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震,本来漫不经心想要离开的脚步立刻顿住了。
“王爷走了,不是把相爷留下了吗?头儿,你没听说过那相爷是神仙下凡,有他在,锦阳一个人不留都行啊!”
冉清桓翻了个白眼,他京州的事情传出的几个离谱版本自己也有耳闻,就查说他腾云驾雾三头六臂了。
小头领垂下眼睛笑笑,没再说什么,话题很快转了开去。
他叫李野,在锦阳大营里做个芝麻大的小统领,阶级下士。天生神力,曾经长戟一柄独自挑过整个山寨的土匪,后天用功,也可说是熟读兵书,此番来投奔燕祁,原也抱着一番大作为的心情。
也不是没有抱怨过,对那几乎一夜成名身登相位的冉清桓,多少也是不服气的,只是出身好,恰好有机会面上领兵罢了,若真的坐在作战地图前比划比划,谁还能输给谁,也未可知。但是时间长了,却也释然了,古往今来,怀才不遇者无数,他李野不过其中之一,况且这些日子以来,隐约猜到了了冉清桓的一些作为,心中倒也升起不少钦佩之意。
不过无论如何,他总是相信,老天是不会让金子无缘无故就被埋没的。
这天夜里,因为锦阳迎接未来的王妃,将士们逮着机会送了口气,他与一干人操练了一会,又坐在一起闲谈了一些,天色便已经很晚了,众人各自散了去休息。李野走回自己的帐子,才要进去,忽然惊觉,放松的神经骤然一紧,低喝一声:“什么人?”
一阵厉风袭来,出手的人看不出有多高的身手,招式却诡异地惊人,说不上什么气势,但是干净利落,就像是个有经验的杀手,可是……他有些奇怪,凌厉的风声里却没有杀气,战场上拼杀过无数次,这种生死间的感觉,早已灵敏如野兽,闪念间,李野一动不动,对于未知的事物,以不变应万变,何况,那个人还没有恶意。
果然,袭击他的人“咦”了一声,寒光从李野的脖子上掠过,一瞬间映得皮肤呈现出诡异的青白色,那人的手指间夹着一个不足一寸的小刀,刀掠了过去,人也掠了过去,一个清澈的声音微微有些困惑:“你怎么不躲开?”
李野转过头去,虽然四下昏暗,有些看不出他穿着,但是确是云锦官袍是无疑的,应该没有人会穿着官袍大半夜出来当刺客吧?他恭恭敬敬地道:“在下唐突,不知这位大人这是何意?”
来人弯起眼睛笑了:“眼力倒是好,你刚刚怎么不躲开?”
看不清他袍子上的花纹,李野心中疑惑,却没有说出口,只得定下心神:“大人刀锋虽厉,却无杀意,我若躲开,想必大人还有后招,一动不如一静。”
“好。”偷袭不成功的人居然还很开心, “好一个一动不如一静,怎么,不请我进去坐坐?”
李野忙做了个请的手势:“大人请。”
点着了灯,李野才看清楚这个莫名其妙的大人——上好的云锦鹤绣,他心里一震,这是国相礼服——这无聊人正是冉清桓,刚才听这小统领一番话,心里的好奇心像做了云霄飞车一样彪起来,少不得来探探底细。
“末将先前不知是相爷,失礼之处,还望恕罪。”李野有些奇怪,大半夜的,这位大人不是应该主持王妃的夜宴么,怎么就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到大营立了呢?他暗暗打量这个人,第一眼就觉得好看,尤其是在军中,极少能看到这么秀气精致的男子,这人应该是水边执卷拈花似的人物,出现在这里就有种强烈的违和感,第二眼却看出他漫不经心甚至有些吊儿郎当的举止下藏的不深的锐利,偶尔眼神里流过的光,就像是烈火粹成的名剑一般,寒冷而逼人。
“夜宴太闷了,我中途开了个小差,跑到大营里来遛遛,谁知看见了你们比划——别太拘谨,坐啊,对了,你是……”
“末将李野。”
冉清桓点点头,果然是个挺普通的名字:“这里不比朝堂,你我名字相称便好了。”燕祁果然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一个小小下士,竟然是胸中别有沟壑,“我刚才听你说到王爷出征的事,似乎别有见地?特别来打听讨教了。”
“末将不敢曲解上意。”
“没关系,只是闲聊罢了,”冉清桓不依不饶,“你觉得,王爷为王妃遭劫的事西征是个借口?”
看来不说点什么,这位相爷是铁定不会罢休了,不过——这或许也是个契机,李野决定碰一碰,毕竟随口闲聊能被国相偶然听见并追问的好运,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调整了一下心绪,李野观察着冉清桓的神色谨慎开口道:“末将以为,不单单王妃是个借口,说不定此番西征也是个更大的借口。”
“怎么说?”冉清桓一双眼睛亮得吓人,灼灼地盯着李野。
“首先,据末将听闻,王爷励精图治,绝不是没见过红粉佳人,耽于颜色者,是决计不会为了一个未曾谋面的女子如此兴师动众,否则王爷怎会连未来王妃的面都不见一个,便匆匆出征?”
“那么不是为了美人,若是为我燕祁的颜面呢?你有没有想过北蜀的反应,若非如此,我们要怎么和戚王爷交待?顶着这盟友之名,又叫我们如何自处?”
