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种田记》作者:朱朱清颜_第46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46/76页 下─页
能与知味斋有几分关系,这菜……”说到这儿叹了一声小声嘀咕道:“凑合着吃吧。”
  “这位兄台,饭菜不合胃口吗?”亦和的话音才落,就有人开口问,声音不阴不阳,仿佛不怀好意。亦和听了,知道不好,忙抬头看过去,看到那人一袭白色长衫的男子站在眼前,一眼望过去觉得有些眼熟,还没有来得及开口道歉,就被那人风一样冲上来拉住了手。
  亦和大惊,等看清楚是谁才松了一口气,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在毫州城有过一面之缘的端木温。
  “罗公子,毫州一别,端木还以为再无相见之日了呢,不想今日是又遇到了。”端木温一看是亦和,喜不自胜。他在毫州城时遇到亦和,一见之下就觉得甚是投缘,本意是要好好结交一翻,不料第二日去找,他竟然
  退了房走了。又命人四处去查看,并没有找到这么一个人,心里失落万分。方才在雅间之内的正是端木温一行,他将那日亦和随口吟出的诗写了一副字,又装裱出来,今日就是来请人品看的。谁知才准备散了,就看到亦和在外面感叹饭菜不好吃。
  亦和一看是他,忙还了个礼道:“端木兄,真是巧了。”
  “来,我与小弟介绍。”端木温一听亦和称他为“端木兄”双眼直冒泡,闪开身子向亦和介绍他身后的诸位才子,亦和一一见礼。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亦和所吟的词句,只觉得眼前此人是个才子,个个仰慕得很,礼数有加。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为了查资料在网上闲逛,不小心打开一条百度知道。
  楼主的问题是:2货是什么意思。
  下面回答的很多,其中一条回复亮了。
  他回复道:二货:也简称“二”,四川人称“二杆子”、北方人称“二楞子”、“二逼”“二”;西北人称“二球”   二货不单纯是骂人,也是一个很恰当的形容词,形容智商较低,总做傻事的一类人。糊涂蛋、呆子、愣子、蠢货、傻货,或喜欢不知深浅强出头充好汉的人。现在网络上在特指迷恋什么的时候,也用到这个词语。比如:足球二货,方便面二货等等。由于迷恋的不同,表达的褒义和贬义也会不同。
  打个比方
  你问了这个问题,我就这样回答了你
  我们都是二货
  最后一句亮了,有木有呀。


☆、第53章,混入才子队伍

    亦和初到大德城,没个靠山没个朋友,如今他乡遇到了一个算是“故知”的事,顿时也喜得眉开眼笑,不顾礼节繁琐,一一与各位才子们见了礼,又被他们一口一个才子地给夸得有些飘飘然了。
  端木温吩咐小二又另备了一桌上好的酒席,重新摆到雅间里,而后请上亦和并几位大德有名的才子重新坐下。亦和也不客气,心里想反正现在是男装,名字又叫罗衍,自己张扬一些也好,至少有个人能罩着。
  等到酒足饭饱以后,亦和准备告辞走人,不想端木温却不肯了,他微微一笑拦住了亦和道:“罗贤弟不必着急,等下我派人送你回去。”
  “罗公子,今日我等正在此处结社,有幸遇到罗公子。从端木兄处得知罗公子出口成章,今日遇到了,保不与我们一起?”
  亦和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端木温一眼,知道若没有端木温的暗示,他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暗道:写不出来,我还背不出来吗?还好是架空的空间,由着我随便抄袭。
  想到这里,亦和心里已经想好,她微微一笑道:“在下前段时间手腕受了伤,握不住笔,劳烦请哪位代笔。”
  刚才那人马上铺开笔墨纸砚笑道:“由在下代罗公子抄写。”
  亦和看他已经准备好了,也不客气将一首《望海潮》略改了几个字就轻轻吟了出来:“东南形胜,大德都会,帝都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去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向旧时夺。”
  她巧妙地改了地名,将一首柳永的献媚之作说了出来,那人抄记完毕,不由大声称赞道:“果然出口成章,罗公子好才情。”说罢又是一拜。亦和觉得暗自脸红,明明是抄别人的,但是为了自己,还是别说实情的好。于是她也不多做言语,笑道:“小弟今日出来得时间不短,该回去了。”
  “罗小弟不必着急,为兄现在就命人准备马车送你回去。”端木温说着就招呼一旁伺候着的人过来。
  亦和不愿意端木温等人知道自己的住处,若是自己在家里作女装打扮时,他们突然造访,恐怕就要出大事了,于是婉言拒绝道:“不必不必,小弟一向散漫惯了,坐不惯马车。”说着连连推辞,端木温无奈,只得由他去了。
  亦和今日才知道,端木温原来是魏国太子的门客,也是魏国文坛的领袖人物。他性子温和,待人有礼,进步有度,深得魏国才子的尊敬。在东南一带也
  是个知名人物。亦和心里摇头笑道:这样抄袭也行?看来老天待我不薄呀。
