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论》作者:Karl Gunnar Myrdal_第26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26/32页 下─页
付,还是用增加租
税来支付,只要它去影响储蓄,在任何情况下,它都会减少总储蓄S,因而
也减少可用于实际投资的可供处理的自由资本w 使之低于没有这种救济费用
时应有的水平。如果这种援助在某程度上采用以工代赈的形式来代替,那么,
均衡公式另一端的总实际投资R2,就能够同样恰当地说是有了增加。只要
其中表现着公共工程活动的实际投资,不受魏克赛尔第一个均衡公式中所分
析的利润限界移劫的影晌,公共工程活动在这个问题中就是一个自变数。或
者甚至能够说是一个政治上决定的:“负投资弹性”。但是,或许更好的是
不把救济工程列在投资范围内,并让这种开支只意味着减少储蓄,失业者也
可靠他们自己过去的储蓄和靠他们亲戚的储蓄来生活,这同样会减少w 的数
量。
与此相应的推理可适用于其他社会阶级。为了不损害在将来征集资本的
机会,和由于其他理由,一般工业企业不管实际获得的净收入如何降低,都
企图保持它们原有对分红的支付,动用准备基金或预期的未来收入。它们常
常试图用各种簿记转帐的方法(这些方法常常是不在法律容许范围之内的,
也不在商人认为适当的范围之内的——然而这与我讨论的问题无关),来淆
混它们支付的是资本而不是真正的收入之一事实。自然,如果他们能够成功,
靠剪息票为生的人认为他们可以随意用于消费或是储蓄的收入总额,就会保
持不变。这种旨在稳定整个商业循环中红利收入的倾向,在少数极端形式下,
甚至还被建议为巧妙的分配政策,在这点上,它的重要意义是不座低估的。
它的作用几乎等于公共劳动政策的作用。
再者,各种比较高级的在商业上和技术上有地位的雇佣人员,与他们的
公司常常处在这种关系上,即他们的薪给不能立即减低,同时他们在任何情
况下也不能立即被解雇。政府官员在受雇和薪给方面甚至有更可靠的地位。

所有这些自然趋向于使这些社会集团的总货币收入保持他们旧有的水平。
即使不谈这点,中级和较上层阶级的消费习惯也是十分稳定的,而且对
他们生活标准的任何改变,特别是降低他们的生活标准,都会有相当程度的
抵抗。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因为这些依靠他们的资本和他们的信用地位的
社会阶级,有较大的经济保证的感觉:也因为他们对社会习惯有较大的固着
性(他们的消费的很重要部分显然属于“社会”性质,即是以声望问题为基
础的),同时也因为他们的消费的技术物质结构比较固定(如房屋、其他昂
贵的和耐久的消费品和私人雇佣的仆人)。现在只讨论第一点,首先,这些
阶级是能够储蓄的,如果他们的收入降低的话,他们能大大减少他们的储蓄
或甚至依靠他们的资本来生活。当然他们总希望能够从他们高度赞美的储蓄
中得到某些东西。中上层资产阶级使储蓄或甚至储蓄的动机合理化,据说就
是希望在困难的日子里能够有东西可以过活。
所有这一切带来w 的下降。
4.货币均衡对信用条件变动的抵抗
这些因素自然在不同的国家中会有不同的力量。一方面,在不发达和落
后的国家中和在很需要依赖外部世界的国家中,它们是比较不重要的;另一
方面,在资本主人结构一直是沿着自由主义路线发展的美国,它们也是比较
不重要的。国家干涉和社会立法的份量不断增长,在各地一年一年地正在增
加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在现在这个例子中,由于信用条件加紧而来的利润限
界的缩减,使R2 缩减,并进一步扰乩R2=w=S+D 这个关系时,相当固定
的消费习惯和对消费品的总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通常是恢复这个关系的力
量。
关于资本市场中的这些趋势,我们已经谈得很多。现在让我们来考察消
费品市场中的各种关系。在这里,维持消费品的货币需求,自然有支持消费
品价格的作用。这些消费品价格仍然高于在消费习惯较不固定(即消费需求
随收入减少同比例下降)时所能有的价格。
正是消费品价格的下降,使魏克赛尔过程具有累进的和积累的性质。因
为在这一过程的说明中,是假设消费品价格的下降会抑低企业家预期的未来
收入。由于消费品价格与资本价值之间的这种关系,固定的消费习惯会阻止
这些价值的下降。同时由于资本价值。与实际资本建造成本的相对高度,调
节利润眼界,并因而调节实际投资,所以关于资本市场的我们公式中的R2
比之没有这种情况时会受到更多的支持。因此固定消费习惯不论信用条件如
何的紧(提高i),它有帮助维持货币均衡的作用。
应进一步注意对生产的普遍限制既经发生的情况。的确,这种限制主要
是对资本货物工业才是重要的,因此对消费品的供给的限制只是较小的。某
些货物的供给,由于存货在市场中的抛售和生产过程在时间上的缩短,在最
初甚至可能是增加的。但到旧的实际资本都消耗掉时,对生产的限制自然会
带来对消费货物供给的更大的限制。这点发生和消费的固定性同一方向的作
用,即是趋向维持消费品价格水平。但我们已经著重指出,正是消费品价格
的降低,才使得魏克赛尔过程有继续向前的动力。如果消费品价格不下降,
这个过程便不是积累的,而且必然要停止。

