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作者:郎咸平_第34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34/36页 下─页
为严密,但“人”的因素仍能发挥作用。中国在20多年的核电发展过程中,技术路线一直摇摆不定,这给了国外核电巨头鲸吞中国核电建设庞大蛋糕的机会,而我国自己拥有的核电技术知识产权却被日益边缘化。中国核电行业目前正处于体制性变革的十字路口,那么,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没有更有效的模式,哪些国家的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呢?

第二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能签下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我看腐败也是个重要原因。我给大家看个资料吧,这种腐败的东西太多了,我根本记不全。一是2007年年底,因核电招标中涉嫌泄密,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原总裁蒋新生被中纪委“双规”。二是2008年年底,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原副总经理沈如刚及集团20多人涉案被查。三是2009年8月5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0年1月15日,康日新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有很多人对第二次对话抱有很大的期望,还期待能通过这次对话把这些贪官误国签下的条约都修正过来呢,结果呢?我们大家不是一般的失望了,这些人可恶得很,非但没有拿回我们应该拿回的东西,却说要继续加强两国在AP1000项目上的合作!
这些批评虽然中肯,但还是没有理解到问题的核心。美国发起贸易大战,计划在2010年4月15日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其实就是把贸易大战当做一种手段,汇率大战才是真正的目的。而我们为了避免汇率大战,就必须让出金融核弹头以及庞大的新能源市场。我很理解我们政府,因为我们别无选择,美国就是个新帝国主义国家,唉,还是毛泽东理解美国,他说,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看看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访问日本的时候,怎么回答日本的媒体的,他说,“美国经过多方面的考虑,认为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所以不考虑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了。”正如同我所想的,他们毫不犹豫地就把这个大礼物收回去了。2010年6月10日,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受到议员的炮轰,批评他没有对人民币施压。他的回答挺熟悉,他说,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的内政,他们不应该怎么怎么。参议院气得要立法压迫人民币升值。美国总统奥巴马竟然暗示这个立法的提案会在众议院被否决。他们两个人怎么会那么够意思呢?道理很简单,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他们就是脸皮再厚,也得顾及点吃相,不能太难看了吧。不过,奥巴马绝不是省油的灯,6月18日,奥巴马写给6月26和27日召开的20国峰会的其他领导一封私人信件,敦促他们在峰会上对人民币施加压力。哈哈,自己不好意思施压,所以请别的国家对人民币施加压力。我相信是中美双方唱双簧,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采行更具弹性的汇率调整措施,自6月21日开始,人民币缓慢升值了,所以免去了峰会上被“围剿”的场面。一个月之后的7月底,人民币由6.83升值到了6.77。7月8日,汇率大战结束,一切正如同我所料,美国财政部宣布,7月15日的审判日,美国决定不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因为我们已经是赔了两个夫人(一个夫人是金融核弹头,另一个夫人是新能源)又折兵(汇率还要升值)啊。


延伸阅读
日本的反省:依赖美国的罪与罚

2008年11月25日日经平均指数为8323点,若将2007年7月最后一周的日经指数的平均值16978点定为100,则2008年11月25日的股价水平仅为49.0。2008年11月25日道琼斯平均指数是8497点,若将2007年7月最后一周的道琼斯平均指数13182点定为100,则2008年11月25日的股价水平为64.3。
由此可见,日本的股价跌幅远高于美国。当然,这种计算结果在不同时间段之间进行比较时,会得出不同的值。尽管如此,选取任何相同的两个时点进行比较,都会得出日本的股价跌幅大于美国的结论。
为什么日本的股价会如此暴跌呢?以下几种说法很值得我们思考。
其一是“对岸失火”说。但如果仅是“对岸失火”,日本的股价并不会如此暴跌。从现在发生的一切来看,问题的实质不仅仅是“美国的次级贷”问题,而是日本经济本质的问题。因此预计今后日本产生的问题会比美国更严重,日本股价跌幅会更大。只要我们能虚心坦诚地接受市场传递的信号,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其二是“外资出逃”说(因改革意愿不强而引发外国投资者出逃,进而导致股价下跌)。外国投资者出逃是事实,但日本企业业绩恶化才是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改革意愿不强(“改革”只是政治口号,并不能改革日本的企业和日本经济的本质)。再有,因外国投资者卖出日本股票后将资金带回本国,这会导致日元贬值,而实际情况是—日元还在升值。因此,这种说法也过于草率,要理解日本股价暴跌的原因,还是有必要考察日本经济的运行机理,因为这和国际资本流动紧密相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黑色星期一、亚洲金融危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衰亡、IT泡沫破裂等重大危机事件。这些事件对于危机的当事者来说是非常严重,但从世界的大版图来看只是一个局部事件。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也是二战后日本最大的经济危机,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不大。与日本的经济泡沫破裂相比,此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深、波及面更广。
本文摘自[日] 野口悠纪雄的《日本的反省:依赖美国的罪与罚》

