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作者:袁腾飞_第48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48/65页 下─页
臣,你看秦桧的话,太祖皇帝在龙兴之前也是个忠臣吧?宋高宗一听,陷入沉思,然后就把岳飞的那道奏折放在银盘子里面,用火就给焚化了,就给烧了。这个东西看来不可信,就给烧了。秦桧赶紧就跪下了,陛下圣明,这个时候应该是见好就收的时候,千万不能再跟金国打下去了,如果打到双方两败俱伤,脸皮彻底撕破了,谈和都没法谈。趁着现在咱们占点上风,秦桧也不相信真的宋朝占上风,趁着现在就算是平手的局面,咱最起码不至于城下之盟,不至于割地赔款,赶紧咱见好就收,而且陛下也该颐养天年,享受享受人伦之乐了。您看您头发都白了,您今年才30多岁,头发都白了,操了多少心了,从登基到现在你过过一天好日子吗?还打?别打了,打了十五六年,终于打出这么一个结果,金国也灭不了咱们,咱们北上收复中原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跟盘古开天地一样,那是神话。所以干脆这个时候,咱们见好就收,和谈吧。于是高宗皇帝就下诏书,别打了。这个诏书的意思就是,我们不要打了,中兴之机正是议和之机,所以不能再打。岳飞一看,我正一路顺风,我打得正过瘾、正顺利的时候,我现在想跟你要援军,你居然给我来这么一道诏书?你不让我打了,你这是什么意思?所以岳飞赶紧给皇上上奏,「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乞止班师诏奏略》」。现在你看金国人把行李都扔了,尽弃辎重,疾走渡河,他要过黄河他要跑啊,他要往回跑。豪杰向风,两河豪杰都归向我们大宋。士卒用命,正是收复故土的时机。时不再来,机难轻失,一定要稳住大局,我们要趁势把失地收复回来。岳飞这一道奏表一上去,这个时候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十二道金牌。这个金牌它不是真的是金的,一尺见方的木牌,这个木牌上是朱漆涂抹,上面写着八个金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写这么八个金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这个铺就指的是驿铺,就相当于驿站,这个金牌不能进入驿站,每天五百里的速度快马奔驰五百里往前送,这是宋朝传达旨意最高规格,到一个地方换马不换人,举着这个金牌送到岳飞手里,第一个骑士举着金牌上路的时候,他不知道后面11个跟他一模一样的同时上路,可见朝廷有多么的心急,十二道金牌上面的文字完全一样,「岳飞孤军深入,不可久留,速撤军,返京述职。——《岳飞传》」。所以岳飞没办法,只好撤军。岳飞这一撤军啊,老百姓就不干啊,攀衣拦马哭声惨,抓着衣服抓着马鞍,老百姓。刺腹催肝血泪言。老百姓跟那儿哭,说少保大军一到,我们给您提供粮草,我们杀牛羊、备酒浆支持您,结果现在您要撤,你这一撤我们可就惨了,金贼能放过我们吗?您这一撤,我们非得让金贼杀得鸡犬不留不可啊。何况,此地是少保的家乡啊,你忍心轻弃中原父老吗?岳飞就是河南汤阴人嘛,岳飞当然不忍心,没有办法,拿出圣上的十二道金牌,上谕煌煌,你们说我怎么办?我不能不撤军,我只能对不起家乡父老了,但是我可以在这儿等几天。等几天干吗呢?中原父老有愿意随我南下的,你们不是怕在这儿被金贼杀吗?如果你们愿意随我南下,我在这儿等着你们收拾家什物件,然后跟我军一道南下,那等于就是做流民去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就是因为战乱引起的,就是这一次,大量的北方中原父老扶老携幼、举族南迁,既然你不愿意生活在敌占区,咱只能南下跟我去做流民去吧,中原父老跟着岳飞南下。

  【岳飞一心收复河山,中兴大宋,此次如果一鼓作气,收复了故都东京汴梁,就可以把金军赶回北方,一雪靖康之耻。但就在此时高宗皇帝的十二道金牌迫使岳飞只能无奈地向南撤军。那么此时的金军正在做什么?看到岳飞撤军,完颜兀术会有什么反应呢?】

  岳家军在准备撤的时候特别有意思,金军也准备撤,完颜兀术也准备撤,也捆行李呢。中原这地方待不下去了,这个地方不友好,我回咱们的故土去吧,开封我也不要了。岳家军想收复,收复给他,不要了。金军就出来了,完颜兀术这一出来,一个书生就把他拦住了。完颜兀术这辈子他净能遇到这样的书生,当年黄天荡就靠书生给他解围,这一次宋朝一个书生,原宋朝的书生,拉住完颜兀术的马头,大王您要去哪儿?完颜兀术说我回家啊,我撤回我的祖国,这个地方我不待了。我十万大兵打不过他几百名骑兵,我没法在这儿待了,我准备走了,没工夫跟你聊了,你让开,让开路我走。书生哈哈大笑,大王不必撤。完颜兀术说为什么?我不撤,在这儿等死?大王你不必撤,当时完颜兀术是梁王、太保都元帅,等于是金军的最高统帅。书生说了两句话:「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岳少保自身性命尚且不能保,何况其成功乎?——《冯梦龙?智囊全集》」。这句话完颜兀术一听振聋发聩,当即就勒住马头。然后书生说,大王您速速回兵,岳少保自身性命尚且不保,何况其成功乎?他能保住自个儿的命就不错了,你还真相信他能北伐中原?你可千万别离开开封啊。所以完颜兀术马上行李卸下,回去重新布防,镇守开封。所以你看,这宋朝书生把朝廷的形势都看得这么一清二楚,果然岳家军一撤,金军就趁势掩杀,据说岳家军的损失很大,因为你要掩护老百姓后撤,而且你已经无心恋战。金军随即掩杀上来,原来被岳家军收复的州县,全都被金军又给夺回去了。岳少保壮怀激烈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乞止班师诏奏略》」。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啊,我秣马厉兵了十多年,就希望有朝一日北伐中原,收复故土,迎回二圣。这一下十二道金牌,我这十年待雪靖康恨,工夫全都白做了。所得州郡一朝全休,你让我撤军,这地方就全放弃了,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所以岳飞为什么《满江红》那么脍炙人口?字字皆血泪,仰天长啸,体会到当世岳侯爷的感觉。宋军就撤走了,问题是宋军撤走了,金军还跟你没完啊,你把我打成这样,现在你说不打就不打了?你想跑,别着急,我还没完呢!于是这个时候,金军又开始南下。战争不是说岳家军一撤就完了,仗并没有打完,接着怎么打呢?

