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原因不在现在的讨论范围以内)。
因此,均衡条件R2=w 明显地能用以下措施来维持,这些措施除了其他
影晌外,必须(1)使C1 和R1 等额地增加,或是(2)使R1 减至它原有的价
值,或(3)使C1 和R1 一样地移劫,无论怎样移动都可以,只是要使这两
个数量达到这样的关系,使再次地实现R2=W。可以有多种数量的选择,便
说明了前面讨论的无区别范
围的一个方面。无论人们如何进行,只要是C1 与R1 再次实现所要求的
关系,则货币均衡总是可以维持的。如果不注意设法满足这个条件,而只让
原来的差别状态继续存在,那么会开始一十逐渐加速的经济萧条过程。如果
R1 由于技木改进的结果,或是由于前面提到的那种制度上的安排的变动,
或是由于其他情况而趋向下降时,则完全相反的情况会是真实的。
对于这种情况和有关的因果关系的假设已经说了很多。我们现在假设货
币政策和所有其他经济政策完全隔离。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稳定货币均衡,
它能自由支配的亦法只是调节信用条件,而所有其他政策则不受货币考虑的
影响。我们所想像的信用条件,它的形式是一个固定的标准组合,暂且不管
上章所讨论的关于信用政策“无效性”的问题。
因此,货币政策是充分确定的。信用条件只是对C1 有直接影响。只有
通过和货币均衡分离——偶然异外之事的我们的维持标 准的假设所去掉了
——才会对R1 也有间接的影响。因此,在所述的可供选择的情况中,只有
第一个才是不确定的。货币政策必须通过不断变动信用条件,来调节C1 对
R1 的关系,以便一般均衡条件R2=W 可以继续得到满足。根据我们的假设,R1
是与货币政策无关的变数;换句话说,它是代表这些变动的因素,货币政策
为了要满足货币均衡——它是我们所认为的这个政策的标准——必须用它力
所能及的各种办法来调整它自己使适合于这些变动。自变数的各种变动,包
括所有最初经济变动的结果,加上货币政策以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政策的结
果,因此货币政策是真正“确定的”,但这只是由于我们假设了信用条件的
一种“标准结合”,和由于货币政策是和所有其实际形式必然决定货币政策
真正内容的其他政策隔离开来的缘故。
7、对各种“价格水平”的影响
然而,随着C1 水平的不断变动,这个均衡是可以达到的。而且,由于
① 参阅第4 章第14—16 节。
根据所假设的货币政策,C1 不能对抗R1(除非放弃这个政策),所以在价
格形成休系中。大多数趋向增加R1 的力量将增强,而所有趋向减少R1 的力
量会减弱,是十分可能的。这一结果将是货币政策能够容易地使R1 继续增
加,随之而来的必然是C1 的相应的增加,自然,最后是普遍向上的价格移
动,虽然是在货币均衡继续维持的情况下也是如此。①
然而,这种均衡运动——“通货膨胀”,如果人们愿意用这个名词,同
时又不给这一名词以特殊的意义,例如只把它用在魏克赛尔积累过程中出现
的价格移动上——能够具有政治上的意义;继续增加的资本价值,对财富的
分配有直接影呐。因此标准的货币政策必须设法加以补充或改变,以满足除
资本主义企业利益以外的其他政治上的利益。
然而,我们在这里假设了一个孤立的货币政策,只容许它控制信用条件,
此外任何别的都不能控制。在这些假设下,和在货币均衡是货币政策唯一目
的的假设下,任何别的政策都是不可能的中央银行当然能够被迫放弃使资本
价值适合建造成本的亦法——例如,当通货是不自由的,而受货币均衡以外
的其他标准的约束时,便会有此情况——但是那时,货币均衡被放弃,而信
用循环中的萧条局面便开始。然而,这点是与我们的一般假设相反的。
诚然,也有直接影响R1 的方法,而不须利用由缩紧信用所造成的一般
性的经济萧条。但是这些方法是不在孤立的货币政策范 围以内的,任何其
他能够影响R1 的政策都要放在这里来考察。
因此,如果继续调整C1 使适合R1 的结果是不能接受的——例如由于它
会影响收入的分配——,而同时又需要维持R2=W(这是我们据以论证的一
般的假设),那么,在信用政策和其它经济政策的无数结合中,必须选择一
个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的结合。
8.商业稳定与价格稳定的矛盾
或者有人甚至会建议,宁愿用固C1 而调整R1 使适合于C1 的政策,去代
替继续调整C1,使适合于R1 的货币政策(“孤立的信用政策”)。这种解
决办法,从许多方面来说,例如,就通过它可以使商业危机减至最小限度来
说,可能是根好的,①
保持C1 固定不变,在它本身是不难的。其他情况若均相同。C1 只是“利
率”的价格反映,即是一般信用条件的价格反映;其他情况的每一变动在理
论上能够为相应的信用条件的变动所抵消。
但是人们如何调整R1 使适应固定的C1 呢?信用条件只对C1 有主要的直
