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演义》作者:段少舫_第48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48/168页 下─页
中军拿一双银筷,在水内一揽,又停留片刻,从水中抽出,大家一看,不约而同啊了一声。只见那半截银筷,变成了黑色。襄阳王一拍书案:“嘟!大胆狂徒,还敢抵赖?拉下去斩首!”
  第二十三回 襄阳王假设庆功会 朱元璋醉题菊花诗
  襄阳王一看水中确实有毒,吩咐一声:“把朱四拉下去斩首!”刀斧手立即上前要绑朱元璋。
  朱元璋高喊:“小民冤枉!”
  张玉元帅起身离座,紧走几步上前禀报:“王爷刀下留人。朱四既然高喊冤枉,千岁就该市清问明,再杀不迟!”
  襄阳王说:“事实俱在,还审什么。你张玉真真多事了!”
  张玉说:“刚才所验之水,是沈总办自带的,不足为凭。不如让人到您府的井内取水一盆,再作验证。”
  沈万三心说,你张玉与我作对到底了,总有一天要报此仇。可是现在他不好搭话,心里只盼着王爷赶快把朱元璋斩了。
  谁知这位襄阳王一贯是耳软心活,听了沈万三的话就要斩朱元璋,现在被张玉一驳,又觉得也有道理,就吩咐家将到后园井内取水一盆来验。工夫不大端上一盆水来,中军用银筷在水中揽了几圈,抽出一看颜色未变。襄阳王啊了一声,目瞪口呆。再看沈万三,脸上变颜变色,汗顺着脸往下流,他想自己变的戏法露馅了,虽说不至于受到重责,但有张玉在那里咬着,这个台也不好下。
  正在此时,门官匆匆来报:“禀王爷千岁,大事不好了!”
  “何事惊慌?”
  门官说:“门外来了许多百姓,他们听说有人要害死朱四客商,大家不服,来求见王爷,为朱四求情。”
  襄阳王问:“他们还讲些什么?”
  门官说:“他们说朱四客商救了襄阳百姓,不但无罪,还大大有功呢!”
  襄阳王听了这些话,心中暗暗盘算:朱四在襄阳城百姓中有如此威望,不除掉他后患无穷。不过要除得巧妙,眼下不可操之过急,今天是九月初一,九月九是襄阳王府每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将他请来抓个茬把他除了岂不更好。现在要紧的是稳住民心。想到这里便对门官说:“传我的口谕,沈万三诬告朱四商客,本王一定重重惩罚于他。朱四客商贩卖乌梅救了襄阳百姓的命,九月九日本王设菊花会,替黎民百姓报答朱四客商救命之恩。”
  门官走后,他吩咐一声看座,对朱元璋说:“请朱四客商落座。沈万三公报私仇,诬告于你,本王定要重责于他。你用乌梅救了襄阳百姓,功高恩重,本王在九月九日菊花会上为你庆功,替襄阳百姓报恩。”
  朱元璋暗想:襄阳王怎么变的这样快?刚才还要杀我,这一会儿的工夫又要为我庆功,只怕其中有诈。再说沈万三对我怀恨在心,处处与我为仇作对,倘若一时疏忽,遭其暗算,到那时悔之晚矣,这菊花会还是不赴为好。想至此,便推辞说:“乌梅除瘟病,乃是当今万岁之洪福,王爷千岁之虎威,小人岂能贪天之功。菊花盛会决不敢领受。”
  襄阳王一看朱元璋推辞,便说:“孤王主意已定,朱四客商不必推辞。送客!”
  朱元璋只好谢过王爷,离开襄阳王府,回到梅马招商店。
  朱元璋回到梅马招商店,梅士祖、马从容二位东家迎了出来,把朱元璋拉进了柜房。朱元璋把进王府的事说了一遍,梅士祖问道:“赴菊花会的事你答应了?”
