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演义》作者:段少舫_第145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145/168页 下─页
己回去吧。”
  云娘说:“既然你一定要走,我也就不拦你了,像你这样的人还是在外边闯荡闯荡的好。可是,现在我已经身怀有孕了,是男是女尚且不知,不管怎么样,你也是孩子的爹呀,你给孩子起个名儿再走吧。”
  胡大海本来大字不识,也想不出什么名字来,就说:“反正养儿也为的是得济,养女也为得济,干脆,就叫得济吧。”他给孩子起完名,趁着夜色就跑了。
  金云娘又把自己的金耳环还有几件衣服卖掉,给他还了还账目,这才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娘家。金朝凤总觉着是自己做的主给女儿找了这么一个不长进的女婿,很对不起闺女,所以对云娘就更加疼爱。老太太就更甭说了,俩兄弟金梁、金栋又非常仁义,第一是体贴父母的心情,第二是姐弟们感情好,非常照顾这个苦命的姐姐。金云娘虽然怨恨胡大海,可是又感念他的救命之恩,自然对父母也没有任何怨言,只是认命罢了。一家人相处得倒也和睦。待到十月圆满,云娘分娩,生下来一个小男孩。就按着胡大海临走时给孩子留下的名字叫胡得济,举家上下视如珍宝。这孩子小的时候就伶俐乖巧,说话早,走路早,会逗人,又干净,从来不哭,哄得一家子人围着他团团围。赶长到六、七岁上,那就更了不得了,聪明绝顶,真可说是个小神童。金云娘教给他念书,每天教给他多少,他会背多少。
  到了十岁上,两个舅舅就教他练武。可是没等过二年,金梁、金栋就跟老爹爹说了:“您这个外孙子我们不教了,谁这一辈子会多少东西都有数哇,我们教的还赶不上他学的呢,你教给他多少他也不满足,不管是多难的招数,只要你一比划他就会了,而且练出来就比你强,谁教得了他呀?您还是另找别人吧。”
  金朝凤听了很纳闷,对两个儿子说:“这孩子聪明我是知道的,但不管他怎么灵,怎么快,到底还是个孩子呀!如果他学得太快喽,不用问也一定忘得快。要不然也是熊瞎子掰苞米,掰一个扔一个,学会了后边的忘了前边的。他这么学可不行,今天咱们爷儿住把他叫来从头至尾地考他一遍,你们俩看怎么样?”
  金梁说:“我看还是别考了,考也是白搭,是我们俩会的他全会。”
  老爷子说:“我不信,你们就把他叫来吧。”
  弟兄两个人只好依从,把胡得济找到了老爷子的跟前。胡得济上前,参拜外公大人。老爷子说:“罢了,我来问你,这些日子你跟你的两个舅舅都学了一些什么呀?”
  小孩说:“学了两套拳,一趟鞭,陆地飞腾术,还有三支袖箭。”
  老头一听,心说:“哎哟喝,你俩舅舅练了十几年的功夫,合着二年就全让你给包了,好大的口气呀!老爷子用手一指对面的房上:“得济呀,对面房上碎了几块瓦,家人金陆把新瓦拿来了,还没来得及换呢,你上去替他换上吧。”
  小得济一听老爷要让他上房换瓦,又一瞧两个舅舅也在旁边,就知道他们要看看自己的能耐,忙说:“孩儿遵命!”他站起身,走到院里,果真看见墙角那儿放着两块备瓦。他往后倒退了几步,往房上照量了照量,然后把两块瓦拿了起来,合在手中,来到房檐下边,一跺脚抖身形,来了个旱地拔葱,噌!就上了房。换好了新瓦,然后飘身而落,把碎瓦片扔到一旁,上前给老爷施礼:“您还有什么吩咐的吗?”
