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作者:周云芳_第25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25/107页 下─页
阳危在旦夕,我们要将全部诸营兵马,发往解救。”当时,定陵城中还有起义军缴获的财物没有运走,定陵守将请求分一部兵力把守定陵。刘秀愤怒地说:“不行。王寻、王邑率大军前来,兵多将广,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才有胜利的希望。这次若破了新军,大功告成,财富珍宝,岂止是这里的一万倍?如果这次被新军打败了,昆阳守不住,定陵、郾城也要陷入王莽军队手中,到时候我们连脑袋都保不住,守住这些财物又有什么用?”守将恍然大悟,说:“愿意听将军号令”。刘秀又到郾城,集中定陵、郾城两处近万人的兵力,向昆阳奔来。大军行动缓慢,刘秀自己做先锋,率领一千骑兵,冲在前面。
  当时,王莽军队中为首的将领王寻、王邑正在加紧进攻昆阳,见刘秀兵少,想杀他个下马威,派几千骑兵与刘秀对阵。刘秀想:“这是一场硬仗,要以少胜多、制服强敌,必须激起将士们的勇气。”于是他一马当先,闯入新军骑兵阵中,左砍右劈,杀敌几十人。
  起义军将士见刘秀奋勇冲杀,非常惊讶地说:“刘将军平时见小敌怯阵,今见大敌,反而勇猛异常。小敌容易立功,大敌几乎可以丧命。刘将军为人仁厚,大智大勇,请大家帮助刘将军。”于是各路将士都勇敢冲上去,敌军哪里抵挡得住,纷纷逃窜而去。
  这时王寻、王邑怕乱了整个军营,下令向后退却,许多将士向刘秀请战:就这样杀进去,或者救出昆阳城内的弟兄,或者同他们会合,共同防守。刘秀果断地否定这两种建议,他说:“吸引住新军,有利于宛城主力攻克宛城,我们要设法冲破王莽军队的防线,并消灭他们。”为了鼓舞士气、扰乱新军人心,刘秀特意放出宛城已被义军攻克的消息。同时分析双方形势,利用义军打了胜仗的气势,决心采用迂回战术。他组织三千敢死队,令大队做好准备,佯装进攻,掩护敢死队突袭新军大营。敢死队一旦成功,大队立即发动进攻。
  刘秀亲自率三千敢死队,直扑新军大营。将士个个英勇,杀得新军狼狈逃窜,新军主帅王寻被当场杀死,王邑急忙退回大营。
  刘秀在昆阳城外打的胜仗,使城内汉军无比振奋,于是他们七八千人马全部冲出来,几处兵马合在一起,越战越勇,大败新军。新军主帅王邑慌忙渡过川,侥幸逃得性命。昆阳大战,是更始政权军队同王莽军队的一场大决战,以王莽军队主力折损殆尽而告终。
  昆阳大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同时也敲响了王莽新朝灭亡的丧钟。在昆阳大战中,刘秀充分显示了他智勇双全的军事才华,一下子从被起义军诸将领所轻视的地位,一跃而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奠定了他在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忍辱负重
  随后刘秀继续领兵作战,很快就攻下了河南的大部分区域。在所有的战役中,刘秀继续他不扰民的纪律,所到之处深受士绅百姓的欢迎。他一如既往不好财色,所有的战利品都如数运回宛城,交给更始帝刘玄。
  就在公元23年六月,刘秀终于达成了他多年的心愿,在宛城迎娶了阴丽华为妻。这年,刘秀二十九岁,阴丽华十九岁。刘秀是中国皇帝中最晚婚的一个。如果说他是为了等待阴丽华而晚婚的,似乎有些太浪漫了。但是作为一个地方武装首领,一直没有声色之好、纳妾宠婢,又确实让人不得不作此想,但乱世没有留多少新婚燕尔的甜蜜时光给这对新人。正在新婚中的刘秀,不会想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玄汉王朝的内乱之中。那位毫无建树和才干的更始帝刘玄,趁着刘秀带兵在外的机会,与绿林军方面密谋,把刘秀的哥哥刘縯给杀了。
