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作者:陈寅恪_第4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4/46页 下─页
氏陈姓,因而姓陈。可他却与本族
刘姓之女结婚,故为徐宣所非。他出嗣陈氏与曹操之

父寳嵩本为夏侯氏之子,出嗣曹腾,有类似之处。他婚 于本族,在曹操看来,无足为异。"丧乱已来,风教阀 薄",不仅陈氏、刘氏沾染此风,曹氏、夏侯氏也沾染上 了。《三国志魏志》九《夏侯惇传》云-
"子楙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楙,即清河公主
也。"
又《三国志,魏志》九《夏侯渊传》云:
"渊妻,太祖内妹。长子衡,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
又《三国志,魏志》九《夏侯尚传》云:
"尚有爱妾嬖幸,宠夺适室。适室,曹氏女也。故文帝 遣人绞杀之。"
又《三国志,魏志》九《夏侯尚传》附子《玄传》云: "正始初,曹爽辅政。玄,爽之姑子也。"
可见曹氏与夏侯氏也通婚,且习以为常。这实际上是 非儒家的寒族不讲礼法的表现,何况曹操的政策又是 不以儒家的道德标准取人。
再看陈骞。《晋书》三五《陈骞传》略云:
"陈骞,临淮东阳人也。父矫,瑰司徒。武帝受禅, (骞)以佐命之觔,封髙平郡公,与贾充、石苞、裴秀等俱 为心膂,而骞智度过之,充等亦自以为不及也。弟稚与其 子舆忿争,遂说骞子女秽行,骞表徙弟,以此获讥于世。"
陈骞在司马炎亡魏成晋上,有佐命之功,政治上 完全倒到了司马氏一边。他是西晋最高统治阶层的人 物之一,"子女秽行"是西晋统治阶级风俗淫僻的表 现,已不能用寒族不讲礼法来解释。贾充的两个女儿
也是如此。《晋书》三一《惠贾皇后传》略云-
"惠贾皇后,父充。荒淫放恣,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 内外,
又《晋书》四〇《贾充传》略云:
"以外孙韩遒为《充子)黎民子,奉充后。逮母贾午, 充少女也。父韩寿,美姿貌,贾充辟为司空掾.女见寿而 悦焉,呼寿夕人。充知女与寿通,遂以女妻寿。"
贾充的长女贾南风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她的"荒 淫放恣",己不是非懾家的寒族不讲礼法的问题,而是 西晋亲族世家生活腐朽在最髙统治阶层的反映。
石苞。《晋书》三三《石苞传》略云:
―苞,勒海南皮人也。县为吏,给农司马。会渴者 阳翟郭玄信奉使,求人为御,司马以苞及邓艾给之。行十 余里,玄信谓二人曰:'子后并当至脚相。'苞曰:'御隶 也,何卿相乎?'文帝崩,贾充、荀勖议葬礼未定,苞时奔 丧,恸哭曰:基业如此,而以人臣终乎葬礼乃定。每与 陈骞讽效帝,以历数已终,天命有在。及禅位,苞有力焉。 〈苞子)崇潁悟有才气,而任侠无行检。在钢州劫远使商 客,致苗不貲。复拜卫尉,与潘岳谄事贾谧。財产丰积,室

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
庖膳穷水陆之珍。与贵戚王恺、羊锈之徒以奢相尚。 (崇被害后,)有司簿阅崇水碓三十余区,仓头八百余人. 他珍宝货贿田宅称是。"
可知石苞也是一个出身寒族,而政治上站在司马氏一 方的人物。在亡魏成晋上,与陈骞同有佐命之功。如仅 就石苞的出身立论,其子石崇应当崇尚节俭。可是石 崇生活的时代同贾充、陈骞的子女一样,是亲族世家 掌握政权的西晋时代,他的父亲也是西晋最高统治阶 层的人物之一,他已不再属于寒族而属于豪族。他的 奢靡,是西晋豪族世家风俗淫僻的极端的表现。性质 与何曾的"务在华侈"相同。
以上所说是司马氏的夺权斗争。司马氏所以能从 曹氏手中夺得政权,原因不外上面说的三个。
(三)西晋政治社会的特征
西晋政权的出现,表明儒家贵族最终战胜了非儒 家的寒族。西晋政权是儒家豪族的政权,政治社会道 德思想与曹操时期不一样了 ,与曹操以前的东汉,则
有相通之处。西晋统治者标榜僑家名教,中正以"品" 取人,品指"行性",即指儒家用来维系名教秩序的道

德标准。而豪族与懾门是同义词,因此选举变成"门 选''。门选起着巩固豪族统治的作用。唯才是举的时期 过去了。又西晋豪族以奢靡相髙,崇尚节儉的时期也 过去了。司马晋与曹魏的统治是很不相同的,原因就 在统治者社会阶级的不同。
钱货币)是财富的标志。西晋统洽者是奢侈的, 但有的也很吝啬。无论奢侈与吝啬,他们有一个共同 的特征,就是贪鄙与爱钱。如王戎,《晋书》四三《王戎 传》云-
"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 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又俭 啬,不自奉养,天下人頃之膏肓之疾。女适裴顦,贷钱数 万,久而未还,女后归宁,戎色不悦,女遽还直,然后乃 欢。从子将婚,戎遗其一单衣,婚讫,而更责取。家有好 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
又如和峤,《晋书》四五《和峤传》云:
"峤家产丰富,拟于王者,然性至吝,以是获讥于世。 杜預以为峤有钱癖。"
钱可以通神,有钱就有了一切。西晋统治者爱钱不是 个别的现象,而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晋书》 九四《隐逸传鲁褒传》略云:
"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鄹,乃隐姓名,而