李野毫不在意他口气咄咄逼人,侃侃而谈:“使队在西戎遭劫,无论如何,西戎都是要担当责任的,还要面对两个邻国的非难,末将相信,西戎的凤栖公还没有笨到搬石头砸自己脚的地步,而北蜀的交待,相爷必定更清楚,也绝不一定就是四十万大军和王爷亲征。”
“说下去。”
李野道声“是”,继续说道:“西戎与我燕祁和北蜀各自南北相邻,若是我们攻下了西戎,便已到北蜀边界了,北蜀的戚王爷纵是盟友也会心怀戚戚,到时以燕祁的树大招风,很可能马上就会有正面的敌手,如果被人看准了这个关系存心离间,叫北蜀从背后捅我们一刀,局势就大大不妙了。况且西戎架在我们两国之间,暂时不敢有什么动作,我若是王爷,一定不会先动它。”
冉清桓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李野对时局的透辟分析和高瞻远瞩倒是他所始料未及的:“那么以你之见,王爷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李野叹了口气:“这恕末将愚昧,还没想出。不过恐怕和王爷将相爷留在锦阳的原因。”
有隐瞒,这人还是很谨慎的:“什么原因?”
“相爷必定有其它的事情要配合王爷,末将相信,就算锦阳留人守着,那个人也绝不会是相爷,”李野顿了顿,“因为相爷是一杆枪,不是一面盾。”
冉清桓怔了怔,随即大笑出声:“好一个李野,竟然被你猜得八九不离十,恕我眼拙,叫你怀瑾握瑜却报国无门,若是你有意,”他从怀中摸出一把折扇递给李野,“把这个给你们齐将军,告诉他你这个人我要了,明日未时,让他带你去姚大人那边核实身份——这也是惯例了,你家王爷多疑得很——然后找我。”
冉清桓走得和来得一样快,一切都恍然如梦,若不是手上的折扇和帐子里少年留下的新雪一般的清味,李野几乎要以为这是一枕黄粱。
他不是故意有所隐瞒,官员初始任职,或者破格提拔,都是要经过燕祁一个特殊机构审核的,就是冉清桓说的姚大人姚景源负责的礼司,如果自己有问题,绝对过不去那成了精的老头子一关,只是刚才面对那个人,他忽然就没有自信说出自己的推想。
原本认为南蜀与洪州交战在即,王爷是会假借西征之名对此有所动作,但是见到了冉清桓以后,他直觉,事情绝对不仅仅如此。
第十四章 困兽之斗‖‖
粱长鸣独立城头,兵临城下。
这确实是他始料不及的,岭东人就像幽灵一样,突然冒出来,便径直逼到了西兽城下,这可是锦阳重地的南门户啊,倘一旦有闪失,则锦阳危矣。敌将是故荆公穆温的亲弟穆恭,又有“金杆枪”花弥做前导,“三眼先生”常书宴做谋士,此前不久,岭东军曾袭击过缭城,谁知竟意外的疲软,被尹玉瑛杀得溃不成军,明明只有两万人,当时锦阳大军还尚未离去,谁知如今突然冒出了传说中的十五万大军,这居然是声东击西之计。
粱长鸣应对未及,只得暂时高挂免战旗,苦思对策。问题是,岭东人怎么会提前就知道王爷西征的事,订了这个计划?莫非王妃在西戎遇袭的事,便是他们做的?想来西戎人应该不会在自己的地盘上做什么手脚,这样看来,许真的是被人嫁祸了,这一招,好像叫做——调虎离山。
心中掐算,信使已经派出,如无意外,四日便可到达锦阳,来回少说也要七八天,城中现有粮草,不知撑不撑得到过,就算撑得过,又不知岭东人是否会强行攻城。并且锦阳只有齐皊卿将军留守,虽说相爷也在,但就算他大罗神仙下凡,又能碾几颗钉?锦阳不可无守关者,即使能撑到援军来到,究竟援兵可以来多少,实在困难.
这大概算是锦阳到如今为止,经历的最大一次危机——
正这当儿,副将元平进帐来报,说是锦阳的粮草已到,粱长鸣吃了一惊:“信使才刚潜出,怎么来得这么快?”
元平耸耸肩:“不知道,押送的人拿着相爷的令牌,是个生面孔。”
粱长鸣颇为困惑:“只有粮草?替我传来。”
片刻,元平领着一人进帐,这人上前施礼:“末将李野参见粱将军。”
粱长鸣赶紧令他免礼:“相爷可有什么嘱咐没有?援军几时可到?统领押来了多少粮草?”
李野说道:“相爷说,待信使一到锦阳,大军即刻启程,请将军少安毋躁,切切不可率而迎敌。此番粮草足够大军用的。”
粱长鸣不解:“相爷既然早就料到岭东人偷袭,为什么不早派援军?是不是锦阳兵力吃紧?”
李野笑了笑,这人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一笑间却有种从容不迫的味道:“将军不必忧心,冉相爷自有安排,只需将军闭关不出,若没有变故,一月之内,便可拿下岭东五城。”
粱长鸣自然知道冉清桓不会口出妄言,此时心下却也不免打鼓,王爷西征,此时正是锦阳内防空虚时,纵然他再厉害,又将怎么解去西兽之困?更别提一月之内拿下岭东五城。但是也无可奈何,只得不置一辞,只遣了李野回去复命。
他这变紧闭城门数日不战,花弥开始心急了:“不如我们派精兵死士来个夜袭,一举拿下西兽算了。”
“三眼先生”常书宴微哂,带着下巴上的山羊胡随之颤了几下:“花将军此言不可取,西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若是硬攻,损兵折将必不可少,而且郑越西征,锦阳必定内防空虚,西兽是锦阳南门户,此处非同小可,这一告急,冉清桓必亲自领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