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生如此太过负累。"他所言必是指李从嘉放不下的旧事,说到底皇族争斗,牺牲的人千万亦不为过,人死不能复生,一时伤痛难免,若是久久不能释怀实在不适合居高位而定风波。
李从嘉见得清欢便想起很多事情,越不想思量越横亘与心上。叹息绵长,"到底不是真正超脱之人。罢了,韩大人提起政事,可是另有提点?"
韩熙载饮酒思索,"江北失地可算得极其重要,周皇算得明主对于此征讨之地定会想法先得民心,所以盐运等通商之事的契机便在此。"此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失地进贡于上朝,不属南国,本不该再过多联系导致人心死灰复燃,可若是彻底切断亦会有相反作用,于己方更会失去大笔商税。
总之分寸都在李从嘉一人手里,成与不成,朝野上下多少双眼睛看着,江南江北恢复通商意义重大,与他本人,更是太子封号得之与否的关键。
李从嘉看那香灰渐冷拿支金杵挑弄,余香依旧,果然是极品,"太子与否与我当真没有意义,只不过不想再看父皇失望。"最后半句仍说得安静,不见什么刻意。韩熙载在一旁望他,神色却是难过。
李从嘉也知他忧心,"父皇今日龙体微恙,韩大人进宫去探探吧。"他知韩熙载满腔抱负却盛年退隐,必是早年挫败有了心结,微微一笑,"父皇其实一直念着韩大人。"
韩熙载看他今日穿了惯常的衣裳,一脉清浅的颜色仍旧云淡风轻地笑,有意无意地玩着手上那把描金玉骨的扇子,李从嘉看似优柔秀雅盛不得些许折难,心内却比任何人都通透。
李从嘉只是很多事情不愿说,因他说了亦无用。他不是看不懂,而是因为看得太懂反而没了惊动的力气。生于权力中心日夜不得太平,惶惶的心态只属于那些初见的人,日子长了反而平静若无。唯独可悲之处便是,李从嘉未曾麻木,若像韩熙载自己一般,麻木长久下去也便真的事事不过心,而李从嘉尚有赤子之心,所以他能固执坚信人世最干净的感情,如此下去心中负累无所安放。他还不是真正能超脱的人。
韩熙载半晌终是说出了句话,"吴王如此,势必苦了自己。"
李从嘉依旧淡笑,一目重瞳如墨般沉淀,"我若果真如此倒是福祉,可叹我非菩提,不得普度众生,父皇期望中的李从嘉实是看得太高。"韩熙载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他挥袖阻止,"韩大人若是劝慰便不必,父皇期望如此必是因心中绝望过盛。弘冀哥哥的事情对于他打击过大,虽不说,我却懂。"
韩熙载目光悠长,他与他的父皇某种程度上是同一种人,偏偏李弘冀不是。
"不一定想证明什么,却不愿见到父皇再失望。所以..."他拍拍手上的飞灰,"便试试看吧。"
出府回东宫去的时候,李从嘉听得飘蓬说北边送来的信,周军本欲直取幽州,谁知周朝皇上突发旧疾,不得不撤兵南回汴京。
李从嘉细细算来,十七县三关三州费时不过一月有余堪称大胜之仗,今日的天气显出些闷热来,飘蓬替他将软帘轻轻挽起些金钩勾好,抬眼就看得笙鼎楼的木质高阁。
李从嘉下意识收手,腕子上的檀木镯子贴着皮肤觉出些汗意。
"周皇旧疾发作?那兵权…"
飘蓬拨弄着那垂下来的金钩,一时也没顾及,"自然是他人带兵,有传言说,"他转转眼睛,低了声音,"说是夺三州时候便出了事的,御驾滞留于途中,领兵之人此番可算得功高盖主了。"
