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演义》作者:段少舫_第74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74/168页 下─页
。那日我们来到了山脚,那位大王带领喽兵挡住去路。我同他战了两个回合,就一刀将他吹于马下。我们跟随喽罗上了山,从此就当了寨主,将七宝山改为十杰岭。这些年我在此山招兵买马,聚草屯粮,这山上有五千唆兵,个个身强力壮,武艺超人。听说朱四哥在武当山起义,我们这几日正商量着去找你们,二哥你就到了。”
  胡大海又问吴祯:“老家伙,你干什么来了?”
  吴祯说:“我此次上山,是为脱脱的四十万两军饷而来。”他把四十万两军饷及自己的打算讲了出来。
  大家听了十分高兴,丁德兴说:“估计这批军饷明天午前可到山前,饭后咱们下山,把这批军晌劫上来,献给西吴王,作为咱们的进见之礼。”
  胡大海心里这份高兴就别提了,心想,我这次又搬救兵,又送军响,立了双功。便对丁德兴说:“老丁,现在主公被困襄阳城,东门蒲金龙、蒲金虎;西门三州大帅赵世雍;南门武昌大帅飞刀将焦亭;北门荆州王的先锋官带一百零八尊大炮。共合十万大军,把襄阳围了个风雨不透。咱们的襄阳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我胡大海毛遂自荐来请你丁德兴,为得是让你收伏赵世雍。”
  丁德兴说:“小弟愿当此任。只是收伏赵世雍只解了一面之围,若能四面出击,岂不更好?这回咱们十杰岭的十位寨主,加上吴氏兄弟和我胡二哥,就是十三员大将了。十杰岭有五千精兵,各个能征惯战,咱们可以带兵出山包打敌营,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大家很赞成这个主意。胡大海在这里是唯一受了西吴王封的将官,众人自然推选他做这次解襄阳之危的指挥。胡大海也不谦让,大肚子一腆就分兵派将:“丁德兴攻打西门那是理所应当了。其余的敌营大伙挑,挑剩下的是我胡大海的。你们破炮,我就去闯营杀敌将;你们要是战敌将闯营,我就会破炮。咱们是有风的使风,有雨的使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自报奋勇。”
  听胡大海一说,大伙都挺高兴。吴祯站起来说:“我去南门。因为南门是武昌大帅焦亭。那焦亭乃是我的一个晚辈,我与他父是结拜的弟兄。我若打南门,不敢说马到成功,还能收伏飞刀将,谅他不敢不退兵。”
  胡大海说:“好!那南门就归你们哥儿俩了。还剩下东北两门了,大伙看看谁去破炮,谁去拿蒲氏弟兄?快报奋勇!”
  郑玉春、汤和、邓俞、廖永忠、廖永安、冯国胜、冯国用、陆钟响、陆钟亮赶紧抢着说:“我包东、北两门,拿敌将、闯连营归我们了。大炮我们破不了。不像你有经验,还是看你的吧。”
  胡大海一听,这个高兴啊,心里的话,哪儿有炮哇。这回我又算闹着了。老胡得便宜卖乖地说:“那好了,你们既不会破炮,就给我留着,闯营破敌是你们的。只要炮车一上,你们就都往下退,看我的。”
  一切安排就绪。第二天,天刚午时,山下喽罗来报:“元将项明、项亮押着军饷从清风寨出发,快到山前了。”
  丁德兴说:“胡二哥和吴老壮士一路辛苦,先在山上歇着。我同众弟兄把军饷劫上山来。”
  胡大海正不想去呢,听了这话心里高兴,嘴上却说:“行喽,你们要打不过他们,就言语一声,我去收拾他们。”
  汤和、邓俞心中好笑,又不便多说。众人披挂整齐,领着五百喽罗下了山。
  项明、项亮押着车辆带领二千兵丁,从清风寨出来,走了三十里路。到了十杰岭,只见前面一座高山,山上松柏参天,奇峰挡路。两人不由得一愣。就听见当、当、当三声锣响,从山上冲下几百喽罗兵。一个个青衣青裤、青绢帕缠头,年纪相当,血气方刚。众喽兵急闪两旁,当中闯出一匹乌骓战马,马上寨主黑面铜髯,穿青挂皂,掌中一条镔铁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项明一挺掌中枪,大声喝道:“大胆山贼,你不睁眼看看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不是发财还家的商人,是国家大将,奉旨押送军饷的。赶快闪开,让我们过去,如若不然,定把你的山寨踏平!”
