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论》作者:Karl Gunnar Myrdal_第25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25/32页 下─页
的结论,并不能取消我们关于价格水平的均衡公式,这个公式
说明要满足货币均衡条件,就要求根锯价格的粘着性及其对投资的重要性加
权的价格水平,具有最大可能的稳定数值。因为明确地包含在这个公式的表
述之中的,只是价格,而不是供求的效量。但是,既然需要保持在稳定水平
上的这种价格组合,必须根指由于垄断压力(价格政策)变动而引起的“内
部的”价格变动加以调整,那么,关于商品市场的均衡要求实际变动,是由
于垄断因素而引起的。换句话说,只有通过这些考虑以后,这些“内部的”
价格变动才能接受——连同它们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的结果——价格才能维
持不变。
然而,在实际上这种困难不像它表现得那样大。因为最少在短期内,垄
断压力的变化,即接受需求或是供给的一定变动而不作价格上的让步,或不
管对供给或需求如何让步而坚持一定的价格,主要是与价格变动的“外部的”
原因有关的。价格斗争加甚紧张,通常是由于这一事实,即人们要维持一定
的价格,而不考虑市场情况的变动。例如工人首先考虑的是货币工资而不是

“实际工资”。同样,商品市场中受管制的价格,常常被维持着而不管需求
的缩减。这即是说,在垄断压力改变以后,实际上是作为垄断压力变动的一
个结果,价格仍然保持不变。压力的变动,只是粘着性的原因之一。如果所
有垄断压力的变动都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我们的均衡公式就能够保持不变。
它们之所以有关系,只是因为最有力地影响我们的粘着性价格的特别指数
的,正是那些使这类变动具有重要意义的价格。
在离开这个问题之前,我或者应该再次请读者注意这一事实,即一种价
格的粘着性,并非完全以垄断因素本身或其在市场中的压力的特殊变化性的
基础的。除了价格政策和不完全竟争以外的其他有关原因是:固定价格契约,
对其他市场情况不完全了解,保持价格不受外来影响或类似影晌的习惯。

第七章 货币均衡的无区别的范围
1.和各种信用条件适合的货币均衡
在魏克赛尔第一个均衡公式■中,货币利率,如我们已经指出的,只是
信用市场中各种利率的混合体的抽象表述,和更加复杂的各种其他信用条件
的抽象表述。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满足于魏克赛尔公式,而进一步在魏克
赛尔第一个均衡公式分析中引用e 和r 的理由之一。①
然而,在现实中没有单一的利率,只有各种信用条件的不同的体系,这
一事突对货币分析会有更深远的结果。这就是说,必须有可能来思考在一定
情况下对实现货币均衡有同等影响的各种不同利率的各种组合,和利率与其
他信用条件的各种组合。换句话说,只要在“利率”中——即是在信用条件
的复合体中,它在魏克赛尔的分析中是用利率来代表的——信用条件相互之
间的关系,能够有某种系统的变动而不扰乩均衡公式,那么前三章所述的关
于货币均衡的决定,就是“不确定的”(indeterminate)或是“无区别的”
(indifferent)。
也应当 注意这一重要事实,即除信用条件以外的所有其他影响价格体
系的因素的变动,在不受其他此类因素或信用条件本身的对抗变动所抵消
时, 也会引起对均衡的背离。因此, “ 无区别的范围” (field of
indifferenoe),自然会更加扩大。
从实用的观点来看,将除信用条件以外的所有受到或者能够使受到公众
控制的社会因素组合在一起,这或许是有用的,这样只有不包含在这里的因
素才表现为讨论货币政策问题时据以推理的事实。它们决定给定的情况,在
这种情况中,所有可控制的因素彼此间或与信用条件间的某种组合会实现货
币均衡。可控制的或不可控制的经济因素之间的这种区别,将是区分“货币
政策的手段”和其余一切有关价格形成的东西的分界线。
这种区分自然对货币分析本身没有直接的意义,但是由于货币政策问
题,它却有更多的间接的意义。这种分界线完全是由当时的经济的制度上和
政治上的结构所决定的,因此不是固定的。在“自由”经济中,除贴现率外,
可控制的并不多——在“自劫调节的”国际金本位下,连这点亦不可能。“计
划经济”的程度,在形式上是由整个价格形成体系中,被看作可放在政治控
制之下的失系的数目和种类来测量的。但是决不能以为这种控制只是为了货
币均衡;从货币政策的观点来看,正是它使得结合的各种可能性成的这样一
个很严重的问题。关于这点在第八章会更详细地谈到。从货币分析的观点来
看,必须补充的是:虽然在魏克赛尔的公式中,信用条件是用“货币利率”
来代表,并且它一般只有间接影响“自然利率”的性质,可是其余可控制的
经济因素也只是对“自然利率”①而不是对“货币利率”有直接的影晌。
然而,承认各种不同组合的可能性(对于这些组合,货币均衡条件在很
大的范围内是“无区别的”),这并没有超出均衡概念范围以外。相反地,
这些组合问题,只能在均衡概念结构以内来讨论。这种组合,是由分析它们
如何在不同工业中影晌利润限界,因而影响生产过程方向、收入、储蓄和资
① 参阅第4 章第11 节。
① 通过对交换关系的影响。