  老头一瞧这娃娃气不长出,面不改色,不禁心中赞道:哎呀,这娃娃行啊,够利索的,便喜得他合不拢嘴,说道:“孩子,快起来吧。”随后他又让胡得济把拳和鞭都练了练,老头越看越高兴,果然是一招不差,比他的两个舅舅强得多。老爷子暗暗高兴,心里话:我非把这个孩子造就成为一个全才不可。
  从这儿起,金朝凤就在得济的身上更下功夫了,这孩子到了十七岁上就文成武就了。论武艺,马上步下拳脚器械样样精通;论文才,三略六韬,孙子兵法,排兵布阵,察地安营,攻杀战守,无一不懂。这一来他可真成老胡家的夜明珠了。
  不久,朱元璋在襄阳立旗兴兵的事传到了江西湖口县,后来又听说胡大海已经保了西吴王,做了官。金朝凤准备送他母子去投奔西吴王。他对女儿说:“如今我姑爷学好了,又在西吴王手下做了官,现在得济也长大了,也应该让他早些认父归宗、为国效劳了。他长这么大,还没看见过他爸爸呢。我耳闻西吴王朱元璋以义待人,爱民如子,是位有道的明君,现在他带兵已经打到芜湖关了。我打算让你的两个兄弟送你们母子去找得济他爹,一来你们举家可以团圆,二来也可以叫金梁、金栋和得济都保西吴王,将来也有点作为,你看如何?”
  金云娘闻听二日垂泪:“哎呀,父母亲二位大人为女儿和外孙子费尽了心血,现在你们老夫妻已年近七旬,正需有人侍奉,孩儿怎能忍心把他们都带走呢?我们一走,何人在您的堂前行孝呢?”
  金朝凤说:“这倒无妨,老夫我虽然年近七旬,可是什么病也没有,你母亲也很壮实,再者说还有你的两个弟妹都在我们的跟前,她们都很贤慧,咱家里上上下下的佣人也不少,你们就只管放心去吧。单等你们找着了我那姑爷,有了着落就给我们捎封书信来。我们老夫妻俩还许挪挪窝。携家带眷去找你们哪。”
  举家商议已毕,夜已深更,各回寝房休息不表。
  第二天天刚亮,金朝凤就让家人套了两辆家眷车,金梁、金栋、胡得济保护着金云娘,奔芜湖关去了。他们来到了芜湖关附近的一个小镇子,投到一家店中,云娘对儿子说:“你先进芜湖关见着西吴王,把咱娘儿俩来的事对他说明,然后见着你爹爹,让他亲身来接你的两个舅父,我们在这里等着你们,快去快回。”
  胡得济奉母命来找西吴营盘,不想在这儿碰上了常遇春和贾平、王威。他一提是金朝凤的外孙子,常遇春心想如果他是跟金老英雄学的武艺,或许有门道,就说:“得济,你说此阵是怎么个破法呢?”
  小英雄满有把握地说:“这座阵八门是按八卦:乾、坤、坎、离、震、巽、艮、兑摆的,不懂阵的人进了阵就会迷失方向,不是困在里边被获遭擒出不来,就是中了埋伏丢了性命。”小英雄一边说着,一边用手一指中间将台上的那个紫黑脸的大个儿说:“六叔,您来看,那刁斗上的执旗人,便是此阵的阵胆,阵中所有的将士都要听从他的调遣,白天看旗帜而动,夜晚观灯号而行。要破此阵,必须得先破阵胆。”
  常遇春又问:“进阵以后,如何走法?”
  小英雄说:“进阵以后切记不要走他的通道,因为阵内所有的埋伏都是设在通道之上,进了阵可以顺着两旁边草地总瞟着黄旗线走,那是平安路。假如你走着走着,黄旗变成其它颜色的旗了,你就别走了。再回头看看刁斗上那个执旗的人,你看他哪个色的旗子不见了,你就找那个旗色的路线走,进阵好进,人家根本也不拦你;要想出来可就困难了,层层设防,让你寸步难行。人家要想拿活的就变阵子,今天阵主是想着生擒宁元帅,要不然他一进去就死了,根本用不了这么大的工夫。”③③
  常遇春一听小将胡得济讲的条条是道,句句在理,不由得暗暗钦佩:这娃娃确实不凡,跟他爸爸一点相同的地方也没有。他满心欢喜地说:“孩儿呀,方才六叔听你这么一说,才知你确懂此阵。要是咱们爷儿俩同去攻打此阵,救出你的宁伯父,不是更好吗?”
