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砝码。不久,任大司马大将军的叔叔王根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摄政。在公元前8年,成帝升王莽为大司马,当时他三十八岁。
坎坷之时韬光养晦
王莽做了大司马,决心要在名声上超出他的上辈,于是,就礼贤下士,延揽名士作为幕僚;每当从朝廷上得了赏赐,他都全部分给宾客僚属,自己分文不取;在生活上,他也格外节俭,穿的是破旧的衣服,吃的是素淡的饭菜,几乎和一般的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一次,王莽的母亲有病,朝廷上的公卿侯爵多派夫人前来探视,这些人都穿着绫罗缎匹,头上戴着珠宝首饰,王莽的妻子急忙出门迎接,穿的是粗布衣服,衣不拖地,裙子才刚刚盖过膝盖。客人们以为她是王家的仆妇,等悄悄问过别人之后,才知道她就是王莽的妻子。王莽家招待客人礼数十分周到,但仅是清茶一杯而已。自这以后,王莽开始有了清廉俭约的名声。
当然,王莽也有自己不检点的时候,有次悄悄买了个侍妾,被他的堂弟们知道了,王莽怕他们坏了自己的名声,就死不认账,一口咬定说,“后将军朱博无子,听说此女有多子相,就悄悄为朱博买了此女。”当日就把自己的侍妾送给了朱博。也就是说王莽善于遮掩自己的丑陋之处,而总是将自己美好的一面拿来示人。
正当王莽声誉日隆时,成帝驾崩,成帝无子,太子继位,太子是侄儿原定陶王刘欣,也就是汉哀帝。哀帝继位后,他想恢复皇权的权威,在他的锋芒之下,王家却受到沉重打击,被迫淡出政坛,历年来由王家荐举的官员统统革职。而他的母家——新的外戚傅氏、丁氏掌权,王太后由于儿子死了,没有孙子接承大统,只得暂避其锋,处处忍让元帝的傅妃——哀帝的祖母傅太后,而王莽更是因为曾经得罪傅太后,只得“主动辞职”回到新都侯国。原来,当年王莽得意时,曾博得直臣的美名。也就是说,他敢于“犯上”。一次,太皇太后王氏设宴邀请傅太后、赵太后、丁皇后等人一同聚会,主事官员在座位正中摆下一把椅子,归太皇太后坐,在旁边又摆下一把椅子,归傅太后坐,其余则排列两边。这时王莽走进来,大声喝问:“上面为什么设着两个座位?”主事官员回答说:“一个是太皇太后的,一个是傅太后的。”王莽说:“傅太后乃是藩妾,怎得与至尊并坐,快撤下来!”
傅太后听说她的座位被撤掉,就没来赴宴。后来,傅太后胁迫哀帝罢免王莽,王莽听到了消息,马上自请免职,哀帝也未加挽留,就这样,王莽又回到了他的新都封地。不过,这件事虽使他遭到罢官,却为他赢得了更多的名声,大众都认为王莽有古代大臣的风范。
回去之后,他一直闭门不出,对地方官极其恭敬,丝毫没有侯爷的架子。他的儿子杀了一名奴婢,被他痛骂一顿,逼令自杀,由此王莽得到了大义灭亲、公而忘私的美名。三年间,官员们为王莽鸣冤的上书数以百计。
汉哀帝即位后,本想改变王氏家族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其昏庸无道,宠信小人,从而使得忠直见斥,正道下沉,再加上天不假年,不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反而加速了权力转移。汉哀帝想强皇权,却滥杀名臣立威,他杀了将军朱博,逼死了丞相王嘉,杀尚书仆射郑崇,黜退忠直之臣师丹、傅喜等。尤其是其逼死王嘉、杀害郑崇让满朝文武寒心。再加上他私生活过于放荡,姑息、重用他的同性恋人董贤,甚至为了董贤,竟是到了不要江山社稷的地步,这就使得自汉成帝以来本已衰落的汉室,经他的错误整顿后,进一步走向败落。
