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结果也是没有死在战场上,死在内部的斗争当中。看来金跟宋在这一点上也很相似,哪儿都存在这种权力斗争的问题,所以他权力斗争失败,他权力斗争一失败,自然刘豫就该倒霉了吧。还有完颜昌呢,当初是完颜昌劝完颜宗翰立的刘豫,他给这个刘豫说的好话啊。结果刘豫这家伙典型的小人,他把完颜昌给得罪了,怎么得罪了完颜昌呢?当初他用金银财宝贿赂完颜昌,然后他当上的皇帝。但是倡议立他的是完颜宗翰,所以刘豫一看完颜宗翰的大腿比完颜昌粗,于是他就抱住了完颜宗翰的大粗腿,就不再理完颜昌了,再有财宝没你份儿了。我就往完颜宗翰那儿送了,我直接跟你的领导联系上了,我还何必通过你中间转一道手啊?就不理完颜昌了。完颜昌跟宋朝打仗,打了败仗,回军的时候经过中原,经过刘豫那个地方。完颜昌本来打了败仗很需要人安慰嘛,经过这个地方就派人去传话,告诉刘豫我来了,让他给我准备迎接大军,犒赏三军,我这满身征尘未洗,一身疲倦,给我烧上洗澡水,准备好馆驿、酒筵,跟他说。刘豫不但不理这碴儿,居然派人出来跟完颜昌这么讲,如今不比当年了,我已贵为天子,不宜再与将军相见,我不应该再跟你见面了,就是咱俩见了面也不能行平行之礼,你让我给你作揖有这道理吗?我是大齐国的皇帝,你不过金国一员武将,我能给你作揖吗?完颜昌气得差点没从马上掉下去。这世界上怎么能有这种人呢?完颜昌后悔死了,你等着刘豫,你等着,我能立你我就能废你,你就忘了你是谁立的,你是我们金国的一条走狗,你现在居然这样对待我。完颜昌恨恨而去,这地儿我不进去了,饭我不吃了,澡不洗了,回去我处心积虑,我现在第一要务不是灭南宋,我灭刘豫。我一定把刘豫这奸诈小人,阴险小人,背信弃义,反正他会的汉语的词他都能想出来,我怎么得让这个人没好下场。
【刘豫这个唯利是图的奸佞小人,不仅宋朝的军民恨他,就连金国的将领也恨他。在完颜昌咬牙切齿,一心想要除掉刘豫之时,一个绝好的机会出现了,俗话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么刘豫最后落得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呢?】
据说这个时候岳飞行反间计,给刘豫送了一封蜡丸,信藏在蜡丸里,让奸细带着过江,故意被金军逮着。那封信里就是说咱们商量好,一块儿把完颜兀术干掉,然后宋朝封你什么什么,你叛逆的罪全没有了,皇帝已经恩准了,我们答应这么办。然后金军拿着这封蜡丸就送给完颜兀术了,完颜兀术大惊,竟然还有这种事?赶紧把这封信送给金国朝廷,金国朝廷一看刘豫必除。这就是比蒋干盗书还蒋干盗书,完颜兀术百战名将,他能不知道这封信是假的吗?没关系,我跟岳飞有一种默契,你想除刘豫,我也想除刘豫,正在这个时候你来这么一封信,帮了我一把,所以将错就错。金国君臣这个时候谁都揣着明白装糊涂,都知道刘豫不可能啊,谁投降宋朝都有可能,就刘豫不可能。刘豫在咱这儿是皇上,大齐的皇上,他回了南宋他能做什么啊?你给他多大的官比皇上过瘾?称孤道寡、三宫六院,比这个过瘾?不可能,所以他不可能投降。但是都揣着明白装糊涂,于是除刘豫这件事就由完颜兀术负责执行了。完颜兀术带三十余名骑兵进城,到那儿之后,宣读圣旨,历数刘豫的罪过,就把刘豫给废了。然后封府库,就把刘豫的府库给封了。