  胡得济说:“要说打阵,侄儿单人独骑就可取胜,六叔同去,侄儿更放心了,这样吧,侄儿我先进西门打掉他的阵胆,牵制住主将,使其丧失指挥;您老人家再进东阵门,履黄旗线走草坪去救宁伯父;然后出南门,保着宁伯父就到东边的那片小树林子里边去等我,切切不可恋战。您看如何?”
  常遇春说:“既是如此,就依贤侄。”
  胡得济说:“那我就先行一步了,您老人家在此稍候片刻,待侄儿进阵打掉他的指挥旗后,您再去不迟。”小英雄说罢认镫扳鞍,飞身上马,双脚一磕镫,小肚子一碰铁过梁,这匹马后蹄蹬地,前腿腾空,恨不能两肋生翅,四蹄刨开,真亚赛追云逐日一般,眨眼间飘下了山头,冲向这八门金锁阵的西阵门。
  常遇春和贾平、王威三个人勒住坐骑,悬心吊胆,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英雄胡得济。只见他飞马越过堑壕,只身闯入八门阵中,急停步,好似悬崖勒马,快进身,犹如平地起风,绕过多少绷腿绳、绊马索,躲过多少梅花坑、翻板、陷坑,左旋右转如履无人之境。小豪杰在这万马丛中,刀枪林内,纵横无抵挡,抖担显威能。刁斗上的人发现了胡得济,他的马也快到将台了。阵主查显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忙指挥刁斗,赶快调兵包围。刁斗上的兵丁们听到主将的命令,刚刚举起白旗来,小英雄胡得济哪里容得,在鸟式环上挂好了八卦亮银铲,从背后取下弯弓,箭壶里抽出两支雕翎箭,搭弓认扣,对准前拳一松右手,嗖的一声,这支箭就好像长了眼一样,直奔举白旗的兵丁右手腕子去了,噗的一下,就在他的肮子上给穿了一个窟窿。这个当兵的怪叫一声,撒手扔旗猛一回头,敢情正合适,胡得济的第二支箭净等着他回头哪!他刚一回头这箭就到了,不偏不斜,正中咽喉。这小子还没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就死在了刁斗上边。胡得济眼望山头喊了一声:“六叔!快来呀!”
  第七十回 宁国彪送母回故里 常遇春奉命攻太平 
  小将胡得济杀进八门金锁阵,射下执旗兵,冲着山头上高喊:“六叔!你快来吧!”常遇春双脚一踹镫,飞马下山直奔东阵门,闯进了阵中,按着胡得济的嘱咐,瞄着黄旗线走草坪,去救宁国彪。因为刁斗上执旗兵死了,整个八门阵失去了指挥标志,阵主查显纵有托天之力也难以施展,霎时间阵中大乱。就连围困宁国彪的那些兵将也都有些心虚了,进不敢进,退又不敢退。正在此时,常遇春赶到了,他见恩兄宁国彪已然累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盔歪甲斜,带散袍松,连掌中的这杆赤丝软藤枪都快摇不动了,眼看就要落马了。常遇春大喊一声:“恩兄沉住气,小弟来也!”拨马杀进了重围。他把大枪摇开,一枪扫去躺下七、八个,两枪就是一大片。那些喽兵一个个抱头鼠窜,四处奔逃,转眼之间都不知去向,常遇春一马当先,来到宁国彪的切近,大声说道:“恩兄,快跟我走!”
  宁国彪一看三弟来救自己,抖擞精神,跟常遇春一齐紧催坐骑,杀出了南门,来到了东边的这片小树林之中。常遇春下马跪在宁国彪的面前请罪,宁国彪不解其意,赶紧下马上前搀扶:“三弟,若不是你打进阵中救了愚兄,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