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作者:袁腾飞_第34頁
在线阅读
上─页第34/65页 下─页
都没耽误。

  这样的人皇帝看着高兴,皇宫里开宴会,当时宴会上就流行表演节目,有那些小丑插科打诨的,当时小丑说什么都是没关系的,反正他也是小丑,逗大家乐,拿大家开心,百无禁忌。这个小丑就说:我有一个本事,我有一个什么本事呢?我拿一个铜钱,然后我顺铜钱眼往外看,我就能看见你在天上是什么星星,你是哪颗星?大家觉得太神了,当然小丑的话也没人相信,大家肯定知道,肯定这小丑不定又要拿谁开心,于是就让小丑:那你表演一个让我看看。小丑拿一个铜钱一个一个开始照,先照宋高宗,一照,帝星,天上的帝星,没错,皇帝;然后就照秦桧,一照秦桧,相星,秦桧当时是宰相,没错;照到韩世忠,将星,这也没错,韩世忠大将;然后开始照张俊,左照照,右照照,半天不说话,底下人很着急啊,你看出什么来了?他到底什么星啊?你怎么不说话啊?小丑最后说了:我看不出,从我这钱眼里看不出星星,就看见这个张郡王坐在钱眼里面。这话一说,君臣哄堂大笑,都明白了,拿张俊开心,就坐在钱眼里面,棺材里伸手死要钱的,就这么一主儿,就看见张郡王坐在钱眼里,哄堂大笑,声震屋瓦,君臣能笑到这样。可见张俊这种丑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小丑在皇帝面前都能拿他开心,可是你看人家怎么着?

  张俊非常会迎合上意,为什么他在岳飞的坟前,那四个跪的铁像有他啊?他是岳飞的老上级啊!比岳飞大了十几岁,为什么在那儿跪着?他跟着秦桧一块害岳飞啊!而且他特别会拍秦桧的马屁,他退下来了,他的宅地很豪华啊,高宗皇帝有一次到他们家去做客,皇上带着自己的御厨、带着自己的乐队到了张俊家里,然后奏乐,奏乐的时候赐宴,跟张俊君臣上下的关系很融洽,君臣融洽,吃吃喝喝,皇上很高兴,吃喝的时间长了一点,午饭完了之后,皇上没有起驾的意思,这个张俊就急了,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就急了,急了之后就几次去找皇帝身边的大宦官,就说你赶紧把皇上劝走,中午饭都吃完了,皇上该睡觉了该午睡了,赶紧把皇上劝走,最后高宗皇帝起驾。

  高宗皇帝起驾之后,张俊的家人就很不解,皇上跟咱家要待一天,多大的恩荣啊!您怎么把皇上给轰走了?没见过这样的,皇上能在这儿待着多好啊!中午饭刚吃完,你怎么把他轰走了?张俊说你这就不懂了,说你没看见天子到秦相国的府邸去,到秦桧他们家去,中午吃完饭就走,结果天子到咱家来,吃完饭还不走,在咱家如果待的时间超过了秦相国,那秦相国会很不高兴的,这会给咱招祸的,所以我赶紧把皇上给请走了。所以你想他这么一个人,明明是武将,心细如发,非常迎合上意,所以69岁死于家中,皇帝还亲自给他送葬。这个跟岳飞比起来,精忠报国,一生坎坷,最后39岁就被害,可谓是天壤之别。岳飞跟张俊一比,人品高下立刻就能够看出来,但是岳飞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就不招皇上待见呢?

  【岳飞是南宋中兴四将中真正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几百年后的今天,南宋中兴四将中只有岳飞的庙宇如此壮观,只有岳飞仍然活在百姓的心中。那么为什么岳飞能得到人民如此敬重呢?】

  岳飞在他早年屡立战功,有一次在平定一个地方的草寇的判乱之后,岳飞曾经题写了一首诗,当时可能岳王爷文学功底还不是很雄厚,这首诗看起来其实比较浅白,“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这首诗就表明了岳飞一贯的政治立场,我要干嘛,“斩除顽恶还车驾”,我要杀掉金军,灭尽金贼,迎回二圣,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我不是为了自己做大官,高官得做,骏马得骑,青史留名,我不是为了这个。

  我们看到我们历史上的很多这样的名将、忠臣,在他的诗句里,在这些人的诗句里,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明朝末年大将袁崇焕孤身一人抗击后金,“策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我打仗为了报国耻,不是为了自己封侯拜相。民族英雄戚继光那就更不得了,十几岁的时候,登上烟台城楼眺望海面,“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你看那些名将都是这样,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为了谁?我为了国家。

  岳飞真是公而忘私,到什么程度啊,岳飞的儿子岳云,后来是跟岳飞一块儿被害。12岁从军,12岁就跟着岳飞出生入死,手持两把七八十斤重的大铁锤,在战场上万夫不当之勇,所向披靡。宋军将士、岳家军将士都管岳云叫赢官人,只要他一出马准赢,杀死金贼无数,但是每一次往上报功的时候,岳飞都不报岳云,按说岳云的战功是实打实来的,不是因为他是大帅的公子,不是因为他是少帅,可是不报他,每次都不报,所以岳云的官职一直得不到提升,12岁效命疆场,官职一直得不到提升,连岳飞那些部将们都看不下去了,所以岳飞的部将们就抗议了,凭什么每一次不报岳云?您给我说出个道理来,为什么不报岳云?岳飞说:将士们出生入死,九死一生,千辛万苦才升官一级,有的命都送到战场上了,追升一级,所以先紧着这些人升官,既然岳云是我的儿子,他就要做这种牺牲,你不能说你打仗立了战功,就给你升官,你要不就别做我的儿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岳飞这种人品的高尚。

