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回到南宋的,正史上并没有留下详实的记载,但是秦桧回到南宋后力主与金议和却是事实,那么秦桧回到南宋后,会用什么办法来博得宋高宗的信任呢,他又会怎样跟宋高宗提出议和之事呢?】
秦桧回来见到了宋高宗之后,就跟宋高宗讲,我有妙计让两国罢兵,绝对不再打仗,您再也没有后顾之忧,咱不动刀兵,宋高宗一听特别高兴,他就是不想打仗,因为一打仗武将的势力做大,弄不好他哥哥就要回来,所以宋高宗最忌讳的就是打仗,你既然有不打仗就能让两国议和,我再也没有金国军队的压力,能有这种事就太好了,马上拜秦桧为参知政事,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拜他为参知政事,秦桧志得意满,然后高宗就召见秦桧,你不是说你有妙计吗,不动刀兵的妙计吗?你跟我说说你的妙计是什么,秦桧一说,宋高宗的心就凉了。
秦桧跟宋高宗说这事非常好办,北人归北,南人归南,什么叫北人归北,南人归南,岳飞他们率领的部队,那是南边人吧,南边人别去北边打仗,撤回来,北边人回北国,包括从靖康之变,康王建炎南渡,宋高宗南渡跟着的那帮人都回到金占领区去做顺民,这事不就解决了,宋高宗一听就问秦桧,我是哪儿的人,你说北人归北,南人归南,我是哪儿的人,要论祖籍我们今天是河北人,太祖皇帝是河北人,我出生在东京汴梁,你说我是那儿的人,北人归北,南人归南,朕乃北人,我就是北方人,怎么着,我回到金国占领区当顺民,秦桧一看坏了,这事闹砸了,无言以对,宋高宗说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好招呢,你就这馊主意,得了,参知政事别干了,张浚特别高兴啊,张浚主战,看不起秦桧,软骨头,癞皮狗一个,什么北人归北,南人归南,幸亏圣上英明没听你胡说八道,所以张浚就主动把秦桧赶出朝廷,这事儿又大了,又出现了转折,什么转折,赵鼎不干,他为什么不干,赵鼎和张浚都属于主战派,但是他绝对反对把秦桧赶出朝廷,为什么,文人他爱结党,文人相轻,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咱俩政治观点都一致,都主战,在权力面前还是要争夺的,所以赵鼎认为秦桧这个人名声臭,他提出这个臭名昭著的主张,被皇上一脚踢出去了,满朝文武都瞧不起他,关于他离奇的归来,大家都有怀疑,认为他是汉奸,所以这样的人名声臭,而且这样的人唯利是图,他是个小人,小人易治,我好管他,我好笼络住他,皇上不待见你,我保你,然后满朝文武都不待见你,你名声臭,我用你,你是个小人,你会拍马屁,拍我,这不就解决了吗,所以我可以拉着秦桧,抗衡张浚,所以他想得特别好,结果没有想到,秦桧是以怨报德,恩将仇报,把他给拱出去了,把赵鼎给拱出去了,后来一贬再贬,最后贬死于任所,等于秦桧再度入朝。
【秦桧自诩的惊天妙计,并没能打动宋高宗与金议和,更没能实现加官进爵的白日梦,而现此同时完颜昌在金廷之上所提出的议和计划,也同样遭到了反对,那么完颜昌到底提出了是一个怎样的议和计划呢?】
完颜昌说咱们跟宋朝议和,怎么议和呢,把咱们占的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为什么要把占的地方归还给宋朝,因为如果我要把这个地儿归还给宋朝的话,宋朝毕竟要感念我的恩德,“我以地与宋,宋必德我”,他会心甘情愿的做我们的傀儡,这比我们再去挑傀儡要强的多,于是呢完颜昌就提了这么一个主张,提了这么一个主张,就把这件事在金国的朝廷上就讨论起来了,他把这个事一讨论,金国舆论哗然,没想到我们大金也有卖国贼,没有想到金朝人也有人卖国,所以朝廷上大家都反对他,坚决不可以,这一刀一枪、流血牺牲拼来的土地,怎么能还给宋朝呢,所以坚决不干,完颜昌新弟弟都反对他,我们灭了他的国家,抓了他的父兄,占了他的地儿,占了那么亲年,两国打仗打死了多少人,没法统计,你以为你把河南、陕西还给他,他就德你,你太天真了,你这么做的目的是资敌,我们跟宋是不共戴天之仇,你幻想着退一点小便宜给他,你这是资敌,这个时候完颜昌他是掌握朝政的,所以他最后拍板钉钉,就这么干,就要把土地还给宋朝,还给宋朝之后,宋朝必然感念我的恩德,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这就是一个现成的刘豫,咱们可以不打仗,何乐而不为呢?宋金就要议和了,宋金议和完颜昌他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两边都不讨好的一个卖国贼,他要把河南,陕西之地还给宋朝,不但金国人不干,宋朝人也不干,宋朝坚决不同意,反对得最激烈的就是岳飞。
第二十讲 宋金谈判
【随着金军入主中原,宋朝高度发达的先进文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金国,甚至连金熙宗,都非常崇尚汉文化。所以金熙宗就有了不想再对宋作战的想法。因此金国大将完颜昌借此机会,适时地提出与宋议和,并且要归还宋朝失地。但是此项举措一经提出,不仅遭到了金国大臣的反对,而且连宋朝的大臣们也坚决不同意。从表面上看,如果金能够归还失地,于情于理对南宋都是好事,那为什么南宋的大臣们会激烈反对呢?在归还失地的背后,金国人的真实目的会是什么?宋金谈判,金国又会向南宋,提出什么样的无礼要求呢?】
完颜昌力主跟宋朝议和,在金国朝廷内部有了很激烈的争论,更令完颜昌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议和的条件一提出来,宋朝的大臣们也纷纷反对,完颜昌觉得自己特别冤,我为两国和好提这么一个条件,结果两边都不买账,金国这边不买账是有情可原的,那么宋朝的大臣们为什么激烈反对,因为金国提出来把河南、陕西之地归还给宋朝,并且归还宋徽宗和郑皇后的棺椁,这对宋朝来讲这是好事啊,宋朝人按说看到这条应该很高兴,岳飞不一直想着光复中原吗?现在不用你光复,不动刀兵,金国人把这个地方还给你了,结果宋朝人说,“无功之赏,祸之先也”——《三朝北盟汇编》,对金国没有什么功,他为什么把这个地儿赏给我,他们的国势强,我们国势弱,平白无故为什么把陕西河南还给我们啊,因为金国有阴谋,有什么阴谋呢?这个地儿原来是被刘豫,伪齐占着,伪齐在这个地儿折腾了八年,折腾得民困国穷,当时的史籍上说,“东西四千里,兵祸之余,白骨未殓,几无人迹”——《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当然说得有点过分,伪齐统治下,也不是遍地都是白骨,但是就是说,刘豫把这个地方糟蹋得够可以,东西四千里,几无人迹,连人都找不到,白骨蔽平原,一片惨象,如果大宋收回这块地方,这块地方对大宋有什么用?