本市场中投资与自由等待(freewaiting)之间的最后关系来决定的。魏克
赛尔的“正常利率”只是货币均衡观念的一种不完全的说明。如果真正要使
用魏克赛尔的办法,这个说明可以改善,但观念本身不能避开。
2.贴现率的无效性
货币均衡的无区别范围的问题,在这里不能详细阐述,虽然在进一步发
展货币理论时,它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讨论货币政策时,它特别重要。我
们将只讨论被称为贴现率无效性的特殊问题,来作为一个例子,因为在目前
它有现实性。
即使我们假设(1)除信用条件外,所有经济因素都是政治控制所不能
及的,并且(2)除利率外,没有信用条件是可变动的,在我们的问题中,
仍然有一个很大的无区别的范围。很多原因(其中包括时期)使得各种利率
互不相同。因为在企业家们的计算中,关于未来不同时期的利率是重要的,
所以表现在此刻各种利率之中的未来利率发展的各种不同组合,会综合产生
一个在给定情况下的货币均衡。这些不同的组合所达到的不同的均衡形势,
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不同的发展,即使在这些未来发展中均衡被认为是能
够维持的,这是货币均衡问题的一部分。
在使实际存在在信用市场中的某些利率固定下来时,贴现率是极端重要
的。中央银行也可用贴现率以外的手段来影响其他利率的高度。很明显,中
央银行能够用很多不同的贴现率来实现或是维持均衡关系中某一类的数值。
当然,只有在这些利率不是直接受贴现率的影响,而是用其他手段来调节,
使能在现实情况中实现这种特定的结果的情况下,它才能这样做。
这里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和典型的关于货币的无区别领域的例子,它依存
于“货币利率”中的某些移动,在某种范围内,这些移动的作用是相互抵消%%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的。
然而贴现率的无效性的问题,在目前情况下①与某些完全不同的事情有
关。为简单起见,我们将假设(3)长期利率仅受中央银行的间接控制,它
是通过规定贴现率来控制的。为了弄清我们并不是讨论利率中的无区别的范
围,我们将明白地假设,所有信用条件在“标准组合”中相互的关系是固定
的,②它们只能在这一或另一方向一起变动。因此问题是,一般信用条件的
松或紧要到什么程度和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让一种价格情况的货币均衡不受扰
乱。我们在这里仍然只是关心一种封闭的经济,例如整个世界就可以看作是
一种封闭的经济。
让我们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在其中信用条件是很紧的,并让我们为简明
起见,设想一开始时的形势是一仲货币均衡的形势(R2= w=S+D)。论证
的进程如次。由于加紧信用条件,实际资本的资本价值比之它们的生产成本
来说是贬低了。因此而发生的利润限界的下降,使企业家或多或少减少他们
的实际投资。依照以上第二章所描述的魏克赛尔过程的一般计划,一般收入,
首先在资本货物工业中减少,然后在消费货物工业中减少;然后对消费货物
的需求下降,对所有资本价值的进一步压力减轻,等等。
① 1932 年春。
② 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讨论,见第8 章第4—6节。

整个过程的特性来自这一事实,即制度情况能够对于某些价格的下降(特
别是工资)有一种重要的阻力。首先,集体契约在比较长的时期中有效,它
自然去使工资的敏[gǎn]性一一一例如在商业循环中的可变性——较小;甚至契
约到期时,工人们仍努力反对减低货币工资。经验指明,在劳动市场中,哪
一方发现自己处在防御地位,哪一方就斗争得最顽强。因此,换句话说,如
果工人们受到减低货币工资的威胁,他们的垄断压力就会增长。这只是工人
们准备忍受比以前重大的失业的另外一种说法。无论如何,由于此时工资的
减低,不能低到使失业维持原有水平所要求的程度,因此失业增加,生产受
到限制,而这种经济中全部货币收入比之工资率的减少,以更大的比例下降。
3.经济萧条中的对消费财货的货币需求
经济萧条过程的内部机构,现在已经很清楚了。然而,现在必须注意的
是形成对消费财货需求的社会总购买力的减少比之总收入的减少要小得多。
这自然意味着,总储蓄的减少不仅是由于收入的减少,而且由于储蓄在总收
入中的份额较小了。处在资本主义向前发展阶段的国家,在经济萧条过程中,
它们的经济的政治上和制度上的发展,会继续增加在使用收入方面这种变动
的重要性。
这种趋势可以用下述的考虑来说明一部分。未被雇用的工人必须生活;
由于社会理想越来越重要,他们还必须生活得不坏。公共机关要用各种办法
发挥它的作用。无论照顾失业者的费用是由发行公债来支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