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萸的一个翻版来搂来吻的?自省一下,小菲是有着那无法彻底伸张,释放不出去的激情,她把它释放到了女儿身上。
“怎么会不正常呢?”母亲在嘴上是不能轻易承认的。“你这孩子太复杂了!”
“那是你对孩子的误解。你认为孩子就该是简单,好糊弄的。”
“我和爸爸糊弄过你吗?”
她平静地看着激动不已的母亲。小菲想,假如说欧阳萸不爱他的女儿,她都要冲上去玩命。这个女孩不仅复杂,而且冷血。突然小菲在女儿平静的眼神里看到一种近乎英明的东西。或者女儿看得更透:知道自己的身世和来由后,顿时悟到父亲对她的爱是怎么回事了。她是父亲必须和母亲结合的原因,因此父亲是恨她的,至少是怨她的。没有她,他不至于失去自由。因为他恨自己的女儿,他为这恨而内疚,他为内疚而爱她。因此,他对她的爱,只是变相的内疚。十六岁,假如她从小到大没有为父母的关系而一直担惊受怕,她怎么可能如此曲折如此敏[gǎn]?
她想说一声:“孩子,对不起,我们不知道你是受害者。我们太自私……”但她忍住了。欧阳雪不是一般的孩子。她刚才还说:“妈妈你爱得太笨了。”
“爷爷和奶奶在一块,让我感觉就很舒服。”欧阳雪说。她每年暑假都去上海。“妈妈你说是不是每个男人在找爱人的时候,都用他自己母亲做标准?”
小菲微微一笑。她不知想通了什么,糊里糊涂地心情已好转。十六年前,她怎么会想到,她给自己生了个小女伴儿,能在她苦不堪言的一个深夜,和她悄悄语、密密谈,似懂非懂之中,她接受了她的安慰?
后来小菲的大事年鉴中把“文革”的开始标记为欧阳萸父亲的移居。其实“文革”在老爷子搬来之前已开始了半年,只是谁也没预料它将是影响好几代人,引起世界上好些个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行为学家们震惊并研究的大事件。九十年代小菲陪欧阳萸见了一位外国文学家,他说他羡慕中国的文学家,因为他们有这场历时十年的“文革”。这个九百八十万平方公里之广、十年之长的大舞台上有多少人性登场,把人性的各种动作都表演足了。民族受害,国家受伤,只有文学家受益。可以写几百年,可以给许多代人写出宗教的、政治的、心理的、文化的启示录。但小菲的“文革”是从欧阳萸父亲的突至开始的。
=================================================================
下面是网上普遍不全的内容
一
老爺子乘的火車一早到達。電報也是一早到的。小菲一个人在家,听到摩托车就拿了钢笔下楼。一般都是欧阳庾打电报通告火车班次,按时到达或推迟到达。他去一个水库工地体验生活,走了有一个月了。
一看却是上海来的电报。电文很长,说欧阳庾的姐姐欧阳蔚如出了祸事,不能让老父亲知道,只说是小菲两口子邀请老人客住一段。还说详情会在电话里谈。
小菲一看火车到达时间,已经过了点。老人已人生地不熟和手提箱等在站台上。好在他是个温性子人,买了张早报正在读。小菲和欧阳雪跑过去,上气不接下气地道歉、解释,老爷子只是慢慢把拐杖从行李里抽出来,笑笑说:“没等多少时间。”
他也不问:“弟弟来了吗?”一切不发生的,有不发生的坚实理由。他和欧阳雪相互微微一笑,就是隆重的见面礼节。然后他一人在后,叫母女俩走前头,悠悠散散出了站。问他身体、睡眠、胃口,他都是“蛮好”。从几年前小菲最后一次见他到现在,他是三秋如一日,毫无变化。老伴的逝世让他安眠药上了瘾,如此而已。
到家之后,老爷子首先看到欧阳庾十多年来置下的藏书。书房几个柜子放不下,又在客厅里摆一面墙的柜子。当晚欧阳庾赶回来,小菲的母亲烧了一只火腿甲鱼和一个胡葱牛肉送过来,两亲家头一次见了面。小菲见母亲有些拘束,而欧阳老爷子却舒坦得很,和亲家母是几十年老相识似的。
正如小菲在欧阳家人面前有些自卑一样,一生霸气十足的母亲见了这风轻云淡的老头,变得缩手缩脚起来。
老爷子和儿子自然是有话的。饭后他走到书房说:“弟弟啊,真读书的人是不见书的。我也是前几年才懂得这个道理。”
欧阳庾说:“好的,我很快要做真读书的人了。”他以那种欧阳家人特有的淡泊神色,和父亲对峙一刹那。
小菲还没意识到他们话中的意味,她只自觉到他们父子俩相互懂的是彼此话中的意味。
当天晚上十点,欧阳庾的姐夫打电话来。头一句话就叫小菲不要吭声,不要大惊失色,因为老爷子不可能不怀疑他们突然把他送上旅途的动机。欧阳蔚如自杀了,现在还在医院抢救,若走运,醒过来可能要坐在轮椅上度完余生。大学的红卫兵开了她几场斗争会,昨天她从临时关押她的三楼教室跳下去。
“能瞒就一直瞒下去。”小菲说,向欧阳庾眨着神魂不定的眼睛。