接影响。因此,这个政策的困难部分必须直接放在我们曾试图用一个孤立的
前提把它们保留在货币政策以外的那些其他规定上。
在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目前阶段,在任何地方都可发现对经济生活公共
控制的形式,由于这点,用来减少商业危机的后一货币政策不仅是不确定的
(因为它可以有很多的解决办法),而且它的任何特殊解决办法都是很难实
现的。通过各种经济政策的完全结合,政策的各种不同要素彼此间的相互妨
① 参阅第6 章第9 节。
① 参阅本章第13 节。
碍可以防止,但当这种结合没有普遍实现时,事实上货币政策和其他经济政
策之间有一种制度上的”隔离”。中央银行只是直接管制着信用市场。
因此,总的说来,中央银行必须满足于把R1 看作是不受它自己的政策
的影响的变数,因此,如果它追求维持货币均衡的一般目的,它必须借助于
信用控制,如在第一个情况中那样,把它的活劫只限于调整C1 使适合于R1。
然而,因为作为多种初期经济变动的结果的R1 是不断变动的,货币政
策不能保证C1 的固定不变的水平(或者一般地说,“价格水平”)。由此
所发生的关于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的后果以及有关问题,都曾经提到过,如果
这些后果显得不能令人满意,而中央银行希望加以阻止时,由于是一种既定
制度上的隔离的结果,中央银行除了放弃把货币均衡作为货币政策的标准,
别无其他办法。当信用循环为中央银行本身的政策所引起时,它必须力图维
持C1 的稳定——或是“价格水平”的稳定——即使当这样做需要背离使R2=W
的C1 对R1 的关系时,也应如此。在现存的政治与制度的情况下,商业稳定
和价格稳定二者之间理论上的矛盾,基本原因就在于此。
由于价格体系的各种变动(其中当然有很多是属于周期性的而且尤其和
实际资本的耐用性有关),也由于经济规定的各种变动,不论所要稳定的是
什么价格水平,要不扎乩货币均衡,价格稳定是不能达到的。魏克赛尔过程
的趋势越累进越积累,为阻止一般价格变动所必需的信用条件和价格比率的▒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变动就会越猛烈。因此,商业循环是不能用这个政策来消除的。
9.粘着性价格的稳定
因此,稳定价格和消除商业循环,在某仲程度上是互相排斥的互相矛盾
的两个目标。然而必须立即补充附带条件,即是这种矛 盾当然只是程度上
的问题、它决定于要稳定的是哪一种的价格水平。如果人们想最大可能地缩
小商业循环,但同时又要防止过大的、特别是单方向的价格变动(这种价格
变动自然会最严重地影响分配),那么就必须努力稳定那些本身带有粘着性
的价格的指数。这点在实践上往往是引向稳定工资。更详细的论证,请读者
参阅第六章。
稳定那些本身已经是十分不容易变动的价格,和维持货币均衡的要求并
不矛盾,因为它为其他价格的变动留有广阔而有弹性的余地。稳定具有粘着
性价格的水平,容许所有其他价格水平(包括资本价值在内)的某种自由。
从我们的观点看来,特别重要的是中央银行能够调整C1 使适应R1 的变动,
而不扰乱粘着性价格的指数,一直到R1 的变动本身开始参预这种调整时为
止。
因此,就是这样一种作为短期货币政策的标准的价格稳定的“不确定
性”,从稳定商情的观点来看,它是有益处的。人们实际上所要防止的,常
常只是单一方向的价格变动对长时期收入分配的积累性影响;同时,还要大
力防止以便能够接受一种偶然的和货币均衡的背离以及随之而来的扰乱作为
约定的一部分。
从同样的观点来看,很明显,在具有上述那种货币政策的组织的资本主
义社会中,C1 是人们所要稳定的最后一个价格水平。当R1 变动时,稳定资
本价值会很快使经济从这一方向或另一方向继续陷入魏克赛尔的过程中。对
所有灵活性商品价格的指数来说,这同样是适用的,更不要说对于那些在外
行人眼中被视为单纯“价格水平”——这通常是一种批发价格指数——的指
数了。
10.稳定价格对预期的影响
这里我们只是从商业循环政策的观点来说明稳定价格的困难。然而从同
样的观点上看来,旨在稳定价格的货币政策是有很大益处的。通过这样的政
策,可使由企业家们对未来信心的变化所决定的那些运动趋向缓和,企业家
们对未来信心的变化,在实际商业循环中和在魏克赛尔理论的积累过程中,
都是起着原因作用和增加波动幅度的一个因素。一种公开宣布的货币政策,
如果不是用简单的和对企业家们的预期有直接重要意义的词语来说明,便不
能达到它的目的。这些要求只能通过用价格来说明的货币政策来满足。
要建立一个价格指数,使它的稔定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商业循坏,自然
必须将粘着性价格依据它们在有关企业家的利润率和投资计算中的重要性来
加权。这样我们也能够得到在第六章中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