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只为让他回到江南假传圣意,如此李煜便不会亲至荆州犒赏我朝大军,皇兄必会因此大怒,只要此事一成本王便命人替他解毒,谁知他回了江南竟然自尽而死。想来他该是愚忠到底之人,却没想到荆州形势早有回报,李煜仍是没有去。”赵光义说完一顿,手指敲击木椅扶手,“看来他仍旧是没有说出实情,但却不是为了本王的胁迫,韩熙载有他自己的缘由,故此才执意一死表明衷心,也是告诉本王,他死不是因为害怕。”
王复摇头,“这韩熙载真是疯子。”
赵光义闻听此言忽地抬首上下打量王复,“人各有志,王大人不也有自己的执着。韩熙载此举倒让我开始欣赏他。”
王复不做声,“节度使大仇未报,王复此生不忘。”他是旧日王饶府中旧部,昔日王饶对其有恩,此后赵匡胤当权陈桥兵变多番争斗过后依附于晋王府中,他们只知晋王于圣上不似表明关系亲厚。何况晋王网罗王饶旧部之时便曾明言,王饶之死与赵匡胤有脱不开的关系。
赵光义忽地又笑起来,“王大人放心,本王当日若非节度使大恩相救,恐怕此时仍被困南国,节度使之事只需时机而已……”只不过还需要等一等,赵光义与王复都清楚,晋王有自己的目的,而王氏不过是为了报仇,双方各有所求而已。
赵光义看向那灯,“这灯上确是皇兄的字迹,本王认得出来。既然这灯还能送到晋王府上,想必这灯上所提之人仍旧是没有拿到。那也便是……皇兄此去必定未尝所愿。”
王复附和,“王爷说的极是。”
赵光义看看天色过了正午,“本王如果猜的不错,不久便该有人命我进宫…….”一语未必,书房之外已经有人匆匆跑来回禀,“圣上急宣晋王进宫密商。”
赵光义应着挥手,王复一笑躬身告退。
临走之时,赵光义忽地看见案上那盏灯,该是原本就不甚洁净染了尘渍的碧色花灯。当真是值得心心念念的颜色啊,自己也曾见过的,旧日里的画面呼之欲出,那一日夜晚的凤凰台之下,有人背影风华万千,极尽优雅地抬腕将发丝掠至肩后,荒山孤灯映照竟然也能不掩清雅绝世。只一个背影就足够深深铭刻至今。赵光义开始好奇若是真的见了他的人又该是怎样的一副面容,难怪皇兄今时今日还肯执意亲去荆州,他转身取过火烛来燃起,手指微动拿起那盏碧色的花灯靠近火烛,花灯浸湿之后又耗干了水分,纸质脆硬,很快火舌便舔了上来整个燃起。
男子手腕上的木镯晃动,皇兄那一只早已不见了踪迹,赵光义冷眼看着李从嘉三个字毁在火光里变成冷灰,长长呼出一口气,“这盏花灯的分量远比两只镯子重,所以……你也不要怪我。”
傻孩子,你不要怪我。是大哥他先不要了这份情谊,当日你临死把镯子给我,而我做了这么久的赵光义总不算相负,今日独剩我腕上这一只,便不要怪我有了自己的心。
赵光义,是谁?我也当做回我自己了。
花灯燃尽,拂袖而去。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谁解燕桂心
进宫路上便听到消息,八月十五册封云阶为后,赵光义急急勒马,这一天担心了这么久,大哥他还是不能放过云阶。
胃部旧伤蓦然抽痛,赵光义紧捂腹部镇定下来。陈桥之夜的那一剑挡得太过冒险,伤势虽不重却总是不时发作惹得寝食不安。赵光义紧紧皱眉,都是借口罢了。那灯送不到该要送到的人手里,你便能随意地推送给别人么!
你折磨她,我誓要让你后悔。
一夜汴京皇宫彻夜灯火,不至圣上此行荆州究竟是为了何事竟然下定决心矛头直指江南,早先的避讳全然不见,如今夺取江南之事已经提上了议程。
天色微明之时众人退去,独留晋王与圣上秘密协商。
“光义,你真的执意如此冒险?”
四下更无旁人,赵光义便坐于大哥身侧椅上颔首,“光义到底曾在江南十数年之久,皇族李氏三代虽非大有作为但也算深得民心,皇兄若是强硬贸然南下必然会致失去民心,迷惑其主才能里应外合。听闻国主近日沉迷经书佛礼,这对光义来说可算是绝好的机会,我毕竟清晓南国水土僧家之事更是不用多言,何况此事太过于绝密,别人都不可放心。”
赵匡胤利索再三,终于是点头准了。“光义准备何时动身?”
突然胃部钝痛,赵光义不自然地捂住腹部皱眉隐忍,“……待到八月十五参加完皇兄大婚典礼之后便动身。”话说的已是极其用力,分明是腹部伤势又发作了。
赵匡胤刚忙起身过来察看,“光义?旧伤不好怎么也不说出来,上一次命御医前去晋王府中你也不许。”
“光义无事。”
赵匡胤叹口气,看光义不肯松手仍是难耐,他心里有愧转身去替赵光义倒了杯温热茶水来,想想又觉得过去一夜商议军事必定疲累,问道,“饮食如何?”
