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论》作者:Karl Gunnar Myrdal_第23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23/32页 下─页
,与根据粘着性和对投资的重要性加权的我们最后说明的价格指敉
的相对变动情况——为简单起见,让我们说“生活费用”与“工资”(在之
里我们以前谈到的某些假设必须满足)的相对变动情况——就不能说明它的
特性。这两种价格指效的相互失系和所有其他想像得到的指数的相互失系,
要保持货币均衡,必须根据所发生的初期变动的性质,而作不同情况的改变。
各仲价格水平相互间均衡关系的这些变动,只能从了解实际事例中的各种初
期变动来加以计算,而这些初期变动是曾经用以前概述过的均衡公式的着这
个目的加以分析过的。在对某一情况或发展进行货币分析时,这些公式是不

能抛开的。为什么在原则上不可能只用一种价格水平或各种价格水平关系来
详细阐明货币均衡,其真实理由就在于此。
这个完个否定的结果,就是我们本章分析的结论。一种价格指数,如果
它的稳定是为保持货币均衡所必要的,这个指数的定义,如同我刚才承认的,
更给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增加压力,而不是提供解决办法。但是最少它可以
使我们不致过分相信用稳定所谓一般价格水平来稳定商业的可能性。甚至有
人十分认真地建议,以为货币政策的目的,应该是稳定在世界市堤中交易的
商品的易变的批发价格,这是因为这些价格反应十分容易。在这种建议中,
两种含混不清,同时在理论上互相矛盾的论点,很冒险地被淆混起来了:一
方面是稳定商情的观念,另一方面是经济生活中一个感应灵敏的“风雨表”
的观念。
8.垄断市场带来的复杂情况
然而,当我们考察垄断价格形成时,我们必须考虑许多进一步的情况。
①垄断价格的形成,任这点上,我指的是所有这些事例,在其中,一种物品
的供给价格或是需求价格,不仅是往暂时而且在一定时期内,都能维持在这
样一个水平上,使这种物品的全部数量不是都被需求或供给的;或者,假如
不考虑需求和供给对他们自己行动的反应(在“完全竞争”下就会是这样),
那么,供给和需求不会超出往通常情况下——顾及相应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对供方或对需方有利的数额以外。这些关于垄断行动的假设,在劳动市场
中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而且对绝大多数其他市场也可能有重要意
义。这个结果是供求双方的失去均衡,然而,在这里,供方或需方多余的数
量只是潜伏的。
为简化起见,我们只考虑劳动市场。假如垄断因素单独局限在供给方面,
那么,在一定价格下,供给超过需求,这点能够很容易在统计上作为失业现
象而被观察出来。假如垄断因素单独局限在需求方面,通常不能够这样容易
观察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多余的需求只是潜伏的,同时构成“没有使用的
生产能力”,或是现实的或是潜伏的,这在两种情况下都难于确定。
如果劳动市场中有双边垄断,如我们所熟悉的,这种关系就更加复杂得
多,失业是可能的,从工人的观点来看,它是在维持不变的工资下,没有需
求的供给;但是从雇主的观点来看,对于同样的工资,这里有潜伏的需求未
成为现实。因此,失业是这种双边垄断的结果之一;这一复杂的关系不能为
了说教的目的,将它过于简化,这当然是重要的。从一种观点看,既然更多
的劳动在较低的工资上可以被需求,失业当然是工人垄断的直接结果。但是
同时它也受雇主现实的需求和潜伏的需求之间的差异的影响,因为对劳动的
潜伏需求的全部实现,就会在同一工资下增加部分或是全部或甚至超过现在
尚在失业的劳动总额的需求。在后一情况下,如果需求的垄断被消除,失业
现象便会消灭,即使提高工资亦是一样。现存的失业,假如人们愿意的话,
能够当作直接测量工人方面垄断因素强度的尺度,在这一情况下,它是垄断
强度的定义。雇主方面的垄断强度的相应数量较难看出,因为它应当是潜伏
的和现实的对劳动需求之间的差额,但只有现实的需求能够用统计来表示。
① 如译者只对主要论点有兴趣,可以跳到本章第11 节。

