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随着日本战后的经济腾
飞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时候。法西斯的阴魂又不时地在日
本列岛上空徘徊。
80年代,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侵略中国”变成了轻描淡
写含含糊糊的“进入中国”。
日本政界要人频频参拜供奉有侵略战争阵亡将士灵位的靖国
神社。
尤其不能容忍的是,日本有些人在为法西斯分子招魂的同时,
还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日本拓植大学讲师田中正明于1984年6月出版了一本名为
《“南京大屠杀”之虚构》的书,胡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历史。
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1990年在美国《花花公子》杂志上发
表谬论,颠倒黑白地宣称“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污蔑日本形象的
谎言”。
次年,他又在日本《文艺春秋》杂志撰文大放厥词,声称
“南京大屠杀是美国导演的中国政府的政治宣传”,这一次,他不
仅污蔑中国政府,否定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甚至连当年曾经
明里暗里庇护过南京大屠杀元凶和其他日本战犯的美国,也挨了
他的骂。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历史岂容抹煞!南京大屠杀血案累累,
铁证如山。
在南京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累
累白骨发出无言的控诉。在像白骨一样惨白的纪念馆墙壁上,用
中、英、日3国文字镌刻着几个沉重的黑色大字:“遇难者30万
人。”
历史不会忘记!历史不容重演!
***************
*第五章晋中鏖战
***************
平津硝烟四起,南口失陷,日军沿平绥路向山西杀来。从始至终不提“抗日”二字的“土皇帝”阎锡山,想不到日本会背弃诺言要夺取他的独立王国。日军大兵压境,逼得阎锡山终于丢掉“国民党、共产党、日本人,3个鸡蛋都不能踩破的‘至理名言’”,他要让日本这个“鸡蛋”在晋北三关上撞得粉碎。 蒋介石的中央军、共产党的八路军被邀入晋。一场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也最惨烈,最悲壮的忻口会战拉开了序幕。中将军长郝梦龄慷慨赴难,血洒疆场……
---------------
“土皇帝”大摆口袋阵(1)
---------------
山西老百姓们留传着这么一句话:“山西有座大山,这座山就
是阎锡山。”在百姓们的眼里,当年的阎督军,现在的阎司令长官
就是“太上皇”。他拥兵30万,独霸山西。共产党的势力难以渗
透,蒋介石拿地也没办法,连日本人也对他拉拉扯扯。用阎锡山
自己的话说,这叫“在3个鸡蛋上跳舞,哪1个也不能踩破。”这
三方他都不愿意闹翻,又都得应付一下,那么,怎么办呢?对蒋
介石还是按照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态度,可是阎锡山坚持一
条,中央军不能进入山西驻军。
当了30多年山西“土皇帝”的阎锡山对蒋介石向来就存有戒
心。从当年的袁世凯、黎元洪和段祺瑞历届北洋政府,到今天的
蒋介石,阎锡山像个不倒翁在宦海沉浮中始终不倒。袁世凯和黎
元洪都曾经想搞掉他,结果都没得逞。蒋介石自然也把独霸一方,
雄视中原的阎锡山当作眼中钉。况且当初蒋介石羽翼未丰时,阎
锡山总是蠢蠢欲动,先是和唐生智勾结谋反,东窗事发之后,猖
狂的阎锡山以又赶忙反过来向蒋介石请缨讨唐,发兵中原。蒋介
石看出阎锡山想借机入主中原,与蒋抗争的企图,结果密令韩复
榘、何成浚除掉阎锡山。不料,老好巨滑的阎锡山来了个金蝉脱
壳,回到山西联合冯玉祥共同公开反蒋,一场中原大战打得天昏
地暗。到底是蒋介石技高一筹,中原大战取胜后把阎锡山逼得被
迫暂时离开经营这么多年的山西老窝,假借出洋之名跑到日本人
庇护下的大连暂避,住进了当年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别墅。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三省,蒋介石又忙着在南
方围剿红军,阎锡山又悄悄在日本人帮助下潜回山西,重新坐上
了“土皇帝”的宝座。
这一次,阎锡山学乖了,他不再公开反蒋,对蒋介石表面上
敷衍,实际上仍是我行我素,除了继续和日本人勾勾搭搭,暗中
也和中共有来往。因为,他深知要在三股力量中间求生存。
红军东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对阎锡山采取同情和支持的态度,
为了抗日“甚愿与晋军立于共同战线”。西安事变以后,阎锡山表
示“联共是党与党的问题,我完全同意在大西北能很好地联合红
军共同抗日”,借助共产党的力量,一方面可以树立自己抗日形象,
另一方面又可以借此与蒋介石分庭抗礼,阎锡山以“自强救国”为
口号,先后在山西组织了许多群众团体和协会,山西的各种团体
协会之多,成了阎锡山的一大发明创造,他自己的头衔也跟着摇
身一变,成了“会长”,他先后将他支持的青年救国会和建设救国
社等团体合并,成了自强救国同志会,自己亲自任会长,会员有
数千人,其中有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参加,积极从事抗日救
亡活动。
1936年10月,日军大举进攻绥远,直接威胁到山西。山西一
批左派青年其中包括共产党员,倡议组织一个全省规模的抗日团
体,定名为“抗日救国同盟会”,号召全国不分党派,不分阶级,
不分男女老幼,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救国。阎锡山赶忙派人去说:
会长认为组织民众救国很好,但是抗日救国对日本人刺激太大,怕
惹出祸来,会长主张“守土抗战”、“牺牲救国”,你们还是把“抗
日救国同盟会”改为“牺牲救国同盟会”为好,于是“抗日救国
同盟会”改名为“牺牲救国同盟会”,阎锡山兼任会长,还特意把
共产党员薄一波请来担任常务秘书。阎锡山还亲自写了牺盟会会
歌,歌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慷慨激昂:“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牺牲已
到最后关头!”