李从嘉沉默不语,飘蓬一时来了兴致,"他们说是什么赵将军,我只闲下来听了一两句,传那辽人听了他的名字便直退百里,此人必定不同常人。"
李从嘉淡笑,不同常人?许是吧。
高楼之上随他纵身而下,确是不同常人。飘蓬偷偷看他神色,"恐怕不出几日就要议到通商之事了,王爷可须万般小心。"
数日后,东宫之中弦音不绝。
女英在廊下逗池子里的鱼儿很是高兴,这几日李从嘉进宫更加频繁,一时又放心不下娥皇的病,恰好女英愿意来陪姐姐弹琴散心,于是也便应予下来。
庭下的池塘里面荷叶繁盛,望不穿深浅,只见得靠近池边浅浅的玉石阶下铺展开的水里偶见游鱼,极是灵巧漂亮,女英一见便觉欢喜,拿了些饼食碎屑过来喂鱼。
眼见得鱼儿游曳不去,她高兴起来蹲下`身子,不曾见得碧绿色的纱衣垂入池里,玩了几番流珠恰过来看见,只笑她,"二小姐可是玩心大起,一会儿起来才知道成了落水的凤凰。"女英吐吐舌头,远远看见一抹淡淡胭脂色,"姐姐来了。"流珠顾不得再笑,跑过去扶着,"该喝药了。"
娥皇皱皱眉,"我好得多了…"没说完就看见流珠坚定地神色,"王妃一日三次的药必须按时,王爷吩咐下的。"一时无奈,娥皇只得颔首,"好,我总想你到底是谁带来的丫头?他说话这样管用。"
这边看见女英正起身,流珠便笑,"王妃和二小姐这边走走也好,我去端药来。"转身便去了。
娥皇近前,见得她手指还沾着碎屑,上等的烟罗纱衣也带上了水渍洇湿开去,眼底的宠溺愈发明显,女英终究还是个孩子,如今也这般玲珑娇俏,"家里的池子不是也有些锦鲤。怎么…啊…"
藕色的云鞋不小心踩上了池边浅浅的滴水,恰是女英裙摆拖曳而出,娥皇立时身影不稳,更加上本就病中一直内虚心神不安,那凤凰台之上淋了大雨更是高烧一夜,此时竟全然没了搀扶就要滑入池中去。
第一百一十二章 花间愁色起(下)
藕色的云鞋不小心踩上了池边浅浅的滴水,恰是女英裙摆拖曳而出,娥皇立时身影不稳,更加上本就病中一直内虚心神不安,那凤凰台之上淋了大雨更是高烧一夜,此时竟全然没了搀扶就要滑入池中去。
女英急忙伸出手去拉住姐姐,一瞬间的动作,娥皇僵持在池水边缘,幽幽地荷塘高低茎叶不甚分明,胭脂色的长裙之下翩然入水,不过分毫。
极短的时间,娥皇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女英眼光蓦然闪过的光影凛然而不似豆蔻华年,她的手甚至还握住自己,只是…那指尖微微地松动。
女英看着她,突然唤一声,"姐姐。"指尖的颓势却愈发明显,放与不放?若是那牡丹落水,可还会不会依旧明艳倾国?她不知那池塘深几许,亦不知此举后果如何,不过一瞬间的暗涌顿生,若是没了你,我会不会也是众星捧月般地天定宠儿。
一侧脚步声由远及近。
娥皇很快惊得冰寒彻骨,挣扎起来尖叫出声,谁知道女英突然使力猛然过来搀扶住她,脚底具是湿滑她自己亦站立不稳。
"娥皇!"熟悉的声音自一侧急急呼出,彷佛劈开一切的救赎,那胭脂色的身影顾不得更多慌乱地只想逃开,娥皇伸手狠狠地推了一下女英径自踉跄着向着来人而去。
忽然紫檀的香气扑面而来,却更加扰乱了周身,娥皇持续地惊恐尖叫,眼前无数的画面反复纠缠,撕扯不开的香气,女英眼底的肃杀逐渐放大,她想做什么。
