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作者:刘和平_第60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60/183页 下─页
之于商。沈某今日之结局皆意料中事。然以沈某数十年备受盘剥所剩之家财果能填补国库之亏空否?诸公见此账目必将大失所望也!兹附上简明账目一页于后,望诸公览后另想良策,为前方筹募军饷,或可减罪于朝廷。否则,沈某先行一步,俟诸公锒铛于九泉,此日不远!”

看到这里,郏泌昌、何茂才的脸色立刻变了,都望向杨金水。

杨金水的脸依然冷冷的,毫无表情。

“快看下一页!”郑泌昌已经急得声音都有些颤了。

何茂才连忙将这页信拿开,露出了下面一页列着几项开支的账目。

沈一石的声音:“其一,沈某共有作坊二十五,织机三千,每日可织丝绸五百四十八匹。诸公见此账时,吾库存之生丝仅能维持作坊织绸二十天,共计一万零九百六十匹。距朝廷所需之五十万匹相差四十八万九千四十匹。”

郑泌昌的目光一下子茫然了,何茂才的目光也一下子茫然了。

沈一石作坊客厅

这里,高翰文的目光也茫然了!

大厅外面站满了兵,椅子上坐着四个锦衣卫。屋子中间并排站着沈一石的那些管事,这时都低着头,一片沉寂。

高翰文站在那里显然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把目光慢慢转盯向沈一石那个为头的管事:“你刚才说所有的作坊还能织多少天?”

“二十天。”那管事惧怯地望了高翰文一眼,看见他锐利的目光连忙又低下了头,“因为库存的生丝就够织二十天。”

高翰文:“二十天能织多少丝绸?”

那管事:“一共能织一万零九百六十匹。”

“一万零九百六十匹!”高翰文的声音震颤了,接着大声喝问,“库存的丝绸呢?你们绸缎行的库存丝绸还有多少,”

浙江巡抚衙门签押房

杨金水不看账目了,已独自坐回了靠窗的那把椅子上。郑泌昌、何茂才却依然站在案前,脸上流着汗继续在看着那页账目。

沈一石的声音这时就像在二人耳边轻声低语,却那样清晰:“其二,沈某共有绸缎行一百零七家,嘉靖四十年初尚存绸缎十二万五千六百匹。三月,织造局奉上命调拨十万匹。剩余二万五千六百匹,郑泌昌郑大人以巡抚衙门开支为由分润三千五百匹,何茂才何大人以按察使衙门开支为由分润两千匹。四月,为凑足买粮之款,卖出两万匹。现库存仅剩丝绸一百匹。”

郑泌昌、何茂才的眼睛刷地直了

沈一石作坊客厅

“一百多家绸缎行一共只有库存丝绸一百匹?!”高翰文的目光像两把刀直刺向那个管事。

那管事:“就、就一百匹……”

高翰文的脸也白了:“把这些人都抓起来!立刻查抄库房!”

大厅外的士兵一齐跑了进来。

浙江巡抚衙门签押房

“现、现银还有多少两’”郑泌昌也不看账了,软软地坐在椅子上,两眼失神地望着仍然站在案边的何茂才。

“现银也不足一万两!”何茂才拿着那纸账目,手在抖着,声音也在抖着,“这、这怎么可能?打、打死我也不信!”

“完了。”郑泌昌喃喃地说道,“我们都被沈一石玩了…”

“是呀,他是在拿命跟你们玩哪!”杨金水坐在椅子上冷冷地接言了,“你们几个衙门包括你们的家里,这么多年的开支花了他多少钱,你们自己心里有数。今年为了改稻为桑,又买了近一百船粮,又花了多少钱,我们心里都有数。现在买的粮都借给了淳安建德。沈一石家里真有座金山,挖也挖空了。”

郑泌昌、何茂才这才似乎不得不相信眼前这纸账目了,一个坐在椅子上,一个站在案边,谁也不看谁,全望着前方发呆。

“两位大人还有事吗?”杨金水慢慢站起来了,“要没有别的事,杨某要回去给宫里上请罪的本章了。”

“杨公公!”郑泌昌省了过来,“千万不能就这样请罪。要是我们都这样请了罪,前方的军需没有了供应,这场大战就打不下去了!”

杨金水的目光望向了门外:“现在想到仗打不下去,晚了!”

浙江温岭铁场

广袤无边的群山,草树浓密,三面环绕着方圆数里宽阔的海滩,海湾的海面上停靠着数十艘倭寇的战船。

镜头推向了最大的那艘倭船。战船的船板上捆绑着被掳掠来的大明百姓。不分男女都被脱掉了上衣,在光天化日下暴晒!青壮男人都被铁链锁着,女人则是被一根长绳套住了每个人的左臂,串成一行,这时正被倭寇驱赶着跪擦船板。

一个倭寇头目坐在翘起的船首上,两眼既凶且淫地在一个个光着上身的女人胸`前睃巡。突然,他站起来了,走到了那一排正在跪擦船板的女人面前。

女人们都吓得伏下了身子。

那倭寇头目揪住了一个女人的长发往上一提!

那女人的身子被拉直了,连忙用没有被套的右手掩住双乳!

那倭寇头目狞笑着,两个倭寇走了过来,解松了这个女人左臂上的套绳。倭寇头目揪住这女人的长发向船舱拖去。女人发出了长声的哭嚎!

其他的女人都伏在船板上发抖。被铁链锁着的男人都闭上了眼睛。

那倭寇头目拖着女人的长发走近了船舱,就在这一刹那,一个被铁链锁着的男人突然跃起,用头向那倭寇头目撞去,可头离那倭寇头目还有一尺来远,他的身子便被铁链紧紧地扯住了。

倭寇头目站住了,望向那个男人。那男人眼中射出怒火,紧盯着倭寇头目。

倭寇头目松开了女人的长发,倏地从腰间拔出了两把倭刀,同时砍去!