  朱元璋说:“我再三推辞,只是推辞不开,只好答应了。”
  “你与沈万三前仇未释,若去赴会说不定要遭沈万三的暗算,你不应该答应。”
  朱元璋说:“老人家请放心,在沈万三身上我多防备一些就是了。”二位老人也不好再阻拦,说了些闲话,各自回房休息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梅士祖老人家就来到朱元璋的房中。朱元璋赶紧站起来让座。梅士祖老头平常总是不大爱说话,今天不知怎么了,显得格外精神,进屋来还没坐稳呢,就对朱元璋说:“你今年多大了?”
  朱元璋说:“二十八了。”
  “可曾娶妻生子?”
  “还未曾婚配。”
  老头更高兴了:“我有意给你从中为谋订门亲事你看如何?”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老人家,沈万三处处要置我于死地,菊花会凶吉难测,哪有心思说这件事呢。老人家好意我心领了。”
  老头说:“你也不要推辞,我给你提的这门亲事保管你满意,姑娘还准是你的意中人。”
  朱元璋心中暗笑,这老头今天是怎么了。我的意中人你怎么会知道呢?不由得叹了口气:“唉!几年来元璋孤身一人,到处为家,哪里有什么意中人。”
  “你先别忙,我这有件东西给你,一看你就高兴了。”说着话他伸手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小红绸子包,打开叫朱元璋看。
  朱元璋一见便愣住了。里边正是自己当年在草棚内叫春香拿给小姐的那张花笺,花笺上写着答谢小姐赠棉衣的诗。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了。朱元璋忙问:“这东西怎么会落到您的手里呢?”
  老头一笑,这才把事情的经过一一告诉了朱元璋。
  原来这梅马招商店店东马从容就是马秀英姑娘的亲伯父。那日朱四从马家走了之后,老员外马从善回到房中,拷问姑娘为什么连夜给朱四做棉衣。秀英姑娘照实说了,并说老爹爹您不该怂恿马狗子虐待朱四。老员外越听越生气,责骂姑娘行为不端,败坏门风,要动家法。老安人连拉带劝,秀英姑娘才免去了一顿打。小姐是个烈性人,哪里受得了这种气,回到房中哭了一场,咬了咬牙带着春香离家,逃到滁州城伯父马从容家中。马从容跟前无儿无女,拿秀英当自己亲闺女看待。马从容劝说兄弟,秀英是个稳重的孩子,绝不会有越礼行为,劝他消消气把秀英姑娘接回去。谁知马从善听信马狗子的谗言,不但不接姑娘,还和自己的哥哥断了来往。后来马从容全家迁到了襄阳,姑娘跟了来,春香也出嫁了。秀英姑娘样样都好,只有一样,让马从容老夫妻俩操心,就是姑娘都二十出头了,还没有选好如意郎君。说亲的人倒也不少,可是一和秀英商量,她不是摇摇头,便是说不行,把媒人打发走了。老两口怕委屈了孩子,又不好勉强她。有时见秀英做着针线活,突然停住若有所思,老两口也不好询问,只是暗暗着急。好在去年春天,秀英无意中结识了王府的三小姐吉花郡主,自从有了这个女伴,倒有了散心说话的人,比过去显得高兴了些。秀英和这三小姐相识,也有段故事。··
  原来襄阳王有三个女儿:长女叫吉达;次女叫吉娜;小女叫吉花。那两个都已出嫁,只有青花尚在年幼,未曾婚配。吉花生得小巧玲珑,聪明绝顶,学得满腹学问,出口成章,对答如流。襄阳王爱此女如同掌上明珠。
  有一天,她到花园望景楼写诗,丫环春桃给她铺纸研墨。吉花小姐在楼上一边等待丫环磨墨,一边踱步想词。不知不觉来到窗口,她手扶窗棂朝楼下望去,猛然间瞧见对过小院的葡萄架下有一个姑娘。只见她高挽乌云,淡施脂粉,穿一件浅蓝色的长衫,外罩宝蓝坎肩,淡雅端庄,正在飞针走线做绣活。吉花好奇,叫过丫头春桃说:“你过来看,那个小院是何人所在,那姑娘是谁家的女儿?”