汉哀帝统治的六年间,西汉各方面均已显得十分腐败,别的不说,仅举汉哀帝宠爱男色的一件事就足以说明。
董贤的父亲曾任御史,因此董贤得以为太子舍人,当时年纪才十五六岁,常以美丽自喜。
哀帝即位后,董贤因为太子舍人之故而官进侍郎。一天轮到董贤传报时辰,哀帝从殿中看见他,还以为他是女扮男妆,后来一问才知是个不折不扣的男子,哀帝心想,男子中有此姿色,真是绝无仅有,就是六宫粉黛,也相形见细。于是哀帝让董贤坐到自己腿上,与之促膝而谈,并当下授董贤黄门郎的官职,让他随侍左右。
董贤生就一种女性的柔媚,娇声下气,搔首弄姿,使得哀帝对其越来越爱恋,两人很快就成了同性恋人,于是董贤一月三迁,升任驸马都尉诗中,出则与哀帝同车乘,入则共床榻。
一天哀帝早晨醒来,见董贤还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掣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可是衣袖被董贤的身体压住,不能取出,待要仍然睡下,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来,一时性急,哀帝竟从床头拔出佩刀,将衣袖割断,然后悄悄出去。等董贤醒来一看,见自己身下压着哀帝的断袖,也感到哀帝对自己用情之深,从此越发柔媚,须臾不离帝侧。连自己的妻子也不回去看望了,借口哀帝多病,得在旁煎药伺候。哀帝本不能一日离开董贤,见他连家都不回,心中很是过意不去,过意不会,特破例让董贤的家眷移入宫中居住,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与董贤时刻见面了。
董贤有个妹妹,还未结婚,长得跟董贤非常相象,哀帝对其是一见钟情,于是封她为昭仪,位仅于次皇后。皇后的宫殿称“椒房”,董昭仪所居处特赐号“椒风”,表示与皇后名号相等。
董贤的妻子美艳非常,她出入宫禁,被哀帝看见。哀帝不禁心动,令她与董贤同侍左右。从此董贤与妻妹三人,轮流值宿在汉哀帝身边。
仅仅一月之间,董贤所得赏赐已不计其数。哀帝替董贤筑造华丽的屋宇,规模与皇宫相同。房屋重叠,内有五座大殿,皆雕梁画栋,云气花草山灵水怪彩绘其间,水土之功究极技巧,殿室梁柱都是华美的锦缎捣烂成浆,围涂成彩。第中楼阁台讲,连亘如云。引御沟水流入董府后园中。兵器库房中的名重兵器,皇宫密室中的珍玩宝贝,都流到董贤家里去了。甚至连皇宫御园中的秘宝珍器,珠衫玉匣,哀帝统统都送给董贤。哀帝还在自己的陵墓旁,专门为董贤另造一墓家,使董贤可以死后陪伴黄泉。
后来哀帝加封董贤为高安侯,丞相王嘉竭力上书劝阻,被哀帝嫌恶,不久借故处死。
而大司马丁明同情王嘉,被哀帝知道,就将丁明免官,让董贤代任。董贤故意推辞,哀帝于是先让光禄大夫薛赏为大司马,薛赏任职才几天,忽然不明不白地死去。接着董贤做了大司马,总领尚书之职,百官都要向他奉事。当时董贤只有二十二岁,已是位超三公,掌握天下的兵权。一人成仙,鸡犬升天。董贤的父亲迁为光禄大夫;董贤弟为驸马都尉,其余董氏亲属均被封赏。每次董贤家有婚丧嫁娶等大事时,哀帝便命百官各备礼物前往祝贺。 ↙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一天,哀帝和群臣正一起饮酒,突然间他竟对董贤说:“联欲效仿尧禅舜,把帝位传给你。”一时间众大臣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而董贤虽然内心极为高兴,但由于事出突然,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时忽然中常侍王闳进言:“天下是高皇帝的天下,非陛下所私有。陛下上承宗庙,应该传授子孙,世世相继,天子岂能出戏言!”哀帝当下十分恼怒,竟将王闳赶了出去。王太后听说此事,代王闳向哀帝道歉,哀帝才慢慢平息了怒气。可能后来他仔细想想也觉得自己当时说的那句话有点太出格了吧,因此就没有重提禅位的话题。
