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论》作者:Karl Gunnar Myrdal_第31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31/32页 下─页
我必
须请读者参考使这些论点成的可能的全部思想方法的理论性的批判,①在这
里没有理由讨论述卫逊的论点,从我的立场来看,这是多余的,因为我自己
刚才提出了(带有明确的保留条件和在事实与价值二者的某些前提下)
一种包含有某种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而由于某些实际的关系,达卫逊
的标准对它十分接近,尽管后者的动机是不正确的。
我在这里始终根据第三节所述的价值前提,讨论了应当缓和商业循环的
问题,我不打算评论对商业循环的纯机械的态度。这种态度通常强调为了刺
激经济生活,繁茉是“必要的”,同时为了清除在繁荣时期中产生的投资错
误,危机和萧条也是“必要的”。之种机械的态度有很多细节上的区别。总
的说来,它根据商业循环和货币理论来说明经济自由主义的合理化,它将它
自己对计划经济统制的宿命论的反对态度建立成为一种学说。这种奇特态度
的心理学上的基础是,人们有根据某些有节奏的循环运动来思考的习惯。他
们反映,我们走路总是先用一条腿,然后再用另一条腿:在涨潮之后便跟着
退潮:在晴大之后便跟首降雨:白天之后接着而来的是夜晚;同样,好的日
子和坏的日子必定是相互交替的。卡赛尔曾幽默地说,整个这种态度也许最
后是以古老的清教主义为基础的;幸福总是坏的不道德的事情;为了使得到
幸福的人可以赎罪,在它之后应当有可以■除罪恶的痛苦:因此,在繁荣(虽
然它有根多可悲的缺点)之后,坏的日子应当到来,这是很适当的、正确的
和自然的事情。
① 《国民经济学说形成的政治因素》(Das po′itische Element in der na-tioal (konomischen
Doktrinbildung),柏林1932 年版《国民经济的目的、手段、思想》(Das Zweek-Mittel Denken in der
National(konomie),载于《国民经济杂志》,维也纳1932 年版,第4 卷,第3 册。

第九章 货币分析的方法
1.基本前提
在这点上,我愿回顾前面所遵循的指导原则,即从对魏克赛尔货币理论
的含蓄的批判中来合乎逻辑地加以阐述。我打算从他的理论的主要假设出
发,来弄清货币均衡的意义,这我认为是当然的。但是我保证我在最后要考
查这个基本假定下面的一般性的假设。这一任务尚待完成。
我用来作为这一研究的基础的假设是魏克赛尔关于积累过程的观念,特
别是在i=■关系中它对不均衡情况的因果关系的观念。根据主要理论的观
点研究了这后一关系以后,我曾给予它一个与魏克赛尔所给的不同的而且是
比较明确的意义。然后,我达到这个结果,即第一个均衡公式,即使经过重
新说明以后,本身仍是站不住的,还必须根据更一般的第二个公式■=w 的
推论来加以证实。然而,后者如果不根据第一个公式来分析,它只有很拘泥
形式的内容,不能说明因果机械作用。即使这第二个公式也必须在若干方面
加以修正。魏克赛尔的第三个均衡公式根本上是错误的;在商品市场中,货
币均衡表现出来的结果与所谓在固定不变价格水平下出现的结果完全不同。
在这个仍然是含蓄的批判的结果的分析结构上,我力图重建魏克赛尔的理论
模型,而且在本文所规定的结构范围内,尽可能地使它完全,这个考察总是
从首先谈到的基本假设出发,坚持理论上的正确性和理论上的一致性这两个
基本要求循着通常的轨道进行的。考察的结果是以魏克赛尔基本假设为基础
的理论模型,但它是比较明确也不再是自相矛盾的了没有理由来隐蔽这一事
实,即这个分析的较为成功之处在于发现而不在于解决还未解决的问题。当
然,我们还远不能把魏克赛尔理论说明得使它能够有效地成为用于组织观察
和分析实际发展情况的工具。我已经说明,这一理论的价值和所有其他理论
的价值一样,必然最后决定于这种实际应用。最后是否可能的程度。
当我们要来考查基本假设本身的时候——或者更正确地说,当我们要使
隐含在这个基本假设中的一般假定变得明确的时候——我们必须记住,这些
一般假定的若干方面是已经在本文中讨论过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能
够满足于参考前面已经说过的
2.包含在这一前提中的一般假定
当然,最重要的假定是旧的、人所熟知的关于“合理行为”的假定。这
个观念是,很多私人企业家都合理地行动以尽量扩大他们的利润。当货币利
率降低到自然利率以下时,他们立即抓住有利时机追求利润。因此,生产方
向——当有尚未利用的设备能力时,生产量也——会由于获利率的变动而发
生变化。
合理行为的假设,总的说来,在经济理论中被处理得很不好。边际效用
学派用一种包含很普通的心理学的说明来支持它,这种心理学是用愉快与痛
苦的机械作用来解释的。经济行为的说明据说是在于人们都要求愉快或满
足,它是用这些术语合理化起来的。由于人们在行动上不常是十分合理的,
因此据说这个假设只有近似的实在性。

