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论》作者:Karl Gunnar Myrdal_第32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32/32页 下─页
是观察材料不会产生知识。没有一个严谨的经过思考的理论去组织观察的材
料,知识必然合成的粗糙的虚假的东西,因为这样它就会被弄成不能控制的
和异常简单的理论了。因此,抽象理论和已确定的“事实”和“法则”相较,
总是演绎的。一般地说,事实与法则只能在假设的理论中的科学而存在。除
此之外,它是否有别种的存在,幸好这不是任何特殊科学所要决定的问题。
因此,理论考察的主要术语是“问题”与“假设”,而不是“事实”与“法
则”。在理论上,任何肯定的命题都有它的条件子句,即使当它采取合乎逻
辑的简略形式时亦是如此。”因此,典型的抽象理论是一个完全的逻辑的循
坏。结果理论本身不能包含关于现实的实际知识。
这种演绎的程序是不可能省掉的,特别是在目前,在社会科学中必需加
以强调。要得到有理性的答案首先要提出有理性的问题。同时,必须同样明
白地强调:这种处理的方法不是简单地为那种目的主要不在提出一系列有关
问题而在于建立“法则”的、常识的、演绎的、绝对主义的旧理论作辩妒。
科学理论的两条阵线——反对朴实的经验主义和反对理论的绝对主义——都
必须坚持。
4.反对朴实的经验主义的阵线
从第一小阵地开始:美国制度学派对克拉克以后毫无生气的时期绝对主
义的推理的反应是完全正当的,遗憾的是它有时公开要求不可能的事情——
进行观察和提出答案,而不提供一套清晰而相互有关的问题。当然制度学派
是提出提问的,当然他们也有抽象的演绎的理纶。的确,他们时常甚至提出
很聪明的问题,但是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这种必然包含在对问题的说明之中
的理论,是不大能的人接受的,因为它只是隐含地表现在结论之中,因此。
这种隐含着的理论偷偷地越过了第一个监查站——不可动摇的要避免内部矛
盾的必然的要求。

老的正统学派对一般法则有它的演绎的或是“直观的”说明,对这一学
派的批判态度必然导使人们更加严格地遵守关于包含在抽象理论之中的假设
的体系——即问题的体系——的完全性、明晰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本文在含
蓄的批判上就是朝着这个方向上对这种理论的有限范围所作的一种尝试。
但是,虽然从这个观点来看,抽象理论在方法上是演绎的,然而,它同
时有一个联系经验的链条。全部的困难就在于此。归根到底,经验和观察仍
然是至上至尊的。理论的“假设”总要加以检验,看看它们能否和我们对现
实情况的观念调和一致而没有矛盾当然,理论不能用观察来“验证”(在严
格意义上说的),正如问题不能用答案来“验证”一样;观察只能填充理论
留下的空间。然而,观察是检验理论的“空箱子”的。也就是说,这些空箱
子必须有空间来容纳这些观察的材料。理论的问题和观察所得的答案的全部
集合休必须形成一个有系统而没有矛盾的整体。如果不是这样,问题必须更
改,因为观察(如果是正确的话)是只有在给它们一个新的“意义”时才能
变动的。
因此,理论的批判要遵循着两条道路:理论结构内部的和在其周围的相
互关系。抽象理论差别越大,引进来的清况越是错综复杂,越是要进行进一
步的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就越要依靠经验来决定,并越要提出更多的
问题才能容纳它们自己的答案的成分。
5.反对古典烦琐哲学的阵线
朴实的经验主义的进退维谷的情况是明显的。一般地说,它的方法论的
纲领并不需要严肃对待,它只不过被看作是反对旧古典学派普通常识的、演
绎的经济理论的一种夸大的除述,这一学派实际是企图从单纯的思考中抽出
一般的法则来,而不只是表述一套相互有关的问题。以下篇幅试图弄清我们
心中存有的另一方法论上的阵线——不是反对近代制度学派而是反对古典的
式微的东西的阵线。
有一个方法论学派——本书作者不属于这一学派——它对抽象理论要求
得这样高,使得它不能满足于只是尽可能清楚和完全地表述问题并使问题与
经验事实相对质。很奇特的事实是,这个学派有时把过去可感知的观念合理
化起来,创造一个“现实主义”的幻想,以为如同我们走路需要两条腿一样,
我们在科学上需要用“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方法。但是这个“归纳法”
常常不能超出“用实际例子来说明理论”的范围,因此人们常常在不知不觉
中仍然留在理论上的绝对主义之中,它演绎地说明一般法则,然后用选择的
例子来证明这些法则。因此,所有现实主义的成分都存在于这些例子之中,
这种证据是有系统地选择出来的。
有些读者没有受过科学训练,如果希望用心理学上的联想来使他们了
解,或甚至指出某些他们能够了解的论证方法未使他们了解,那么在通俗的
说明中用上一些实际的例子可能是有好处的。但是现在我只是往讨论科学研
究方法,在这里,至少在这些基础上,不能说使用之些例子是适当的。在科
学著作中,心理学上的联想无宁是一个离开本题和拘泥于字句的迹象。
真正的对抽象理论的经验证明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它的结论的范围由研
究的明确的前提给规定了逻辑上的界限;并且也进行各种努力使观察的事实
尽可能完全。被视为科学的经验主义的实际例子,只是一些没有价值的笨拙