  因为这一场变故,亦和出城时天色已晚,太阳快要落山了。大德城门每日晚上都会关闭,所以城里的车夫都不愿意在这会儿出城,因为此时出城就代表着要在城外过夜。
  亦和无奈,只得走路回去。这来回走了几趟,让亦和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先买一辆马车。
  她想买马车已经很久了,但是想到马车必须配马,马必须有专门的人喂养,生生忍下了这个念头。现在的她,生活才刚刚有了起色,还靠自己随身带的那几样东西,若是这样不计收入的败家,恐怕不等小宝宝出世,钱就用光了。
  还好现在天长,虽然太阳落了下去,距离真正天黑还有一段时间,亦和加紧了脚步,急急地往家赶去。这种匆忙赶路的感觉,忽然让亦和心头一动。在这个时代,终于有了一个让自己牵挂着,想要尽快赶回去的地方了。
  亦和当然不知道端木温早派了人暗中跟着她了。端木温虽然只是太子的门客,但深得太子信任,并且将拢络人才的大任交于他。于是温木温每遇到能人异士,都竭尽全力去结交,到最后都为太子所用。
  天色暗了下来,亦和只觉得四周的风都变冷了,脚步更加急。她可不愿意一个人在野外过夜,夜色越来越深,她看着路两旁的野草小树,只觉得心里有点害怕了,毕竟是一个女孩子,又一个人走夜路,那种心情着实不愉快。
  朦胧的星光下,四周的小树林里像是随时都会蹿出来一个狐仙似的,亦和心里更怕了,不过她仍然装着假淡定,往前走着。突然风里传来了隐约的哭声,亦和浑身的汗毛马上立正倒竖。
  乖乖,这是什么情况?亦和捏着一把冷汗,几乎是一提长衫就往前跑了过去,她宁愿自己听到狼嚎,也不愿意听到半夜三更有人哭呀。
  跟踪着的亦和的人一看她猛然跑了起来,还以为她发现了自己拨足就追了上去,那人隐在路边的草丛里,这样一来声响就大了些,亦和听到草丛里传来的声音更怕了,跑得更加快起来。
  等到她一口气跑回家累出了一身的冷汗,喘匀了气拍拍心脏,这才想到自己现在是孕妇不能进行剧烈运动,还好她身子除了累并没有什么其它不适的反应,亦和这才松了一口气,简单收拾了一下去床上睡觉。
  白天折腾了一天,亦和倒在床上就睡死了辽去。第二天她睡醒过来,才想到昨天夜里的哭声,正在想着会是什么人呢,就听到了有人拍门。亦和穿好衣服穿过一道小院去前面打开院门,就看到张大婶儿站在大门口,她看到亦和笑道:“昨天公子回▽▽網▽
  来的晚,人我都带来了,你去我家看看。”
  亦和简直被她搞得无语了,只得拉上门跟着张大婶儿去了她家。在路上,亦和忽然想起来昨天晚上的事,不由张口问道:“张婶儿,昨天夜里我回来得晚了,些,在快到村口的时候听到有人哭,是怎么回事?”
  “我正要和你说这事呢。”张大婶儿看看了亦和道:“昨天夜里哭的就是我要说给你的丫头。”
  亦和一怔,她又问:“昨天夜里她在村口哭儿?”
  “可不是呢。”张大婶儿继续道,“前一段时间从外地逃荒来了一对姐弟,这姐姐才十三岁,弟弟八岁,本来就饿得皮包骨头了逃到咱们村子就病下来了。村子里的人看着可怜也都帮一把,后来倒是养好了。可坏就坏在,村子里也没多余的房子,他们就住在村口那间破屋里。你知道那破屋子吧?”
  亦和点了点头,那是一村口一间破土地庙,新的庙搬到了村西头,旧庙还没有拆,不过只有一间屋子,还塌了大半间。
  “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雨,两个孩子住在那里正巧屋子又塌了,大梁正好掉下来砸到了那弟弟的身上,这下可惨了。本来就小瘦不拉哒的身子骨哪儿经得住这个呢,这姐姐不就要卖身给自己弟弟治病了呢。”张大婶看着亦和的脸色道。
  “张大婶儿跟我说的就是这对姐弟?”亦和开口问道。
  “是呀,你别看这丫头年龄小,能干着呢,又能吃苦。”张大婶儿儿马上补充着说。
  宋家庄并不是大村子,全村也就三十来户人。能买得起丫头的也就三四户,那几户一看有个拖油瓶的弟弟就不肯要了,张大婶儿也是看着亦和面善,觉得或许就能发个善心,收了这对姐弟,这才巴巴地来说了几次。
  “这个……”亦和为难了。说到骨子里,亦和只是一个普通人,她在这个时空也是刚刚站住脚步,若是再添两个人自己……亦和忽然想到自己十三四岁的时候,心一软道:“我去看看吧。”
  张大婶儿一看心道有门,忙领着亦和来到破庙。
  一进院墙就看到院子里都是荒草,几乎快要没人了。顺着草间的小路走到土地庙里,只见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屋子塌了大半,正中间一截横梁躺在地上。靠着墙角的地方铺着一稻草,稻草上躺着一个瘦小枯干的男孩,旁边一个衣衫破旧的女孩正在用破碗喂男孩儿喝水。
  听到有脚声声过来,女孩回过头,看到张大婶儿,马上把碗放在地上,走来来问:“大婶儿又来看我们了,劳您费心了。”
  亦和也不说话只是打量着她,见她虽然衣衫破旧,但脸上洗得干干净净,一对细长的眼睛亮晶晶的,心里就有了几分好感。
  “小丫呀,这是罗公子,若是罗公子收了你,一定会治好你弟弟的腿的。”张大婶儿忙道,一边说一边给小丫使眼色。
  小丫因家里遭了灾背进离乡逃到大德,全家只剩下她和弟弟。这一路上,她也吃了不少苦头,人情事故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