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作者:长洱_第325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325/362页 下─页


“你的观点总是这么特别。”林辰举起啤酒罐,和他轻轻碰了碰,“想听你详细说说。”

“选择代表不同的价值观念。拿操纵杆来举例,如果轨道员扳动操纵杆,让火车改变方向,撞向少救多,那么他等同于间接承认多数人生命比少数人重要这一价值观。而且很显然,在现代社会,这一举动等于违法社会规则,剥夺他人生命权利,即杀人。”

“如果他什么也不做选择呢?”林辰问。

“不做选择也同样是选择。”刑从连答,“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社会规则,不能通过剥夺某些人生命来拯救另外一些人。在这一选择背后,实际上也同样是陷阱。他等同于承认,遵守社会规则后,少数的生命比多数人的生命更值得维护。既每个人生命价值无限大,无法用叠加数量来衡量孰轻孰重,为什么加上社会规则后,这点却变得可以衡量了?”

“但听上去,好像后者选择更好一点?”林辰笑了笑,面容静谧,“毕竟如果推广开来说,规则正义至上,规则维护人类文明的正常运行。”

刑从连顿了顿,没想到林辰会这么问:“如果真要这么推论,那么前者选择中维护人类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保证人类存续,恰好是后一选择中我们要建立社会规则、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原因。”他说到这里,自己也觉得提问者很无理取闹,“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两个选择都同样是道德功利主义观点,前者情境功利后者规则功利,它们殊途同归,这么问问题没有意义。”

“不,我认为它仍旧充满意义。”林辰破天荒地反对他的观点,他喝了口酒,有些醉醺醺地说,“哲学家们设计类似问题进行对人类过去经历和未来命运的思考,通过思辨探索人类内在道德思维和外在社会制度,这本身是无比优美的事情。”他语气坚定,并举起那罐普通至极的绿色酒罐朝向太阳,像在遥遥致敬什么人。

此时,太阳的温度已不如正午时分那样骇人,显得温柔缱绻。

窗外树木苍翠,满目皆绿,景色很是怡人。

刑从连举起啤酒罐,大大咧咧喝了一大口。

在一问一答间,他被林辰引导走向问题核心,可他觉得光是思考和回答这样的虚拟问题就已经困难得令人烦躁。

但林辰却切实经历过这样的道德困境,而这样的经历却没有从根本上摧毁他。他仍旧信念坚定,对世界充满敬意。

刑从连看着林辰举杯致意的侧脸,不由得伸手抚摸住他的脸庞。

林辰转过头,神色中闪过一丝惊愕。

“哎,怎么了。”林辰用拇指擦过他的鼻翼,这样问道。

“那么林辰,当时的你,做了怎样的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  情节人快乐,反正我不过节,今天说不定可以再写一章呢!</dd>

第266章 五浮 103

林辰沉默下来。

刑从连在这时,很怕他会反问一句,你会做怎样的选择?

然而林辰却说:“付郝给你挖了一个坑。”

“事情不是这样的?”刑从连觉得自己已经晕了, “付郝当时就神神秘秘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说, 我现在去打他还来得及吗?”

林辰摸了摸他的手,示意他稍安勿燥。

“情境问题有其情境性,但因为知觉整体性的影响, 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也很容易下意识考虑宏观问题, 而忽略被遮掩的小节, 但在现实情境中,细节往往决定一切。”

刑从连皱起眉头, 变得紧张:“比如说, 那些孩子为什么出现在铁轨上, 他们为什么不能自由离开铁轨, 而你又究竟怎么成为那个要扳动操纵杆的人?”

林辰打断他:“真正的电车难题如下——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 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 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会拉杆?”

“我会拉。”刑从连毫不犹豫道。

“恭喜你,你的选择和大约89%的人一致,调查结果来自心理学家马克·豪瑟在一次对全球20万人进行的测验。”林辰说,“现在可以发现,为什么细节非常重要,现在,我将为你补充完整细节。”林辰合上书,语气坚定,没有半丝犹豫。

他说:“四年前我任职于某省警局,黄泽是我的上级。当年11月11日,我们接到报警,有四家人家先后报告家里有人失踪。那是四位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其中包括你见过那位陈董的弟弟陈与君、吴局长的子侄吴山山,周家的一位少爷,还有黄泽的妹妹黄薇薇。我与黄薇薇是旧识,他总叫我林辰哥哥。”

“就是权势人家的子弟。”刑从连说,“绑架?”