  再一个岳飞为人极其俭朴,只有一个元配夫人,所以当吴玠跟岳飞想联络感情的时候,吴玠在川陕抗金也是屡立战功,但是吴玠这个人在这一点上跟岳飞比起来差得很远了,比较好色,吴玠派使臣来到了岳飞的营中,岳飞自然就要宴请吴大帅派来的人。在酒席宴上,这个吴玠派来的人就等着看歌舞啊,酒宴上哪能没有歌舞啊、美女给跳舞啊?等了半天也没等来,看到的全是士兵和岳飞的属官,包括他的这些幕僚,全是男的没有一个女的,所以吴玠的幕僚就觉得很不对啊,不符合规矩啊,于是就问岳飞手下的人,难道岳太尉他连姬妾都没有吗?你们军营里不养歌女吗?没有。这个人非常赞叹,岳飞这个人太清廉了、太清白了,回去之后就跟吴玠说了,吴玠一想,我正好想跟岳飞搞好关系,我想跟他拉关系,岳飞没有姬妾,这事很好,我送他一个。据说吴玠花了两千两银子买了一个,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士族女子,然后让他手下两个将领的夫人,千里迢迢把这个美女给岳飞送来了。岳飞一听这个吴大帅送来的,你不能驳吴大帅面子:我不要退回去,这不合适,但是他绝对不可能收留。怎么办呢?岳飞就把这个女的和送她的那两个夫人,带到自己家里,让你看看我们家什么样,不像你想象那样富丽堂皇,我这儿很俭朴很寒酸,然后中间拉上一道屏风,三位女士在屏风后面,岳飞在屏风这边,男女授受不亲,在那个时候,不能见面。岳飞在这边就跟里边说了,说我们这个岳家军渴饮刀头血、困卧马中鞍,我们是整天在疆场上效命,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草鞋,如果这个苦娘子能受得了的话,你就留下来,如果您受不了,您趁早哪儿来哪儿回去。结果岳飞这话说完之后,就听见屏风后边有耻笑之声,那个女的就乐了,耻笑他。岳飞一瞧,明白了,你的态度我明白了,看来是你受不了这个苦,既然你受不了这个苦,您哪儿来哪儿回去。吴大帅那儿享福,您上吴大帅那儿,您就回去吧,所以我也没伤吴大帅的面子,这个女的我也给退回去了。

  【岳飞不仅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而且生活俭朴自觉自律。像岳飞这样优秀的将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为什么高宗皇帝就是不信任岳飞呢?】

  在一开始的时候,高宗皇帝也感觉到,诸将都靠不住,只有岳飞是真心实意为我卖命的。像张俊、刘光世这样的人都靠不住,岳飞真心实意为我卖命。皇帝又不敢跟岳飞闹僵,这种关系是特别微妙的,谁如果是让皇帝感觉到皇帝离不开你,你的死期也就快到了。就等于你怎么着,你挟制天子、你要挟天子,皇上觉得离开你不行,皇帝一定会千方百计要想摆脱你。我们看其实很多历史上忠臣的悲剧,都是这么铸成的。他不懂得这个道理,他觉得我忠心报国、一门心思报国,皇上又这么信任我,那我就更应该忠心报国了。你做得越过,在皇帝心目当中,投下的阴影就越大。■■網■文■檔■下■載■與■在■線■閱■讀■

  所以当岳飞平定了,就是利用反间计,金国平了伪齐之后,岳飞很高兴,就向皇帝奏报这件事,高宗皇帝这次写在御扎里面有一句话,不知道岳飞他当时读懂了没有。皇帝说什么呢?说刘齐败不足喜,诸将知朝廷为可喜。这个刘豫他失败我不高兴、也不是不高兴,我不以它为高兴,我以什么为高兴呢?你们这些将领心中要有朝廷、要有我这个皇帝。所以这两句话实际上是暗藏机锋,这个等于给岳飞敲警钟:你打了胜仗我不以为喜,我要让你心中有朝廷、有我这个皇帝。应该是这两句话岳飞没看懂,没往心里去,所以很快他就在两件事上,刺痛了宋高宗,君臣俩就开始反目为仇了。我们下一讲再讲。

  第十八讲 君臣反目

  【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被史书称为南宋中兴四将,宋高宗明明知道刘光世怕死,张俊贪财,却对他们十分信赖。刘光世拿着皇上的赏赐回家颐养天年,张俊官封郡王尽寿而终,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被史书称为南宋“中兴四将”,宋高宗明明知道刘光世怕死,张俊贪财,却对他们十分信赖。刘光世拿着皇上的赏赐回家颐养天年,张俊官封郡王尽寿而终,只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最后竟以谋反罪被处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刚开始宋高宗还是非常欣赏岳飞的,岳飞英雄善战,是保卫南宋的主要力量。但岳飞是一员武将,不懂得揣测皇帝的心思,他无意中在两件事上触怒了宋高宗,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的祸根。岳飞是怎么触怒了宋高宗,岳飞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一开始岳飞跟皇帝之间还是有一个短暂的蜜月期,有一个很短暂的蜜月期。皇帝在他打了胜仗之后,平定伪齐之后非常高兴,收复襄阳六郡,当时封他为节度使。他32岁做节度使,开府建节,然后封他为武昌开国子。中国古代皇帝之下是王爵,王爵之下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岳飞是子爵,子爵是倒数第二等。虽然这个爵位还不高,但是已经证明岳飞已经进入到了国家贵族的行列,已经属于贵族的行列了。而且当时就已经有人尊称岳飞为“岳侯爷”,尊称他为“岳侯”,其实当时他还不是侯爷。后来追封了,等他死后几十年追封为“鄂王”,所以现在很多书上,
上─页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