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作者:周云芳_第18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18/107页 下─页
,事已至此,只能逮捕江充一行,追查真相,免得他们去向皇帝胡言乱语,否则不堪设想。
  于是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在愤怒和恐惧中,听从了他人的建议,派人假冒武帝的使者斩杀了江充。但是在混乱中却没能将江充的同党一网擒拿,使得江成的搭档——宦官苏文逃之夭夭,苏文逃跑后立刻去向远在淳化甘泉宫的武帝诬告皇后和太子谋反。
  武帝不相信一向胆小懦弱的刘据居然敢谋反,就派了一个人赶往长安打听底细,结果这个人胆小如鼠,连长安城门都不敢进去,却回来谎奏道:太子真的造反了,要杀臣,臣只得逃回来了。武帝这才勃然大怒,立即派军去跟儿子决一死战。卫子夫和刘据到此时已是骑虎难下,只能跟武帝动起刀兵。但是他们哪里是武帝的对手,八天后,长安城内死者数万人,刘据大败,只好踏上了逃亡之路。获胜的武帝一面派人追捕儿子,一面派人前往未央宫,向卫子夫宣布诏令,收缴她的皇后玺绶,等待制裁。卫子夫深深了解丈夫的无情,她拒绝再受任何羞辱,愤然自杀身亡。
  卫子夫死后不久,亡命河南的刘据迫于父亲派来的追兵的围捕,自缢而死。在卫子夫和刘据死后,卫氏家族尽数被灭,刘据的幕僚与眷属也被杀光,只有一个数月大的婴儿刘询幸免于难,而与卫氏沾亲带故有交情的侯爵、将领,也都被抄家杀头,数以十万计的人死于非命。而在这场大混战中为刘据出过力的兵丁则举族流放敦煌,这一路拖老带少的颠沛流离,死人数目只会比十万更多。
  自认为大功告成的苏文心花怒放,找来另一名宦官作帮手,将卫子夫的尸首拖到小空房里,装进一具平民使用的小棺材,胡乱埋到长安城南桐柏这个地方。
  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巫蛊之祸”。
  一年多后,事情渐渐弄清了,所谓巫蛊一案,多属虚妄。武帝也终于明白:太子是被逼无奈,才发兵自卫的,根本就没有造反的意图。武帝追悔莫及,便将苏文烧死于渭桥之上,又杀光了江充的家族。在湖县围捕时,一个兵刃触及太子尸身的,已因此功被封为北地太守了,这时也被灭了族。由于感念太子无辜,心中伤痛,汉武帝又在长安建造了一座思子宫,并在他丧命之处兴建“归来望思”台,希望能为刘据招魂追思。
  然而他好象忘却了与自己做三十八年夫妻之久的卫子夫,没有对她进行任何改葬追悼。
  太子刘据死后,面临立储问题,当时汉武帝的儿子中,齐王刘闳早夭,昌邑哀王刘髆郁郁病死,所以武帝的继承人只能在他剩下的三个儿子中选择。在这其中,三子燕王刘旦和四子广陵王刘胥都是另一位李夫人所生。按年龄燕王居长,于是他从封国内派出一位使者,试探性地向武帝上书请求返回都城侍奉父亲。武帝大怒,认为有必要杀鸡给猴看,遂将倒霉的使者一刀两段。燕王没了指望,那么是不是就轮到广陵王刘胥了?然而武帝另有安排。
  原来汉武帝是想立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无奈刘弗陵年纪尚幼,武帝思来想去,只有先择一个可靠的大臣,交付托孤的重任。当时汉武帝觉得朝中只有霍光与金日磾老成持重,可以托付大事。但金日磾是胡人,不能服众,于是决定授意霍光。大约是公元前88年的一天,在甘泉宫中养病的武帝刘彻召来画师,画了一副《周公负成王》之图赐与霍光,于是人们这才大悟,明白了武帝的心思是想要册立刘弗陵。
