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当副先锋,去给他掌舵。就这样,元帅还是不放心,又派出远探、近探、马步连环探,来往通报消息。元帅得知胡大海自从出发就办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把西吴王的胞姐重阳姑派人送回了大营。其余他全是胡闹,最可恨的是擅自做主把泰州下书人给杀了,惹得张占川领兵来战。这还不算,没打仗就把兵丁们全打发回来了。而且还都是单个儿跑回来的,一会儿来仨,一会儿来俩的,像个什么样子。元帅心想,等他回来之后,本帅定要跟他算账。
正在这时,门军往里一报,元帅把脸一沉:“叫他报门而进!”张元帅这个人本来是不轻易发火的,今天是叫胡大海给惹急了。
门军出来告诉胡大海,老胡只得遵命,摘下头盔:“报……胡大海告进!”来到帐内,双膝跪倒:“元帅在上,末将胡大海参见元帅。”
“嘟!胡大海你可知罪吗?”
“啊,这个……”胡大海一听,坏了,就冲元帅这么一问,我就好受不了。我可怎么回答是好呢?我要说知罪,他准得说,既然知罪,来人哪,推出去砍了,这俩耳朵香炉就得搬家。我要说不知罪,他更生气了,还得杀。老胡眼珠一转,有了,赶紧说道:“元帅,末将有罪领罪,但求元帅教训。”这意思是说,我错了你就说说我吧,千万别杀就行。
元帅说:“我来问你,临行之前,本帅怎样交待于你的,让你凡事多和副先锋商量,为何不听劝阻,斩杀下书之人?”
胡大海说:“那张占川没安好心,派了个姓赵的来刺探军情,我就把他宰了。”
元帅说:“你难道不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吗?他是下书的,怎能说是刺探军情?”
胡大海装傻充愣地说:“哎呀元帅,要说杀赵胜,我还以为我杀对了呢。叫您这么一说,我才知道是我错了。元帅呀,不知者不怪嘛,您就原谅我这一回吧,下次我准改。”
他这嘴可真叫巧哇,说得元帅还真没法下刀了。“胡大海!”
“啊,元帅。”
“你跟那张占川打仗之前为什么又先让兄弟们退回来呢?本战先退,该当何罪?”
胡大海说:“元帅您不知道,那张占川十分厉害,我怕打了败仗丢了粮草,伤了兵将,所以才叫他们回来的。”
元帅说:“散兵游勇,成何体统!”
胡大海说:“元帅,这您不能怪我。您想,他们要是扎窝子跑,就许全让人家给逮住。散开了跑,他们顶多抓住仨俩的就完了。”
众将官听到这儿都笑了,心里话,老胡真有出手的。元帅听了这个气呀:“一派胡言!那么你与张占川军前交战胜败如何?”
胡大海说:“我也不知道哇。”
“胡说,你自己亲身去的,怎么会不知道呢?”
老胡说:“要说我是败回来了,我还砍了他两斧子。要说我是胜了回来,我还叫人家追得直跑。这究竟算败算胜呢?我也分不清。”
元帅把脸一沉:“大胆的胡大海,你乱杀下书人,未战撤兵,败我军威,丢了副先锋,又大败而归,有何脸面狡辩。来呀!”
“有!”
“把他绑了出去,枭首示众!”
一声令下,呼啦啦,上来好几个捆绑手,抹肩头,拢二臂,就把个胡大海给绑上了。老胡吓得面色如土,哀告不止,两眼直瞅西吴王。
元帅审胡大海,西吴王一直在旁边,听说胡大海办的那些事,心里话:二哥,这可不怪人家元帅生气,全是你自己找的。你平时吹牛撒谎,今天是得让元帅教训教训你。等到听元帅传令斩首,西吴王可着急了,心想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叫元帅把他杀喽。吓唬吓唬他,让他知道知道就得了,还能真杀吗?我得给二哥讲个情。想到这里,他满面带笑地说道:“张元帅,看他粗鲁无知,不懂军规,又是初犯,就饶他这一次吧。”
众将看西吴王求情,也都过来求情。本来张元帅没打算真杀他,也想到西吴王一定会为他求情的。所以也就点头答应:“既是主公、众将都来讲情,本帅焉有不饶之理。不过死罪饶过,活罪难免,重打四十,插箭游营。”
胡大海一听,心说还是我四弟好,只要不把脑袋丢了,游营怕什么。他赶快过来跪倒说:“谢元帅不斩之恩。”
元帅刚刚发落完了胡大海,外边又来报告:“泰州张占川营外求见,言说与主公有要事相商。”
西吴王闻听,看了看元帅:“啊,张元帅,此番他等前来,不知用意如何?”
元帅说:“臣已得知他们要与我们合兵,前派下书人已被先锋斩首,他们还不死心,又来找主公面谈。我想那张占川残暴凶狠,野心勃勃,早有称霸之心。目前他比我兵多将广,为什么偏要跟我们合兵呢?其中必有缘故,我们不得不防。但他既然前来求见,主公就不能不见,只是不与他合兵也就是了。张占川十分奸诈,您在营前会他,也得多多注意,千万不要遭他的暗算。”
西吴王点点头:“众将官,随本王出营。”大家来到外边认镫扳鞍上马,响炮出营。
张占川带领一标人马正在营前等候,听得炮响,只见西吴王营门大开,跑出来数匹战马,马上将官个个盔明甲亮,刀枪齐摆,威风百倍,当中闪出西吴王朱元璋。只见他平顶身高八尺开外,细腰扎背,双肩抱拢;宽天庭,重地阁,剑眉虎目,四字阔口,宽宽的下颔向上翘着;头戴玉龙盘珠冠,周围蓝绒球相配,顶门一颗白玉珠;身披一件镇子连环甲,内村一件紫征袍,闪露大红中衣;胯下骑着登山五面紫花驷,鸟式环上挂着一杆亮银枪。身旁是老元帅张玉张定国。
张占川驱马上前双手抱拳:“前面来的可是西吴王吗?”