哀帝因纵欲过度,不久一病不起,元寿二年六月去世。只有二十六岁,在位仅六年。董贤虽对哀帝忠心耿耿,怎奈不习事务,当王太后召董贤问丧事该如何调度时,他一时对答不出。王太后便命王莽入宫帮助董贤治理丧事,这又给了王莽一个捞取政治资本的大好机会。王莽入朝,先不说丧事如何办理,而是先顺应人心,罢黜了董贤,他首先对王太后说董贤无功无德,不应尸位素餐,接着禁止董贤出入宫殿。董贤惊惶失措,站在大门前,脱官帽,赤双脚,向内谢罪。不久王莽假太后命令,收走皇帝玺绶,董贤这个现任大司马就像吓傻了一样,一任王莽作为,任凭宰割,后来董贤自思王莽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还不如自尽,董妻情愿同死,两人抱头对哭一场,先后自杀。其不敢报丧,悄悄将董贤夫妇棺殓,趁夜埋葬。此事被王莽听到,怀疑他诈死,命有司开棺验尸。因为董贤棺用沙金画棺材,涂上了四时之色,左苍龙,右白虎,上面还镶上了金银打制的日月之像,穿的是玉片做的衣服,四周是珍珠满缀的棺壁,王莽便指责他借越王制,把董贤的尸体拖出棺外,剥去衣服饰物,用草席裹起来,埋在了狱中。家属俱受牵连,家产抄封,约值钱四十三万绍。然后王莽才料理了哀帝的丧事。这时的王莽实际上已独掌汉的大权,王莽与王太后商议,迎立中山王箕子即位,是为汉平帝。
当时平帝只有九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王莽位居首辅,一切政令,都出自王莽。因为太皇太后王氏,已被王莽哄得团团转:王莽将皇太后赵氏贬为孝成皇后,令皇后傅氏徙居桂宫。又追贬傅太后为定陶共王母,贬丁太后为丁姬,接着再废傅太后、赵皇后为庶人,二人后皆自杀。丁、傅两家亲属都被免去官职,流放蛮荒之地。这些做法使得王太后是满心欢喜,以为王莽替她出了口恶气,其实这是王莽在为自己以后进一步夺取政权扫清道路。
小心翼翼争朝权
朝廷中的正直大臣,见王莽专权,贬降太后,擅立新君,渐无人臣之礼,大多数陆续辞职引退;在朝的官员,多趋炎附势,尤其是历任三朝的大司徒孔光,竟去揣摩王莽的心意,奉承王莽。不过,王莽自己也很明智,他知道自己多半是靠了太皇太后王氏的信任才得以独揽大权的,人心其实并未收拢。于是王莽想出一个办法,他秘密派人前往益州,告诉地方长官,让他买通塞外蛮夷,假称越裳氏,献入白色雉鸡。平帝元始元年正月,塞外果有蛮人入朝,说是由于仰羡汉朝德仪,特来入献白雉一只。王莽一听,非常高兴,立即禀告了王太后,把这只白雉送到了宗庙里。原来,周朝成王的时候,越裳氏也曾来中原献白雉,王莽是想把自己比成辅佐幼主的周公,才买通塞外蛮夷来汉献雉。其实群臣都知是王莽所为,但谁也不愿揭破,反而仰承王莽的意思,说大司马王莽安定汉朝,当加为安汉公。太皇太后即日下诏,王莽故作姿态,上表一再辞谢,并要求加封迎立平帝有功的孔光等人,自己最后只受爵位,退还了封邑。
王莽又为已死的东平王刘云伸冤昭雪。立中山王刘宇的孙子继立为中山王。封宣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