  刘弗陵的母亲姓赵,是齐国人,她的家境非常不幸,早年父母双亡,随着姑妈一起生活。
  在卫子夫皇后因“巫蛊之祸”而自杀之前两三年,武帝巡行至河间,忽然有一个术士声称此地有祥云,显示必有奇女生长于斯。武帝听后立即下令就地寻访,果然找到了这个美丽的少女。武帝被她的美丽所倾倒,立即将她纳入后宫。赵氏很快就怀上了身孕,公元前94,她为六十四五岁的刘彻生下了最小的孩子刘弗陵,她也因此被进封为婕妤,号钩弋夫人。
  因为刘弗陵当处是足足在母亲腹中稳呆了十四个月方才降世,所以令武帝大喜过望:“我只听说过尧帝是母亲怀胎十四个月降生的,没想到如今钩弋夫人也为我生了一个怀胎十四月的儿子。”立即将赵钩弋生子之处的宫门改名为“尧母门”。
  到刘彻七十岁这年,刘弗陵年仅五六岁,虽然年纪小,却长得虎头虎脑,不但健壮俊秀,而且聪明伶俐非比寻常。刘彻对刘弗陵爱如珍宝,不停口地夸他讨人喜欢,象很自己。再联想到刘弗陵与众不同的降生经历,更下定决心要册立这孩子做自己的继承人。
  就在群臣都忍不住在心里羡慕年轻的钩弋夫人及她的家族将要一步登天之际,却发生了一件几乎让所有人震惊的一幕。
  原来汉武帝在想要册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同时,又觉得刘弗陵年纪太小,而钩弋夫人又正值青春年少,将来儿子为帝,钩弋夫人必然会干政,恐怕又是一个吕后。所以武帝认为钩弋夫人继续活着是一个危害,必须要想法子把她杀死。而且还要让她背负着罪名而死,避免日后她的堂表兄弟们有入朝为官的可能。这个残忍的主意很快便被刘彻付诸实施。
  一天武帝在甘泉宫,借一点小到不值一提的过错对钩弋夫厉声责骂起来,钩弋夫人吓得脸色惨白,慌忙拨下头上的簪珥饰物,披头散发地向他磕头求饶。然而汉武帝毫不动容,厉声对近侍群臣下令:“将她带走,送掖庭狱问罪!”侍卫们立即执行命令,将钩弋夫人连拖带拉地拽下去。钩弋夫人仍然想做最后的乞求,回头望着武帝,希望他能够在最后一刻念及旧情放自己一条生路。而武帝将她所有的希望都立即扼杀:“快走,你不能再活着。”这天晚上她被下诏赐死,尸体被连夜就近埋在甘泉宫以南,而且小土坟上连墓碑都没有树立,仅仅是做了一个小标记。这一年,她的年龄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五岁。
  据说,就在一天当地暴风大作,飞砂扬尘,百姓们都为这位无辜的少妇感到悲伤。不久人们都传说她的尸身在待葬的时候有异香扑鼻。
  武帝也知道自己这事做得太过狠毒,有一天便向身边人询问道:“人们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议论?”侍丛们不敢直言,只是婉转地表达:“人们只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册立儿子之前,却杀掉了他的母亲?”武帝打鼻子里哼出来:“我这样的远见,岂是你们这样的蠢材能够猜想得出来的?自古以来国家大乱,总是由于君主年少而其母年轻。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事情吗?”
