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材10吨,节电4万多度,节约生产费用12万元。由于应用本发明加工的轧辊表面质量优良,提高了轧辊制件的成品率,经济效益更为显著。以广州锌板厂、广州铅轧延厂、广州第三轧钢厂为例,1979年及1980年上半年就三种规格轧辊统计,比过去节约钢材54吨,生产费用节省63万多元,多得利润近190万元,扣除各项成本费,
-- 697
发明申报书986
合计纯经济效益收益250多万元。
采用本发明还可节省外汇,武钢硅钢厂在1976年订购森米尔轧机74×1180毫米工作辊耗用60万美元外L汇,今年,大冶、武钢等研制成国产钢材,并用本发明在中频加热淬火机床上处理,效果满意,决定不再引进(见附件三)。今后,武钢冷轧厂处理1.7米轧辊不必再进口O.S.B的“挡水环”。
四、发明可以应用的事实根据自1976年以来,广州第三轧钢厂、沈阳重型机器厂等已采用本发明处理了大量的138毫米到500毫米L L轧辊。
1980年武钢硅钢厂用本发明处理φ74×1180毫L米轧机工作辊50多根,该厂拟正式用于自制轧辊,以代替进口轧辊。应用证明见附件三。
本发明于1979年9月经广东省冶金局组织技术鉴定(见附件二)。
五、保密要点发明的内容结构、组合方式,加工方法及使用决窍。
注:此《发明申报书》编写格式系根据原“感应淬火无磁金属型防水环”发明申报书由国家科技管理局改编,原发明申报中的附图及附件在改编时均略去,属于对国外保密的技术内容,改编时均以“×××…”代替。
这些内容在发明者编写《发明申报书》时,均应如实写上。
附件目录一、查阅国内外专利文献及非专利文献情况;
-- 698
096公文写作宝典
二、技术鉴定书;三、应用证明;四、发明人情况表。
申报部门审查意见应用感应加热技术对轧辊等圆柱体进行热处理,要求连续加热并连续激冷,这就必须把感应加热区与喷水冷却区截然隔开,以防止溅水造成软点及硬度不足。广州市冶金研究所和广州市第三轧钢厂研究成功的无磁金属防水环,经3年来生产使用证明,具有无磁、耐高温、耐磨、寿命长、防水性能好等特点,显著提高了轧辊质量,国外尚未见有如此高性能的防水环。特申请四等发明奖,建议定为秘密级。
冶金工业部(盖章)
1981年4月12日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批意见(内容从略)
发明奖申请书
发明奖申请书是申请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时所撰写的一种书面报告,是国家授予各种发明奖的文字依据。发明奖申请书的特点是在申报上具有程序性;在填写上具有规范性;在内容上具有创造性。
发明奖申请书的结构,由表格组成,表中的内容有“内
-- 699
发明奖申请书196
容摘要“栏目,是申请书的关键性项目,主要写研究成果的原理、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成果的主要用途、技术关键、预定和已达到的指标、经济价值、与国外水平的比较等。
写发明奖申请书,要求认真填写规定的项目,注意《关于填写“发明奖申请书”的详细说明》中的内容;使用的语言要准确精炼,表述科研成果要有科学性;要分清请奖的类别,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就申请自然科学奖,属于非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一律使用国家发明奖;要客观确立奖励的级别。
范例一A B发明奖申请书序号:
项目名称起讫日期
作者
请奖单位或推荐者
内 容 摘 要
-- 700
296公文写作宝典
请奖单位或推荐者的意见
盖章或签字年 月 日
范例二A B国家发明奖申报书
一、发明名称及分类编号(2)
: 密级(3)
:(1)
国际专利分类号(4)
:A01B1500D用途分类(5)
:②农业
(6)
发L-5-35重型五铧犁犁柱设计新方法中文明名L5-35hewConceptof称(7)hlowstandardQcsignforHeaog英文Dutyfive-dhaicflow
-- 701
发明奖申请书396
(8)单位:××省农牧业机械研究所发中文发明人:×××明者(9)
英文
发明人总数(10)
:1申报部门(11)
:××省科委发明起始日期(12)
:19××发明完成日期(13)
:19××年×月×日年×月×日基层申报日期(14)