  大寨主郑玉春说:“少说废话,要劫的就是你们。把四十万银子留下,饶你一条小命!”
  项明一听拧枪就刺,郑玉春见他的枪到了,棍猛力往外一塘,耳听当啷一声,就飞了。震得项明单臂发麻,虎口发疼,在马上晃了两晃,差点没摔下马来。项亮赶紧接应催马过来举刀就剁。战不几合,右肩上挨了一棍,差点送了性命。他急忙左手提刀,拨马而走。众喽罗打散了官兵,将车辆赶上山去。
  次日清晨,丁德兴点齐了山上的喽罗,带着全山的粮草、细软和那四十万银子军饷,直奔襄阳进发。
  却说胡大海等一标人马,离城还有十几里地,就听见号炮连天,战鼓如雷。大家登高一看,可了不得了,襄阳城外尘沙四起,烟土飞翻,城上人们慌慌乱乱。原来自从胡大海闯营搬兵走后,蒲金龙回到营盘越想越有气。过了几天,哥儿俩一商量,就出了营门来到城前讨敌骂阵。有人报与元帅张玉得知。
  张玉对众将说:“兵行千里不战自乏,他们应当多休息一两日再来讨战,既然前来骂阵,这是以为我城中没有良将,我们必须打下他的威风,拿蒲氏兄弟开个刀,让他们晓得我西吴并非无人。此次出征只许胜不许败,哪位将军愿意领令前往?”
  话音未落,下边走上一人:“元帅在上,末将愿往。”
  张玉一看,正是忠义将军拦桥虎于金彪。元帅知道他勇冠三军,足能对付得了蒲氏弟兄。“既然于将军愿去军前交战,我与主公给你观敌瞭阵,不过于将军也需多加谨慎。”然后又派郭英、梅士祖陪同于金彪前往。三人领令去了。
  元帅又派何二愣、范永年、曹武、高石四人去助守西门,只许严守,不许出战;又派薛仙、李霸、陈庆、冯胜去助守南门,没有将令不许私自出战;再派杨春、李茂、华云龙、华云虎去助守北门,不管敌人怎样骂阵,不得出城。十二人领令,各赴其位。张玉带其他众将,陪同西吴王到东门给于金彪助战。
  蒲金龙、蒲金虎哥儿两个正在骂阵,忽听襄阳城内三声炮响,随后城门大开,吊桥落下,冲出一哨人马,军威逼人,杀气弥漫,旌旗招展,绣带飘扬。四杆任标旗顺风飘摆,字迹鲜明,写的是:“八环刀杀遍九郡,青鬃马踏破荆襄,双举人文武盖世,飞锤将四海名扬。”主旗上写:“西吴驾下官拜忠义将军。”叭啦啦,旗角下闪出一匹艾叶青鬃马,马鞍鞒端坐一员大将,金盔金甲宝蓝袍,掌中托九耳八环刀,正是飞锤将、花刀太岁于金彪一马当先杀出城来。
  蒲金虎刚要摆叉相迎,旁边走出一将名叫托木汗上前施礼,口尊:“都督,杀鸡焉用宰牛刀!我愿讨令去战此将。”
  蒲金虎点头应允:“你要多加小心。”
  托木汗答应一声:“末将遵令。”撒马奔军前,摇动掌中狼牙棒,挡住了于金彪的去路。
  于金彪见来的这员将官,身高九尺,肚大腰圆,生就一张阴阳脸,半边青白,半边黑红。两道抹子眉,一双三角眼,塌鼻梁,翻鼻孔,厚墩墩的黑嘴唇,耷拉着嘴角,青曲曲的胡子茬。头戴虎头盔,身挂青铜甲,浅蓝的征袍,助下挎腰刀,掌中擎钉钉狼牙棒。这个人的相貌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可称得起是天下第一丑鬼。他来到了于金彪的切近,两个人互相通报了名姓。托木汗举棒就打。