  钩弋夫人被杀的第二年,七十一岁的汉武帝卧病不起,于是他正式册立刘弗陵为太子。两天后他离开了人世,入葬茂陵。随后,七岁的刘弗陵即皇帝位,是为汉昭帝。追封其母赵钩弋为皇后、皇太后,发兵二万为母亲兴建“云阳陵”,迁三千户守陵。
  在处死继承人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的同时,刘彻也将自己其它儿女的生母都统统杀掉了——比钩弋夫人更不幸的是,由于她们的儿子始终没有做皇帝的福气,她们虽然同样是因为生下皇子而死,却死得更无声无息。也许是为了不留下任何一个能够充当刘弗陵养母的女人,所以就连只生了女儿的公主们的母亲,汉武帝也没有轻易放过。这些女人只是因为为皇帝生下了后代,而葬送了如花的生命。历史走到今天,她们中的许多人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她们的名字了。 │本│作│品│由││網│提│供│下│載│與│在│線│閱│讀│
  求长生敬鬼神
  汉代初期崇尚黄老之说,讲究天人合一,故而巫风特别盛行。汉武帝的很多文治武功都追随秦始皇的做法;在敬鬼神、求长生方面,比起秦始皇来也毫不逊色,甚至有所过之。他从16岁继位起,就开始修筑自己的陵墓茂陵,一直修筑到死,整整50多年,这期间他不断把各种金银珠宝送入墓穴中,给自己做陪葬;另一方面,为了使这种穷奢极欲的生活能保持永久,武帝和秦始皇一样也相信鬼神,相信仙药。他遍求方士,大炼丹药,祈求长生不老。
  汉武帝先后宠幸过很多方士,比如他因为极度思念已经死去的李夫人,当听说山东某地有一位名叫少翁的方士,能够召神唤魂时,特地命人千里迢迢地把他接进宫来设坛招魂,希望能够再见李夫人一面,折腾了三天三夜,到了第三天午夜时分,少翁点燃灯烛,请武帝坐在纱帐重帷中,忽然灯烛尽灭,浮云掩月,一片朦胧中,隐约的一美人身影翩然而至,纤纤玉手,袅袅腰身,模样神态与魂牵梦索的李夫人一般无二,汉武帝急呼:“夫人!你想得我好苦!”连忙趋前审视,可惜美人却徐徐远去。武帝痴痴地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
  汉武帝处于感激,封少翁为文成将军,并遵其嘱建甘泉宫以致天神。
  而这些被宠幸的方士中最有名的是胶东人栾大。公元前112年,一个叫栾大的方士到了长安,胡说自己经常在海上来往,见到过仙人,还能“通言于神人”也找到了长生不老药。一直想长生不老的汉武帝轻易地就上了当,不仅封他为五利将军,而且还把女儿韂长公主嫁给了他,甚至赐他“天道将军”的玉印,按照当时的规定,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用玉来做印,叫做玉玺,其他人如果敢私刻玉玺,就是犯上作乱的大罪。武帝给栾大玉印,可见对他的重视和迷信。而且汉武帝还特许栾大不行君臣之礼。在栾大的怂恿下,刘彻兴师动众出巡蓬莱,在海边呆了半个月,希望能够遇到神仙,结果无功而返。在公元前110年,栾大骗局被揭露后,武帝便怒斩了栾大。不过,武帝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接着派人到海上寻找神仙、求取仙药,想着长生不老。
  尽管一而再、再而三上当受骗,汉武帝仍然痴心不改,不觉得是自己所求无由,而是觉得没有找到真正的高人。曾经有一次,他去陕西的黄帝乘龙升天处祭祀,臣属问他,黄帝当年升天时家人、随从都希望能跟着他一起升天,但是却不可能,最后只能抛妻别子;如果让他在升天和妻子团聚之间选择,他将怎么办?结果武帝毫不犹豫回答:“像扔掉破鞋子一样抛弃妻子儿女!”
  晚年的汉武帝更是由于迷信,才导致了害死太子刘据极其母亲等几万人的“巫蛊之祸”的发生,临近生命终点的武帝还算清醒,受到很多假的东西欺骗后,逐渐有所醒悟。在公元前89年,他最后一次巡游时,在山东的海边等了十几天也没有见到神仙的影子,失望地往回走,在路过泰山时,他在泰山的明堂向天神和大臣们检讨自己的过错。时间不长,他应大臣的请求,将所有的方士都赶走了。后来,武帝又下了罪己诏。此后,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