:19××部门申报日期(15)
:年年×月×日 月 日申报等级(16)
:建议密级(17)□本□作□品□由□□網□提□供□下□載□與□在□線□閱□讀□
二、发明内容简介编号(19)
:内容简介:L—5—35重型五铧犁犁柱设计新方法,是一项铧式犁铸造犁柱设计技术。我国先进的铸造犁柱(下简称犁柱)设计方法,其图纸尺寸基准与犁体曲面图座标零线一致。与先进设计方法比较,本方法设计的图纸尺寸环节少,单项尺寸环节的公差大,方便铸造及钻孔工艺,在不改变与它相组装的犁铧、犁壁、犁床(当年的图纸犁床叫地侧板)等零件图纸尺寸公差的条件下,犁柱从先进设计不能互换,提高到全互换,同时方便组装工艺,提高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1962年起全国同行业生产、
-- 702
496公文写作宝典
应用,都解决了犁柱不能互换的技术难题。仅统计机械工业部农机工业局归口厂从1962年至1984年的产量为17.3万台,已获得重大节约价值,现在继续生产、应用。
三、发明详细内容及请奖的理由(一)发明的背景从1955年起我国先进的犁柱设计方法就采用苏联的技术资料,1956年引进开荒犁体全部图纸;1958年又引进工艺文件,但解决犁柱互换的那部分工艺文件,苏联未给我国。在全行业造不出互换的犁柱时,才都采用修配方法进行大量生产,在“产品验收交货技术要求”
这个设计文中,为适应修配生产,制定有关条文。如此在毛坯铸造和钻孔工序,还不断出现成批废品,使犁柱停工解决,影响其它工序停工待料,成为全行业的技术关键。本方法在原单位长期不被采用,到1961年10月为整顿产品质量,机械工业部农机工业局主持第一次重型五铧犁全国统一图纸标定会议,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厂召开,本方法提交给会议。经讨论,黑龙江省农机厂立即试制验证,犁柱达到全互换,被会议采用,纳入标定的图纸和设计文件中。采用前犁柱的件号是“白云—327”
,采用后件号是“L—321”
,设计文件“产品验收交货技术要求”的名称未变。从装之后再拆卸的方法,质量稳定,解决了技术关键。
(二)发明详细内容先进的犁柱设计方法,零件尺寸基准在零件体外空间,是犁体曲面图的作座零线。本方法的特点:以犁柱
-- 703
发明奖申请书596
上的犁体安装基准为尺寸基准,从设计尺寸上,保证犁柱在参加犁体组装过程全互换,犁体在参加总装过程全互换。从犁柱上的犁体安装基准到犁柱曲面部位的曲面座标零线之间的尺寸565±21的含义,是在检验犁柱曲面形状时,检验曲面样板的水平座标零线,可以在565±21范围内活动,以适应犁柱曲面部位形状的变化,对安犁床的定床面,规定综合检验方法(当年图纸上,把犁床叫地侧板)
,能方便铸造工艺,减少铸件校形工时,减少铸件废品。
从理论上分析,钻犁柱曲面部位安装犁铧的孔位时,应根据犁柱曲面部位,相对尺寸基准的位移值,调整钻孔夹具定位装置。实际上,由于采用孔位尺寸直接与犁柱上的犁体安装基准标注,减少尺寸环节,消除公差积累,把孔位尺寸公差值,较先进设计方法设计的图纸孔位尺寸公差值放大1倍,尚不需要调整钻孔的定位装置。
以不改变与犁柱组装犁铧、犁壁、犁床的图纸尺寸公差的条件下,犁柱已实现犁体组装过程全互换。总装时犁体全互换。方便钻孔工艺、稳定钻孔质量,减少钻孔废品,减少犁体组装工时,解决了由于犁柱质量问题造成的停工损失。
本方法同时修改,先进设计方法为适应犁柱不能互换,采用修配方法进行大量生产,在设计文件“产品验收交货技术要求”中规定的“100%总装检验之后,再编号拆卸,贴上编号标签包装,”
改为“每批5%抽总装,检验完全合格之后,其余95%按包装件组装。”由于取消
-- 704
696公文写作宝典
100%总装之后再拆卸,节约总装费用,节约总装再折卸费用,节约工厂内部零件、部件运输费用,以及减少厂房占用面积的费用。
(三)发明的作用意义1.先进设计方法,是以犁体曲面座标零线为尺寸基准,它在犁柱零件本体以外的空间,本方法是以犁柱上的犁体安装为尺寸基准。举犁柱上组装时需要的安装犁铧孔位尺寸和安装犁床定位面尺寸,比较不同设计方法的结果。为便于审阅时查找尺寸,在先进设计方法设计的图纸“白云—327”和本方法设计的图纸“L—321”的尺寸旁,分别在近处括弧内注上,A1、A2、B1、B2、B3、B4、C1、C2、D1、D2、D3、D4、D5等代号。列尺寸链比较如下。
(a)安装犁铧孔位尺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