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不在天"呢?
踵息为小归根,归根曰静,静则不烦也。不烦则得寐得眠。能寐能眠又为大归根,大归根则得大静,静曰复命。故此一过程,实为小静引大静也。诚如佛祖所云,生死乃呼吸间之事。既然生死是呼吸间的事,那么,把握生死何以不从呼吸开始呢?谚云:"君若识得呼吸事,生死海中任游行。"信不诬也。
④烦则不当欲寐
上面我们讲到,烦就是火不归根,就是火气上浮。而火气浮越了,烦了,就应该"不寐",而不是"欲寐"。所以,前面讲的绝大多数条文,都是把烦与不眠连在一起。烦为因,不眠为果。而在这里,心烦却与"但欲寐"连在一起。说明这是很反常的现象,不是一般的毛病。这个"心烦,但欲寐"既不是一般的困倦,亦不是一般的失眠。以心烦者,真阳亡失而上越也;但欲寐者,心火虚衰,神明昏暗也。故而它是心肾将衰的一个信号,是少阴病很重要的一个特点。用这个特点,就可以将它与上述的一般情况区别开来。
(2)渴而小便色白
《伤寒论》中有许多讨论渴的条文,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渴多是伤津了,什么伤津呢?当然是热伤津。所以,连带地就会出现小便黄,小便短赤。可是在上述的282条里,口渴却不是小便黄,而是小便色白。也就是又口渴小便又清长。为什么呢?"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所以,这也是一个反常的现象,也是少阴病的一个特色。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的几篇,太阳篇里有没有讲口渴的?有。五苓散证就是讲口渴。如71条云:"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所以,太阳病的口渴兼小便不利,兼脉浮。阳明有没有渴?更有渴。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就有口渴。而且这个渴很厉害,要饮水数升,小便也一定短黄。少阳病里也有口渴,一个是小柴胡汤的加减里有治口渴的;另外,就是147条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也有口渴,这个口渴也兼有小便不利。以上三阳病都有口渴,但各有各的兼证,各有各的机理。到了三阴病,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到太阴篇的时候就专门有一条条文谈到这个问题,如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而到少阴病又开始讲口渴,故282条云:"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这就明确地与太阴病的自利区分开来了。到了厥阴病,口渴更是成了它提纲条文的首证。因此,综观六经,只有太阴这一篇没有口渴,惟其不渴,这又成为太阴病的一个很大的特点。现在临床上的很多医生,见到口渴就是花粉、麦冬一类的养阴生津药,这行不行呢?显然不行!如果这个渴是在阳明,那用养阴生津还算对证。如果是少阴的渴,你也用养阴生津,那就死定了。这是我们从少阴口渴引出的一些问题,由这些问题,大家会不会有所感受呢?我想应该有所感受。少阴病提纲就讨论到这里。
三、少阴病时相
少阴病时相,即为少阴篇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所讨论的内容。
子至寅就是子丑寅。一日之中,为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5点。一月之中,为初一到上弦的这7天半。一年之中,则为农历十一月至次年一月。以下从两方面来讨论少阴病时相。
1.子者复也
(1)七日来复
三阴的欲解时与三阳的欲解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三阴中,每经欲解时的三个时辰有两个互为相重。如太阴的亥子丑中,子丑与少阴相重;少阴的子丑寅中,丑寅与厥阴相重。故而在三阴欲解时的讨论中,开首的这一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如太阴之于亥,少阴之于子,厥阴之于丑,皆具特别的意义。
子于十二消息卦正与复卦相应,复卦卦辞云:"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复者指的是阳气来复,阳气恢复之意。而这个阳气的恢复需要七日的时间,故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为什么需要七日呢?我们只要将十二消息卦综合起来看就能明白。
按照奇门遁甲的说法,十二消息卦共分阴阳二局。其中复临泰大壮聎乾这六卦为阳局,因为这六卦所处的过程是一个阳在增长的过程;而姤遯否观剥坤这六卦为阴局,因为这六卦所处的过程为阴不断增长的过程。一个阳局走完之后就到了阴局,阴局由姤始,若按每卦一天算,走完整个阴局正好是六天。阴局完结之后,继续往前走,就又重新回复到下一个阳局。阳局由复卦始,由阴局到下一个新的阳局正好需要七天,这便是复卦卦辞所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其实,不仅是阳复,亦即由姤至复需七日;阴复,亦即由复至姤,亦为七日。故七者,周而复始之数也。可见一周七日并非传自西方,《周易》里已经有这个周七之数。我们再回看六经传变,按《素问?热论》所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六日竟后,至七日又复太阳。故伤寒六经的传变,亦是七日来复。
(2)冬至一阳生
复卦所在的月份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就是冬至。复卦虽配十一月,但严格地说,必须要等到冬至节来临的时候,复气才正式启动。所以,冬至的一阳,实际就是指的复卦的一阳。