他脸色焦黄,腮帮子松弛了,把两个嘴角坠了下来。单看面孔,他父亲倒平整细嫩得多。躺在床上,他翻身翻得很重,也翻得很费劲,每翻一次都呻[yín]一下。到早上两点多,他推醒刚刚迷糊的小菲。他说:“我想还是告诉父亲。不然你一个人照顾他的时候,万一他猜出蔚如的事,你会很难……他们外文出版社停了他的职,也停了他的薪。你会长期照顾他的……”
“为什么我一个人照顾他?!”她拧亮台灯。他的话很怪诞。
“你不要害怕,学校贴出我的大字报了。”
小菲想,父子俩对话的意味原来潜在于此;假如欧阳庾也和欧阳蔚如一样,先被抄家,再被游街、斗争,就不再有书了,那么没有被读进记忆的书,就等于从来没拥有过它们。
“大字报怕什么?我们话剧团连总务处长都有五六张大字报!”小菲口气很大,也不知道是想为谁压惊。
那天早上他们四点钟就起床了。垃圾工人造反队每辆垃圾车上都插着红旗,车内不装垃圾,装着另外两个垃圾工人,唱着歌,吼着口号从垃圾臭味弥漫的大街小巷走过。牛奶工人把一瓶瓶牛奶放在订奶户门口,奶瓶下压着他们油印的传单,告诉订奶户们他们揪出了牛奶场哪几位“走资派”。
小菲等欧阳庾上班走了之后,到街上买了两根油条,一碗豆浆,把老父亲请出来吃早餐。老爷子把一根油条放到欧阳雪面前,小菲说:“爸爸你吃吧,她已经吃过了。”
老人不再推让,也不揭穿:小雪刚刚洗漱出来,怎么可能已经吃过了?以后的日子里,小菲明白老人最怕餐桌上的客套和推让。没有推让客套,他吃白饭也吃得雍容。
这天小菲决定去看看艺术学院究竟贴了欧阳庾什么大字报。她换上一件白衬衣,戴一顶草帽,帽沿压得低低的。正要出门,女儿从学校回来了。一看她的样子,便说:“乔装打扮,想去看爸爸的大字报是吧?”
“我出去买点菜。”小菲撒谎不老练,眼神东瞥西瞥。
“不用去艺术学院,马路上都有爸爸大字报。”
“我才不看呢!”她恼羞成怒,硬把谎撒下去。
“我们学校成立好几个司令部,都不让我参加。他们都看见马路上的大字报了。”她把书包往椅子上一扔。
“我们不参加什么司令部!”其实她希望女儿享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待遇。欧阳雪是个门门功课优秀的学生。“有什么了不起?司令部又不管考试分数!”
“还考试呢!以后学生都不考试了!”░░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欧阳雪的爷爷在客厅里说:“不考试是什么学校?你回家来我给你考。”
“爷爷,考试没用的,以后升学不靠考试成绩。”孙女儿大声说。
“不会的。”爷爷又笃定又祥和,三个字拉开相等距离,都小小拖一个节拍。
方大姐家被抄了无数次,省长的上班地点就是大街上临时搭建的露天批斗台。省委书记和省长不和,现在也肩并肩站在台上,剃一模一样的阴阳头,挂一模一样的大木牌,上面是一模一样的粗鄙书法写的罪名,画着一模一样的红叉叉。方大姐来找欧阳庾,又不敢上楼,怕人看见说她在搞“反革命大串联”。小菲下楼去,在街角一棵大梧桐树下找到她。她按欧阳庾的口授,告诉方大姐,学院的学生把欧阳庾找去斗争了,这么晚还没放他回来。好在天暗,加上小菲撒谎技巧有些进步,所以方大姐毫不怀疑。
“我就是来看看他,怕他忍不住。群众运动,忍一忍就过去了。别顶嘴、争吵,你和群众顶嘴会有你好果子吃吗?!”
“好的,大姐,我叫他不顶嘴。”
“他这人是孤芳自赏的,真惹他犯了傲慢脾气,他才不管是死是活呢!”
“好的,我叫他不要犯傲慢。”
“就说我说的!”
“好的。”
“我的老头子日子比他难过多了,回到家我就开导他,和他谈过去打仗的事,和他下围棋。他难过呀,待厨子、勤务、保姆这么好,说走都走了,把家里床单、毛巾、进口高压锅、不锈钢勺子都偷走了。老头子没几件好衣裳,他们连他打补钉的毛料中山装都偷走了!你说不开导他,不跟他讲讲他指挥千军万马时候的事,他怎么过得下去?所以你也要多陪陪阿庾,他脾气坏,让他坏去!我老头子在家里要枪毙这个枪毙那个,我悄悄地把他那把手枪给藏到后院花盆里了!家里什么刀啊,剪子啊,绳子啊,都藏起来,听见吧?”她拍拍小菲的手背。
小菲把话转达给欧阳庾。他笑了一下,小菲觉得那是很陌生的一种笑,她从不认识。
人们终于来了。他们轰轰烈烈地进门,指挥员眼睛一扫这个三间卧室一间客厅的局级干部居所,布置一部分人冲入客厅,另一部分人冲入书房,剩下的兵力分布到卧室和厨房。爷爷看看横眉冷对的小伙子小姑娘们,慢慢从沙发上站起来,对小菲说:“我出去走一走。”
大家已把书柜打开,他看也不看,径自绕着每一个忙绿的身影走过去。走廊窄,有人搬东西,他便退到墙根,不愿碍手碍脚,等搬东西的人走了,他才接着往前走。步子不急,他急什么?谁都没有目的地了。
小菲担心,便让女儿陪爷爷出去。爷爷在门厅里站住了,想起什么,又原路走回去。他眼睛四周寻视,屋里忙乱的人都停下来,想这老头子找什么不自在呢?脸都虎着,一旦老头子找到他想护着的东西,绝不能让他得逞。小伙子们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