同的,因此在每种关系中所发生的情况也将采取不同的形式。
是什么东西使人们进入传播关系呢?在许多情况下是碰巧。一个人在街上看到了谁?当一个人需要问路时,刚好是警察部队中的哪个成员在站岗呢?还看得见漂亮的姑娘吗?派哪位教师去教七年级的科学课?但是这部分地也是出于需要--它要么就是一个老早就想到的,要么就是一种由于局势中的某种变化而引起的。一个人需要问某某路某某号在什么地方。一个人决定自己需要一种有用的技术,并报名参加了一个关于计算机编制程序的课程。一个人看到了一个诱人的橱窗,里面摆有各种烤好了的食品,这时他意识到他饿了。诸如此类等等。基本上来说,就是一个人对于进入某种传播关系所能得到的好处和这样做所遇到的困难所作的估计比较。社会雷达行为的好处相对来说通常是微小的--但是,对你在街上看到的某个人讲句话或点点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而且这是社交中应有的。有一套百科全书可能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买这套书要花上三百至五百美元,一个人在进入这种特定的传播过程之前可能会很好地考虑一番。一个人参加了帕克曼太太的晚宴之后给她写封感谢信将是符合一个人头脑中讲礼貌的印象的,但是,对一个人来说,这样的信难写,并且有点厌烦,而且必须为明天的讲课作好准备,此外观看电视上的某个节目要更为有趣,笔又不很好用,这个人不愿用笔而宁愿用打字机来打信件,可打字机却在办公室里,等等.....
第五节 传播行为
在这种传播关系里面发生了什么呢?有一些传播行为和一套信息符号。(符号是这种传播的要素--一种声音、一个姿势、一个书写的词、一幅画片--这些都是符号。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地谈符号。)这种关系的一个参加者发出符号。另一个参加者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这些符号。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这就是传播过程。
但是,显然,在发出符号之前和发出符号的同时有某种内在的行动。首先,一个人必须感到有理由进行传播。然后,在这个黑匣子内部,必定会发生某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其结果是把讯息编制成代码,并且对于人体的肌系发出命令,这就产生了符号--讲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字、做出来的姿势或者其它不论什么。为了清楚起见,让我们把这个称作一种A型传播行为。
某人使用这些符号时,也需要进行信息加工--我们把它称之为B型传播行为。这就是说,某人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符号上,通过感觉渠道从这些符号中抽出某种信息,并且(在这个黑匣子里)加了这一信息,对已贮存的印象和需要做的事情的轻重缓急的顺序作出看来必要的改变。
已故的温德尔. 约翰逊从心理学观点描绘这一过程时,他说:
1. 一个事件发生了....
2.这一事件刺激A先生的眼、耳朵或其他感觉器官,造
成......
3.神经搏动到达A失生的大脑,又到他的肌肉和腺线,
这样就产生了紧张,未有语言之前的"感觉"等等,
4. 然后,A先生开始按照他惯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把这
些感觉变成字句,而且从"他考虑到的"所有字句中,┆┆
5.他"选择"或者抽象出某些字句,他以某种方式安
排这些字句,然后
6.通过声波和光波,A先生对B先生讲话,
7.B先生的眼和耳分别受到声波和光波的刺激,结果
8.神经搏动到达B先生的大脑,又从大脑到他的肌肉
和腺线,产生紧张(张力)、未讲话之前的"感觉"等
等,
9.接着B先生开始按照他惯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把这些
感觉变成字句,并且从"他考虑过的"所有字句中
10.他"选择",或抽象出某些词,他以某种方式安排这
些字词,然后B先生相应地讲话,或作出行动,从
而刺激了A先生--或其他某人--这样,传播过
程就继续进行下去....
约翰逊的美妙的简单说明,目的正好在于描绘两个人在一起讲话时所发生的情况,但是,不管这是一个有两人的小组、一个演讲会,一个讨论会,用电话,还是大众媒介之一,或是在总统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传送的一个讯息,这一过程都是相同的。在最低限度,要有一种A型传播行为,一套符号和一种B型传播行为。而这一过程的特点之一是,在某一瞬间,这些符号完全摆脱和不受参加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人的控制。因此,这一过程有三个截然不同的和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而不用进入黑匣子就能观察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