复卦的卦象是上坤下震,故曰地雷复。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至日的时候要闭关。至日就是指冬至日。冬至为什么要闭关呢?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一阳初生的时候,正是阳气来复的时候,正是阳气归根的时候,正是阴阳转换的时候。这个来复、这个转换如果成功了,下一个周期的循环就能很顺利的进行。如何保证上述过程能够成功呢?闭关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闭关也就是处静。通过闭关,杜绝一切烦劳之事,让机体在一个很安静的环境里进行上述的转换、来复。其实,不但是冬至需要闭关,夏至也一样地需要闭关。故《后汉书、鲁恭传》云:"易五月姤用事,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止者。"以五月乃夏至所居,姤卦启动之时也。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止者,即是"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之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故不但于冬至阴交阳时需闭关,于夏至阳交阴时,亦需闭关。于此阴阳交替之际,于此阴阳初生之时,皆需细心呵护。
子午于一年为十一月和五月,于一日则子午时也。故子时亦有一阳生,午时亦有一阴生。故子午之时亦需小闭关。午时怎么闭关呢?小事休息,或静坐,或小睡,皆为闭关之举。由是亦知,中国人的午休习惯可以上溯至周代。目下有人遑论午休习惯无益于健康,是不知易者也。
(3)欲解时要义
子居正北,为水之所在,为体之所在。阳用为什么要归根呢?就是要归到这个体里面。阳归于体,方得休养生息。故子交复以后,阳即得来复,阳气即进入慢慢增长的阶段。少阴病为什么要欲解于子丑寅呢?因少阴病系阳气虚衰,阳不归根,以此病遇子丑寅,则正值阳气归根来复,阳渐增息的过程,何得不愈?此为天道地道以助人道也。尤证"人禀天地之气而生"非虚语。
少阴病很重要的一个方剂也是四逆汤,如太阴篇所述,其方以炙甘草为君,炙甘草气味甘平,得土气最全,故其象坤也。干姜、附子辛温辛热,颇得雷气,为臣使,其象震也。上君而下臣,上坤而下震,正好是地雷复。故知四逆汤一类,颇具复卦之象,这便与少阴病的欲解时很好地对应起来了。此亦方时相应也。//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2.欲解何以占三时
以上我们重点地讨论了少阴病欲解时中的子,尽管子这一时对于少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但,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欲解时是由三时构成的这个问题。欲解时为什么一定要由三时构成呢?这便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术数问题。
用三之道。三是一个什么数?它有什么特性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其生五,其气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故知三而成气也。一年由四时组成,一时有几个月呢?三个月。故知三而成时。易之经卦,由三爻组成,故知三而成卦。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三道俱乃为全,故知三而成道。《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知三而成物。前云时方合一,时方统一。时遇三乃成,方亦然也。故亥子丑乃得北方,寅卯辰乃得东方巳午未乃得南方,申酉戌乃得西方。是知三而成方。为什么中医的走向最终是由单方发展到复方呢?就是因为单味药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方,需多味药组合乃得构成全方为什么欲解时不是一个时,而一定要三个时呢?同样是这个道理。以一时不成方,三时乃得成方。方成则气全,气全才有欲解之用。
另外,有关三这个数,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三而成合。五行配地支,除了正行相配,即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之外,还有三合相配。怎么三合呢?即亥卯未合木,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申子辰合水这便又成就了一个三而成合,三而成行。三合的概念非常重要,我们看五行的木火金水里都分别含一个辰、戌、丑未,---辰、戌、丑、未是什么呢?就是土!前面我们讨论五行的时候,曾谈到金木水火不因土不能成;我们讨论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的时候,曾谈到四时的交替没有土就不能成功,为什么呢?从这个三合里应该看得很清楚。
三合的意义很多,比如我们临床辨证辨出了水虚或火虚,可是这个水火却补不进去。或者一补水,就有碍脾胃,一补火就口舌生疮。为什么呢?很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时机。如果我们在三合的时候补,比如在申子辰的时候补水,在寅午戌的时候补火,以此类推,在亥卯未的时候补木,在巳酉丑的时候补金,我想没有补不进的。少阴的时相问题就讨论到这里。
四、对AD病的思考
AD病也叫阿尔茨海默病,亦即我们现在习称的老年性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它的英文简称就是AD。
AD病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北美及澳大利亚,65岁以上的患病率为6.6%~15.8%。过去认为,中国AD病的患病率远不如西方高,但九五期间的一项攻关课题显示,中国AD病的发率与西方已经没有什么差别。该项调查显示,北京市65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7.3%,且每隔5年的年龄段,AD病患病率增长约1倍。如70岁为5.3%,75岁为11.9%,80岁则为22%。据2000年11月6日的《健康报》报道,截至200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按8000万计,则AD病患者已达50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