在牺盟会这杆救亡大旗的感召下,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都纷
纷慕名而来,一时间,山西被誉为全国的抗日前哨。
在大好形势下,阎锡山却另有打算,在牺盟会改组后的一次
高级干部会议上,他说:“假如日本人打进山西,我们该怎么办?”
大家对这个问题讨论了好几天,最后提出“建立进步军队是当务
之急”的建议,阎锡山一听正中下怀,这才是他葫芦里要卖的药。
借机扩充军队,增加实力。于是,以牺盟会为骨干,成立了军政
训练委员会,阎锡山自任主任,以“军政干部训练班”、“国民兵
军官教导团”等名义,培养进步青年,为建立新军培训干部。
西安事变之后,成立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阎锡山还把
组建新军的任务交给了薄一波。
“七·七”事变之后,阎锡山“联共抗日”进一步明朗化。7
月31日,他向中共联络代表彭雪枫正式表示:“自今日始,你可
以用红军和中共中央代表的名义,公开进行活动。”至此,中国共⑦本⑦作⑦品⑦由⑦⑦網⑦友⑦整⑦理⑦上⑦傳⑦
---------------
“土皇帝”大摆口袋阵(2)
---------------
产党同阎锡山达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协议。
虽然名义上服从蒋介石,又公开地联络共产党,可是阎锡山
在抗日问题上始终不提抗日二字,他的口号是“守土抗战”,言外
之意,你日本人不进攻山西,我就不和你对抗。
阎锡山在和日本人打交道中始终态度暖昧。他曾在日本留过
学,在日本政界军界也颇有人缘。当初他中原战败避难大连,到
后来重回山西执掌大权,都是日本人暗中帮忙。所以,阎锡山和
日本人的关系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们彼此之间有过默契:只
要阎锡山不让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势力进入山西,日本就不进攻山
西;反之,只要日本不进攻山西,阎锡山也不抗日。所以,当日
军咄咄逼人妄图吞并中国的时候,阎锡山用心良苦地提出一个与
众不同的口号,叫做“牺牲救国,守土抗战”,既不敢说“抗日”,
又不掩饰他的根本立场只是守土,即保护自己的地盘。
可是,谁知日本野心太大,背信弃义,全面侵华战争一开始,
就攻占绥远,沿平绥铁路疾进,直扑山西。眼看着日本人要抛弃
他这个暗中盟友,自己的独立王国朝不保夕,阎锡山这才不得不
勉强抗日,担任第2战区司令长官,他知道自己的家底晋绥军战
斗力弱,何况这是他的命根子,不能全赔进去,于是,只好改变
立场来个一箭双雕,借助共产党和国民党两方的力量来抗日,同
时,他还可以利用国共之间的矛盾以及山西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从中渔利,以保全他自己的地位。
“七·七”事变后,阎锡山曾询问蒋介石山西该怎么办?
蒋介石精神抖擞地指着墙上的地图,侃侃而谈:
“我们跟日本人打仗,不怕从南方打,也不怕从北方打,最
令人担心的是从芦沟桥打入山西,再经汉中入四川,这是当年忽
必烈灭南宋走过的路子。如果日本人占领了西南,再占领云贵、两
广一带,我们即使保住南京、上海,这个仗也打不下去。现在唯
一的办法,是设法改变日本人作战路线,宁可引他沿江而上,也
不能让他走忽必烈的道路。”蒋介石把话一顿,加重语气地说:
“山西必须保住!”
蒋介石答应出兵30万,一下子把阎锡山吓呆了。他马上想
到:“30万中央军开进来,不用日本人就把山西给踏平了。这跟当
亡国奴有什么两样!”蒋介石的决断,直接危及了阎锡山“土皇
帝”的宝座,他马上回绝了蒋介石:“既然山西这样重要,我决心
用晋绥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