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乱成一团。两军战舰混杂一处,打得难解难分。一会儿西吴军的白舰追赶汉军的红舰,一会儿红舰又围攻白舰,两军将士从这条船跳到那条船,又从那条船跳到这条船。天空中火箭炮石横飞,湖面上是一片火海,阵阵杀声。湖水被血染红了,水上漂浮着两军将士的尸体。胡大海和胡强率领一千名会水的兵丁,在湖中打捞还活着的西吴将士,这场混战,从深夜打到黎明,又从黎明打到深夜,一直打了三天三夜,汉军伤亡惨重,有些领兵将官一看陈友谅的大势已去,便纷纷率舰归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实在坚持不住了,决定冲出鄱阳湖,从长江上率领残兵败将逃跑。他率舰刚刚冲到鄱阳湖到长江的出口,就听见号炮如雷,战鼓咚咚。抬头一看,汤和与邓俞率领一支舰队迎面冲来,堵住了去路。两军相遇,又是一场血战,只杀得鬼哭神嚎,天昏地暗。陈友谅在主舰上督战,决心拼死也要冲出鄱阳湖。汉军战舰每退回一次,他就要杀死一员战将,连杀数员战将,还是冲不出去。最后他亲自指挥,刚走出船舱,正巧郭英的战舰赶到了,神箭手郭英搭弓在手,瞄准陈友谅的哽嗓咽喉,就听嗖的一声,不可一世的南汉王陈友谅中箭身亡。郭英射死了陈友谅,汉军将士慌了手脚,在湖上乱冲乱窜,没用多大工夫,都被西吴将士杀的杀、捉的捉了。
这场血战,打得实在凶猛,后人有民谣唱道:号炮轰轰,战鼓咚咚,杀声四起,吴军冲锋。战船似箭,箭如火龙,万条红蛇,飞向敌营。阵阵巨响,一鬼怕神惊,金蛇狂舞,浓烟滚动。鱼飞天上,鸟落湖中,敌舰成灰,兵将丧生。鄱阳湖水,人血染红,吴军告捷,全胜收兵。
汉军已灭,西吴军大获全胜。朱元璋立在船头,望着被血染红了的湖水,望着漂浮在这血水之上西吴将士的尸体,命人点起香来,朱元璋举香过顶,跪在船头向天叩拜,他声泪俱下,说道:“我朱元璋若得天下,定要与将士、黎民百姓同享富贵,以慰死者在天之灵!”朱元璋向天叩拜之后,立即下令,留下于庭弼等人带领一千将士清理战场,其余兵将返回应天府歇兵休整,为死者追悼,为生者庆功,大练攻城本领,待时机成熟之后,一举扫平东吴王张士诚。
过了两年以后,西吴军不仅练得兵强马壮,而且扩大了队伍,还制造了大批攻城用的铁甲、火药、石炮、云梯和各种兵器。朱元璋命徐达为元帅,常遇春为副帅,率领二十万大军,围困了张士诚的老窝——平江,一举消灭了东吴大军,打死了张士诚。
平灭了张士诚以后,常遇春主张乘胜发兵直捣大都,推翻元朝。朱元璋认为直捣大都风险太大,大都防守坚固,一时攻不破,元军八方来援,弄不好要吃大亏,应当先剪枝叶,后挖其根。按照朱元璋的决断,西吴大军分兵攻取了山东、河南、潼关等地后,便兵合一处,攻打大都。元顺帝听说朱元璋率大军潮水般冲来,知道孤城难守,慌慌张张地领着后妃和太子逃往上都去了。朱元璋率领兵将进了大都之后,命人出榜安民,收编降兵降将,查封大小街门和官仓官库,入宫清点和封存金银财宝,并下令将大都改为北平府,设筵庆功升赏、这些事情不再细表。
占领大都之后,朱元璋分兵派将去各地扫平还在顽抗的元军。诸事已毕,他就同刘伯温等人返回应天府。这一日,大队人马快到应天府了。远远听见轰隆隆炮响三声,咕咚咚鼓乐齐鸣。只见唰啦啦锦旗飘扬,齐整整百官飞马来迎。原来这是张玉、武殿章和吴祯带领文武官员与众百姓迎出三十里之外。他三人来到朱元璋马前,甩镫高鞍,赶紧上前叩拜:“臣等迎接主公凯旋而归!”
朱元璋急忙下马,上前相搀:“张元帅,大哥,吴老将军,快快请起!”朱元璋向跪在大道两旁的文武官员和众百姓拱手说道:“朱某有何德能,敢劳诸位远道相迎。大家快快请起!”
众人起身说道:“朱贤王推倒元朝,解救众生,功高盖世,我等就是迎出三百里,还嫌太近呢!”