▲▲
几无人迹一块地方,收回来,我们有什么用?而且我们收回来之后,绝对不可能像伪齐那样不怜惜百姓,横征暴敛,我们一定要轻徭薄赋,我们一定要爱民,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那这样一来,我们的投入量可就太大了,我们要投入很多的钱,花很多精力才能达到这一点,而且这个地方金国还给咱们了,咱们驻守不驻守,你派不派兵驻守,你肯定要派兵驻守,你派兵驻守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中原四战之地无险可守,正中金人奸计,他就是因为咱们现在有淮河有长江这两道天险,女真的骑兵他过不来,他就希望你把部队调走,如果你调到了中原,调到了河南、陕西,调到平原地带,那么这时金国军队一来,平原上作战他骑兵的特长正好发挥出来,我们江淮之险就不存在了,所以这是金人引诱我们,想把我们的主力从江淮一线引诱到中原,好一举歼之,金国人太坏了,千万千万不要上他的当,还给我们河南,还给我们陕西,这是好事,但是他包藏祸心,这金国人没安好心眼,所以绝以示能够听信他的,这个地儿我们宁可不要,要要的话,我们也是自己收回来,绝对不能让他白给咱们,他白给咱们的话,是诱敌深入啊,诱兵之计啊,本来金国人觉得我把陕西、河南还给你,你应该感恩戴德吧,按照完颜昌的说法“我以地与宋,宋必德我”——《金史·列传第十五》,我把地儿给你,你肯定感恩戴德,你感念我,完颜昌一个私心眼,就是他看到以前,立刘豫也好,立张邦昌也好,主张立刘豫,立张邦昌的大臣都有好处,尤其刘豫,连宋朝的皇陵都刨了,给宋朝祖坟都刨了,那些财宝孝敬立他的金国大臣,所以完颜昌眼红,最早主张立刘豫的是我啊,结果刘豫抱上完颜宗翰的粗腿了,把我给蹬了,所以好处我都没有了,现在干脆我主张把这地儿还给宋,我让宋对我感恩戴德,我让赵构做刘豫第二,他对我感恩戴德,而且呢这样一来的话,宋对我感恩戴德,有什么事他都会来找我,找我商量,我在朝廷当中的地位也就更加稳固了,没想到宋朝这么不知道好歹,我要把陕西、河南地给他,他说我有阴谋,金国人说我是卖国,宋朝人认为我有奸计,我两头不落好,我卖个国都这么难。
【金国大将完颜昌力主与宋议和,提出归还宋朝失地,但是这个看似仁慈的做法,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贪欲,那么金国人到底想从南宋朝廷得到什么好处,他们又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呢?】
就是要让宋向金称臣,其实宋向金称臣,打从赵构心眼里他是愿意的,当年赵构在海上漂的时候,曾经给金国元帅写信,那信里就说了,我愿意削去帝号,奉大金的正朔,我不但可以不当皇帝,我甚至不用自己的年号,我建炎年号我都可以不用,我用你大金的年号,这样普天之下都是一个大金国,我替你大金国看着江南,他其实是愿意的,宋国很多主战派的大臣,包括那时候的宰相赵鼎对宋金的这种关系他也是看得很清楚的,因为他们明白,实际上是金强宋弱,没必要跟人家逞口舌之能,跟人去争,因此赵鼎在跟宋高宗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说过这种话,君臣名分已定,你看皇上都给人家写信愿意削去帝号,你说大臣们你在底下着什么急,皇上不急太监急,你着什么急啊,所以就是君臣名分已定,称臣就称臣,没关系,但是这个东西在中国古代来讲,这可是奇耻大辱,这从三皇五帝,甚至从盘古开天,从来没有过的事,因此大臣们反对是非常激烈,当时宰执之一,枢密副使王庶给皇帝上疏,那更是一针见血,那几乎就是相当于指着皇上鼻子骂了,他说什么呢?“陛下何苦不念父母之仇,不思宗庙之耻,不痛宫闱之辱,不恤百姓之冤,逆天违人,以事夷狄乎”——《三朝北盟汇编》,照王庶这么一讲,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你不念父母之仇,你的父母死在了北国,现在你向敌人称臣,不思宗庙之耻,北宋王朝是被女真给灭了,你等于亡国丧家之痛,不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