在这一意义上的垄断强度,是维持一定的供给或需求而不在价格上让步,或
者是维持某一价格而不在供给或需求上让步的力量和意志的结果,同时它是
用由于供给和需求失去均衡而发生的这一差额来测量的。
特别是关于雇主的明显的垄断地位,我们或者也应该注意他们在劳动市
场和商品市场之间的中间地位。在商品市场中的任何供给的垄断,必然表示
出劳动市场中的相应的需求垄断——除非商品供给的减少的存货的增加所抵
充;而这抵充在长时期内是不可能的。企业家在劳动市场中的垄断的主要部
分,具有这种性质。另一方面,在劳动市场中的任何需求的垄断,都相反地
意味着商品市场中相应的供给的垄断——除非商品的生产和供给维持不变和
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复杂情况是在没有雇主垄断的情况下被决定的时候一
样。它能够通过以其他生产手段去代替——完成的但尚未用获利率去证实的
——那潜伏但不是实际有需求的劳动的办法来维持;这种代替在长时期内也
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商品市场中的供给垄断与劳动市场中的需求垄断之间的理论
关系,是由库存增加率和生产合理化去调节的,这种合理化在现行工资下,
尚未用利润率去证实,只是为了影响劳动市场而做的。如果否认(也许有很
好的理由)工业的这种合理化可以起大的作用,如果人们能够进一步说这种
性质的存货增加一般是不平常的,甚至在长时期是不可能的,那么,就把雇
主一企业家方面的两种垄断直接联系起来了。这两个垄断问题的这种联系,
隐含在这个事情的性质之中,因为计算垄断收益时,必须考查全部利润计算,
在这里工资是成本的一个要素,而商品价格是收益,这种容易变动的要素—
—除由此而受到限制的总生产价格和生产手段的总需求价格以外——只是由
改变生产和销售的关系(存货)及各种生产手段之间的关系(代替)的可能
性来代表的。
现在,在魏克赛尔的典型理论的一般假设中,他假设一样特殊意义的“自
由竞争”,虽然通常他的假设是不明确的。价格缺少直接适应性,自然是包
含在这个基本假设中,因为如果这个体系的灵活性被认为是无限的,一种需
要时间的积累过程便不能发生一代替它的将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动。然而,
“自由竟争”的假设是做了。除了像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意味着自然率对
于这种经济中所有的公司来说必须相等,而且在均衡时它还必须等于货币利
率i 以外,①“自由竟争”这一假设还必须抛弃刚才所谈到的这种价格形成
中的所有垄断要素。然而,魏克赛尔的假设,对本章所讨论的理论失系是重
要的。
9.旁劫市场中垄断强度变动的影响
为了能够提出一个抽象的证明,我将作出若干简单的、十分武断的、被
认为是不现实的假设:因为我只是试图揭露魏克赛尔的理论的结构。(1)
工资只是那种价格,它对因货币政策而发生的变化所起的反应不是绝对灵活
的。因此,从我们已经谈到的来看,要满足均衡的公式,就要调整伙格休系, ☉☉網☉文☉檔☉下☉載☉與☉在☉線☉閱☉讀☉
使适合固定工资(这个假设还包含不存在惯性和时间契约以及对所有其他价
格的特殊政策)。(2)工资只是那些价格,在它的形成中垄断因素是实际
① 这个假设不可靠这一事实引起前面对魏克赛尔第一个均衡条件的重新解释。见第4 章第11、14—16 节。

发生作用的。(3)垄断因素完全限于供给函数。(4)货币政策的唯一目的
在于维持货币均衡(R2=W)。(5)在开始形势中有货币均衡。再者,为了
对我们的结果不加预测,我们假设:(6)在实际情况下,对劳动的供给和
需求是一致的(即是,失业是零,没有对劳动的潜伏有利而尚未实现的需求)。
(7)在这种情况下,供方的垄断因素变为活跃的。工人组织起来,而且要
求提高他们的工资。(8)这是唯一的初期变动。
为了使货币均衡能够维持(4),那么所有其他价格都必须和工资同一
程度地增好。假如我们能够假设,所有有关的预期表都直接追随工资的增加,
有相应的向上移劫,那么所有价格的这种向上移动在一开始时就会发生(1)
并且无须降低利率。就所假设的货币政策来看,这种假设本身并非是不自然
的,关于货币政策,我们还要进一步假设它是众所周知的。在这种情况下,
失业不会发生。
由于工人不会由于他们的垄断工资增加而变成失业,所以——假定这种
垄断趋势一经开始就继续下去——他们就能够再次提高他们的工资,并有完
全同样的结果,即引起全部价格休系的普遍和平行的向上移劫。因为这个向
上的动力,是以由粘着的因而是主要的价格的垄断活动所引起的自力推劫的
运动形式开始的。因此随它之后有一个价格普遍上涨的过程,同时货币均衡
得以继续维持。然而,这个过程不同于魏克赛尔的积累过程,主要的事实是,
货币均衡长时期维持,因此魏克赛尔过程中典型的生产方向的移转不会出
现。全部价格体系这种变动的速度,决定于工人用垄断行动提高他们工资的
速度。
如果我们现在往另一种不改变假设的基础上认为,预期并不像刚才所考
察的那样,立即反应,那么,基本的差别将会是,为了实现假设的货币政策
(4),中央银行必须把信用放宽到一定的程度。然后才能诱使价格体系的
其余部分和由于工人的垄断行动而引起的工资运动相适应地向上移动。由于
我们曾经假设,除了工资以外,其余全部价格,绝对缺少粘着性(1),困
此很短时期的很小的货币利率的降低便足够了。
如果我们现在考虑(与(7)相反)开始时的垄断动力是单独来自需求
方面,即是来自雇主方面而不是来自工人方面,那么,一个同样的均衡过程
就会开始,虽然在这种情形下是一个向下发展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失业
也不会发生,因为我们现在假定在劳劫市场中“自由竞争”是往工人方面的。
然而,如果初期的变动是一种双边垄断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