大家请朱元璋上马,朱元璋笑着说:“父老们徒步赶来,我怎能骑在马上。我要与大家同步而行!”说罢亲自拉马走在前面,文武百官紧随在后,众百姓跟在朱贤王,大家说说笑笑向应天府走去。
来到城外,只见城门外高搭彩门,五色彩旗迎风飞舞。鼓乐声、鞭炮声、人们的欢呼声响成一片。城楼之上,城门内外,大道两旁到处都是欢迎的人群。人们摆上香案,供上整牛整羊和各样果品。
朱元璋率领众将士,拉着马,迎着欢迎他们的人海,大踏步地前行。众百姓眼望着这位把自己从苦海中解救出来的大英雄,心里高兴,有的跳着脚地欢呼,有的流着热泪跪下去叩拜。有一位鬓发苍白的老者,领着一对手捧酒壶、酒杯的童男童女,来到朱元璋面前说道:“我老汉的孙儿孙女向贤王敬酒,给大恩人接风!”
朱元璋笑道:“多谢老人家和孩子们的美意。”
两个孩子跪在地上,双手举起杯来,同声说道:“迎接大恩人得胜归来!”
朱元璋扶起两个孩子,连饮了三大杯酒。然后拉住两个孩子的小手说道:“这两个孩子实在是乖巧。你们的父母也来了吗?”
老汉眼圈一红说道:“他们的父亲随贤王大军去鄱阳湖攻打陈友谅时战死了!”
朱元璋闻听心里一热,眼泪流下来了。他弯下腰去抱起两个孩子,大步向城内走去。众人看见,无不感动得落泪。朱元璋同将士们走进城里一看,应天府也变样了。只见六街三市黄土垫道,净水设街,买卖铺户悬灯结彩,男女老少云集街头,人人喜气洋洋,个个兴高采烈。西吴军进了城,更有一番热闹:父母唤儿子,妻子叫丈夫,小孩喊爹爹,妹妹唤哥哥,都跑出门来迎接将士们归来。朱元璋心中暗想: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来西吴的天下已定。
简短截说,又过了几个月,山西、山东、陕西等地都已归西吴王所辖,徐达、刘伯温等一再相劝:“如今东吴、南汉已灭,元朝已被推倒,各国均降,四海皆平,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主公应立即登基,以慰万民之愿。”朱元璋应允了大家所请,便让刘伯温选择吉日,准备登基。
公元一千三百六十八年阴历正月初四这天,在应天府新盖的皇宫里为朱元璋举行了登基大典。这里是金砖玉瓦,滚龙旗杆,金水桥前滚龙道十三层汉白玉台阶刻着二龙斗宝。奉天殿更是壮观:殿两旁是金龙盘柱,殿顶上刻画着丹凤朝阳,上边挂着几对龙凤宝灯,光芒四射。殿内有一对紫金炉,内燃檀香,香烟缭绕。时辰已到,钟鼓齐鸣,皇宫内笙策管笛合奏。五百御林军盔甲鲜明,各执刀枪,列队进了奉天殿,后边是文武百官。文官纱帽圆领,武将顶盔贯甲,两排黄衣童子,手提二十四对金锁提炉,内燃檀香,十六名御前校尉手提金瓜、钺斧、朝天镫。两名宫女手执月月龙风扇,一名童子打着紫帷金顶曲柄黄罗伞,朱元璋头戴二龙戏珠冲天冠,身穿滚龙赭黄袍,腰系珠玉带,脚蹬无忧履,仪表堂堂,威风凛凛来到奉天殿。他冲着宝座行了三跪九叩之礼,然后在龙书案后落座。◇◇
文武百官跪倒叩头,山呼万岁,朱元璋说:“众卿请起。”众人文东武西站立两旁。紧接着李善长宣读诏书晓喻全国,立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应天府。之后朱元璋封官赐爵。他看了看文武百官说:“孤王自陆家庄兄弟结义、武当山竖旗造反以来,为反元救民,南征北战,能有今日,全赖众卿相辅。孤今日登坐大宝,愿与众卿同甘共苦,再接再励,廓清海内,恩加万邦。众卿听封!朕立马秀英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封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刘伯温为护国大军师……”接下去对各文武功臣都加官晋爵。众朝臣跪倒谢恩,高呼万岁,一霎时鼓乐大作,朝堂上下一片欢声笑语。
这时,忽听皇宫外人声鼎沸,朱元璋问道:“外边因何喧哗?”
内侍上前跪倒:“启奏万岁,众黎民百姓得知今日乃皇上登基大典,从很远的地方扶老携幼,带着整牛整羊前来朝贺。皇宫外人山人海,众百姓都想仰望龙颜。”
朱元璋闻听,站起身来说道:“好,众爱卿随孤到宫外与万民同贺新朝。”
皇宫外,众黎民百姓正在翘首观望,忽见宫门大开,一个内侍走了出来,高声喊道:“圣上驾到!”众百姓纷纷跪倒,匍匐在地,山呼:“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带着文臣武将,缓步走了出来。他微笑着向黎民百姓招手,以示与民同庆之意。
本文已阅读完毕,欢迎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