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来。
还没等她调整好心情,又一骑从村口方向跑过来了,春瑛觉得来人有几分眼熟,仔细一看,隐隐记得是王家的一个后生,忙回院通知十儿一家。王家全家都被惊动了,从屋里跑出来,挤在门边,满怀希望地盯着来人,十儿急步迎上去,追问:“小四哥,可是府里有信儿了?”
来人满头大汗,自打下了马,便一直载喘粗气。路有贵忙道:“累着了吧?快进来做下说话,春儿,去倒茶!”春瑛忙照做了,把茶端出来时,那王小四正在说:“三少爷命我捎口信来,说我们一家子的委屈,他已尽知了,只是如今不好驳了太太的面子,只好请我们暂且忍一忍,他自回想法子把叔叔婶婶们调回去的。路叔这边,也是差不多。”
王二叔忍不住跺脚道:“都叫我们忍!这要忍到几时?!我原是跟侯爷的,难道竟没有人问起?!”
王小四低头道:“太太早已调人过去补上了,只说##了病,马棚、针线房、浆洗房,都有人补上了。我爹叫我来跟叔叔们说,这会子即便勉强求得三少爷人调回去,叔叔婶婶并弟弟妹妹们也没了差事,不如暂且在这庄子上熬几个月,三少爷知道我们委屈,至然会好生为我们安排。爹我说,眼下能忍则忍,一定要听从三少爷的吩咐,将来自有享不完的福气。
王二叔重重叹了口气,没说话。非常淡定地站在廊下的王大爷摸了摸胡子,扬声问:“那我的差事呢?”
王小四忙站起身束手恭敬地道:“回二爷爷话,我爹说,二爷爷年纪大了,不如就趁机撂开手,享享儿孙福吧。二爷爷原先的差事……”他吱唔了半日,才在王大爷的瞪视下小声几出一句,“街尾的陈阿丙领了去,听说他老婆给吴家的送了一担上等稻米……”
王大爷气得吹胡子瞪眼:“那酒鬼懂什么?!整日只知道吃酒赌钱,没得误了正经差事!我干了五十多年了,谁能比我强?!”抬脚便回了屋。
王小四嘀咕着:“人家只有三十来岁,至少腿脚和眼睛比您好……”又被路妈妈拉了一把,满面笑容地塞了只沉甸甸的荷包过来:“好孩子,你且告诉你路婶,三少爷可有提过咱们老路的差事?”王大婶忙道:“路家的,你别这样,大家都是自己人,他小孩子家,你给他这些做什么?”路妈妈只说:“难为他跑这么远路来送信,只当是我做婶娘的请他吃酒。好孩子,你快告诉我!”
王小四为难地道:“他真没提别的……只是说……让你们等消息……”
路妈妈失望地松开口,无精打采地回了屋,路有贵怕她唐突了王小四,忙命椿应把中午剩的饭菜挑两样好的拿出来热一点,好招带了王小四吃。春瑛一边忙活着,一边想:三少爷不会不带信给她和十儿吧?就算他生她的气,十儿却没得罪他!
果然,等众人散开后,王小四便拉过十儿,道:“十妹,三少爷还有话让我捎给你。”十儿顿时眼中一亮:“什么话?!”“因太太这回动了真怒,空出的缺马上就叫人补上了,这里头又有侯爷的命令,因此,他没法把你弄回去。不过他廖想,也就是两三个月的事,最迟蜡月里就有信儿了,叫你且耐心等着。”
十儿满面失望:“这有什么不一样?还是要等!”王小四便劝她:“等就等吧,咱们几个在府里的冷眼观望着,太太接连失了脸面,又做了许多不得人心的事,如今越发涟族里都有闲话了。侯爷正在忙朝廷上的大事,没空料理,等他空出手来,若太太仍是那样儿,他自然有话说。此外,老太太的病情听闻有些起色,只要老太太能好起来,你还怕回不去么?”
十儿撅起嘴:“谁知道那是几时?!我真是恨死那崔曼如了!没有她,哪里来这许多麻烦事?!”
“崔曼如?”王小四想了想,“就是那崔寡妇的闺女吧?我来之前,恍惚听见有人说,太太要抬举她,想让她做姨娘?小陈娘子似乎在预备新姨娘的衣裳头面呢,听起来还不是寻常的收房。”
这下连春瑛都不淡定了,忙上前追问:“不能吧?!曼如才跟我们一起挨了板子,她还伤得重些,不是说她被关在府里了么?!怎么可能转眼就要当姨娘了?!”十儿咬牙:“是谁的姨娘?!三少爷吗?!”春瑛古怪地看了她依眼:“难不成还有别人?她依职以来不就是想当三少爷的姨娘吗?”
王小四挠挠头发,为难地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们也别担心,就算那崔曼如真当了姨娘,以咱们三少爷对她的心思,她也是成不了气候的!”
十儿恨恨地扯了扯帕子,跺脚回房去了。春瑛心里虽不高兴,但又不好把王小四一人丢下,只好把饭菜都热好送上来,又给他倒了一杯酒。
王小四吃得爽快,便对她笑道:“其实三少爷也有一句话要告诉你。”
春瑛眨眨眼,心情却已经平静了许多:“是什么话?”
“他说,周家的案子不成了,周少爷声着病,还亲自为你说情,所以这回他就不计较了,让你安分在庄尚待着,若是以后用得上你,仍会叫你回去侍候的。”王小四说完,便朝春瑛看了一眼,“周家少爷不就是住在花园角门附近那位么?你原来认得他?”