第十六章 为什么德国人这么不讲理

德国总理铁娘子带来庞大代表团访华,居心何在?
德国人要的是中国的市场,但技术不分享。
5000亿美元的中国政府采购大单又被德国人盯上了。
完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可谓痴人说梦。德国是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对手。

一、又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来了
○○網○
我发现,我们中国这片土地很是吸引人啊,我们刚刚辛苦地结束了第二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好不容易送走了美国庞大的200人代表团,还没有喘口气呢,2010年7月中旬,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又带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来中国了,说是来访问的,看看这阵势,他们这回包了3架飞机,飞机上坐的都是什么人呢?我给读者列个名单:大众汽车的总裁文德恩、空客的总裁恩德斯、巴斯夫总裁贺斌杰、西门子总裁罗旭德、麦德龙总裁考德斯、亿昂总裁蒂森、S·ΜS集团总裁魏尔斯、商业银行总裁布莱辛,等等,一共25家企业巨头,除此之外就是几乎一半的德国政府内阁成员,还有众多议员。
我们现在的自我感觉简直好得不得了,哎哟,这么多要员一起访华,可见是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成绩多么艳羡啊,可见我们的确崛起了!不过根据我对新帝国主义的理解,这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我心中又有种不祥的感觉了。不知道这回这位铁娘子带着这么大的一个代表团来访,又打算给我们带来点什么呢?
我们真是个感觉良好的民族,真敢往自己脸上贴金。媒体对默克尔的评价简直好得不得了,看看媒体都选取哪些方面进行报道的,默克尔来中国都说些什么?我摘几句给大家看看。“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我对自已能来到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感到非常高兴”;“大单代表我的心,中德再度‘蜜月”’……除此之外,我们还广泛报道了一个不知道源头的演讲,说默克尔本人2010年早些时候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必须学会了解中国,了解其伟大的文化和巨大的未来潜力”
完全是胡乱煽情,媒体也就罢了,更让我生气的是,我们的专家感觉也好得不得了,比如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他说什么呢?他说:“实际上从默克尔2005年上台,去年2009年10月份连任,这次到中国是第四次来访问了,这里面你可以看出默克尔,以至于德国政府中国观的一个变化。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因素,其中主要的一个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德国和欧洲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现在又是欧债危机,德国也是政府赤字比较高,也在推行紧缩政策。可以说金融危机使德国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各位,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默克尔对我们这么客气?要知道,连德国的企业领袖都学会对我们温总理突然发难了。按道理说,应该是默克尔更刻薄呀,毕竟这些德国企业还都有大笔投资在中国的呀?那个巴斯夫的董事长贺斌杰就抱怨说“被中国政府逼着公开技术”。还有西门子首席总裁罗旭德,也直截了当地讲“中国政府订单的采购规则不合理”。《华尔街日报》对此还做了个总结,说什么“批评中国政策,外企高管更加直言不讳”。

二、德国,一个我们并不真正了解的对手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其实人家早就明白了中国的决策体系,就算和地方企业的商业淡判进展得不顺利,想要的不平等条约死活谈不下来,那也没事儿,只要当着默克尔和温家宝的面儿大胆指责,一旦温总理被蒙蔽了,一句话立刻查办,他们就能把不平等条约拿到手了。比如巴斯夫在重庆投资的约10亿美元的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项目,他们总裁就在我们温总理那里抱怨,抱怨什么呢?他抱怨说,按照计划,国家发改委批文应在2009年年底通过,但目前,该项目仍在审批当中,比原计划整整推迟了半年。而且这个人竟然还指责,“强迫披露公司的技术机密作为交换进入市场的许可条件,会影响在中国的外国公司的投资决定。”狂妄得很!
表面上看,德国人还真委屈,你看人家国家发改委都批文了,你地方政府还不执行,所以肯定是你地方政府从中作梗,这就会影响你们中国的国际形象。可是真实的情况有这么简单吗?大家不要忘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工厂,而是化工厂,一个会产生污染物的化工厂!要知道,在MDT的一般生产工序中,是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的。硝基苯这个东西,毒性非常强,而且非常容易通过皮肤接触吸收,长期接触的话,会对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的。大家还记不记得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这个硝基苯就是造成那次污染事件中的主要污染物。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