  就在刘縯攻下宛城的时候,刘玄便已经想下杀手了。他和绿林军首领定下圈套,想以犒军的名义弄死刘縯。在犒军大宴的时候,刘玄故意当众说刘縯的佩剑好看,要刘縯将防身宝剑解下来给自己细看一看。本来照原来的计划,刘玄此时便要下令身边亲信斩杀刘縯的。但是这个刘玄是个没出息的孬种,虽然刘縯已经没有了武器,他仍然害怕威武雄壮的刘縯徒手向自己攻击,虽然绣衣史申徒建两次借口献玉,提醒刘玄下令动手,刘玄仍然没有这个胆子。
  刘縯的舅舅樊宏对这奇怪的一幕生了疑心,宴会结束后,他提醒外甥:“申徒建献玉与当年鸿门宴范增献玉一样诡异,你要小心,他们对你不怀好意。”
  刘縯这时刚为刘玄攻下了宛城、立下了大功,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的族兄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对自己下毒手。何况他一直统兵在外,对刘玄和他的近臣没有什么了解,因此没把舅舅的提醒放在心上。
  粗心大意的刘縯不会想到,另一个圈套正在等着他。当初刘玄称帝,将领刘稷十分不满,说:“大家能够开创局面,全靠的是刘縯刘秀兄弟,他刘玄无才无德,凭什么让他坐这张龙椅?”刘玄决定利用这个对自己不满的刘稷,故意羞辱他,引得烈性的刘稷当众发作。刘玄便趁机令人将“抗命不遵”的刘稷推出去斩首。
  刘縯连忙为刘稷分辩,这一下正中刘玄下怀,他身边早已安排好的近臣朱鲔立即出声,指责刘縯与刘稷一个鼻孔出气,对皇帝不忠,应该同罪处斩。刘玄自然“龙颜大怒”,恰到好处地在气头上“冲动”了一回。
  为玄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縯,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族兄的刀斧之下。得到噩耗的刘秀马上就明白了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为了不引起刘玄更进一步的杀心,他强忍着悲痛赶到宛城,不但没有为哥哥申辩,反而向刘玄悔过认错,将自己兄弟沐血奋战的功劳也全部归到其它绿林将领的头上。为了保全刘家的眷属子弟,刘秀不敢为哥哥服丧,甚至不接受亲信友人的吊唁。只有身边打扫的人才知道,每天清晨他的被褥上都满是泪痕。
  这时每天陪伴在刘秀身边抚慰他的,只有他的新婚妻子阴丽华。如果说从前刘秀爱慕的只是她的美丽和温柔,这段前途暗淡、生死未卜的日子,更一步地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意。阴丽华,恐怕是世上惟一一个看过光武皇帝流泪的女人。
  刘秀的忍耐使家族得到了生存的机会。不久,他被更始帝封为武信侯,但是军权却被剥夺了。
  公元23年九月,王莽被义军斩首,新朝覆灭。得到消息的更始帝刘玄心花怒放,立即下令迁都洛阳,并封刘秀为司隶校尉,先行抵洛,为自己打前站。
  这个前站是这么好打的吗?一片混乱的洛阳城里,谁也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危险在潜伏。更何况刘秀此时没有兵权,只有少量人马,如果真遇到了危险,只有死路一条。刘玄作出这个决定,其实就是对刘秀起了杀心。
  刘秀知道,即使自己能逃过此劫,把洛阳清理好,自认为坐定天下的刘玄也会干出更进一步鸟尽弓藏的事情来。