她想做什么。
身后却是一阵水声。东宫之中更起波澜,李从嘉眼见得女英被娥皇那狠命地一推直落入水中。^_^^_^網^_^
其实那池塘并没有想象中可怖,女英只是呛了些水。浑身湿透被风一吹更是打起寒战,李从嘉刚一回来便见得如此境况,顾不得许多拥住娥皇,却更不知发生了什么。
下人们急着捧来锦衣把女英包裹严实送回内阁去请御医,娥皇却依旧发病像是被吓坏了一般眼泪不止,"娥皇?"李从嘉使劲地抚慰想让她先平静下来,半晌却不见好转,亦只能抱她回寝宫灌下汤药让她安眠。
女英眼看见他不顾姐姐已经崩溃般地胡乱推搡着龙纹的衣袍,亦不顾她发丝散乱全没了往日的雍容,他仍旧只是轻轻地唤她的名字,深重的眸子里晕染开数不尽的思绪,可惜无论哪一种都让她更冷。
无数诚惶诚恐的下人们拥着她赶紧进殿内去,牙齿抖得控制不住,女英却径自只望他抱她而去。
纵使牡丹开败,你也不肯回头看看。
她想起姐姐腰间自己亲手缝制的那个香包,突然笑出了眼泪。众人只当她不慎落水吓坏了,不住地安慰着请御医过来诊治。没有多长时间,女英却觉得像是等了一世,终于看见李从嘉过来探望,他亦担心。好在池塘浅显并不足矣沉溺,不过是落水受惊。
他还是急着过来的,官袍未换,"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女英眼角仍有泪光,只是摇头,一时面色苍白更是柔弱无助,"我在池塘旁喂鱼,姐姐看见了便过来寻我,谁知道池塘边湿滑站立不稳,我急着伸手去扶,姐姐却不知是怎么了突然就叫起来一把推开,我站不稳就…"越说越不知如何是好,李从嘉只得坐在旁边见女英犹自颤唞,伸出手去替她掩好锦被,"你姐姐近来身子不好,受了些惊便心神不宁,不是你的错。"
他是知道娥皇一旦发病的境况,恐怕便是一时惊扰不辨来者,推开女英也不自知,竟让她落水如此。李从嘉心里有些愧疚,想她年纪尚小在家中也是锦衣玉食被宠大的二小姐,哪曾受得这些,他口气立时温软下来,哄着替她取过铜镜来,"姐夫来赔罪,一时宫里繁忙照顾不周全,万幸没伤着便好,自己看看,哭花了脸可不好看。"
女英就真的收住眼泪死死看那镜子,却不是望自己,只望执镜一双手,腕骨奇秀异常清晰的轮廓线,举手动作带起空气中若有似无的紫檀香气愈重,她深深吸气贪恋无比,一时只觉得溺死了自己,开口却是黯然语气,"姐夫的熏香极雅,女英亦喜。"
李从嘉有些奇怪,"娥皇说你不喜这味道,每每见你来了便换些清爽的香。"转过身去看见丫鬟送来温热的姜汤,抬手去端,未曾注意身侧女英瞬间地遮掩,"我…"
"好了,把它喝下去就没事了。"热气氤氲看不清他含笑双目却带起涟漪千万,女英有些犹豫,一时更像个孩子,他轻轻吹气,"听话,慢慢喝下去。"
她就如受蛊惑接过来,安静地一口一口喝完,从手尖直暖进心里去。"姐夫…"被外有丝丝未干的发,李从嘉怕她发湿贴在身上受凉,伸手想替她挽出头发放在被外,指尖微凉,不带任何刻意却让女英的眼泪又流下来。
"怎么?哭什么?冷么?"
瞬间花开的声音,女英突然很想细细地嗅那紫檀的香气,她捧着玉碗不知如何是好,却只想要能够靠近他,"女英只是…怕那芙蓉败了。"
李从嘉笑,"明年依旧。"
"若是不复今年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