“温软便可,御医说不要多进寒硬食物便无大碍了。”
赵匡胤出去命人端些热粥来,还特意嘱咐着要素粥。圣上素不喜欢那些花样精巧的东西,用膳也同样以平常为好不讲究那些奢华,所以宫人端来的也便是一碗简单的桂花粥来。
熬得极细腻,瞬间满室温香,屋内两人面色都缓和下来,赵光义不禁有些想笑,“皇兄不用如此。”
赵匡胤却心情大好,端着那碗粥见眼前赵光义因伤病皱眉的样子好似又回到了幼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你若是生了病便总是哭丧着一张脸躺在床上叫哥哥。”赵光义笑容有些僵硬,随即恢复如常,“是啊……光义以前太过无用了……”
赵匡胤把粥端着他面前,“还疼么?喝些热粥暖胃。”赵光义清楚看见兄长眼底的担忧,半晌长长呼出一口气来,终究是缓缓地摇头,“好得多了。”
赵匡胤盛起一勺热粥来轻轻吹一吹,神色如常地随意说起,“那会儿家里后山也有一片桂花,娘做的桂花粥可是好喝至极,我日后辗转时常念起。”说完没有什么刻意,只是顺势便喂到光义嘴边。赵光义一瞬间见他的举动有些愕然,眼前粥香四溢,空气里又淡淡的桂花味道极是温馨安然,不期然也就好似真的投入其中,自己从那场毁天灭地的洪灾之后就忘记了人世温情,眼前大哥剑眉舒展,他真心实意地在担心自己。
张开口来喝下那粥。
如今,当日嬉笑打闹的武将之子早已成真龙天子,而他依旧一勺一勺喂自己的弟弟喝粥,光义安心地接受这场关怀,“光义记得,娘的粥确实好喝,这宫里做的虽然精致,却也比不上家乡味道。”
赵匡胤端着粥碗的手一滞,随即又盛起来喂他喝下,“这下可舒服多了?”
赵光义笑着点头。
一碗粥喝完的时间,赵光义有些留恋,话却还是要说,“大哥,云阶……近日如何?光义记得当初她心中尚有死结不愿接受婚约,此番封后……恕光义直言,可是太过于强人所难?”
赵匡胤把碗放在桌上,并不作答,“此事已定。”
赵光义唇齿间还有桂花余暖,想起她的泪痕暗暗定下心神,“大哥,云阶姑娘曾偶然于佛堂中请光义讲经,算有佛缘之人,佛祖慈悲,云阶姑娘心结未解,今日可否准许光义前去探望,若是她仍心中积郁,光义也可劝解一二。”
赵匡胤应下,半晌开口,“其实大哥也有担心,你去看看她也好。”
②②網②文②檔②下②載②與②在②線②閱②讀②
第一百六十二章 心中浊兴
再见到云阶,她又瘦了不少,封后的消息必是已经得知,眼睛肿胀有了明显遮掩的痕迹。见得晋王来了,云阶行礼,赵光义挥手作罢,“云阶,许久不见,你竟还是如此……”细细地打量,眉目温婉依旧,“怎么每一次见你都是如此伤怀。”
凌儿的脾气还是不改,快言快语说了出来,“小姐哭了半夜……”
“凌儿你先下去。”
小丫头只能闭了嘴退下,赵光义真的见了她却又不知还能说些什么,彼此互望了一会儿,还是云阶先开口,“王爷来此……是圣意么?”
“是我自己想来看看你。便知你仍旧无法释怀。”
云阶摇摇头。“谈不上释怀与否,让王爷见笑了。”今日云阶刚刚梳洗过后,长发简单地挽成云髻并不做过多点缀,赵光义望过去,只见她发上一只朴素的木钗衬着素色衣服更显得人影单薄,“想这宫中的生活也不似想象中好过。”他寻处地方坐下黯然长叹。云阶倒似比想象中平静,她瞥向一旁的妆镜看见自己的面色,“方才……确是哭过,娘过来训斥几句之后反倒是明白了些事情。”
“你娘又说了些什么?”
“圣上也有苦心,爹爹受封一方节度使早年难免四下结怨,这也是常理,如今一旦我们出了宫去便难保安危,而我乃前朝罪臣之女如何能在宫中长久独居,他……如此才能保得我和我娘长久。”
赵光义听完露出笑意,眼底却变了颜色,“如此听来,云阶姑娘便是懂得个种利弊后做了选择?”她深深地看了他很久,忽然说了一句,“他变了很多,我却没想过王爷也不似旧日,这皇宫深苑果真入不得。”
赵光义刚想要答话,门外却忽然想起了凌儿的声音:“王爷,夫人来看小姐。”
云阶有些奇怪,娘身子近日愈发不好起来,何况方才才来过,这会又是出了什么事?赵光义起身命人请她进来,一眼望去王夫人面色蜡黄,看得出是勉力前来手指仍在发颤,她见了赵光义微微一顿,随即俯身便要行礼,赵光义自是免去,“御医可来给夫人看过?”
“旧疾缠身,怕是没有几日光景了,不敢劳烦圣上王爷挂念……”几句来回看似恭谨的客套,王夫人忽地看着云阶,“我不过是想多看一日这丫头而已,八月十五便是她的吉日,算算也不过一月有余,只盼熬过了这些日子便算了却牵挂。”说着说着王夫人满面心酸,咳了起来。
赵光义听得这日子眼光一暗,随即想要说些其他,王夫人却眼光不离云阶句句不离她的大婚,“隆恩浩荡,圣上仁厚顾念旧情,毕竟……”说的急了有些耐不住,凌儿赶忙扶着夫人看向赵光义,赵光义径自独立屋中竟无回应,王夫人只得继续撑着站在门边说,“毕竟圣上旧日里也算得与云阶情谊深厚…….”
“夫人病情不宜吹风,本王看云阶姑娘心情平稳,倒是夫人的身体更需担心。凌儿,送夫人回去歇息吧,我稍后便回禀皇兄,请御医每日过来诊治。”
王夫人哑然,干裂的唇齿仍欲说些什么却终是看了眼云阶转身退去。赵光义一笑,“云阶,你娘果真是为你劳心费神。”云阶有些尴尬,“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