刘豫当了八年伪皇帝,年年还得给金国纳贡,年年跟宋朝打仗,从他府库抄出来什么呢?黄金一百二十万两,白银一千六百万两米九十万斛,绢二百七十万匹,钱近一亿贯。可见这个人刨坟盗墓功夫之高,搜刮起来不遗余力,真是土里刨食什么都不放过,短短的八年时间他能弄到这么多东西,还不算打仗、上贡的钱。金国的收获太大了,一百多万两金子,一千多万两银子,这么多米这么多绢这么多钱,最后都归了大金了,然后刘豫被废为蜀王。废为蜀王押解出京,刘豫觉得自己很冤很冤啊,来押解他的就是完颜昌,估计完颜昌是自动请缨,这活儿我干。刘豫这个时候你得看人眼色了,刘豫就跟完颜昌讲,我父子无负大金,我们什么错也没有啊,我们为什么到这个下场?望元帅乞怜。完颜昌冷冷地看着刘豫,那声音都恨不得从牙缝里出来,刘蜀王啊刘蜀王,你还不知错?你看当年赵少主出京之时,你看当年宋钦宗被俘北上出京的时候,老百姓什么样?焚香燃顶啊老百姓把香点着了搁自个儿脑袋顶啊,烧着自己的头皮,烧着自己的头发,焚香燃顶去送徽钦二帝出京,嚎哭之声直达天廷,连天上都能听见老百姓哭。你看你出京有一个人送你吗?我估计要有也都是扔石头的,我家坟让你刨了,你小子也有今天!所以你还不知罪,你还说什么?你甭说你有什么错,你就看你把这个国家治理成什么样,大金让你怎么治理国家?你把国家治理成这样,难道你没错吗?刘豫一看,没话可说了,就被押走了,押到了内蒙古的巴林左旗,后来又被改封为曹王,甭管是蜀王还是曹王,虽然是王爵,跟徽钦二帝的待遇差不多,给你地,自个儿种地,就回去干他的老本行去了,你父祖都干这个,您还接着干这个。刘豫也是没皮没脸的这个人,寡廉鲜耻这个人,又活了九年才死,也是很屈辱的环境下。等于金国的走狗用完了就完了,这样一来的话就出现了一个什么结果呢?宋金双方从在战场上一味地打,就开始有了和的可能。这讲我们下面再讲。
第十七讲 中兴四将
【金军和伪齐的军队几次南下灭宋,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此时金军的锐气已消,战斗力大大减弱,而南宋的军队则越战越勇,军事实力日渐增强。在与金军的作战中,南宋军队主要有四员大将,这就是《宋史》中所称的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在黄天荡大战中,打得完颜兀术落荒而逃,从此金军不敢过江南,不愧为南宋中兴之将。岳飞更是名垂青史的大英雄。那么张俊和刘光世是两个什么人?为什么袁腾飞老师认为,这两个人根本不配是中兴之将呢?】
南宋初年,能够在江南半壁立国是有中兴四将: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再加上川陕的大将吴玠,这五员大将当时指挥着南宋的几乎全部人马。岳飞、韩世忠和吴玠确实是百战名将,当然特别是论战功岳飞、吴玠应该是更了不起一点。
这个刘光世和张俊,不知道南宋史学家是怎么评的,实在是有点浪得虚名。刘光世我到现在为止就一直没有闹明白,谁把他放到中兴四将。宋朝人为什么这么评,把他评到中兴四将里?刘光世从来跟金国人打仗,都是后背朝着金国人的,就是只会逃跑,他爸爸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是将门之子,他父亲征辽就是这样,所以他继承了他父亲的“优良传统”,继承了这个家风,打仗就会跑。他手下五万士兵,五万士兵问题是怎么呢?上了战场,是带着家属一块儿去的。所以刘光世一出兵,浩浩荡荡、大人哭孩子叫,行军的时候,军营里能晾着尿布,这是一景、刘家军一景。