西吴王赶忙还礼:“正是本王,搭话的可是泰州大王张占川吗?”
“正是某家。”
“哎呀,劳你久候了。大王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张占川一看朱元璋这个人说话还挺痛快,开门见山,张嘴就问上了。他可直了眼了。他知道自己这两片嘴够笨的,舌头不好使,倘若有一句话说露了馅就得坏事,所以没敢当时回答,扭过头来看了看李德才,“军师,你快说说呀。”♂♂網♂文♂檔♂下♂載♂與♂在♂線♂閱♂讀♂
那小诸葛李德才听见朱元璋问张占川的话,也暗暗提心吊胆,怕张占川拙嘴笨腮说砸喽。他早想过来搭话,可又找不到台阶,这时候张占川一叫他,正是个好机会。他紧走几步,来到朱元璋的马前,一躬到地说道:“朱贤王康泰,我李德才这厢见礼了。”
西吴王定睛一看,见来人身高七尺,龟背蛇腰,面似瓦灰,瘪太阳穴,嘬腮帮,两只鼠耳,一对鹞子眼滴溜溜地乱转。酒糟鼻子,吹火嘴。尖下颏,稀不楞的红黄胡子;头戴乌纱,身穿红袍;肋下挎着宝剑。一瞧就知道他不是善良之辈。李德才一搭话,朱元璋心里就很不痛快。心想:今天是张占川来与我商量事情,你李德才搭的什么腔?有心不理他,又觉着不大合适。只好冷在心里,笑在面上:“李军师,你有事就请讲当面吧。”
李德才说:“如果贤王赏脸,我不妨说说来意。我家大王得知令舅郭光卿受了您的牵连,吃了官司,被押南监。这才发兵前去夺取滁州,解救他老人家。大王向我等交待得清楚:如今元朝君王暴虐无道,民不聊生。耳闻朱贤王胸怀大志,胆识过人,愿与朱贤王兵合一处,将并一家,共灭元朝,立国救民二我们到了滁州,劫了法场,救了令舅,他老人家感激不尽,听说我们愿意与您合兵,当时就给您写了一封书信。我家大王满心欢喜,派赵胜过营下书。不料您的先锋胡大海一怒之下将赵胜斩首,我们只得亲自前来求见朱贤王。当愿您能以国为重,以义当先,不负我家大王一片赤诚,共同携手早日灭元,同享太平。不知贤王意下如何?”
朱元璋闻听,心说,这李德才好一张利口,把一条毒计说得冠冕堂皇。你有来言,我有去语。西吴王哈哈大笑:“李军师所言正是本王所求之不得的大事啊。”
李德才一听这话,真好像吃了一副顺心丸,心中暗暗高兴。看来朱元璋毕竟是个商人,对于军务大事,他还是不懂啊!要不然不能这么痛快,看样子这事算成了。他又追问了一句:“啊,如此说来,朱贤王您愿意啦?”
西吴王点了点头:“我早有此意。”
旁边的张元帅一听,可坏了,主公您怎么能答应他这个呀?他们不是真心实意地跟咱们合兵来了,这是一条毒计,只要您一答应就得上当。元帅刚要催马过去阻拦,西吴王冲他使了个眼色,那意思是这事我明白,你就放心吧。你别瞧我这么说,这只不过是先给他个甜头尝尝,苦的还在后头呢。西吴王这一使眼色,元帅才放心。
就听李德才说:“既然朱贤王愿意合兵,那就请您规定个地点和日期,我们双方好各作准备。”
朱元璋含笑答道:“当今天下,群雄并立,据我看来各国都为自己打算,唯有泰州大王才真正是深谋远虑,倡议合兵抗元,此乃万民之幸也。西吴兵微将寡,难孚众望,哪能叫我规定日期、地点呢?还是请你家大王规定的好。然后知照各路义军,我朱元璋决不失约。本王还请军师帮个忙,将我那舅父郭光卿、甥儿李文忠、兄弟郭英送回我营,成全我们甥舅、弟兄团圆。”
李德才听了这话,心说这个卖乌梅的掌柜的好厉害呀!你看他乐乐呵呵的,不慌不忙的,就是不吃亏。合兵的事情,他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就转到郭光卿的身上来了。究竟合兵怎么个合法,时间、地点都没定,又怎么能谈别的呢!我还得问问他:“啊,朱贤王,那郭光卿老人家和李文忠、郭英俱都安好,请不要挂念,要想见面倒也方便。不过方才您说的合兵一事,我还有些不明白,既然你我两家合兵,又何必通知各路义军呢?我们自己完全做得了主呀!”
朱元璋故意打了个愣神:“怎么?难道你家大王的意思只是你我两家合兵呀?”
“正是。”
朱元璋摇摇头:“不妥呀!不妥。李军师,要只是你我两家合兵那就太不相当了。想那南汉王陈友谅、吴王张士诚、台明王方国珍、临江王周伯颜等人,都是因为元朝昏君残暴不仁,才扯旗造反。我们虽然各据一方,互不往来,但都是为了扫除暴虐,拯救黎民。按说我们各方早就应该合起来,奈因始终没有个领头之人,所以才返误至今。今天,你家大王首倡此举,我万分赞成。既要联合,就不能有亲有疏,应当一视同仁。假若只是你我两家单独联合,那就是自家孤立,四面受敌,自找其苦,此事万万使不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朱元璋实不敢从命。”
李德才一听,噢,转了半天还是不行啊。这工夫旁边的张占川早就听得不耐烦了,急得直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