5.消费和实际投资的弹性
以前所谈的只是一个趋势的问题。然而积极地说,我主张如次:如果维
持消费的力量很强,同时如果总实际投资额对缩减的利润限界的反应相当
小,那么,信用政策的作用将会被中和。 企业家越是认为信用紧张是暂时
的,这两个条件被满足的程度就越大。而且今天国家的影响是更加确定地要
通过社会政策来维持消费购买力,并用公共工程活动的规模和及时性来减低
总实际投资的弹性。自然,在短期和长期的各种考虎之间,是有差别的。如
果人们考虑的是一年或两年以上的时间,那么消费习惯就不那么固定,而实
际投资的弹性可能是增加的——除非如时常发生的情形一样,技术发展的干
预,大大降低实际资本的价值,因而使它成为废物,因之使在长期内维持实
际投资有利(尽管利润限界原来已经减少)。但是,在另一方面,在长时期
内消费品的供给会更加减少。
因此,在一种信用契约签订之后,商业情况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得到很
好的稳定,最少可稳定相当的时期,使各种关系能满足w=R2 这一均衡标准。
这个新的均衡形势的特点可说明如次:消费品价格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变
动;资本价值降低,足够和较高的利率相适应,或者更一般地说是和较紧的
信用条件相适应;工资有所降低,特别是在资本货物工业中;有些或许相当
大的失业现象,特别是在资本货物工业中;生产量普遍受到限制,但特别是
在资本货物工业中,这意味著生产的时间结构较短;储蓄减少足够使可供处
理的自由资本和实际投资相一致,根据前面所说的,这种实际投资大体是受
到限制的,而且只须维持一种较不迂■的生产安排。
6.非孤立的经济的情况
当然,这只是一个抽象的例子。但是,同样地可以证明,在可以想像到
和在实际上常常是更加可能的关于消费习惯的假设下,如果均衡关系的主要┆┆思┆┆兔┆┆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变动所打乱,信用政策在维持这个均衡关系上就会完全无效。然而信用政策
对于与货币均衡能否维持有关的社会条件——包括生产总额、生产安排、就
业程度和资本价值——并非没有影响的。和贴现率对于货币均衡的无效性相
较,这些影响或许是更加值得着重指出的。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的第二
方面,我将对我的抽象例子作小小的修正。这样,这种论证就可以紧密地结
合现时(1932 年春)在某种程度上在许多国家中(包括我国在内)都是实
在的一些情况。①
让我们考虑一个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国家有联系的国家,但只是通过
商品贸易联系的,长期借贷和更重要的短期资本移动不包括在内。因此,这
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是用现金支付或极短期的信用来处理的;中央
银行通过买卖外汇来每天和每周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波劫。这种通过短期商
品信用和短期外汇的买卖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波动,代表国际资本移动的唯
一的现有形式。我们假设这个国家和外部世界正经受一个向下发展的魏克赛
尔过程。然而,这个过程的加速发展已受到我在上面谈到的维持消费的各种
因素的阻碍。假设中央银行预见到它的通货的汇价继续下降——由于外部世
① 如译者只对主要理论部分有兴趣,可跳过本章其余各节。

界经济萧条的加深和直接或间接发生的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并由于某些
在我们讨论以外的其他理由,希望阻止它的外汇率的这种贬低。或者中央银
行相信它能够维持现在实际通行的汇率,但是由于某些理由,希望提高它的
通货价值。银行认为通过信用政策有可能完成这个目的。
根据我们的假设,国际资本移动是在中央银行信用政策任何控制之外
的,因此,这个政策要影响外汇情况,就必须影晌国际贸易。为了更进一步
使这个情况简化,我们进一步假设,由于这一国家商品的国外市场的特殊情
况,在现行汇率下,出口量只有通过出口价格大大下降才能增加。最后,我
们假设,由于出口工业的利润情况,它们的价格已经贬低到这样的程度,即
在一定的汇率下,它们对信用政策的任何作用的感应是比较不灵敏的。我们
不要进一步去考察这些假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但只是假设它。因此,尚待
研究的只是信用政策对进口的影响。首先,我们将假设现存进口货不是很多,
以致我们希望最后通过一种目的在于改变国内存货量的信用政策,来大大改
变进口量。
7.消费品进口对限制信用政策的敏[gǎn]性
在这些远不是毫无意义的,而且相反地在目前是很现实的假设下,紧缩
信用以影响外汇率,目的只能是直接减少进口量。换句话说,信用政策必须
被当作进口的一种间接障碍。在假设的情况下,对于旨在支持通货的汇价的
信用政策,不能提出其他任务。而且在这样的假设下,从国内情况的观点来
看,很难设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