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狮子香炉》作者:陈舜臣_第3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3/27页 下─页
郭祥说道。
这一年(民国十二年)的六月,紫禁城发生了火灾。
被城墙和壕沟包围的大宫殿范围广达三五公里,即使距离再近,从琉璃厂仍无法看到紫禁城失火的情况。李同源四处打听消息,得知火延烧至中正殿及其周围后,火势就控制住了。
他放心了。
中正殿是位于紫禁城外西路有喇嘛供佛的宫殿。听说他做的狮子香炉放在外东路的颐和轩。这栋建筑与火灾现场正呈相反方向。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11)

(香炉平安无事……)
他心想,就算紫禁城全部烧毁,只要狮子香炉完好无事就行了。
1924年(民国十三年),中正殿失火的第二年夏天,王福生的妻子还在世,卧病数天后,很快就辞世了。可能是看护病人太劳累的关系。
不知是否因老妻的死而沮丧,王福生日渐衰弱,十一月以后,病情恶化到濒临生死的关头。
十一月五日,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谣传有战事发生。
天安门是外门,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内门。明朝时称玄武门,到了清朝,为了避讳康熙帝玄烨名字中的“玄”字,改称“神武门”。
神武门一带因为戒严而无法接近。
当时,既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新闻号外,在正阳门外的琉璃厂完全不清楚状况。人们对流言飞语感到害怕。
即便是卧病在床、看来已失去意识的王福生,恐怕也感受到四周非比寻常的气氛。当天下午,即因病情加重而过世了。
那时,事情也真相大白了。
到目前为止,北京的统治者都是北洋军阀的保守派人士,对清朝王室还算尊敬。每当逊帝生日时,都会携带祝贺的礼物前往“谒见”,甚至还有人携着逊帝送的许多礼品回去。
根据当初国民政府对清室开出的优待条件,清帝本来应该离开北京市移住西郊的万寿山,可是,溥仪并没有前往,而依然住在紫禁城内。
直隶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由于和张作霖作战而奉命出兵至热河,但暗地里却和奉天军缔结和约,并返回北京发动军事政变,这是十月二十三日发生的事。
直系统帅吴佩孚讨伐冯玉祥,在杨村吃了败仗后,搭乘军舰逃往南方。
冯玉祥控制了北京。外国人称他“基督将军”,他对南方革命军的情势完全了如指掌,是个以进步著称的人物,对逊帝的态度自然是无所忌惮。
杨村之战胜利后的第三天,他派遣警卫司令鹿钟麟,将逊帝溥仪赶出紫禁城。
神武门的骚动,即是因为鹿钟麟的部队,命令护城河营房警察(相当于皇宫警察)四队四百八十人解除武装的关系。
在没有任何的抵抗之下,中午即完成了解除武装的工作。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12)

鹿司令向宫内大臣绍英要求逊帝即刻出宫。
皇室辩称,十三年前,在该退出紫禁城时,由于国民政府并没有指令,所以才会继续留下来。此外,亦以搬家时,整理行李需要时间为理由,要求宽延几天。
交涉的结果,国民军虽认可整理东西需花时间,但要逊帝即日出宫的要求则不变。
逊帝溥仪在十几名亲近的陪伴下离开紫禁城,搭乘汽车前往醇亲王的府邸,这是当天下午四点过后的事。
溥仪退出的时候,将两方玉玺交给鹿司令以表示恭顺之意。其中一方刻有“皇帝之宝”,另一方则刻着“宣统之宝”。
就这样,北京的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琉璃厂的润古堂也因主人的死,上演了一出简单的世代交替剧。
真正的经营者野口,另行物色了一名傀儡替代王福生。
“我要去上海,我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那个日本人表示你可以留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被素英这么一问,李同源也很想跟着去上海。可是,他没有在陌生土地上生活的信心。
他虽身怀技艺,但是狮子香炉把他的魂魄完全摄走了。香炉完成之后就再也没有好好地工作过了。并非怠惰,实在是再也无法专心工作了。
“哎……”李同源把手插进头发里,说道,“不知道该怎么做,想听听你的意见。”
“如果换成我,就不会再待在这里了。这种把中国的东西卖到日本去的事,我是不会帮的!……不过这是你的事,必须由你自己决定。”
素英这么一说,他也不好说还要继续待在润古堂了。
“我辞职!”他说道。
“不过,可得找份新差事,你有头绪吗?”
“没有,完全没着落!”
“真伤脑筋……对了,我来替你想办法,我有个门路。”
润古堂的经营权就在隔年正月转让给新店主。李同源当时已将账簿和商品整理完毕。
野口选了小古董店的掌柜做后继者。他是个专做赝品的人物,即使没有素英的劝解,李同源也无意在这种人的手底下做事。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13)

