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
朱元璋一看追来的是一个元朝的将官,说时迟,那时快,他一哈腰拣起两块核桃大的石子,照定彻里布花嗖的一声打了过去。他这块石子打得还真准,正好打在彻里布花的手腕子上,这小子登时就觉得整个胳膊发麻,哎呀一声右手就不听使唤了,勉强把斧子交到左手,抬起头看看是哪里打来的暗器。刚一抬头,朱元璋的第二块石子又到了。这块石子流星一般直奔他印堂当中的那只立目而来。
这么说他是比别人多长了一只眼?不是,是在他的印堂当中深深地长了三道立纹,这三道立纹两头窄中间宽,跟枣核一样,高老远看就好像一只眼睛。民间传说“马王爷,三只眼”,所以人们给他起了个“赛马王”的外号。
今天,朱元璋的第一块石子是为了救急,这第二块石子往哪里打呢?他相中了彻里布花印堂当中的那只立目了。彻里布花刚一抬头,那石子带动风声就到了。彻里布花再想躲已经来不及了,耳听啪!噗!正打在立目当中,鲜红的血顺脸流了下来,疼得彻里布花哇哇怪叫。这时朱元璋又拣起了几块小石子,冲着彻里布花嗖、嗖、嗖……像雨点一般地打了过去。彻里布花挨了一阵猛打,头难抬,眼难睁,再也不敢往前追了,只好败阵而回。朱元璋这一手飞石技巧,还是在淮西马家放牛时练的,没想到今天这一阵飞石把郭子兴给救了。
郭子兴见林中飞出一些石子,打得彻里布花哇呀怪叫,拨马逃走。他向林中一拱手,高声喊道:“救我的英雄,请出来相见。”
朱元璋从林中走出站在道旁,向郭子兴还礼:“见义勇为,人之本份;老人家不必过谦,请速速赶路去吧。”
郭子兴见救自己的是个年轻壮士,连忙翻身下马,上前谢道:“多谢壮士救命之恩。今日若非壮士相救,某家早命丧黄泉了。不知壮士贵姓高名,家住何处?”
朱元璋答道:“在下姓朱名元璋,濠州孤庄村人氏。”说完转身要走。
郭子兴急忙拦住:“壮士慢走,请随我到府中一叙。”郭子兴这时除了要报答救命之恩,他还有个打算:他见朱元璋虽然衣衫褴褛,但相貌堂堂,体格魁梧,又打得一手好飞石,心中有三分喜爱,就想把朱元璋请到濠州。
朱元璋却说:“谢谢老人家一片好心,恕我不能久留。我还要赶路。”
郭子兴问道:“请问壮士要到哪里去?”
朱元璋说:“到濠州去。”
郭子兴说:“我是濠州人,正好一路同行。请壮士上马,我为壮士牵马而行。”
朱元璋急忙拦住:“老人家这万万使不得。还是请您上马吧。”
郭子兴说:“即是壮士不肯上马,你我一同步行吧。”郭子兴牵着马,同朱元璋一块向濠州走去。郭子兴问:“壮士去濠州是投亲还是访友?”
朱元璋说:“一不投亲二不访友,我是去濠州投奔金槊都督郭子兴。”
郭子兴听说朱元璋是来投自己的,心中暗暗高兴,心说:能把他收到帐下,也是我一个膀臂。不过我得问问他为什么要投我,便说:“壮士为何要去投那郭子兴?”