@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于金彪想:这第一仗,我就得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西吴不是好惹的。想罢用九耳八环刀一磕他的狼牙棒,耳听当的一声,托木汗的狼牙棒差点撒了手,震得这小子眼前直冒金花,身子往后一侧棱。于金彪趁马打错镫之时,使了个反背抹鞘刀,又叫脑后摘瓜,喀嚓,咕噜,丑鬼斗大的人头落在地下。他的战马刚要落荒,于金彪的手下兵丁们不但会打仗,而且还会过日子,噌噌蹿过两个,上前抓住了马的丝缰,就给拉进了襄阳城。
  西吴王在城上观阵,不住地赞叹:“于将军勇猛善战,士卒同心,真是不可多得呀。”他心中高兴,来到了擂鼓司的面前,拿过鼓槌,亲自擂鼓助阵,咚咚咚,咕噜噜……
  于金彪回头一看,主公亲自擂鼓,顿时精神振奋,力量倍增,一挥九耳八环刀杀向敌阵。紧接着又斩了三名元将,西吴军威大振。蒲金龙、蒲金虎一看不行,齐催坐骑来战于金彪。他们俩虽然两把钢叉与于金彪鏖战,也是难以取胜。于金彪正在越杀越勇之时,听城上呛呛呛一阵撤兵锣响。于金彪心中一愣,暗想道:主公再助我三通鼓,我能一气呵成,直捣敌营,东门的围困就算打开了。怎么在这紧要关头双鸣锣撤兵呢?
  书中暗表:东门虽然大获全胜,西南两门可是非常吃紧。南门外武昌大帅飞刀将焦亭听到东门开战,便趁虚攻城,云梯、战车齐聚南门。忙得薛仙、李霸、陈庆、冯胜满头大汗,连附近的老百姓都跟着守城去了。
  西门外三州大帅赵世雍听见东门大战、南门攻城的消息,和小陈平杨德善一商量:朱元璋初到襄阳,民心未定,立足未稳,再加上前后受敌,正是我们立功的好机会,乘此时机你我弟兄可去破他的城池。两个人商量已毕,点齐三千飞虎军,五百弓箭手,各持长矛、盾牌,直至城下讨敌叫阵。
  本来,驻守西门的是何二愣、范永年和曹武、高石他们四个人,他们听说于金彪在东门连斩四名敌将,军威大振,馋得他们心里直伸小手。何二愣说:“元帅偏叫咱们来守城,假如让咱们也出马那够多好哇?痛痛快快地来他一阵大杀大砍,咱也露露脸哪!”
  范永年说:“可不是吗!”
  曹武、高石也插嘴:“要不咱们也偷着出去打一阵。”
  范永年说:“那可不行,你没听元帅说吗?只许咱们严守,不许出战,要偷着出去那不是违反军规吗?现在咱们可不是野马了,一当上差就算戴上笼头了,事事都得听元帅的。你不听,人家有权宰你。”
  何二愣说:“你说得那么玄,都说军令如山,违令者斩;我在大营里呆了这么些日子了,也没见元帅杀人哪!甭听他那套,他那是怕你乱跑,吓唬你哪。你要真能杀敌立功,他还会不高兴吗?我看这么办吧,他赵世雍不叫阵,咱就在此严守,假如他敢来讨战,咱们就出去,把他打跑了再说。”
  这哥儿几个自由自在惯了,哪儿受过军纪的约束。元帅为什么不让他们出战,他们也不明白。他们几人正在城头说话,就瞧见敌营之中有人出马,三千飞虎军、五百弓箭手前后排开,当中闯出一匹战马,马上端坐的这员将官瘦小枯干,面似姜黄,瘪太阳穴高颧骨,细眉俊目,通贯鼻子薄嘴唇。别看此人瘦小,倒挺精神。金盔金甲米黄征袍,肋下悬剑,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