的东西。
在抽象分析上,它们没有更多的用处,因的正是由于它们的明显的现实
论,它们阻碍而不是促进对前提的充分而适当的说明。因此,它们使得理论
上的命题有可能逃避承认它们的假设的性质,而之些命题被给予包含实际的
知识的外貌,——这本身是不可徙的。
因此,当我在前面力图用一个例子来弄清我的论证方法时,我有意识地
使它有高度的抽象。用实际例子和历史上相似的事例来说明的考查的方法,
我觉得在我们科学上是属于早已过去的时代:它正像纯经验主义一样是不能
令人满意的方法,因为它对理论上的明晰性是一种障碍。对实际情况的在理
论上有计划的经验分析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在认识论方面,魏克赛尔的明晰
性的特点是他经常轻视这种廉价的“现实主义”的方法。
6.科学研究中的常识成分
然而,对这种“用实际例子说明的方法”有一个解释,虽然不是能证实
它是正当的理由。这种解释存在于启发的观点之中。从纯粹心理学观点来看, ◢◢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实际例子在科半研究中起着社会科学所需要的常识媒介物的作用,虽然,首
先它得先经过净化。
因此,在理论上我们不得不经常地在之些场合下选择假设,在这些场合
下没有满意地组织起来和考核过的实际材料,或者用现有的观察方法(例如
企业家对未来的计划和计算)还不能得到材料。这里便有了常识的成分:理
论结构是以很复杂的、一般的、归纳的社会知识为基础的。这种普通常识在
事实上支配着我们用以形成假设的整个过程的大部分。像魏克赛尔这样的伟
大科学家的创造力,就在于正确的常识,它引导他经过思想上十分紊乱的情
形而构成对科学具有意义的根本问题。
但是,正是经济理论中这种常识的成分使得对理论结构的严格批判的分
析变成非常重要,而这个理论结构是用明确的方法论说明的。因为在多数情
况下,这种常识与许多不知不觉的随意的成分联系着,因此如果要使理论的
明晰性不受到牺牲,最少应把这些成分说明清楚。而且,常识本来就有绝对
主义的倾向,也就是说,它是不科学的。常识不处理假定的问题,只处理直
接的答案。
因此,这种常识的成分有它的根源,有它的说明,而且在某些场合下,
当完全的科学验证研究事实上缺少可能时,在某种程度上它有它的辩护理
由,这些常常是理论论证的联系环节。因此,能够检验论证的唯一方法是纯
粹抽象的理论,这是不辩自明的。因此,在抽象理论范围内,批判派的经济
学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和无情地把所有存在于抽象理论中的常识全都放
到阳光之下来。
··当弄清楚以后,这种普通常识的知识在一定情况下便可能成为假设,
常识成分是不能完全排斥的,因为这样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便会完全不能接触
实际,而变成十分武断的东西。但是能够把它公开出来,并且能够清除它所
包含的所有形而上学的东西,人所共知的肤浅的东西和错误的结论。再者,
在这一方法下,容易为常识所支配的科学直观会变得更有收获。而且在各种
不同的考察场合下,何处和应当如何用经验研究去代替普通常识也变得清楚
了。

在这样表述和净化的问题的帮助之下,观察材料必须在经验研究范围内
组织起来。当然,经验的考察工作是最重要的东西。任何像本书著者一样,
在本身一致的、严密的、逻辑的圈子内注意抽象理论的理想的人——常常假
设以的循环的解释可以尽量适用于经验工作——都不能认真希望只从抽象推
理中便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本文已阅读完毕,欢迎发表书评!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