  在前往洛阳的前夕,刘秀不顾阴丽华的反对,强令将她送回了新野娘家。从六月到九月初,刘秀和阴丽华的新婚生活只有不足三个月,而其间又遇上了长兄刘縯遇害、整个家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大危机。不难想象,刘秀和阴丽华实在没有多少在一起卿卿我我的可能和机会。这也就是阴丽华没能为刘秀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真正原因。
  在亲兵护送下,离开刘秀返回新野的阴丽华,满怀眷恋不舍和对丈夫前途生死的恐惧。刘秀之所以要将阴丽华送回娘家,而不是和刘黄刘伯姬一起回刘家,理由很简单:他已经做好了做坏的打算,万一死在刘玄的手上,即使刘家被抄灭,远在新野的阴丽华也能够逃生,更能够在父母的照顾下顺利改嫁。
  九月,刘秀带着自己所剩无几的亲信兵卒,来到了洛阳。
  在去往洛阳的路上,刘秀经过父城。在父城很有影响力的冯异听说刘秀经过,非常高兴,亲自大开城门热情相迎,不但向刘秀推荐了诸多人材,还主动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刘秀的统领。 ^^網^
  冯异与刘秀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刘秀当初攻打父城的时候,冯异作为敌人,曾经被刘秀的手下活捉。当冯异亲眼看见刘秀严整的军队、非凡的仪表之后,顿时被折服,改变了自己原本想借兵反攻刘秀的想法,转而向刘秀提出:愿意回父城去为刘秀劝降父城。
  刘秀的部下对冯异的说辞绝不相信,认为他非常聪明,如果放了他无异于放虎归山。刘秀对部属的意见一笑置之:他自信已经准确判断的冯异的诚心,更何况他刘秀一向不杀俘虏和百姓,冯异也不例外。
  冯异没有辜负刘秀的信任,回到父城之后,他为刘秀说服了父城五县一齐投诚。然而,就在刘秀为玄汉王朝立下这桩大功劳的同时,他的哥哥刘縯却在宛城被刘玄杀害了。因此,冯异不但是刘秀的好友,更非常清楚刘秀丧兄别妻的处境。
  好友重逢,有心的冯异很快发现刘秀虽然在公众面前谈笑风生,公务以外却经常郁郁无语。冯异便经常劝慰刘秀。然而,外表柔和的刘秀,却不是一个愿意被人同情的人。他虽然很感激冯异的友情,却常常摇手制止冯异对自己的安慰,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在父城短暂停留之后,刘秀来到了洛阳。他很快就将一片混乱的洛阳城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并且修复了官署和宫室,派人向宛城的更始帝刘玄回报。
  得到消息的刘玄虽然懊恼刘秀居然没死,但是对自己能进京登基却不免喜出望外,很快就选了个黄道吉日“迁都”洛阳了。
  刘氏的玄汉王朝入主洛阳,似乎预示着汉室的复兴。于是,经历过西汉和新朝的老臣们都从长安城来到洛阳朝见更始帝。
  这些两朝官员有长安城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等。来到洛阳,这些见多识广的老官员们顿时目瞪口呆:那个站在高台上神气活现的更始帝刘玄和他身边的亲信们,虽然一个个身穿盛装,却居然都是女人的!汉服制度是非常复杂和考究的。君王后妃以及公侯高官的服饰都有严格的规矩,与平民百姓完全不同,稍微搞错一点都会变成四不象。
  刘玄大字也不识几个,虽然叨先人的光姓了刘,哪里知道什么制度规矩。而他那些同样狗屁不通的亲信,本就是一群江湖上的乌合之众,更对国家典籍一窍不通。这帮家伙,谁也不知道大汉天子和公侯将相应该穿戴怎样规制、怎样花纹的服装佩饰。结果就是这样了:这帮男人,把后妃的服饰堆到了自己的身上。
  台下的长安旧臣们面对这样一群帝王将相,哭笑不得。正在面面相觑、暗暗嘀咕的时候,刘秀出现了。对典籍非常熟习,并且素好整洁的刘秀,是整个大殿里,唯一真正穿着合乎制度的汉服,并且也将汉服穿得格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