林辰点头:“当年我的经历和今天也差不多,在侦破过程中,我们被引到图书馆……”

刑从连愣住,现在场景与当年太相似。

林辰继续说了下去:“我在书架缝隙中找了一本图书,书页上BLIND ARBITERS这两个词被圈起,并留下线索。”林辰说,“因为犯罪分子的一些计策,最后真正出现在厂房的人只有我,而我被剥离了定位和通讯设施,黄泽包括付郝所看到的,都是结果。而所有卷宗都没有记录事件的真相,因为我掩盖了真相。”

“我信你。”刑从连说。

林辰闻言,看了他一眼:“你的信任是建立在对我道德和人格了解的基础上。实际上,这个故事才隐瞒了我人性中真正阴暗龌龊怯懦无能的部分,我无数次想鼓起勇气告诉你,但都失败,希望你能听完这个故事,再做结论。”

林辰非常诚恳,刑从连坐直身体,点了点头。

“到达厂房后,我根据指引,进入了第一个房间。房门上贴着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着什么?”

“实验指导语。”林辰垂下眼帘,自嘲般地说道,“老实讲我参与过无数实验也施策过无数实验,从没想过有一天,有人会把做这样的测验。”

林辰哽咽了一下,像在强自镇定,但刑从连也无法从他的语气中感到任何异常。

他说:“指导语如下——真挚感谢您来参加此次实验,请认真阅读指导语。这是一个选择判断实验,在接下来的任务中,您有机会进入三间房间,房间内分别存放着一些材料,请仔细阅读材料,然后做出选择。明白上述指导语后,请开门进入实验,祝您好运:)。”

“你进去了。”刑从连用了陈述句。

“对,我进去了。”林辰说,“门后是最普通的厂房房间,墙面上贴着无数照片和材料,除那四位被绑架外,我还看了另外16个人。”

“16个罪犯?”

“不,既然是难题,那么不会有这么简单粗暴的出题方式。”林辰微微眯起眼看着太阳,直至今日,他似乎都能毫无阻碍地报出那其中每一个人的生平。

林辰说:“16人中,5人有小偷小摸前科,5人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普通打工者,剩下6人是社会闲散人员。”

“一边是少数高层精英、富家子弟,另一边多数社会底层。”刑从连深深吸了口气,“用心险恶。”

“随后,我上了二楼,进入第二间房间,看到了两段录像。”林辰依旧保持冷静的语气,像完全从整个事件中剥脱出来一样,仿佛幽林或是鬼魅,他说,“第一段录像是4位精英子弟被强行绑架时的场景,犯罪分子应该观察他们很久,所以下手时稳准狠。”○○網○

“第二段录像呢?”

“第二段录像很长,是剩下16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座厂房的原因。很一致,剩余16人都是因为贪欲被诱骗而来,并且他们相信罪犯,认为罪犯只是在主持一场心理学实验。”

“这就是所谓的,剩余16人没有听从劝告的原因?”刑从连感到一阵恶寒,林辰大概在看到第一个房间的刹那就有所预感,他无法想象林辰是抱着怎样的心情继续下去。

“你也不用马上跳到第三个房间。”林辰说。

“第二个房间还有什么?”

“一个选择。”

“选择?”

“录像最后,又出现一段提示词。大致意思是,我现在可以选择离开房间原路返回寻求救援,期间不会有人阻拦我,但后果自负;我也可以选择去最后一个房间,完成实验。”

刑从连握住林辰的手,后者回头看他,只说:“我其实没得选,你知道的。”

“我知道。”他回答。

“第三个房间在三楼,房间正前方蒙着一块黑布。你可以发现,楼层越来越高,我来到高处,也大概会猜到自己将见到什么。”

“那里有什么?

“在拉开黑布前,我看到了最后一段录像。”林辰停顿了一下,气息很稳,“最后一段录像非常模糊,镜头压得很低,画面很暗,依我只能听见画外音。”

“这就是传说中的劝说部分?”刑从连问。

“是啊。”林辰说,“说话的人,应该是你见过的那位陈董家的弟弟,和他哥很不一样,小陈少爷是一位机械工程师,搞研发的、很厉害又聪明的技术宅,这大概是凶手为什么恰好选中他的原因了。他告诉其他人,他们必须换到另一边去,这里非常危险。”

“但是除了和小陈认识的精英子弟外,没人相信他?”

“你完全可以想象,被诱骗来的16人相信他们只是参与一个心理学实验,主试要求他们呆在这一位置直至实验结束,他们当然把那四个恐慌至极的年轻人当做是对他们的测试而已。”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你说细节很重要。”

“这大概也是我在大学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无论看到什么科研结果,都追踪它的来源、被试选取、施策过程、数据处理方式等等,而不是只看结果。”林辰抿了抿唇,笑了起来,“不过这会带来一个问题,你了解全部过程后,就宁愿自己一开始什么都没看到。”

“然后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