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作者:高利.曼昆_第27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27/76页 下─页
曼先生进行的调查表明,在3年内将有40%的地下经济合法化,而且,在6年内还有40%的地下经济即将合法化,但前提是要证明改革是“可信的”。考夫曼先生强调,取消管制和减税的可信性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承诺不再总是口头上推动的不好的做法。
资料来源:The New York Times,November14.1996,p.D2.
结论
奥立佛?温德尔?赫尔姆斯(Oliver Wended Holmes)曾经说过,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所付出的代价。的确,没有某种形式的税收,我们的社会无法存在。我们期望政府提供某些服务,例如,道路、公园、警察和国防。这些公共服务需要税收收入。
本章说明了文明社会的代价会有多高。第一章中讨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当政府对一种物品的买者或卖者征税时,社会就损失了市场效率的某些利益。税收使市场参与者付出代价,不仅是因为税收把这些参与者的资源转移给了政府,还因为税收改变了激励,并扭曲了市场结果。
内容提要
◎一种物品的税收减少了该物品买者与卖者的福利,而且,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通常超过了政府增加的收入。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税收收入之和——的减少被称为税收的无谓损失。
◎税收有无谓损失是因为它引起买者少消费和卖者少生产,而且,这种行为变动使市场规模缩小到使总剩余最大化的水平之下。由于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变动的反应程度,所以,弹性越大意味着无谓损失越大。
◎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越大,而且,无谓损失增加也越多。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扩大而增加。但是,最终由于高税收减少了市场规模,也就减少了税收收入。
第九章 应用:国际贸易
在本章中你将——
考虑什么决定一国是进口还是出口一种物品
考察在国际贸易中谁获利谁亏损
了解国际贸易赢家的好处大于输家的损失
分析税与进口限额的福利影响
考察人们用来支持贸易限制的各种观点

如果你检查你现在穿的衣服上的标签,你也许将发现,你的一些衣服是另一个国家生产的。一个世纪前,纺织和服装业是美国经济的一个主要部门,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面临可以以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物品的外国竞争者,美国的许多企业发现,要生产并销售纺织品和服装来获得利润越来越困难了。现在美国人消费的许多纺织品和服装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纺织行业的故事向经济政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国际贸易如何影响经济福利?从各国间的自由贸易中谁受益谁受损,以及如何比较利益和损失?
第三章通过运用比较优势原理介绍了国际贸易的研究。根据这个原理,各国都可以从相互贸易中获益,因为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但第三章的分析是不完全的。它没有解释如何从国际市场上实现这种贸易的好处,或者这些好处如何分配给各个经济活动者。
现在我们转向研究国际贸易并解决这些问题。在前几章中,我们提出了许多分析市场如何运行的工具:供给、需求、均衡、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等等。我们可以用这些工具来更多地了解国际贸易对经济福利的影响。
贸易的决定因素
考虑钢铁市场。钢铁市场十分适于用来考察国际贸易的得失:钢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生产,而且,钢铁的世界贸易也很大。此外,钢铁市场是决策者经常考虑(而且有时实施)贸易限制以便保护国内钢铁生产者免受外国竞争的一个市场。我们这里考察一个假想的艾索兰德国的钢铁市场。
没有贸易时的均衡










当一个经济不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贸易时;价格调整使国内供给与需求平衡。这个图表示在假想的艾索兰德国钢铁市场上没有国际贸易的均衡时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
现在假设在一次选举中艾索兰德国选出了一位新总统。新总统以“变革”为竞选纲领,并允许选民大胆提出新思想。她的第一个行动是组织了一个经济学家小组来评价艾索兰德国的贸易政策。她要求他们根据三个问题提出报告:
◎如果政府允许艾索兰德国进口和出口钢铁,国内钢铁市场的钢铁价格和钢铁销售量会发生什么变动?
◎谁能从钢铁的自由贸易中获益,谁会遭受损失,收益会不会超过损失?
◎应该把关税(对钢铁进口征税)或进口限额(钢铁进口的限制)作为新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吗?