旧历年底,李同源搬到崇文门外的租处居住。在此之前,素英帮他找到了工作,过完新年就上班,工作的地点是“清室善后委员会”。
溥仪退走后,国务院从紫禁城内许多财物中,整理出像是私人的物品,归还爱新觉罗家,公家的物品就交由清室善后委员会处理。
委员会由政府派出七名、清室派出四名委员所组成。汪兆铭和蔡元培均是政府委员中的成员,曾经逃亡日本的罗振玉,也在清室委员之中。成立委员会的目的是,要迅速清理城内的收藏品后,早日设立图书馆和博物馆。
然而,担任实际工作的职员,大部分都对古书和古代美术一窍不通,经常连标签都会贴错。错把鼎误认为香炉,将尊(盛酒容器)写成痰盂,使得“清点物品”的工作不时地延误。因此,委员会很想引进对古物有相当知识的职员,李同源在这方面的资格,可说是完全符合的。
“待遇不高!”
素英虽这么说,李同源还是立刻答应了。
由于李同源在创作狮子香炉时,投注了全副的心力,以致目前还暂时无法从事雕刻玉的工作。不过,只在古董品上贴标签则是轻而易举的差事。
如果是清点紫禁城的收藏品,或许有机会和青玉狮子香炉相遇。被深深地禁藏在宫内的香炉,怀有他对素英的情愫,曾经以为再也见不到而死了心。
--如今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让他振奋的了。
“庄念伟老师辞去了学校的教职,到委员会工作,他请我帮他找具有专业知识的人。”
李同源答应之后,素英加上了这一句。
尽管如此,他还是感到失望。
(可是,素英小姐不久就要到上海去了。庄念伟再也无法纠缠她了……)
他如此想着,忍耐着。他对庄念伟不具好感,并不只是对方接近素英的关系,还有本能上的厌恶感。
和讨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令人心情沉重。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14)

但是不悦的感觉,与再见到狮子香炉的愉悦心情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他怀着一颗雀跃的心,开始到紫禁城内的“清室善后委员会”上班。﹌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北京全城沸腾着。除夕夜,众所期待的孙文在市民的热烈欢呼声中抵达北京。溥仪退出紫禁城和孙文进入北京,宣告中国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外界如此的狂热,和李同源内心兴起的兴奋毫无关联。如同逊帝溥仪被驱逐,不如在同一天素英的父亲死去那样来得重大--
出身学校的庄念伟,在办公室的地位自然比李同源高。二十四岁的李同源以“工人”的身份被雇用。
“李先生对玉非常了解,就由他负责玉器的工作。”
庄念伟向上司建议。
进入紫禁城,让李同源吃惊的是,那些古物的数量多得令人惊愕。他原以为来到这里就能立刻和狮子香炉相会,然而此刻则深感自己就像是不知大海之深的井底之蛙。不过,既然被推荐为玉器专家,那么再会的可能性一定很大。
“小伙子,好好干!”
庄念伟说着,手搭在李同源的肩膀。李同源感到有种黏黏的东西从肩膀淌下,仿佛要堵住胸口似的。
李同源并没有立即邂逅狮子香炉。
清点工作首先由乾清宫展开。这里是历代皇帝召见军机大臣、决定重要国务的场所。其次是坤宁宫。
由于是先从重要的宫殿逐步展开清点工作,因此只典藏着新玉的颐和轩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轮到。
一般称宋代以后的玉器为新玉,和以前的古玉相比,工艺更为精巧,但古董性的价值被认定为较低。
在这段时期,由于人手增加,终于能够分头清点各宫殿了。
“颐和轩好像有很多玉器,可能的话,请派人去那里清查。”
李同源提心吊胆地向主任提出要求。
虽然如愿了,但仍由庄念伟担任调查颐和轩的组长。
“小伙子,就看你的了!”
庄念伟说道。
李同源是自己主动要求参与的人,所以,庄念伟当他是自己人。

正文 青玉狮子香炉(15)

任何组织都会产生派阀。庄念伟是出身学校的中坚干部,等在他面前的,是未来即将设立的博物馆的重要职位,而进一步升迁的大门也敞开着。因此,他必须掌握住许多有能力的部属。他原本和父母属意的女子结婚,但夫妇俩的感情并不好。由于家庭不和的反弹,致使他将斗志转向工作。
李同源满脑子只有狮子香炉。年轻的他是个仅接触了狭窄的世界,且只躲在那个天地里的人。至于为了当领袖而让部属就范的庄念伟的心理,早已超过他所能理解的范围,他对于想接近自己的庄念伟,总觉得没来由地厌恶,而多了份戒心。
(把我拉近之后,可能会用爪子扑杀我吧?)
李同源的警戒心态,可说是几近于动物性的反应。如此深的怀疑,来自对对方的厌憎,想来对方也是一样的念头。
委员会的各组人员共有十名左右。各组编派了一名国民军和一名警察。由于处理的是贵重物品,因此还身兼着监视的工作。进入宫殿后,立即换穿工作服,一律集体行动,不得擅自离开。
清点工作的程序,是先决定收藏品的名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