朱元璋说:“郭大帅为人侠义,礼贤下士,是一位反元的老将。我为反元救民,特来投奔于他。”
郭子兴哈哈大笑:“壮士你忒地夸奖了。不瞒你说,我就是郭子兴。”
朱元璋闻听,急忙上前深施一礼:“朱元璋参拜大帅!刘伯温先生荐我来投奔大帅,请大帅将我收在帐下,也好为反元救民效力。”说罢就要跪倒。
郭子兴急忙相搀:“壮士请起,且随本王回府。”
朱元璋随同郭子兴回到濠州城。郭子兴叫人伺候朱元璋沐浴更衣。工夫不大朱元璋回到客厅,他头戴白缎子扎巾,身穿白缎绣花袍,威武之中又带几分英俊,郭子兴又加三分喜爱。这时,郭子兴让人捧出白银二百两,彩缎十匹,对朱元璋说:“朱壮士救命之恩难以报答,送上薄礼一份,表表本王的心意,请壮士笑纳。”
朱元璋说:“王爷厚爱,元璋心领了。这份厚礼元璋不敢领受,请王爷快快收起吧。”
一个要送,一个不收,二人推让半天,郭子兴见朱元璋绝非客套,也只好将礼物收回。朱元璋这种施恩不图报的君子之风,让郭子兴更加喜爱。二人越谈越投机,郭子兴问到朱元璋的身世,朱元璋毫不隐瞒,以实相告。当他谈到随高彬长老学艺时,郭子兴兴高采烈地说:“壮士经名人指点,一定武艺高强。不知擅长何种兵器?”
朱元璋说:“只因恩师精通拳术,我也曾学得几手粗拳笨腿,刀枪剑戟也能使得。”
郭子兴本想重用朱元璋,又怕众人不服,因此询问朱元璋会使什么兵刃,想看看朱元璋有多大本领。听了朱元璋这段话,他低头想了想,说道:“本王有意让你练一趟拳给大家看看,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已经明白了郭子兴的用意,就痛快地答应了。当时说定,第二天在演武厅练拳。
第二天一早,郭子兴把文官武将全部请来,众将官见礼。郭子兴就把昨天怎么遇到彻里布花,朱元璋又怎么把他救了,细细说了一遍,末了他说:“我看此人文武双全,相貌堂堂,又胸怀反元大志。我想提拔提拔他,可是光我说好不行。我让他献献艺,大家看看有才无才,能不能提拔。”
大家说:“就依主公。”
郭子兴命中军去驿馆请朱壮士过府。工夫不大,朱元璋来到演武厅,众人举目观看,见来人二十上下岁,身高八尺开外,细腰扎臂,相貌堂堂。头戴白绫缎扎巾,身穿白绫缎紧袄,鸾带扎腰,大红中衣,薄底靴子,闪披一件白缎子绣花英雄氅,没系通领带。再往脸上看,面似银盆,剑眉朗目,鼻直口阔,微微翘起的下巴,带着一股倔犟劲。往那儿一站,一团正气。
郭子兴说:“元璋,濠州的文武诸将佐都在这里,请你练一趟拳,让大家开开眼。”郭子兴这话是暗含着告诉朱元璋,我濠州的官员都在这里,你要拿出真正本领让他们看看。
朱元璋说:“既然王爷吩咐,我只好献丑了。”说完脱下英雄氅,向众人作了一个罗圈揖,就拉开架式,叭叭叭练了起来。只见他由慢至快,从缓到急,上下翻腾快如飞,斜身绕步逞英雄。这趟拳没有人认识。书中暗表,这是一趟四平拳,常言说得好:四平拳法奥无边,踢打摔拿套路全;龙腾虎跃惊敌胆,蛇舞鹤立豹离山;铁脚撩阴弹腿健,钢指挖眼掌不凡;南北神拳英雄汉,谁人不赞朱家拳!