  春桃一看乐了:“哟,郡主,提起这位姑娘,可算是个大才女呀!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还有一手好针线活;她绣得蝴蝶会飞,绣得花能招来蜜蜂,绣出那鸳鸯来都和真的一样。那个小院是梅马招商客店,是她大爷家开的。”
  “噢,这么说你认识她了?”
  “认识。我家和他们中间只隔着一户人家,我们孤女寡母的,日子挺苦,我娘常去马老太太那儿求借。那一家人可好了,有求必应,我还叫马小姐给我画过鞋样呢。”
  吉花一听非常高兴,说:“春桃啊!我挺喜欢这位小姐,明天我请她到咱家楼上吃饭。你看好不好?”
  “那敢情好。今天我回家告诉她,请她明天准来。”
  第二天一早,郡主让丫环、婆子准备了一桌精美的饭菜。谁曾想,春桃没把人家请来,只说人家小姐今天没工夫。吉花郡主一听,只好改日再说吧。可是一连请了半个多月,也没请来马秀英,郡主非常聪明,就知道这里有事了。大概是人家小姐存有戒心,我只有亲身前去拜访。这个事还真叫吉花郡主猜着了。马小姐是个正直的姑娘,不愿结交权贵,所以从心里不愿和尊贵的吉花郡主来往,所以屡请未到,总是推说有事,其实她什么事也没有。后来,吉花亲自来看望马秀英,马小姐见她虽是郡主,倒也落落大方,并无骄横之处,这才渐渐和吉花接近了。又经过一段接触,觉得吉花很正直、磊落。秀英这才放心与她要好,两个人爱好相同,脾气相投,就结为生死姐妹。二人经常来往,或谈论诗文,或学习刺绣,那真是无话不说。吉花敬秀英如同师长,秀英之言,郡主无一不从。
  九月初一那天,朱元璋被襄阳王叫走之后,马从容放心不下,来到后院对马小姐说:“秀英,朱四客商被王府叫走了,你去找吉花郡主打听一下情况;如果有什么意外,赶快回来告诉我。”
  马小姐听说,换了件衣裳,也不用坐车骑马,只是出了这个门进那个门就到了。平时她们常来常往,也不要从人通禀,直接就到了后楼去见吉花。吉花一见是秀英姐姐来了,真是喜之不尽,百般亲热。小姐一见吉花忙忙碌碌的样子,好像是有什么事,就忙问:“妹妹,你大概是有什么事吧?要有事就去忙你的,我坐坐就走。”
  吉花一笑说:“我倒没别的事,方才春桃说你们店里住着一个朱四客商,是从滁州来的;因他卖乌梅解救了咱荆襄的老百姓,大家对他都很敬重。可是那沈万三却说他是颍州正派来的红巾军奸细,井内撒瘟毒,乌梅救众人是有意笼络民心,夺我襄阳。我父王听了沈万三之言,就派人去请朱四,他们的意思是想暗害于他。我想沈万三为人奸诈,善于播弄是非,所以,我想到前边看着虚实,辨个真假。不想这个工夫姐姐你就来了。我正好问问你,那朱四客商就住在你们梅马招商店里,姐姐可曾见过他?”
  小姐闻听一惊:原来是这么回事,怨不得我伯父不放心呢。这里边真的有鬼,多亏了王府还有我妹妹这么好一个人,要不然那朱四哪里还活得了啊!马秀英想到这里说:“我从来不到前边去,没有看见过他。不过伯母常说,朱客商是个正人君子。”
  吉花说:“姐姐既然来了,那咱们就一同前去看个究竟。姐姐不是也没瞧见过这位朱客商吗?就此,咱们一来看看这位襄阳百姓的大恩人是何等样人,二来听听那沈万三又在出什么坏主意。”
  马秀英心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