春瑛虽然感动於周念为自己求情,也很担心他的病况,更想知道他家的案子为什么又“不成了”,然而,三少爷捎来的话,实在叫人不爽!她做错什么了?他居然还说“不计较”?!“若事以后用得上你,仍会叫你回去侍候的”,这话是什么意思?!用不上她,就放她自生自灭了吗?!
春瑛忍着怒火,淡淡地道:“三少爷从前叫我去给周少爷打杂来,因此认得——既然三少爷都这么说了,我自当遵从命令!还请三少爷……不要为我费心,当以……正事为重!也要注意身体,可不能熬!坏!了!”若是叫曼如勾引住,弄坏了身体,那一肚子的坏水就没处始了!
王小四摸摸鼻子,聪明地没再问下。
他带来的消息让路王两家所有人都情绪低落,直到晚上,也没有改善。十儿已没有了追问春瑛八卦的心情,春瑛也有些闷闷地,因此两人早早就睡下了。
不知睡了多久,春瑛迷迷糊糊地,隐约听见有女人哭叫,还以为是做梦,翻了个身,又再继续睡,结果那哭声越来越大,她才发现那不是幻觉,立时毛骨悚然,翻身坐起。
十儿揉着眼问:“是谁呀?大半夜的鬼叫!”
可不是鬼叫么?只是听起来怎么像是对门传过来的?
第五卷 沉浮 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生
春瑛忙忙穿了件夹袄翻下床,点起油灯,打开门往外看,院里其他三间屋子都被惊动了,路有贵披着衣裳走出门侧耳细听,路妈妈在后边问:“是斜对门那家人在哭么?”
外头传来狗叫声,接着便有人急步跑过来,似乎是往对门去了,连声拍门叫着:“张家的,张家的,你没事吧?”却是个妇人的声音。
那哭声顿时停了,不知含糊说了些什么,那妇人撞了几下门,接着便是门开关的吱呀声。那屋里彷佛静了下来,只是偶尔还传出几声哭叫,隐约听着是喊疼。
春瑛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觉得风吹着冷,忙缩回屋里关上门,哆嗦着重新钻回被窝里。十儿嘟囔着抱怨了几句“吵死了”,又沉沉睡去。
忽然,外头传来一通拍门生,方才说话的那妇人喊着:“开开门,开门呀!求大爷奶奶们帮忙呀!”小院又被惊动了。⊙⊙
春瑛睡不住了,只得重新起身匆匆穿好衣服,踩了鞋子出门去看。只见路有贵打开了院门,一个四十来岁的庄户妇人便冲他道了万福,急焦地道:“大半夜的打搅真对不住,张家媳妇儿快生了,她男人不在家,附近除了我们两家,其他人家都离得远,能不能借个灶烧点热水?再借点剪子、白布、水盆什么的……”
不等她说完,路有贵便打断了她:“这是怎么说的?难道她家没这个?”
“她家只有一个灶,锅太小,烧不来,其他东西原打算要备下的,可日子还早着呢,万万没想到现在就要生!”
春瑛听说是这样紧急的事,忙上前问:“可请大夫稳婆了没有?她才没疼多久吧?现在去请还来得及!”她记得孕妇要生产时,都得阵痛很长时间才能生的,对面那个张家媳妇,方才哭叫想必是疼得厉害了,顺便又可以求救。
那妇人有些惊诧地看了春瑛一眼,答道:“我瞧着不好呢,只怕就要生了,大夫在镇上,哪里有工夫请他去?也用不着稳婆,村里的老姐妹们谁没生过呀?因这里离得近,比我家还近许多,因此来借个灶。”
这妇人说的却也是实情,这一带位於庄子西北角上,除了仓库外,便只有三户人家,一户是路王两家站住的院子,一户是斜对门,还有一户离了约有一百米,想必就是这妇人的家,可说是相当远了,如果产妇自家的灶台真的不好用,她就近向路王两家求助,也不奇怪。
对门院里就传来一声女子尖叫,那妇人急了,忙道:“我回去看看,一会儿再来,若是你们家里有生产过的,还请去搭把手。”说罢急急跑回去了。
春瑛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也不知道如何反应,看了看父亲,乾巴巴地道:“我们借给她吧?生孩子是大事……”
“胡说!”路妈妈披着衣服出来了,皱眉道:我们又不是这里的庄户人家,这样的事跟我们什么相干?!她家男道没有锅、灶和剪子、白布?即便是来不及准备,剪子和水盆是必有的吧?!”
春瑛没好气地道:“又不值什么,何必舍不得几样旧东西?!我们虽不是这里的人,到底是要再这里长住的,得罪了庄里的人家,有什么好处?娘,你就当作是做善事,顺便跟庄里的人搞好关系吧!”
路有贵也道:“春儿的话有理,你快把秋姐儿两口子今儿带来的新剪子和布拿来,再烧一大锅水,忙完了,也去打个下手吧。”
王家人这时也走出来了,王二婶小声嘀咕:“把东西借给她,回头沾了阴血,岂不晦气?!”王二叔皱着眉头骂道:“就你多事,还不快闭嘴?!”她不服气,辩解道:“咱们用的多是从庄上收来的旧东西,若是有不乾净的,那产妇用了有个好歹,可就赖上咱们了!你整日家出门跟人打交道,难道就没吃过这些人的亏?!”王二叔想起白天买旧家俱时被庄里人多讹的银子,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春瑛听了虽然心里也些不悦,但也不好说什么。王家严格说起来,只是关系极远的姻亲,形势所迫,才不得已跟路家人住在一起。她跟十儿交好是一回事,却不能代十儿的家人做决定,也不好得罪十儿的婶娘,只好道:“那就借我们家的给她吧?把盆洗乾净了,拿滚水烫过,想必就能用了。”在古代,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