你为什么让士兵带着家属打仗呢?士兵都是北方人,宋朝原来不是在黄河流域吗?因为地方让金国占了,所以宋军被赶到南方,原来这些老兵都是北方人。北方人多年从军,你不让他娶妻生子,不合人情吧?他在当地结了婚有了孩子,你不让他带到南方,也不合人情吧?如果家眷留在金国的占领区,他能忠心耿耿保着宋朝吗?他弄不好就降了金了,或者就跟着刘豫当伪军了,所以朝廷只能默认这点:你可以带着家属从军。这样一来,将士在前线拼命的时候,老想着我这个老营可别让敌人给端了,老营一端我老婆孩子就完了。你想他这个仗能打得好吗?所以基本上只要金军也好、伪齐军也好,一南下,刘光世第一个反应就是跑。带着十几万男女老幼,抱着孩子往南就跑。所以他基本不怎么打仗,就看他跑了、跑得很快,按说扶老携幼,跑得还挺快,金军追都追不上。
结果有一次,刘光世把皇帝给得罪了。他这种人,一开始皇帝也顾不上他,因为毕竟他手下有这么几万士兵,打不打仗的这几万人摆在那儿,对金国就是一种牵制,你不知道他哪天良心发现了会打一下,所以金国不能视这几万人如无物。我南下伐宋、我制定军事计划的时候,我得考虑还有刘光世这么一支部队呢,你甭管这部队能不能打,我得分兵对付他。结果有一次伪齐的军队南下,刘光世又是故伎重施:敌人来了,跑!开始跑,这一跑他防地不要了,几路大军配合作战,你不打个招呼就跑了,致使防线被撕开一个口子,伪齐军长驱直入。高宗皇帝龙颜震怒,亲笔下御扎给刘光世送去:赶紧返回你的原驻地,把敌人挡住,否则军前正法!$本$作$品$由$$網$友$整$理$上$傳$
【刘光世之所以被称为南宋的中兴四将,主要是因为在南宋当时的军事力量中,他那几万人的军队,也占有一席之地。刘光世一打仗就逃跑,一方面是贪生怕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但是这一次皇帝下了命令,必须返回前线,否则军前正法。那么刘光世是回去迎敌呢?还是继续逃跑?】
刘光世一看皇上玩真的了,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御旨扎就给将士们朗读了一遍:拜托各位了,我脑袋就要掉了,拜托各位,咱们得回去,回咱们的原防地,把伪齐军给打回去,不然我就没命了。他这十几万人跟他真是忠心耿耿,因为一直我就跟着刘大帅,咱不能眼瞅着大帅掉脑袋。于是马上后队改前队,十几万男女老幼,反过头来就冲上前线,速度还挺快,八十多里地一昼夜就赶到了。因为宋军是以步兵为主,军官有战马可能跑得快点,这十几万步兵,还带着老婆孩子,居然就能赶到前线,居然就挡住了伪齐的军队,按说刘光世的部队战斗力是低得惊人啊,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伪齐的军队战斗力更是低得莫名其妙了,居然让这十几万人,打了个大败。
打了大败之后,刘光世的脑袋算是保住了,但是这个行当,刘光世已经很厌倦了:你说我干这种事我多为难,这回是我的部下给我面子,我一作揖、一流眼泪,他们给面子不能让大帅掉脑袋,他们上前线拼了一回命,莫名其妙一不留神就赢了,真把伪齐打跑了,这事还会有第二回吗?还会有第三回吗?伪齐的军队战斗力低,能被我打败。如果是金军南下怎么办?我上前线,我肯定就是送死,就我这兵,上前线就是送死。我逃跑,皇帝那个圣旨在那儿,军前正法,怎么着都是死。所以刘光世就动了一个归隐的念头:要不这活儿我不干了,您挑人来干得了。