众人目不转睛,他转到哪儿大家的眼神跟到哪儿,他那腰腿像面筋似的,真的说是缩、小、绵、软、巧,轻似猿猴,巧似狸猫。大家正看得起劲,朱元璋停步收拳,说了声:“元璋献丑了。”
“好啊!……”全场喝彩。
郭子兴伸挑大姆指,哈哈大笑:“好拳!好拳!”众人也跟着一通夸奖。郭子兴说:“元璋,你的拳术惊人,不知剑术如何,索性你再练一趟剑吧。”
朱元璋说:“敬遵王命。待我回馆取剑来。”
“何用你自己去取。来人,到他的住处把宝剑取来。”
工夫不大,中军取来宝剑。朱元璋左手拿着剑鞘,右手攥住剑把,大拇指一按绷簧,一闪腰,呛啷啷宝剑出鞘。众人一瞧,嘿,好一口利剑,剑光闪烁,夺人二目。朱元璋把剑鞘放在桌案之上,舞了一趟剑,只见剑光不见人,众人齐声喝彩:“好剑!”怎见得,有诗为证:三尺青锋放寒光,人舞剑飞斗豪强。力劈华山惊神胆,猛虎跃步把人伤。野马分鬃穿林过,凤凰展翅百鸟藏。冰轮滚滚乾坤转,白蛇吐芯刺胸膛。蹲底一收式,只见他气不长出,面不改色。朱元璋一抱拳:“在下献丑了,诸位将军多多指教。”
到了这时候,郭子兴对朱元璋的喜爱,已经够十二分了。他眼望众将佐说:“元璋武艺如何,诸位都亲眼所见,应当给他个什么官衔好呢?”⊙⊙網⊙
众人说:“全凭主公裁决。”
郭子兴估计大家已经心眼口服了,当即决定提升朱元璋为总兵,统领全军。朱元璋谢过王爷提拔之恩。郭子兴吩咐摆宴,为朱元璋庆功,不再细表。
从此,朱元璋在郭子兴帐下,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他机智勇敢,身先士卒,武艺又好,一年多立了不少战功。每次立了战功,郭子兴都给特别的赏赐,但他从来不独吞,都要分给自己的部下。战斗中所获物品,不论是金银财物,还是粮草马匹,都要如数上缴。朱元璋部下军纪最好,他本人在郭子兴军中威望日高。郭子兴看到这些,心中十分高兴。一日他对朱元璋说:“我得将军,如鱼得水。只是我身旁若能再有一位才高智广的文人辅佐,我郭子兴无忧矣!”
朱元璋说:“主公何不挂榜招贤,广收天下豪杰义士,定有才高智广者来投。”郭子兴依计而行。
招贤榜挂出去没多久,一日中军来报朱元璋:“有一位先生求见。”
朱元璋说:“有请!”
中军领进一位文墨先生,只见他中等身材,八尺上下,头戴宝蓝色瓦式儒生巾,身穿宝蓝色通氅,腰系丝综,青缎中衣,脚下青鞋白袜。往脸上观看:白脸膛,细眉朗目,鼻直口阔,额下微有墨髯,看样子三十开外。见了朱元璋,口称:“定元人李善长拜见总兵爷。”说着就要跪下磕头。
朱元璋赶紧向前相搀:“哎呀,先生不必多礼。中军,看座。”
李善长一旁落座说:“只因至正天子无道,天下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闻得郭王爷举旗反元,挂榜招贤,特来自荐,愿在总兵爷帐下当差。”
朱元璋早听人说过,定元人李善长幼读诗书,很有智谋,今日见他来到濠州,喜之不尽。朱元璋问李善长:“现在天下刀兵四起,请问先生,何时才得太平?”
李善长说:“昔日汉高祖刘邦只用五年时间平定天下。因为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也不乱杀人。如今元朝天下已经土崩瓦解,诸公若能效仿高祖,天下不久就会太平。”
朱元璋觉得此人果然才高智广,便推荐到郭子兴衙内,当了一名参谋。从此郭子兴身旁文有李善长,武有朱元璋,把濠州义军治理得日益强盛起来了。
这一日,郭子兴和李善长正在书房下棋,家将走来报道:“启禀王爷,五河县大将李保才差人下书。”
郭子兴一听,心中不悦,说道:“李保才与我素来不合,平时从无来往,为何下书与我?不见。”
李善长说:“王爷,五河县已被元军包围,来人必是冲破重围来此下书,定有要事,还是见见为好。”
郭子兴这才叫人把下书人带进书房。下书人进来,行过大礼,递上书信,说道:“李将军命小人前来向王爷求救,看在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