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作者:张洪涛_第11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11/155页 下─页
海市政府封闭上海各界抗日救国会和《民国日报》。
  此时,疯狂的征服欲不仅使日本人失去了理智,也失去了风
  度,外交官竟也如此不顾公理、不顾尊严。这其中缘由,既有这
  些日本人身后的战舰和军队,也有国民政府无止境的退让而助长
  起来的邪恶。1月26日,在上海市政府还未作出答复的情况下,日
  方再次发出更为严厉的“哀的美敦书”,限令上海政府对村井的要
  求做出答复,否则将自由行动。
  杭州烟霞洞,一门心思准备再度出山的蒋介石对汪精卫、孙
  科等忸怩作态地表示道:“余不入京,则政府必贸然与日绝交,绝
  无通盘计划,妄呈一时血气,孤注一掷,国必亡灭。……”
  蒋介石回乡一月有余,对日妥协的意志却丝毫未改。
  但蒋介石要妥协,日本军人却未必答应。上海市长吴铁城接
  到中央指示后,立即答应了日方提出的要求,于限期内封闭了上
  海抗日救国会。村井阴笑着答应了,但身后却又走出了日本军人、
  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少将。盐泽以日本军人目空一切的姿态发出通
  碟,限令中国第19路军立刻退出闸北,让日军进驻。
  日本人并不领妥协者的情,公然提出侵犯中国主权的无耻要
  求,吴铁城意识到事关重大,当即电告南京请示。
  1月28日午夜23时,盐泽看了看表。向前线早已做好准备的
  陆战队下达了攻击令。盐泽少将并非没有耐心,他的通牒下达了
  不足一天。他压根儿就没指望中国方面答复,他想用他的数千名
  陆战队员,用飞机、舰炮和坦克让中国人恳求着答应他更苛刻的
  要求。
  中国对日妥协者的软弱使日本人过分夸大了自己的实力,过
  分相信武力的威力。从盐泽事发前后的态度看,他是存心要挑起
  一场战争,至于他本人急于扩大战火的原因,也许是陆军在中国
  的屡屡得势刺激了他。但中日史学界在研究这段历史时,也一致
  公认:当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已引起国际社会注目,国联对
  日本的反击声虽然软弱,但各国对日本都怀有一种厌恶心理,1932
  年初,在国联大会即将开幕的情况下,日本欲在东北三省成立伪
  “满洲国”,必然会引来国际社会的谴责声,在这种背景下,“满洲
  国”很难得到国际承认,为分散国际社会的注意力,”日本人先挑
  起上海战火,必要时即使他们在上海做些让步,也有利于“满洲
  国”的成立,有利于日本外交。盐泽一意孤行要挑起战火,是否
  得到东京的真传无法查证,但田中少佐和川岛芳子制造事端却是
  受军部指示。
  但南京国民政府对这些内情却一无所知,从而导致判断失误。



