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演义》作者:段少舫_第5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5/168页 下─页
开大步,走下楼去。
  春香噘着个小嘴,走到马小姐身边说:“马狗子这个人最坏,光让人家干活,不让人家吃饱,这位伙计的饭量又大,一顿只给人家两碗剩饭吃,真够缺德的。”
  马小姐听了默默无言。可是从这以后,她时常让春香到厨下多要一些饭菜,偷偷地给朱元璋送到草棚去。
  朱元璋到马府干活,从春干到夏,从夏干到秋。入冬以来,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黑了心的马狗子,一不给衣服,二不给钱,朱元璋只好穿着破旧衣服干活。特别是到了夜间,就冻得受不了。他时常这样安慰自己:再过几个月就熬出头了!
  这一日,天降大雪,从中午一直到傍晚雪还没有停。他躺在茅棚里的干草堆上,肚内无食,身上无衣,翻来覆去不能入睡。不由得又想起了和高彬长老、刘先生一起谈论的事情,可是如今高彬长老下落不明,刘先生云游天下,自己去不了濠州,投不了军,却在这里放牛抵债。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声:“唉!朱元璋啊朱元璋,大丈夫志在四方,你如今志在哪里?意在何方?”
  谁知隔墙有耳,门外有个人听得清清楚楚。谁呀?就是那善良贤惠的马小姐。
  马秀英小姐每日早晚都要去向父母问安。今晚,她在母亲房里说了会儿话,天黑了以后才回绣楼。丫环春香在前面提灯引路,主仆二人从茅草屋前经过,忽然听见里边有叹息之声。马秀英问道:“春香,是谁住在这里?”
  春香答道:“就是那位朱伙计。”
  马小姐噢了一声,便停住了脚步。接着茅棚里又传出了吟诗的声音:屋漏衣破夜风寒,孤灯伴我读华篇。空有壮志难施展,何时重建好河山?
  马小姐听罢,心中惊叹,不觉脱口而出:“呀!好大的志向,好大的气魄,没有治国安邦之心,哪有这样豪壮的诗句!”
  小春香怕让别人听见,便低低地叫了一声:“小姐!”马秀英脸一红,同春香回楼去了。
  马小姐回到闺房,心里还不住地翻腾。她想到朱元璋到府上快一年了,这个人确实不同一般。听他今晚吟的诗,也看得出是个有抱负之人,是个怀才不遇的英雄。这样的人不能总让人家放牛。明日禀明爹爹,给他换个差事。想到这里,一阵寒风把楼上的窗户吹开了,风卷雪花飘进了绣房,一股寒气使得马小姐打了个寒噤。她赶紧把窗户关好,耳边又响起了“屋漏衣破夜风寒”的诗句。心想:这么冷的天,他身上无衣,肚内无食,怎能熬过这漫漫长夜?
  正在这时,春香挑帘进来了。她手中捧着一个红漆描金的托盘,盘中放着一碗汤元,两张麻饼。她边走边说:“小姐,请用夜宵。”
  马秀英看了一眼说:“不用了,你把它放在提盒里,给那位朱伙计送去。送到之后,快些回来,我还有要紧的事。”
  春香说了声:“道命!”便急急忙忙地给朱元璋送去。
  春香回来,走到小姐绣房一看,在红木雕花的八仙桌上放着丝棉和衣料,马小姐正站在桌旁瞧着衣料发愁呢。聪明的小春香一看便明白了,但她故意逗趣儿:“小姐,您这是做什么?”
  马小姐说:“给他做件棉袄!”
  小春香又问:“他是谁?”
  小姐红着脸说:“死丫头,还用问吗?”
  小春香抿着嘴一笑说:“我的小姐,您的心眼儿太好了。您叫我快些回来,我就猜到了小姐的心事。送饭时我悄悄地量了量他的身量。您照着我的尺寸做,我包管不会大不会小,不会短来不会长。”
  马秀英瞪了春香一眼:“饶舌的丫头,人家在那里冻得要死要活,你还在这里耍贫嘴。来来来,快帮我做起来。”
  小春香答应了一声,主仆二人便动手剪裁絮棉,飞针走线,做了起来。这位马小姐不仅文才好,能吟诗作赋,而且做得一手好针线。她的针线活儿做得又快又好,针脚一般大,边边角角板板正正,谁见了谁都夸。主仆二人从初更一直忙到四更天,才把这件棉袄赶做完了。
  春香将棉衣包好,说了声:“小姐,我给他送去啦!”
  马小姐忙说:“天还没亮呢!”
  春香说:“人家每天四更起来干活。”
  马小姐点了点头,春香拿起衣包要走。马小姐又说:“你等等。”说罢走到书案前,展开花笺,拿起笔刷刷点点地写了起来,写完交给春香,说道:“把这个也交给他。”
  小春香噗哧一笑说:“我的好小姐,这上面写了些什么悄悄话?”
  马小姐说:“休得胡说,快去吧!”
  春香来到草棚,轻轻地敲了敲门。只听板门吱呀一声开了,朱元璋走出门来,一看是春香,说道:“这样早你来有事么?”
  春香说:“不仅有事,还是急事。”
  朱元璋忙问:“什么事这样急?”
  春香说:“再不急就把你给冻死了。”说罢走进草棚,把衣包往草铺上一放说:“这是小姐连夜给你赶做的。”
  朱元璋打开包裹一看,原来是一件新棉袄,感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春香又把小姐写的花笺交给朱元璋,他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雪夜寒衣赠,针针情意深,待等龙飞日,勿忘赠衣人。
  朱元璋读罢花笺上的诗,心一热,不觉落下几点英雄泪。春香说道:“好了,别哭啦!你记住我们小姐的情义就成了。”说罢将一张空花笺摆在油灯之下:“你在这上面也写几句,我回去好交差。”
  朱元璋提笔一挥而就。他在花笺上写道:韩信乞食日,范睢彻骨寒,若得风云会,顶礼报婵娟。
  朱元璋将写好的花笺递给春香,她接过顺手揣在怀里,说道:“你快些把棉衣穿上,我走了。”
  小春香走出茅棚,回手把门带上。突然间从背后伸过一只大手,将她紧紧抓住,说:“你好大的胆子,我在此等你多时了!”春香闻声,大吃一惊!