  第二十四讲 死里逃生

  【完颜兀术一心想打个胜仗挽回面子,宋高宗也不想和金国撕破脸,所以虽然宋军获胜,宋高宗仍然下旨,命令宋军只可防守不要进攻。而此时岳家军尚未赶到,所以完颜兀术认为,这是一个挽回面子的绝好时机。那么完颜兀术是如何利用这个时机,终于打了一个胜仗呢?】

  岳飞率领岳家军与完颜兀术拼死一战,一口气杀到故都东京汴梁。但是宋高宗在宰相秦桧的暗示之下,害怕岳飞功高镇主,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立刻撤军。岳飞无奈之中撤回南方,完颜兀术借机大举反攻,终于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此时宋金双方都已经精疲力竭,谁也不想再打下去了。战争刚刚停息,从不信任武将的宋高宗,马上想到该处理这些武将了。宋高宗剥夺了张俊、韩世忠和岳飞的军权之后,又密谋杀害这三员大将,但最后被害的却只有岳飞。那么张俊和韩世忠,是怎样逃过这一劫的呢?

  岳飞面对皇帝十二道金牌催促之下,仰天长啸,被迫班师。史书记载,岳飞班师之后,一气之下辞职不干,回庐山给母亲宗守孝去了。岳飞走了、岳家军撤了,所得州郡全部被金军占领。而且金军这一次又开始大举南下,完颜兀术他心里是憋着一股火:我得打一场胜仗,不能让我一世英名付诸流水。于是完颜兀术率十万大军南下,打到濠州,所以赶紧调岳家军,千里驰援淮西战场,这一场大战就爆发了。完颜兀术是志在必得:我一定要打一场胜仗,让金国的父老兄弟们看看,我不是窝囊废,我的威风不减当年,我还是能够把宋军打败的。但问题是他手下缺兵少将,十万人百战之余,残兵败将、漏网之鱼,心里很惊慌,惊弓之鸟,用的这些汉将都提不起串来。所以一开始南宋方面是连连得分,取得了大捷。完颜兀术非常郁闷:我想扳回面子,想终场一脚,结果被人家又踢进来一球。这个怎么办,非常郁闷,所以他要抓时机。非常好,时机马上出现了,为什么时机马上出现呢?高宗皇帝看到前线仗打成这样了,给前线的将士们下了一道旨意。这个旨意里面,先是表扬将士们为国为民不怕流血牺牲,大扬我大宋国威,朕心甚慰,如此如此。然后话锋一转:「 “尚思困兽之斗,勿保全功”-《鄂国金佗续编》。」什么叫尚思困兽之斗?留神,金国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留神他干这事。勿保全功,我们能保住我们目前的这个局面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前线将领们看到这个圣旨之后,本来高涨的士气一下就下来了。因此,宋军在前线那个劲头,跟完颜兀术大军刚来时候的劲头,就明显不一样了。岳家军这个时候还在千里驰援啊,据说增援的速度很慢,增援前线速度慢的原因,也许不在岳飞,但是你是这支部队的最高统帅,这个责任要由你来负。所以驰援淮西不利,后来是岳飞的一大罪状,导致风波冤狱最重要的一大罪状。我拿这个说话:你看你增援淮西不利。所以岳家军远道而来,驰援不利,还没到这儿。这个时机对完颜兀术非常有利,完颜兀术要扳回面子,这个时机非常好。↘↘網↘

  【完颜兀术一心想打个胜仗挽回面子,宋高宗也不想和金国撕破脸。所以虽然宋军获胜,宋高宗仍然下旨,命令宋军只可防守,不要进攻。而此时岳家军尚未赶到,所以完颜兀术认为,这是一个挽回面子的绝好时机。那么完颜兀术是如何利用这个时机,终于打了一个胜仗呢?】

  完颜兀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年我为什么顺昌之败,顺昌我打败,我不是上了刘锜那小子当,他说他是一个花花公子就信了,结果没想到他特难啃。我领军打顺昌,让他给我打个一塌糊涂。所以这次完颜兀术也把话、把这个风声给扬出去:岳飞要来了,我非常害怕岳飞,捍山易悍岳家军难,这是金国上下的共识。所以濠州这个地方,我不打算要了,因此我准备撤军。完颜兀术把这个话扬出去,大军埋伏好,濠州城门顿开,扔一地被服、生锈的刀枪、折断弦的弓、短箭扔几支,扔几面金国军旗,把南宋老百姓往南面一赶:去,说去,我不打算在这儿打了,我要跑。老百姓见到宋军就说:完颜兀术要跑了,要撤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