在复习了他们熟悉的教科书上的(当然,是这一本书)上的供给与需求之后,艾索兰德国的经济学家小组开始了它的分析。
参考资料:比较价格和比较优势
当比较不同国家一种物品的价格时,重要的是要注意表示价格的单位。一国可能用元表示价格,而另一国可能用比索表示价格。为了比较价格,我们需要用在两国都有价值的某种东西——一盎司黄金、一桶原油或一蒲式耳小麦——来衡量价格。根据另一种物品衡量的一种物品的价格被称为相对价格。由于相对价格衡量机会成本,所以它决定比较优势和贸易形式。
这里有一个例子。在艾索兰德国,每吨钢价格是1000美元,每蒲式耳小麦价格是200美元。在内格博兰德国,每吨钢价格是10000比索,每蒲式耳小麦价格是1000比索。现在考虑这些问题:哪个国家的钢便宜?哪个国家的小麦便宜?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小麦来表示钢的价格。这种相对价格给出一个人为了得到一吨钢应该放弃的小麦数量。在艾索兰德国,l吨钢的价格是5蒲式耳小麦。在内格博兰德国,回吨钢的价格是10蒲式耳小麦。因此,钢的价格(用若干蒲式耳小麦衡量)是艾索兰德国低于内格博兰德国,这表明艾索兰德国生产钢铁有比较优势。~~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我们同样可以比较两个国家的小麦价格。在艾索兰德国,一蒲式耳小麦的价格是1/5吨钢。在内格博兰德国,l蒲式耳小麦的价格是1/10吨钢。内格博兰德国小麦的价格(用若干吨钢来衡量)低,这表明内格博兰德国生产小麦有比较优势。
要注意的是,用钢表示的小麦价格是用小麦表示的钢的价格的倒数。如果在一个国家钢的价格低,在另一个国家小麦的价格必然低。因此,除非价格完全相同,否则一国必定在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另一国必定在另一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世界价格和比较忧势
我们的经济学家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艾索兰德国会成为一个钢铁进口国呢,还是钢铁出口国。换句话说,如果允许自由贸易,艾索兰德国的结果是在世界市场上买还是卖钢铁?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经济学家比较现在艾索兰德国的钢铁价格和其他国家的钢铁价格。我们把世界市场上流行的价格称为世界价格。如果钢的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那么,艾索兰德国一旦允许贸易,就会成为一个钢铁出口国。艾索兰德国的钢铁生产者渴望得到国外可以得到的高价格,并开始向其他国家的买者出售它们的钢铁。相反,如果钢铁的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那么,艾索兰德国就将变成一个钢铁进口者。由于外国
卖者提供了更好的价格,艾索兰德国钢铁消费者将很快开始购买其他国家的钢铁。
实际上,在贸易之前比较世界价格和国内价格表明艾索兰德国在生产钢铁方面有没有比较优势。国内价格反映钢铁的机会成本:它告诉我们,艾索兰德国为了得到一单位钢必须放弃多少其他东西。如果国内价格低,即艾索兰德国生产钢的成本低,这表明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艾索兰德国生产钢铁有比较优势。如果国内价格高那么,艾索兰德国生产钢的成本高,这表明外国生产钢铁有比较优势。
正如我们在第三章中说明的,各国之间的贸易最终要根据比较优势。这就是说,贸易之所以互惠是因为它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在贸易之前比较世界价格和国内价格,我们可以决定艾索兰德国生产钢铁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好呢,还是更糟。
即问即答 奥塔尔国不允许国际贸易。在奥塔尔国,你可以用3盎司黄金买一件羊毛衫。同时在邻国你可以用2盎司黄金买一件同样的羊毛衫。如果奥塔尔国打算允许自由贸易,它将进口还是出口羊毛衫?
贸易的赢家和输家
为了分析自由贸易的福利影响,艾索兰德国的经济学家开始假设,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艾索兰德国是一个小型经济,因此,它的行动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小型经济假设对分析钢铁市场有一种特殊含义:如果艾索兰德国是一个小型经济,那么,艾索兰德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将不影响钢的世界价格。可以说在世界经济中艾索兰德国是价格接受者。这就是说,它把钢的世界价格作为既定的。它可以以这种价格出售钢铁成为出口者,或者以这种价格购买钢铁并成为进口者。
小型经济假设并不是分析从世界贸易中受益或受损所必要的。但艾索兰德国的经济学家从经验中知道,这个假设会使分析大大简化。他们还知道,在大型经济更为复杂的情况下,基本结论并不会改变。
出口国的得失
图9-2表示当贸易前国内均衡价格低于世界市场时艾索兰德国的钢铁市场。一旦允许自由贸易,国内价格上升到等于世界价格。没有一个钢铁卖者会接受低于世界价格的价格,没有一个买者会支付高于世界价格的价格。
在国内价格现在等于世界价格时,国内供给量不同于国内需求量。供给曲线表示艾索兰德国卖者的钢铁供给量。需求曲线表示艾索兰德国买者的钢铁需求量。由于国内供给量大于国内需求量,艾索兰德国把钢铁出售给其他国家。因此,艾索兰德国成为一个钢铁出口者。
虽然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不同,但钢铁市场仍然是均衡的,因为现在有其他市场参与者:世界其他国家。可以认为世界价格时的水平线代表世界其他国家的钢铁需求。这条需求曲线是完全富有弹性的,因为艾索兰德国作为一个小型经济可以以世界价格销售它想销售的数量。
现在考虑开放贸易的得失。显而易见,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受益。贸易迫使国内价格上升到世界价格。国内钢铁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因为他们现在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钢铁,但国内钢铁消费者的状况变坏了,因为他们不得不以较高的价格购买钢铁。
图9-2表示当贸易前国内均衡价格低于世界价格时艾索兰德国的钢铁市场。一旦允许贸易,国内价格上升到等于世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