一把倭刀将那男人的头颅砍飞向大海,一把倭刀砍断了那男人身上的铁链!

从身腔里喷出的血溅向了船板,也溅向了那个倭寇头目!

倭寇头目脸上身上都是鲜血,却转对身边的两个倭寇用日语说:“喂鱼!”

两个倭寇抬起了没有头颅的尸首,向大海扔去!

山的上空海的上空这时高悬着那轮白日,天空和海一样的湛蓝,不时有鸟群从大山里飞过来,盘旋在海面上寻觅海中的鱼食。尸首抛人海面溅起的浪花吸引了它们,一群鸟立刻俯冲下来。

海滩边的群山里

倭寇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倭船停泊的对面那莽莽苍苍草木浓密的山里,一双双喷着怒火的目光这时正在望着他们这些禽兽!

这就是戚家军!两千人在龙山剿灭了一股倭寇便立刻奔赴这里,伏在大山中也已经两天两晚了,没有一个人动弹,每棵大树上栖息的鸟群都没有被惊动。

戚继光背靠着一株大树;双手拄着那把宝剑,箕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无数双目光这时都望向了他,他两眼只望着前方,还是一动不动。

一个将官在地上慢慢爬着,爬到了他的身边,尽量凑近他的耳边,极低极轻地说道:“将军,有些弟兄断粮已经两天了,多数弟兄也一天没有吃东西了。”

戚继光没有看他,低声应道:“知道。”

那将官:“倭贼天天在船上奸淫杀人,弟兄们说是不是不要等了?”

戚继光慢慢望向了他,嘴里只低声进出一个字:“等!”

画外音在静静的群山上空响起:“戚家军在龙山一役歼灭了倭寇一千余人,解救了四千多中国百姓后,立刻辗转奔赴到了温岭,准备在这里截击从象山、幸化、宁海烧杀淫掠而来的倭寇。也就在此时,后援断了。据史书记载,数千将士就是在已经断粮数日后仍然坚守苦待,伺机杀敌!”

浙江巡抚衙门签押房

“我愧对皇上,愧对老祖宗!”杨金水这时站在签押房的门内仰望着院外那方天空。郑泌昌、何茂才这时竞一边一个跪在他的两旁,眼中满是惊惶。

杨金水却望也不望身旁这两个矮了半截的身子,目光依然仰望向门外:“胡宗宪、戚继光在前方打得那么难,朝廷把接济他们的军饷都押在这次抄没沈一石家财上面,我们却拿不出军饷来…”

“我们想办法筹粮募款!”郑泌昌立刻接言,“只望公公跟锦衣卫几个钦差说一声,请他们转陈吕公公,让朝廷给我们一些时限。”

杨金水这才慢慢望向了他们:“就算朝廷给你们时限,二位大人难道还能找出第二个沈一石去抄他的家,”$$$$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只要朝廷让我们戴罪立功,我们可以另想办法。”郑泌昌说着立刻望向何茂才,“老何,你说想尽办法我们能够筹多少军饷?”

何茂才:“拼了命,怎么也能够先筹集一两个月的粮草军需!”

“那眼下沈一石这个案子呢'”杨金水又望向了他们,“抄家抄出这样的结果总得给朝廷一个说法。”

“找个人顶罪!”郑泌昌答道。

杨金水:“找谁顶罪?”

郑泌昌:“高翰文!”说着望向了何茂才。

何茂才立刻接道:“对!都因他办案不力,致使钦犯畏罪自杀销毁账册,转移了私财!”

杨金水深望着他们,在那里想着。

沈一石一家绸缎库房

一个管事颤唞着手打开了库房的锁,高翰文一脚便踹开了库房门率先走了进去。

四个锦衣卫对望了一眼跟着走了进去。士兵们都紧张地守在门外。

库房内,高翰文的背影定定地立在那里。四个锦衣卫站在门边,也都一声不吭。

整个库房只有一排排空空的木架,哪见一匹丝绸!

高翰文慢慢转过了身子,望向四个锦衣卫。四个锦衣卫也静静地望着他。

高翰文的声音透着悲愤:“前方几千将十正在和几万倭寇血战,现在我们却拿不出军需接济他们……”说到这里高翰文的跟中竞闪出了泪花。

四个锦衣卫也有些动容了。

高翰文:“沈一石的账册哪里去了?家财哪里去了?”织造局和浙江官府难逃其咎!不追查,愧对朝廷,愧对前方将士,愧对受难的百姓!”

四个锦衣卫对望了一眼,锦衣卫头儿:“该怎么办’高大人说吧。”

高翰文:“立刻追查!”

锦衣卫头儿:“怎么追查?”

高翰文:“沈一石的账册和财产织造局还有巡抚衙门应该知道!你们去织造局追查,我去巡抚衙门追查!”

锦衣卫头儿沉吟了片刻:“这是我们的职责。就按高大人说的去办。”

高翰文大步走了出去。四个锦衣卫又都对望了一眼,慢慢走了出去。

海滩边的群山里

群山外边传来了海面倭船上的两声炮响!不久,海滩那边的山上也传来了倭寇回应的火铳呜响!再接着,隐隐传来了远方倭寇的吼声和无数百姓的哭喊声。

无数双将士的目光都望向了戚继光,戚继光拄着剑在那棵大树边慢慢站了起来。

一名将官从密林中牵来了戚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