著《钱神论》以剌之。其略云;'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 则贫弱,得之则富昌。京邑衣冠,疲劳讲肆,厌闻清谈,对 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 家兄,皆无已已。谚曰:钱无耳,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 而己。,,,
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钱何以爱到如此程度?这与他们 出身于豪族儒门,新取得政权是有关系的。另外,当时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也可以研究。石崇在荆州"劫远 使、商客,致富不赀",商客是个很活跃的阶层。
朱衣当途之士都是官吏。做官的目的便是"为身 择利",而官吏的为身择利,遂使西晋的政治和社会风 气,败坏到了极点。《晋书》五《孝愍帝纪论》所引干宝 之言,说到了豪族儒门统治下的西晋政治和社会风气 的败坏情况,录之以见。
"加以朝寡纯德之人,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 尚失所,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辨而 眩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决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 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是以刘頌屡 言治道,傅咸每纠邪正,皆谓之俗吏,其倚杖虚旷,依阿 无心者皆名重海内。若夫文王曰旰不暇食,仲山甫夙夜
匪懈者,盖共咄默以为灰尘矣。由是毁誉乱于善恶之实, 情慝奔于货欲之途。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而执
钧当轴之士,身兼官以十数。大极其尊,小录其要,而世 族贵戚之子弟,睃适超越,不拘资次。悠悠风尘,皆奔竞
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其妇女庄榨织饪皆取成于 婢仆,未尝知女工丝炱之业,中馈酒食之事也。先时而 婚,任惰而动,故皆不耻淫?失之过,不拘妒忌之恶,父兄 不之罪也,天下莫之非也。礼法刑政于此大坏,如水斯枳 而决其堤防,如火斯畜而离其薪燎者。国之将亡,本必充
颠,其此之谓乎!故现阮籍之行,而觉礼教崩弛之所由 也;察庾纯、贾充之争,而见师尹之多僻;考平吴之功,而 知将帅之不让;思郭钦之谋,而瓶戎狄有绅;览傅玄、刘 毅之言,而得百宫之邪;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 赂之彰。民风国势如此,虽以中庸之才,守文之主治之, 辛有必见之于祭祀,季札必得之于声乐,范麥必为之请 死,贾谊必为之痛哭,又况我惠帝以放荡之德I&之哉!"
这说明西晋整个官场都已癀烂。西晋的门选制度 或者说九品中正制度,使世族贵戚子弟做官得到了保 证。而他们做官,目的只在攫取经济利益。他们"情愿 奔于货欲之途",淸谈不过是为了猎取"名士"的美名, 感兴趣的实际上只有"孔方兄"。弥漫于社会上的,是 贪鄙、淫僻之风。在这种风气中,如果有谁要讲治道, 要纠邪正,便都被讥为俗吏。惠帝以后的西晋,政治大 坏,危机四伏,何况武帝的继承者惠帝又是个被人们 看作白痴式的人物。战乱由此发生了。
(四)附论吴、禺§§
吴、蜀两国统治者的阶级性不同。蜀汉与曹魏固 然是死敌,但曹操出身于寒族,以法术为治。刘备虽自 云汉朝的宗室,可是渊源既远,又不能记其世代之数, 实亦等于寒族。诸葛亮为诸葛丰的后代,是世家相传
的法家。以故蜀汉与曹魏施政之道正复相同。蜀汉境
内无强宗大族的汉人组织。吴国的情势则大大不然,
孙吴政权是由汉末江东地区的强宗大族拥戴江东地 区具有战斗力之豪族,即当时不以文化见称的次等士
族孙氏,借其武力,以求保全,从而组织起来的政权。 故孙吴政治社会的势力完全操在地方豪族之手。以故 孙吴与西晋施政之道又有类似之处。 按《三国志蜀志》二《先主传》略云:
"先主少孤,与母履织席为业,事故九江太守同郡 卢植。先主不甚乐读书,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刘备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即使真是汉朝宗室,也跌落 为寒族了。而好交结豪侠与曹操的任侠放荡也有相同
处。
真正出身于汉朝宗室的,是最初做益州牧的刘 焉。《三国志,蜀志》一《刘焉传》说他"少仕州郡,以宗
室拜中郎。以师祝公(司徒祝恬)丧去官,居阳城山,积
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刘焉与当时的儒家
豪族是一个阶级,刘备与刘焉不同。刘焉少仕州郡,刘 备则少与母贩履织席;刘焉积学教授,刘备则不甚乐
读书。这种不同,也说明刘备不能是宗室而只能是寒 族中的人物。
关于诸葛亮,《三国志,蜀志》二《先主传》裴注引 《渚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略云:
"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接一通已毕。"
这与曹操"擎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仃魏志, 武帝纪评"正相类似。
又《三国志,蜀志》五《诸葛亮传》张飞卒后领司 隶校尉条裴注引《蜀记》所载郭冲条亮五事,其一事略
云-
"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 正谏曰:'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刘库面弱, 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興廉,互相承奉,德政不举, 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
之以位,位极则线;顺之以恩,恩則慢。所以致弊,实由 于此。吾今!之以法,法行则知恩,哏之以爵,爵加则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