如果完全离开关于通常的供求曲线的这种“说明”是否可能的问题,①
很清楚,边际效用学派对“企业家的合理性”的这种解释是完全多余的。除
了说用货币数量——不是效用或边际效用—一来计算债权和债务的企业家,
为了能够获得最大可能的也是用货币来表示的利润来进行计划和行动以外,
没有说什么更为复杂的东西,为什么不直接承认这点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
人民的行动的说明呢?它对经济理论有什么关系呢?过去有现在仍然有一种
自由的形而上学的合理化,它为了为社会辩解论奠立基础,而称这一行为是
在更深刻意义上的“合理”,这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对于我们为科学目的而
需要的那种说明,它能提供到怎样的程度?为什么不直接在和实际的“商业
经济”一样的经验基础上开始呢?
因此,只要这一假设没有做得太“深刻”,它就不会损害魏克赛尔的基
本假设。更危险的是他的在很特殊意义下的关于“自由竟争”的假设,这点
已经讨论述了。首先,认为在均衡情况下,y2 在全部经济体系中都有同样
的数值,这显然是不真实的。而且,这个体系的各个部分对y2 与i 二者之
间给定的差额,有不同的反应。然而我们已经能够免除这两个假定:第一,
通过以o1 和r1,的数值代替均衡公式中的y2 和i;和第二,通过引进投资
反应系数,它是被当作可以观察的和理论上可以测量的投资量与相适应的利
润限界二者的比。因此,垄断成分能够立即结合到魏克赛尔理论中来再者,
引用投资反应这一纯行为主义者的概念可以使我们在说明“合理行为”时不
必使用享乐主义的假设。
对于以魏克赛尔理论的基础的实际分析的一项太困难,一般是由“短期”
和“长期”影响的不同所引起的。这个困难在理论上可以根据所考查的时期
指定投资反皮系数来加以克服。同样,将魏克赛尔的i 分解成为它的各小组
成部分,在原则上不会引起困难。也不会对魏克赛尔的原始假设发生疑问; ~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特别是当将y2 对i 的关系用o2:r2 或o1:r1 去代替的时候,更是如此。其
后果只是我们必须进行信用条件的组合。不仅货币政策会影响均衡形势,所
有其他经济政策也会影响均衡形势、由于这一事实所引起的困难,在理论上
也是可能克服的,因为很明昱,任何实际资料的变动都会改变可以保持均衡
的i 的数值,同时也会改变在均衡中占优势的经济情况的性质。关于无区别
范围有趣的问题,它本身并不会导致任何理论上的基本缺点,因为无区别之
一概念指明,正是依据这个理论,这个问题才被提出来的。在一般价格理论
上,魏克赛尔本人常常几乎要说明无区别范围这一迷人的问题,虽然在货币
理论上他没有运用这一思想线索。
在本篇论文中,我们还没有接触到由于国际复杂情况所引起的问题。魏
克赛尔的理论主要是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才是真实的;只有当商业循环的各种
情况在世界各个部分同时发生时,它才能直接用来对世界经济作一般的分
析。在某种程度上,在世界大战以前事实上或许是这种情况。然而在更深刻
的分析上,必须考虎到国际间的差异,特别是在现在发展情况下比之故前更
应该这样。但是在魏克赛尔的理论结构中作出这种区分在原则上是没有困难
的。所有我们必须做的是要修正资本市场公式中的w,使能考虑到国际资本
的移劫;同时当然也要分析i、e 和任何其他东西的国际关系。
正是因为魏克赛尔对货币理论的说明中所包含的成分,都没有使他的理
① 关于这点,参阅《国民经济学说形成的政治因素》,第4 章。

论不能在各点上根据需要观察的事实加以修正,所以它才在科学上有丰富的
收获。很明显,它是一个很正式的理论,因此不是以根粗略的近似数值为基
础的(只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正统的生产成本论就以此的基础),这些粗
略的近似数值在观念上是必需的,不能放弃,因此它们堵塞通向更加现实的
分析的道路。
3.经济理论的两条阵线
关于事实与价值二者之间的理论关系问题,作为一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
的魏克赛尔必然把它留下来不去弄清的;假如我们不考虑这一问题,那么魏
克赛尔除了他的科学上的创造力以外,他还有一个清晰而经过很好思考的认
识论。而且,这位学者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得很合理想。因为正是他对认识论
的深入理解才使得他的直观天才能够自由发挥,尽管他还有形而上学的模糊
之处。他常常把他的货币理论说成是一个假设。这样一个抽象的理论结构不
能是别的东西。最后我们要发问,作出这冲故意假设的和很抽象的形式理论
结构并把它这样详细地加以讨论,有什么意义呢?
适当地说,它应当被描绘成的对所要观察的事实提出的在理论上相互关
连着的问题的体系。它只是一种观察材料的组织,表明对知识的理解力。只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