---------------
黄浦江,中国军人请你作证(2)
---------------


  直至战火在上海全面爆发后,南京的蒋介石、汪精卫、何应钦等
  军政大员更多的是在指责、咒骂奋起抵抗的第19路军,对上海、
  全国乃至国际形势的判断他们注意的却太少了。
  1月28日午夜时分,上海法租界金菊村蔡公馆顶层平台上,
  第19路军军长蔡廷锴中将手持望远镜,观察着闸北方向升起的
  团团烟火,他的内心犹如倒海翻江一般无法平静。冬日寒冷的夜
  风掠过他消瘦而发烫的面颊,使他又时时保持着清醒。他知道,这
  一天早晚要来到,但当这一刻真的来到时,他竟是这样的激动,激
  动得内心甚至震颤。几十年血火刀枪里滚出来了,但他从未为一
  次即将到来的战斗像今天这样激动过、骄傲过、自豪过。
  “不负民族、国家,不辱列祖列宗,这种战争让我做鬼亦无怨!”
  蔡廷锴畅快地感叹道,又把目光投向了隆隆枪炮声响起的方向。
  这时,第19路军总指挥蒋光而上将也来到了蔡公馆。
  “爆发啦?”蒋光鼐轻声问道,语气平静如水。
  “嗯!”军长轻轻答应道,盯着面前十分熟悉的那双眼睛。
  两个数年来生死与共的老搭档,都从对方眼睛里读懂了一切。
  “我们的路在前面,坚决走下去吧!”不知是谁轻吟了这句两人共
  赏的座右铭。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第19路军是中国杂牌军,但第19路军数万官兵像一块来自
  福建的花岗岩,像一块坚硬的钢。
  1月29日凌晨,第19路军向全国各界发出通电,表明替死抵
  抗、尽军人天职之决心:“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
  最近更在上海杀人放火,浪人四出,世界卑劣凶暴之举动,无所
  不至。而炮舰纷来,陆战队全数登岸,竟至于18日夜11时公然
  在上海闸北侵我防线,向我挑衅。光鼐等分瞩军人,惟知正当防
  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
  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
  格。此志此心,可质天日而昭世界。炎黄祖宗在天之灵,实式凭
  之!”
  第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淞沪警备司令戴戟叩
  艳。
  闸北天通阉路,第19路军翁照垣旅在友军配合下大出风头,
  顶住了日本海军陆战队5000糟兵的轮番进攻,身着灰布军装、身
  背斗笠的19路军翁旅官兵似乎有如神助,硬是用血肉之躯、用步
  枪和手榴弹,挡住了盐泽少将的去路。急得已跑到第一线的盐泽
  始终弄不明白,自己近10艘大型战舰、数十架飞机、近百辆坦克、
  铁甲车掩护的日本皇家海军精锐怎么越不过闸北中国军的血肉防
  线。
  盐泽不停顿地增加海、空火力,增加地面兵力,但得到的只
  是更大的伤亡和来自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嘲弄。战火爆发的第一周,
  中日沪战始终局限于闸北弹丸之地。
  2月4日,东京军部来电,命令盐泽少将尽速移交上海日军指
  挥权。接替他的,是日本皇家海军第3舰队司令野村中将。临阵
  换将,东京军部也是迫不得已。此时,国联调查团已从巴黎出发,
  踏上了前来中国的征程。如果在调查团到来之前不能解决上海战
  事,日本将在国联丢人现眼,日本外交更加被动。
  战场换将是日本军人最大的耻辱,但东京的政治需要却使盐
  泽少将成了牺牲品。战前,盐泽曾当着众多西方记者的面夸口:
  “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可谓狂妄至极。如今倒好,4
  小时、4天、1周,他不但没能“了事”,反而在上海这座国际都
  市里一再受挫,丢人现眼,还没回国,“大嘴的盐泽”这种嘲讽之
  语已从东京军部飞到了上海。
  上海,给盐泽一生都留下一个难堪的回忆。他灰头灰脸地交
  出了指挥权。
  野村虽不似盐泽那么狂妄,但从骨干里他也是一个轻视中国
  军队的“帝国武士”。接替盐泽赴任后,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宣称:
  “日军渡过蕴藻浜之日,即为日军行动终止之时。”说着,他抹了
  把唇须,信心十足地补充道:“日军在吴淞踏平华军壕沟之日已为
  时不远。请诸君拭目相观,届时即可结束华东之抵抗。”
  2月11日午后,野村驱动陆战队官兵及随他而来的新锐援兵
  共万余人,在舰炮、飞机的猛烈轰炸、炮击下,向闸北、蕴藻浜、
  曹家桥一带发起了全面猛攻。
  连续两天,日军像是撞在了一堵坚硬的墙上。虽然中国守军
  阵地屡屡被烟火尘土吞没,工事、壕沟被炸得残破不堪、如同虚
  设,但从尘土中钻出的中国守军像是誓死捍卫阵地的土地神,一
  步也不退缩。深信武士精神至上的野村被震动了,心里开始有些



---------------
黄浦江,中国军人请你作证(3)
---------------


  动摇。这时他开始理解他的前任“可怜的盐泽君”。
  2月13日,野村也成了“可怜”的人。’他的职务,由日本陆
  军第9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接任。植田是有备而来,他的身后又
  增加了1万余名精通陆上作战的陆军和几十架飞机。
  事实上,早在1月底战事爆发不久,日本海军省见盐泽在上
  海陷入困境,不得已,只能厚着脸皮向陆军求援。说来也巧,不
  久前,关东军攻击锦州时曾遇到东北军抵抗,关东军当时兵少将
  少,向葫芦岛海面上的日本海军求援。但海军对关东军的屡次扩
  张颇有妒意,便冷冷地以东京方面有“不扩大”的指示为由而拒
  绝了。今日海军想在上海抢个功,不想却抱住个扎手的刺猬。出
  口求人,也觉得嘴软。
  果然,对海军还记着仇的陆军省得知海军的窘境后,又是幸
  灾乐祸又是冷嘲热讽:“海军有强大的舰队,有精锐的陆战队员。
  大口径舰炮能解决支那军队,求我们干吗?!”
  “海军连在满洲以内扩大事态都坚决反对,现在竟想把事态扩
  大到长江沿岸,让他们说说这是为什么?!”
  眼见海军着急、陆军幸灾乐祸,参谋本部最后出面了。在向
  陆军说了一大堆软话后,陆军方才答应出兵。陆军出兵,一方面
  是看在参谋本部的面子上,另一方面,陆军也对上海这颗长江上
  的明珠垂涎欲滴,而在这之前,上海是日本海军的世袭领地。
  2月3日,日本海军正式提出了陆军派遣独立混成旅团的要
  求。而陆军方面动员的却是植田中将的第9师团,并声称陆上作
  战的观点应由陆军来定,第9师团乃解决上海战事的最低限度兵
  力,海军省上层人物当即发现了陆军对上海的野心,遂以“派遣
  师团规模的战略单位会刺激外国”为借口,坚决反对。
  陆军省更是干脆,反正是你求我,如果你不想看着手里那点
  宝贵的陆战队官兵被打光的话,还是得听我的。当下表示,如不
  按陆军提出的派第9师团进兵上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