  第三回 奔濠州设石救郭帅 赴寿宴舞剑斗文斌
  丫环春香给朱元璋送棉衣,刚从草棚子出来,就被人捉住了。春香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大管家马狗子。
  马小姐经常让春香给朱元璋送饭的事,早就传到了马狗子的耳朵里。他怕马家出现伤风败俗的丑事,当管家的脸上也不光彩。这又是小姐的事,又不敢直接过问,只好暗中留神丫环春香的行动。今夜,他出来解手,看见春香提着包袱到草棚去,他就暗中跟了下来。他在门外把里边的事,听得一清二楚。那位说了,他为什么不进去捉呢?说实话,他不敢。他知道朱元璋不是好惹的,只怕进去容易,出来难。
  马狗子把春香拉到暗处,凶狠狠地说:“小奴才,你干的好事,看我不剥了你的皮!你说,小姐跟那个牛倌还干了些什么?”春香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没好气地瞪着大管家。马狗子说:“你不说也罢,这送棉袄的事也就够了。我今天不打你,不罚你,只告诉你一句话:这件事,不许你对外人言讲,走露了半点风声,我就要你的命!以后不许你再替小姐干这种事。去吧!”-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春香跑回绣楼,见到马小姐哭诉大管家捉她的事。小姐听了,气得银牙紧咬。
  春香从怀里掏出诗笺,小姐接过来在灯下一看,只见那二十个字写得苍劲有力,如同龙飞凤舞一般。此刻,她顾不得细看,便将诗笺精心放在首饰盒内。这首诗,就是他二人日后在襄阳城相认的表记。这是后话,按下不提。马小姐急得紧锁双眉,抬头看了看窗外,说:“只怕大管家要对他下毒手啊!天亮后我去找母亲,把事说明了或许好些。”
  果然不出马小姐所料,天还没亮,马狗子就将老员外请了起来。他把小姐给牛倌送饭赠衣的事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马员外听了气得险些昏死过去。马狗子说:“事到如今,气死了也没用。还是要想个对策为好。”
  老员外问:“你有什么办法?”
  马狗子说:“我看只有这么、这么、这么办,才会既不惹那坏小子闹事,又能保住府上的名声。”
  老员外说:“好,就这个主意。你赶快去办吧!”
  马狗子说:“我去办这个事,小姐还不恨死我。我看还是您老人家亲自出马为好。您是她的父亲,她敢把您怎么样。”
  老员外想了想说:“好吧,我出头去办。”
  天亮时雪下得更大了。朱元璋拿着一把大扫帚在庭院里哗哗地扫雪。这时马老员外打房里走了出来。他头戴狐皮帽,身穿猞猁袍,倒背双手立在台阶上看着朱元璋说:“听说你干得不错,我就减短你抵债的日期。不必等到一年了,你现在就可以走了。”
  马狗子急忙走过来帮腔说:“这是老员外的恩典,还不赶快谢过。这院子不用扫了,你现在回去收拾收拾走吧!”
  朱元璋一听,心想:什么恩典?这明明是往外赶我呀!他二话没说,丢下扫帚就回草棚收拾东西去了。
  马秀英听说父亲赶走了朱元璋,在母亲房里哭得死去活来。
  朱元璋离开了马府,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一边走一边想:必须尽早赶到濠州,投到郭子兴帐下,好实现我抗元救民的宏愿。走慢了,又不知还要碰到什么事。想罢他加快了脚步,一口气跑出几十里路,走得又累又乏,望见前面山坡上有一片松林,便想到林中歇息片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人喊马叫的声音,他闪身躲进树林,抬头一看,只见在风雪中跑来一匹战马,马上一员老将,身高八尺开外,细腰扎臂,面色淡金,剑眉朗目,三络长髯飘洒胸`前。头戴二龙斗宝盔,红缨高罩,身穿黄金甲,闪披一件大红征袍。胯下一匹黄骠马,手提金钉长缨槊。他面带惊慌,一边跑一边回头张望。
  工夫不大,从他身后追来一人,这个人长得活像一尊凶神。只见他身高过丈,胸宽背厚,肚大腰圆,面似西瓜皮,粗黑的八字眉像两条大豆虫,眉梢拉到额角下,蒜头鼻子大嘴岔,生就一双铃铛眼。头戴青铜盔,身穿青铜甲,内村绿征袍,胸`前狐狸尾,脑后雉鸡翎,烧饼大的两个护耳金环左右相配。掌中擎一把金纂开山斧。
  这两个人是谁呢?前边跑的这位就是濠州大帅金槊都督郭子兴,他在三年前率领几千人马造了反,占据濠州,自立为和阳王。后边追来的是元朝勇将赛马王彻里布花。今天,郭子兴带了几个亲兵到四十里外的义安访友归来,正好碰上元朝大都督彻里布花带领一队人马到集庆办事,走到义安县附近,二人相遇。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不用通名报姓就动手打了起来。两个人大战了不过十个回合,郭子兴一看自己身旁的几个亲兵全都战死了,不敢恋战,只好拨马落荒而逃。彻里布花哪里肯放,他是蒙古战将,有一身好骑术,立即拍马追来。追到马头已经够上马尾,他举起开山斧照定郭子兴就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